焦虑症(别名:焦虑性神经症)
挂号科室: 焦虑症
发病部位:头部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心理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有遗传几率
相关症状:紧张担心、坐立不安
相关疾病: 神经衰弱
相关检查:心电图、X线检查
相关手术:无
相关药品:劳拉西泮、阿普唑仑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焦虑症是什么表现
31776次播放28次点赞
焦虑的治疗方式
94325次播放57次点赞
狂犬焦虑症的表现
34773次播放76次点赞
怎么治疗焦虑
51460次播放60次点赞
长期失眠会怎样
49123次播放157次点赞
经常咬舌头是中风的前兆吗
44780次播放296次点赞
中风病人腿部疼痛是怎么回事
21282次播放259次点赞
80岁老人中风怎样恢复
28659次播放109次点赞
干什么事都紧张、害怕、恐惧,可能是焦虑症、精神障碍、身体疾病以及特殊用药引起的。建议出现这类不适后,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后对症治疗。1、焦虑症:焦虑症的病因较复杂,是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常表现为紧张、不安、害怕、恐惧、心率提高、出汗、发抖、忧虑等症状。通常对于焦虑症可遵医嘱选择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等。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包括苯二氮?类药物、抗抑郁药物等,如艾司唑仑、盐酸丙米嗪等;2、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等精神障碍,也可能导致干什么事都紧张、害怕、恐惧。精神分裂症指个人意识、感觉、知觉、行为等方面出现扭曲,通常是由于大脑结构、后天环境等共同引发。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遵医嘱采取药物治疗往往有效,可以使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如奋乃静、五氟利多等,以及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如多潘立酮、盐酸鲁拉西酮、布南色林等,或者采取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等;3、身体疾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等也会引起紧张、害怕、恐惧。心脏病常常由于家族遗传或者先天缺陷、基因突变等,或者由于高血压、糖尿病、年龄增大、不良生活习惯等造成。通常可以采取药物治疗,如降压药包括呋塞米、盐酸普萘洛尔等,降糖药包括格列齐特、二甲双胍等,抗凝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华法林钠片等。手术治疗通常包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植入心脏起搏器、缺损封堵术等;4、特殊用药:某些镇静催眠的药物也会造成神经紧张,产生害怕、恐惧的情绪,如苯二氮?类药物、地西泮等,高剂量时会使人出现兴奋不安、情绪不稳定等症状。非苯二氮?类药物、扎来普隆等,服用后会出现头疼、眩晕、情绪低落、精神错乱等不良反应。若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防止严重后果的发生。
作者:杨放如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阅读量: 6771
在临床上,同性恋的定义就是在正常社会生活条件下,对同性成员持续表现性爱倾向,同性成员具有性爱吸引力,称为同性恋。这种性爱倾向就思想与感情而言,伴有或不伴有性行为。与此同时,对异性成员毫无性爱倾向,亦可仍有减弱的性爱倾向或正常的性行为,他们可能是真正的灵魂伴侣。dvd无码av高清毛片在线看同性恋出现的原因,并不是完全清楚,这些人中有的是天生如此,有的是后天环境影响造成的性取向改变。他们,是传说中的“有病”吗?当然不是!早在2018年6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ICD-11》,将与性取向相关的诊断编码彻底删除。同年12月,我国卫建委也要求“从2019年3月1日起,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全面使用ICD-11中文版进行疾病分类与编码。”从此同性恋者再也不是被妖魔化的“异类”、“变态”。可见,在医学上早就已经取消了同性恋作为疾病的诊断。同性恋与异性恋一样,都是性取向的一种,而性取向不是个人自主决定的,也不是故意所为。同性恋并不属于道德问题,性取向一旦形成,无法通过自主或者他人意志来改变,目前医学上没有任何有效手段能够改变一个人的性取向。同性恋形成的原因,一般分为先天和后天两种。前者是指生理因素,如遗传基因、大脑结构、激素水平影响等;而后天则是指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例如生活环境、青春期经历等等。但对于同性恋形成到底是先天还是后天的原因,至今仍然没有明确的定论。喜欢自己喜欢的人,本身并不是一种错误。而比起“我喜欢的人是同性”,那些偏见、仇恨似乎更加可怕。每个人都有选择爱人的权利,不论他们性别如何,都值得被尊重。
作者:常卫利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阅读量: 9043
焦虑是一种不良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通常可表现为不明原因的提心吊胆、紧张不安等。焦虑不仅会使情绪崩盘,还可能会导致身体的部分器官出现功能紊乱或不适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会引发精神性疾病,影响正常的社会功能。那么,焦虑到底会引发哪些躯体症状呢?脑部症状有的患者会出现紧张性头晕、头痛、偏头痛,注意力无法集中;对外界刺激敏感,易出现惊跳反应,经常感到忐忑不安、紧张等;还可能会伴有入睡困难、失眠、易惊醒、易梦等表现。心肺症状呼吸困难是焦虑引发身体症状中较突出的表现,患者通常自觉吸气不足、有明显的心动过速或呼吸急促,还可能感觉到胸闷气短、呼吸不畅,有的患者甚至会感到窒息。口腔症状部分患者会感到口干舌燥、无味、吞咽困难,有时候还会感觉咽喉处有东西无法咳出来或咽不下去。胃肠道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胃部不适、恶心、呕吐、反胃、腹胀、腹痛、消化不良、便秘或腹泻等症状。皮肤症状皮肤容易出现潮红、出汗或苍白等症状。肌肉症状比较常见的是肌肉紧张症状,如出现一组或多组肌肉不舒服的紧张感,严重时胸部、颈部、肩背部肌肉会出现肌肉酸痛及僵硬感;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搓手顿足、不能静坐、不停地来回走动,无目的小动作增多等;严重时可能会出现肢体的震颜、抽搐,甚至语音发颤等。自主神经症状心悸、周身骤冷骤热、手心、足心潮热多汗;面色发红或发白,急性发作的时候,会引发大汗淋漓的表现。和冠心病极其相似,需要进行鉴别诊断。其他症状部分男性患者可能会出现尿急、尿频、阳痿、早泄、勃起功能障碍、性欲冷淡等,而女性患者则可出现月经素乱、痛经、性欲缺乏等身体症状。若是发现自己出现以上焦虑表现,请及时到正规精神科医院进行就诊,以免耽误了病情最佳治疗时期哦!
作者:常卫利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阅读量: 7069
有人说:“压力大会使人专注。”在当下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要想有所作为,成为更优秀的人,压力其实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压力过大,反而会对我们的身心造成伤害,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心理疾病!大部分人,尤其是抗压能力强的人,通常都会有“调节”自身压力的能力,而不是被压力所束缚。常见的缓解压力的方式可简单总结为:听音乐、早睡早起、与朋友聊天、转移注意力……但因为每个人所承受的压力以及性格都有很大的区别,具体采取何种方式还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决定。那么,究竟该如何正确地了解我们的压力,并采取适合我们的方法进行缓解呢?让我们一起来聊聊吧~舒缓情绪当生活压力过大,需要及时地调节情绪和宣泄负面的情绪时,可以选择找朋友倾诉,也可以适当地进行游泳、羽毛球等运动,促进大脑生成内啡肽、多巴胺,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负面情绪。如果生活中有自己特有的兴趣爱好,也可以在工作、学习之余,抽空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例如打球、画画等,以此来缓解心理上的压力。改善生活习惯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尽量做到早睡早起;饮食上,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让身体保持健康状态;提高自身工作或者学习效率,认真地专注一件事情,也可以辅助缓解心理压力。心理咨询如果压力过大,通过生活中自行缓解的方式仍无法及时缓解负面情绪时,可以进行心理咨询,必要时可以就诊于正规医院的心理科。让专业的心理医生运用专业知识,采用恰当地沟通方法来缓解心理压力。其他方法压力过大,也可以试着寻其根源,例如学习或者工作方面能力存在一定的欠缺,可以尝试学习新的技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自信,即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心理压力。或者也可以尝试去结交新的朋友、写日记等作为缓解压力的方法。不同的人群缓解压力各有不同的方法,只要是积极、正确的方法,都可以正常进行。生活中要树立自信,积极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一旦出现无法自行缓解时,一定要寻求身边亲友或是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如果压力过大,出现严重的情绪障碍或心理反应,甚至患上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已经影响日常生活,无法自行缓解压力,建议去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咨询和治疗。
作者:常卫利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阅读量: 18908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身上背负的担子也越来越重,生活、工作、学习、家庭等压力也随之增多……如果说在所有情绪中,哪种情绪最能反映当下的心态,那估计非「焦虑」莫属了。有些人自我调节一下就过去了,而有些人却深受其扰。那么焦虑情绪到底该如何缓解呢?我们平时又该如何给自己解压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首先,来说一下什么是焦虑情绪。所谓焦虑情绪,通常是指强烈、过度、持续性的担忧或恐惧,与遗传和社会压力过大有一定关系。存在焦虑情绪的人群,可能会因为异常情绪的影响,使自己长期处于精神紧绷状态,长此以往可能发展成心理疾病。焦虑情绪可以通过以下3种方式进行缓解:生活调节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睡眠:在日常生活中,焦虑情绪者,应养成规律、健康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平时少喝浓茶、咖啡等可能会影响睡眠质量的饮品。通过规律作息,来缓解因焦虑而产生的精神疲惫状态。远离电子产品,多看书:晚上尽量少看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平时可以选择多看书、听音乐等方式来缓解焦虑。积极参加户外运动:运动是缓解焦虑的良药,人在运动的过程中,会释放出内啡肽,这是一种“让人感觉良好的化学物质”,平时可选择瑜伽、散步、慢跑、游泳等方式来缓解焦虑;还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通过外出旅游,走进大自然或去其他环境来转换心情,从而辅助缓解焦虑。心理解压积极自我暗示:在面对产生焦虑情绪的人或事情时,记得深呼吸,让自己的心态平和下来,并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或者尝试使用倾诉等方法释放负面情绪。转移注意力:当出现焦虑情绪时,不要过分沉浸其中,可以尝试去做一些让你觉得放松、快乐的事情,如画画、听音乐、聊天等,来转移注意力。如果长期处于焦虑情绪中,又无法自行缓解时,则建议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心理科进行就诊,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药物治疗如果患者通过自身调节无法缓解焦虑症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药物进行治疗,如舍曲林、氟西汀、帕罗西汀、西酞普兰等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以及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米氮平等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不可擅自减药或停药,以避免出现突然停药引起的戒断症状,及加重原有焦虑的程度。缓解焦虑的方法有很多种,不同的人群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调节,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进行焦虑缓解时,应及时留意自己的身体或心理变化,一旦发现自己的情绪脱离自行控制范围或无法缓解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情况后进行相应治疗。如果持续讳疾忌医,不正确对待疾病,则有可能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从而对生活和工作产生严重的影响。
作者:常卫利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阅读量: 15621
长期处在节奏快、竞争大的生活环境中,很容易存在心生烦躁、易怒的时刻。有些人在生活中容易出现烦躁、易怒的情况,是因为天生性格就比较暴躁,或者生活环境中存在有暴力因素,以及亲人溺爱等,这些都有可能造成比较急躁、自我的性格。而这些人通常不伴有其他生理不适症状,也不存在心理异常,在生活中常表现为容易生气,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或矛盾,但是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但还有些人在生活中,总是感觉烦躁、易怒,甚至有躁狂倾向,则可能是因为身体出现了生理异常和心理异常。其中,生理异常主要为更年期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而心理异常可能是存在焦虑症或者精神分裂症等情况,一般还会伴随其他症状。一、生理异常1、更年期综合征:通常发生在围绝经期的女性身上,这类人群由于卵巢功能的衰竭、体内激素出现变化,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进而引起一系列的生理性改变。其中就包括了情绪波动,常见的症状有烦躁、易怒、焦虑等,且较难控制自己的情绪,还会伴随着头晕、心悸、潮热等症状;2、甲状腺功能亢进:主要是由于甲状腺功能过于活跃,导致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合成或者是分泌增加所引起的,可能与患者进食了过量含碘的食物,或者是存在甲状腺肿瘤、结节等异常有一定的关系。这类患者会表现为烦躁、容易激动、易怒,此外,还会伴随出现怕热、体重下降、凸眼等症状。二、心理异常1、焦虑症:焦虑症的病因比较复杂,发病机制尚没有完全明确,但是可能与遗传、药物、社会压力等存在一定的关系。焦虑症患者可表现为烦躁、易怒、失眠、坐立不安,严重者甚至可能会有自杀倾向。如果影响到交感神经系统,还可能出现其他生理上的不适症状,如食欲不振、胸闷、气短等;2、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也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大脑结构、后天环境、遗传等因素存在一定的关系。在发病初期,患者可能并没有明显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部分患者可能会逐渐出现暴力倾向,即可表现为烦躁、易怒、过度激动,甚至会有攻击性行为。此外,患者还会出现幻视、幻听,部分患者可能为了逃避精神痛苦,甚至会产生自杀的行为。总之,感觉烦躁、易怒时,如果没有伴随其他不适症状或异常,建议积极进行自我调节。但如果烦躁、易怒的症状总是频繁出现,并且持续得不到缓解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作者:常卫利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阅读量: 9726
全部 北京 上海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东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庆 陕西 甘肃 云南 新疆 内蒙古 海南 贵州 青海 宁夏 西藏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临床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