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口疝
挂号科室: 普外科
发病部位:下腹
多发人群:手术患者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腹壁切口处有肿物突出
相关检查:血常规、CT检查
相关手术:切口疝修复术
相关药品:维生素C、维生素K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00-50000元)
腹壁切口疝是什么意思
41615次播放335次点赞
切口疝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49177次播放280次点赞
手术后的切口疝怎么形成的
39704次播放158次点赞
什么是腹壁切口疝补片修补术
48643次播放448次点赞
腹壁切口疝修补术适用于什么情况
47470次播放147次点赞
切口疝是怎么回事
22651次播放59次点赞
切口疝治疗方法
26245次播放352次点赞
切口疝不治疗会怎样
42299次播放115次点赞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患者32岁,突然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之前腹壁手术切口处出现肿块凸出,通过询问病史得知患者在7年前有过剖宫产史,结合影像学检查以及体格检查,确认为腹壁中线位置大面积的切口疝,安排患者住院进行手术治疗。给予患者切口疝修补术治疗,1个月后患者伤口愈合较好,疝内容物完全还纳,腹膜修复完整。【基本信息】女、32岁【疾病类型】切口疝【就诊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时间】2020年8月【治疗方案】手术切除(切口疝修补术)+药物治疗(头孢克肟颗粒)【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周,术后8天复查拆线【治疗效果】术后1个月时患者伤口愈合较好,疝内容物完全还纳,腹膜修复完整一、初次面诊患者张女士佝偻着腰,看起来疼痛难忍的样子,在丈夫搀扶下来到诊室。患者说今天突然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之前腹壁手术切口处出现肿块凸出。通过询问病史得知,患者在7年前有过剖宫产史,查体发现患者腹部切口处有肿块,用手可以触及,腹部可以看到肠型和蠕动波,按压时出现压痛,考虑切口疝,需要进一步通过影像学检查协助诊断,于是安排患者做了CT检查,进一步确认为腹壁中线位置大面积的切口疝,包含小肠袢、空肠、肠系膜、升结肠、横结肠,遂安排患者住院进行治疗。CT:腹壁中线大面积切口疝,包含小肠袢、空肠、肠系膜、升结肠、横结肠二、治疗经过我向患者解释,剖宫产切口表面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层虽然已经愈合,但是筋膜层裂开,在腹内压的作用下,内脏和组织向外疝出,切口疝发生后不能够自愈,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同意。麻醉、消毒后进行切口疝修补术,在皮肤和瘢痕结缔组织交界处切开,显露出切口疝外层覆盖的纤维结缔组织,将疝囊周围的结缔组织充分分离,将疝内容物送回腹腔,在腹内脏器无粘连和损伤的情况下,缝合腹直肌和腹膜,最后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手术完成。手术治疗后给予头孢克肟颗粒进行消炎、抗感染治疗。住院后7天给予患者出院,回家休养,定时给伤口换药和消毒,避免伤口沾水出现感染,减少各种增加腹内压的因素,以免影响伤口愈合。三、治疗效果患者在手术后8天复查拆线,未发现有伤口感染,伤口情况佳,拆线后嘱其下床适当活动,1个月后再来复查。1个月后复查,患者的伤口愈合较好,疝内容物也完全还纳腹腔,腹膜修复完整,切口疝得以治愈,且未出现术后并发症。四、注意事项很高兴患者经过治疗痊愈出院,但在日常生活中依旧需要提醒患者注意以下事项:1、术后饮食上要注意清淡,易消化,可以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再慢慢恢复到正常饮食,正常饮食后尽量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食物为主,比如牛奶、鸡蛋、鱼、肉、新鲜蔬菜、水果等;2、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出现便秘,便秘会增加腹内压,从而影响切口的愈合;3、术后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引起剧烈咳嗽,使腹压增高;4、要注意切口处的干燥与卫生,按时换药,以免出现感染;5、术后短期内避免剧烈运动和提重物,以免导致伤口崩裂、渗血。五、个人感悟切口疝的主要原因是术后切口感染和腹内压突然升高,因此在腹部手术后,提醒患者要尽量避免相关诱发因素,以减少切口疝的发生,同时要提高对切口疝的认知。由于腹内压的存在,切口疝发生后不能够自愈,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因此一旦发现切口疝,要及时接受治疗,手术是唯一可以治愈的手段。
作者:李悦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阅读量: 4902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结肠造口易发生造口旁疝,造口旁疝指造口周围肠管疝凸出,发生造口部位隆起,还会引起肠梗阻,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轻者保守治疗好转,重者需要急诊手术。该病例患者就是确诊为造口旁疝、肠梗阻,通过保守治疗后肠梗阻消失,后予以造口旁疝修补术修复造口旁疝,术后患者腹痛、呕吐、腹胀症状消失,疾病治愈。【基本信息】女、70岁【疾病类型】造口旁疝、肠梗阻【就诊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就诊时间】2022年2月【治疗方案】胃肠减压+营养支持治疗+腹腔镜造口旁疝修补术【治疗周期】住院治疗22天,门诊随访3个月【治疗效果】肠梗阻治愈,造口旁疝治愈,随访3个月无复发一、初次面诊患者多年前确诊为直肠癌,1年半前做过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乙状结肠造口术。术后1年,发生造口周围隆起,无明显不舒服,只是感觉造口隆起一半,肚子变大难看,并未重视。半年前发生腹痛、呕吐、胀气,造口部位隆起更加严重,伴有明显疼痛,并且造口不再排便,遂来我院就诊。门诊行CT检查,显示结肠造口旁疝引起肠梗阻,且造口旁疝里的小肠积液积气明显,诊断为造口旁疝、肠梗阻,后收入院治疗。二、治疗经过入院后具体询问患者病史,患者自诉以往有类似腹痛发作,但是病情较轻,半天后可自行缓解。而本次发作严重,腹痛、腹胀也较之前明显,只好就医治疗。了解到患者的自身情况后告知,肠梗阻要先进行保守治疗,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可能需要急诊手术。患者同意,首先嘱患者禁食禁水,进行胃肠减压,并嘱营养支持治疗半个月。三、治疗效果通过半个月的保守治疗,患者自诉腹痛没有加重,腹胀也慢慢减轻, 同时恢复了造口排便,肠梗阻完全缓解。随后和患者交代,虽然肠梗阻缓解,但是造口旁疝还在,仍然会再次发生肠梗阻,因此需要及时进行造口旁疝修补术。患者及家属经过考虑后,同意接受手术治疗。随后采用腹腔镜造口旁疝修补术,手术比较满意。术后1周准予患者出院,嘱门诊随访3个月。综上: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患者的肠梗阻、造口旁疝治愈。四、注意事项很欣慰患者经过22天的治疗后顺利出院,整个治疗过程中比较幸运的是,患者的肠梗阻通过保守治疗能够好转。告知患者出院后仍要注意以下几点:1、回家后,每天注意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感染,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就医复查;2、注意观察造口排便情况和造口周围皮肤黏膜的颜色;3、注意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保持清淡饮食,进食时注意有无腹痛腹胀情况,以免肠梗阻复发。五、个人感悟造口旁疝是肠造口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而且属于比较棘手的并发症,造口旁疝很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包括肠梗阻。因此,造口旁疝比较明显,尤其是发生腹痛的患者,要及时就医进行造口旁疝修补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好在多数的造口旁疝可以通过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极大的促进了手术的恢复过程。如果同病例患者一样已出现肠梗阻,应及时治疗,以解除肠梗阻,然后再进行造口旁疝修补术,避免再次发生肠梗阻或出现其他并发症。
作者:李俊生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阅读量: 4492
腹壁切口疝是指腹内脏器和(或)组织经腹壁原手术切口形成的薄弱区向外突出所形成的病症。 其病因可分为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全身因素主要包括长期应用类固醇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等情况。且高龄、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贫血、糖尿病、术后肠梗阻、术后胸腔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腹水等,这些因素最终都可影响切口的正常愈合,从而导致腹壁切口疝的发生。局部因素主要包括切口感染、缝线感染、缝合的技术、切口的类型以及手术切口放置引流管等。主要临床表现为在原手术切口处出现突出的肿物,直立或咳嗽时肿物突出更明显,平卧后肿块常能消失或明显缩小,且当平卧时,回纳疝内容物后一般可清晰扪及疝环的边缘。60%的切口疝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如果疝囊较大并有较多肠管或网膜进入其中时,则会有坠胀不适及腹部疼痛感,有些患者还会因此出现排便不畅。且切口疝较少发生疝嵌顿。此外,切口疝的自发性破裂虽不太常见,但却是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手术是目前唯一能够治愈切口疝的方法,如感不适,需及时就医治疗。
作者:李欣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阅读量: 70761
有的患者手术后,刀口那里会鼓一个包,这个包是什么?为什么会鼓包? 一些患者做了腹部手术以后刀口那里鼓出来一个包,这个包站着的时候就鼓出来,躺下后会小很多,甚至消失,老百姓常叫它刀口疝,医学上称之为切口疝。之所以刀口这里会鼓包,根本原因是刀口没有长好,虽然刀口外面的皮肤看起来已经长好了,但皮肤下面的肌肉等组织(也就是腹壁)没有完全长好。刀口里面的肌肉有裂痕,甚至出现了一个“窟窿”。在腹腔压力增高的情况下,比如一使劲儿,或者咳嗽一下,肠子等脏器就从这里挤出去了,身体表面就会看到一个鼓出来的包。 有些人鼓包的同时还会疼,这是为什么? 大部分患者不会有疼痛的感觉,少数患者会有点胀痛。如果剧烈活动,腹腔压力增高,疼痛感会明显一些。但如果没有及时治疗,腹壁上的“窟窿”会越撑越大,从这里钻出来的脏器也越来越多,包也就越来越大。这些脏器从腹壁的“窟窿”进进出出,不断地接触摩擦,很容易跟腹壁发生粘连,或者脏器之间发生粘连。如果钻出来的是肠子,很可能发生肠粘连导致肠道梗阻,甚至肠子卡在“洞口”回不去了(医学上叫嵌顿),这时候患者会非常疼。一般来说,如果患者出现疼痛的感觉,并且疼得越来越明显,就说明疾病越来越严重了。 手术后出现了切口疝,都要治疗吗?腹壁上的“窟窿”能自己长上吗? 一旦出现了切口疝,是不是要再次手术?很多患者不想再次手术,希望切口疝能够自己长好,这是不可能的。不管什么类型的疝,只要发现了就该尽早治疗,尤其是切口疝,因为腹壁上的“窟窿”是不可能自己长上的。相反,如果不治疗,活动的时候腹腔压力会增高,脏器不断地冲击腹壁上的“窟窿”,这个“包”只会越来越明显。拖的时间越长,手术就越复杂,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也差一些。所以说,发现了切口疝还是要尽早治疗。 有些人用腹带勒着肚子,效果怎么样?戴腹带能彻底治好切口疝吗? 有些患者手术后出现了切口疝,就戴上腹带把鼓出来的包勒回去了,觉得效果挺好的,就一直戴着不去医院治疗。对于切口疝患者来说,有几种情况可以暂时戴腹带治疗,比如近期身体状况不好,刚刚出现了心脏或者呼吸道的问题,导致无法手术,或者得病时间已经比较久了,一直没有什么症状,碰巧近期家里有事情,可以戴一段时间腹带。用腹带勒着肚子能够防止切口疝发展,也能预防腹压突然升高导致切口疝卡住,引发危险。但它只能减缓病情发展,无法彻底治好切口疝。只要把腹带打开,包就会再鼓出来,因为腹壁的“窟窿”还在这儿,永远不可能自己长上。 这里需要提醒各位患者,如何正确戴腹带。很多患者站着的时候,肚子上鼓着包就把腹带勒上了,这时候很可能把鼓出来的脏器勒到了“窟窿”外面,那戴腹带就起到了相反的作用。腹带应该在平躺的时候,包比较小或者全部钻回去了的情况下再戴上,然后站起来活动,这样才能起到保护的作用。
作者:申英末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 阅读量: 48681
如果要手术,一般什么时候做比较好?发现了就手术还是可以等一等? 出现了切口疝是不是要马上做手术?能不能拖一拖?作为疝和腹壁外科的专科医生,建议患者只要确诊了切口疝,还是越早手术越好。当然,前提是目前没有不能做手术的其他疾病。如果刚刚犯过心绞痛、心梗,病情还没有平稳,可以暂时戴上腹带,等病情稳定后再做手术。 为什么不建议患者等一等?切口疝实际上是腹腔里面的脏器通过腹壁的“窟窿”钻了出来,当钻出来的脏器比较少、包比较小的时候,手术相对来说要好处理一些。如果包越来越大,甚至出现肠粘连、肠梗阻等问题,这时再做手术就要复杂得多,手术风险也会增加,患者术后恢复也会更慢,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也更大。所以还是建议患者早发现、早治疗,不光是切口疝,其它的疝比如脐疝、白线疝、腹股沟疝、儿童疝等都应该这样。 患者担心夏天天气热,刀口不容易长好,能不能等天气凉快了再手术? 这其实没必要,现在天气已经不是影响手术恢复的重要因素了,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无论是家里还是医院都有空调。另外,大多数切口疝的手术都是采用腹腔镜微创的方式,在肚子上打个眼,不需要切很大的口子;手术后还会用一些医用的胶水等物品保护伤口,所以大可不必担心伤口愈合的问题。总是存着等一等再手术的心理,很可能就在等待手术期间出现了危险情况,比如切口疝卡住,导致肠坏死,那时就要急诊手术了。 如果太胖了,一定要减肥之后才能做切口疝手术吗?但是有切口疝也不敢运动,怎么办? 肥胖本身就是导致切口疝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肥胖患者做了切口疝手术以后并发症也会相对多一些,所以很多患者就想先减肥,把体重减下来再做手术。但胖也是分程度的,是不是现在就要做手术以及是否要先减肥再手术,是要由专科医生判断的,并不是所有的肥胖患者都要减肥后再手术。 而且,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减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人都是通过大量运动、节食等办法减肥,但切口疝患者是不建议做剧烈运动的。现在医疗技术越来越发达了,减重手术和切口疝手术可以一起做。前不久我们医院刚刚做过一例这样的手术。 患者出现哪些症状,需要马上送医院? 切口疝患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只是鼓出来一个包,不疼不痒的。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个包会越来越大。提醒患者,如果出现了以下症状需要立即去医院就诊: 1、疼痛:包越来越大,鼓出来回不去,并且越来越疼; 2、出现了肠梗阻的症状:比如吃东西以后恶心呕吐,不排气也不排便,肚子胀得像个球似的,这说明已经出现了急性完全性的肠梗阻,病情非常危险,要立即去医院。
作者:申英末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 阅读量: 49453
怎么才能治好切口疝?手术是怎么把腹壁上的“窟窿”堵住的? 患者之所以会出现切口疝,就是因为上一次手术后刀口那里的肌肉没有完全长好,甚至有一个“窟窿”。当腹腔的压力升高的时候,肚子里的脏器就会从这里钻出来。所以想要治好切口疝,就是要想办法把腹壁上的“窟窿”堵上。以前的手术方法就是直接用线把“窟窿”缝上,现在的手术方式是使用补片来修补窟窿。打个比方,腹壁上的“窟窿”就像是衣服上破了一个洞。如果破洞比较小,直接用针线把破洞缝上就行了;如果破洞比较大,可以拿一块布料把破洞补上,相当于使用补片修补。国内外的指南上建议:小的切口疝可以采用直接缝合的方式修补,对一些中型、大型的切口疝一定要使用补片修补。这是因为腹壁上的“窟窿”比较大时,直接缝合要把“窟窿”周围的肌肉强行扯过来缝在一起,这样缝上了之后很容易再“开线”。还是补衣服的道理,用一块布打个补丁,补好后衣服会比较平整,也要结实得多。 多大的切口疝就要用补片了? 国内外的指南指出,根据腹壁缺损的大小,也就是说腹壁上“窟窿”的大小来选择手术方式。以前,按照“窟窿”的最大直径把切口疝分成了小、中、大和巨大疝,最大直径小于3公分是小切口疝,3~5公分是中切口疝,5~10公分是大切口疝,大于10公分是巨大切口疝。2014年分级标准发生了改变,新的标准规定4公分以内的属于小切口疝、4~8公分是中切口疝,8~12公分是大切口疝,大于12公分属于巨大切口疝。并且,还增加另一项评估疝大小的指标,就是鼓出来的包和肚子(腹腔容积)的大小比例。如果鼓出来的包,容积达到了腹腔容积的15%以上,也称为巨大切口疝。 一般小的切口疝,也就是最大直径在4公分以下的切口疝,可以采用直接缝合的手术方式;而对于最大直径在4公分以上的切口疝,都要使用补片修补,区别是补片的大小和放置的位置不同而已。 直接缝合和使用补片,有什么区别? 切口疝强调个体化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疝的大小、部位以及患者的年龄、性别、肥胖程度等因素,选择最适合他的手术方式,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当然了,不管是用线直接缝合还是用补片,都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其中,患者最担心的就是复发。直接使用缝线缝合,切口疝复发率在30%左右;如果缝合之后切口疝复发了,再次选择直接缝合,复发的概率会高达50%、70%甚至100%。如果使用补片修补,切口疝的复发率可以从30%左右降到1%,甚至0.5%,或者更低。 如果使用补片,怎么把补片固定在身体里?补片一直留在体内,会有不良反应吗? 补片对人体来说,始终是一个外来的异物,会不会有什么不良反应?怎么才能把它固定在身体里?这是很多患者担心的问题。目前,用来修补切口疝的补片基本上是不能够完全被吸收的,也就是说补片一定会留在身体里。这些补片的材料从开始使用到现在,大概六七十年了,在人体内是十分安全的,能够跟周围的组织“相处融洽”,也不会和腹腔里的器官发生粘连,不用担心会有不良反应。 补片如何固定在身体里,跟补片放置的位置有关系,补片具体放在哪里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腹腔就像是一间屋子,腹壁就是四周的墙,墙破了洞,想把它堵上有两种办法。第一种是把修补的材料放在墙壁外,和周围的砖砌在一起;也就是把补片放在腹壁的肌层外,把补片和“窟窿”周围的肌腱等坚韧的组织缝在一起。第二种是在屋子里面修补,用修补材料把墙内表面的洞覆盖住,然后用图钉把“补丁”牢牢地钉在墙上。也就是把补片放在腹腔里面,直接固定在腹膜、腹壁上,然后用医用的钉枪,就像是用订书器一样把补片的周围一圈钉在腹壁上,就补好了。 这两种修补办法都是开刀做吗?能不能做腹腔镜微创手术? 不管是直接缝合还是用补片修补,都可以开刀做或者使用腹腔镜。一般来说,如果是直接缝合,常采用开放手术为主,因为把要周围的肌肉扯到一块儿,开放手术操作更方便。如果是使用补片修补,那么采用开放手术或者腹腔镜手术都可以。 开刀和腹腔镜下做的切口疝手术,各有什么优缺点? 开刀手术除了能够修补切口疝以外,还能做皮肤塑形。可以把多余的皮肤等组织切除,术后看起来更加美观。并且,开刀手术切口比较大,容易放置补片,同时可以把粘连在一起的内脏分开。但是开刀手术只能看到刀口周围的情况,而腹腔镜手术能够看到腹腔里面各个位置的情况,可以发现一些比较微小的、多发的或者隐匿的疝。此外,相比开刀手术,腹腔镜是在整个腹腔里面操作的,空间比较大,能够把补片充分展平,修补效果更好,这是腹腔镜手术的优势。 有人说如果是巨大切口疝就不能用腹腔镜手术了,是这样吗?该怎么办? 巨大切口疝是不是只能开刀做手术,也是因人而异的。这几年提出了一种腹腔镜和开刀手术的“杂交”方式,能够把两种手术的优点结合起来。对于巨大切口疝的患者,鼓出来的包比较大,皮肤比较松弛,如果单纯使用腹腔镜手术,即便从肚子里面把洞补上了,外面松驰的皮肤也回不去。所以需要结合开刀手术,把多余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切除,并把一些粘连比较严重的脏器分开。 同时,巨大切口疝需要的补片比较大,太大的补片不容易用腹腔镜送到腹腔里去。这种情况下,可以先采取开刀的方式,切开一个小口放补片,然后再用腹腔镜去固定补片,前面也提到了,腹腔镜下能够更好地展平补片,并且能够看到腹腔里面别的地方有没有疝。所以对于巨大切口疝,适合选择“杂交”方式,充分地把二者的优势结合起来。 还有哪些情况适合做“杂交”手术? 对于一些复杂疑难的切口疝和特殊位置的切口疝,做“杂交”手术效果可能会好一些,能够让患者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哪些算是复杂或者特殊部位的切口疝呢?像肋缘下方、耻骨上方、侧腰部等,这些位置很难固定补片,因为切口疝周围都是骨头和重要脏器。另外,很多患者因为疾病原因,肚子上做了造口,用来排便或者排尿,这些地方也容易发生疝,这种造口疝、造口旁疝也属于复发疑难疝的范畴。对上面这些特殊情况,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杂交”的手术方式,主要是为了减少术后的并发症,保证手术效果更好。
作者:申英末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 阅读量: 31374
全部 北京 上海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东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庆 陕西 甘肃 云南 新疆 内蒙古 海南 贵州 青海 宁夏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