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口疝

就诊指南


挂号科室: 普外科

发病部位:下腹

多发人群:手术患者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腹壁切口处有肿物突出

相关疾病: 腹股沟疝 腹外疝 腹外疝

相关检查:血常规、CT检查

相关手术:切口疝修复术

相关药品:维生素C、维生素K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00-50000元)

切口疝视频

更多>

切口疝文章

更多>

32岁张女士发生切口疝,手术修补后痊愈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患者32岁,突然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之前腹壁手术切口处出现肿块凸出,通过询问病史得知患者在7年前有过剖宫产史,结合影像学检查以及体格检查,确认为腹壁中线位置大面积的切口疝,安排患者住院进行手术治疗。给予患者切口疝修补术治疗,1个月后患者伤口愈合较好,疝内容物完全还纳,腹膜修复完整。【基本信息】女、32岁【疾病类型】切口疝【就诊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时间】2020年8月【治疗方案】手术切除(切口疝修补术)+药物治疗(头孢克肟颗粒)【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周,术后8天复查拆线【治疗效果】术后1个月时患者伤口愈合较好,疝内容物完全还纳,腹膜修复完整一、初次面诊患者张女士佝偻着腰,看起来疼痛难忍的样子,在丈夫搀扶下来到诊室。患者说今天突然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之前腹壁手术切口处出现肿块凸出。通过询问病史得知,患者在7年前有过剖宫产史,查体发现患者腹部切口处有肿块,用手可以触及,腹部可以看到肠型和蠕动波,按压时出现压痛,考虑切口疝,需要进一步通过影像学检查协助诊断,于是安排患者做了CT检查,进一步确认为腹壁中线位置大面积的切口疝,包含小肠袢、空肠、肠系膜、升结肠、横结肠,遂安排患者住院进行治疗。CT:腹壁中线大面积切口疝,包含小肠袢、空肠、肠系膜、升结肠、横结肠二、治疗经过我向患者解释,剖宫产切口表面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层虽然已经愈合,但是筋膜层裂开,在腹内压的作用下,内脏和组织向外疝出,切口疝发生后不能够自愈,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同意。麻醉、消毒后进行切口疝修补术,在皮肤和瘢痕结缔组织交界处切开,显露出切口疝外层覆盖的纤维结缔组织,将疝囊周围的结缔组织充分分离,将疝内容物送回腹腔,在腹内脏器无粘连和损伤的情况下,缝合腹直肌和腹膜,最后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手术完成。手术治疗后给予头孢克肟颗粒进行消炎、抗感染治疗。住院后7天给予患者出院,回家休养,定时给伤口换药和消毒,避免伤口沾水出现感染,减少各种增加腹内压的因素,以免影响伤口愈合。三、治疗效果患者在手术后8天复查拆线,未发现有伤口感染,伤口情况佳,拆线后嘱其下床适当活动,1个月后再来复查。1个月后复查,患者的伤口愈合较好,疝内容物也完全还纳腹腔,腹膜修复完整,切口疝得以治愈,且未出现术后并发症。四、注意事项很高兴患者经过治疗痊愈出院,但在日常生活中依旧需要提醒患者注意以下事项:1、术后饮食上要注意清淡,易消化,可以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再慢慢恢复到正常饮食,正常饮食后尽量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食物为主,比如牛奶、鸡蛋、鱼、肉、新鲜蔬菜、水果等;2、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出现便秘,便秘会增加腹内压,从而影响切口的愈合;3、术后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引起剧烈咳嗽,使腹压增高;4、要注意切口处的干燥与卫生,按时换药,以免出现感染;5、术后短期内避免剧烈运动和提重物,以免导致伤口崩裂、渗血。五、个人感悟切口疝的主要原因是术后切口感染和腹内压突然升高,因此在腹部手术后,提醒患者要尽量避免相关诱发因素,以减少切口疝的发生,同时要提高对切口疝的认知。由于腹内压的存在,切口疝发生后不能够自愈,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因此一旦发现切口疝,要及时接受治疗,手术是唯一可以治愈的手段。

作者:李悦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阅读量: 4902

70岁大妈术后出现造口旁疝,分享微创手术方法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结肠造口易发生造口旁疝,造口旁疝指造口周围肠管疝凸出,发生造口部位隆起,还会引起肠梗阻,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轻者保守治疗好转,重者需要急诊手术。该病例患者就是确诊为造口旁疝、肠梗阻,通过保守治疗后肠梗阻消失,后予以造口旁疝修补术修复造口旁疝,术后患者腹痛、呕吐、腹胀症状消失,疾病治愈。【基本信息】女、70岁【疾病类型】造口旁疝、肠梗阻【就诊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就诊时间】2022年2月【治疗方案】胃肠减压+营养支持治疗+腹腔镜造口旁疝修补术【治疗周期】住院治疗22天,门诊随访3个月【治疗效果】肠梗阻治愈,造口旁疝治愈,随访3个月无复发一、初次面诊患者多年前确诊为直肠癌,1年半前做过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乙状结肠造口术。术后1年,发生造口周围隆起,无明显不舒服,只是感觉造口隆起一半,肚子变大难看,并未重视。半年前发生腹痛、呕吐、胀气,造口部位隆起更加严重,伴有明显疼痛,并且造口不再排便,遂来我院就诊。门诊行CT检查,显示结肠造口旁疝引起肠梗阻,且造口旁疝里的小肠积液积气明显,诊断为造口旁疝、肠梗阻,后收入院治疗。二、治疗经过入院后具体询问患者病史,患者自诉以往有类似腹痛发作,但是病情较轻,半天后可自行缓解。而本次发作严重,腹痛、腹胀也较之前明显,只好就医治疗。了解到患者的自身情况后告知,肠梗阻要先进行保守治疗,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可能需要急诊手术。患者同意,首先嘱患者禁食禁水,进行胃肠减压,并嘱营养支持治疗半个月。三、治疗效果通过半个月的保守治疗,患者自诉腹痛没有加重,腹胀也慢慢减轻, 同时恢复了造口排便,肠梗阻完全缓解。随后和患者交代,虽然肠梗阻缓解,但是造口旁疝还在,仍然会再次发生肠梗阻,因此需要及时进行造口旁疝修补术。患者及家属经过考虑后,同意接受手术治疗。随后采用腹腔镜造口旁疝修补术,手术比较满意。术后1周准予患者出院,嘱门诊随访3个月。综上: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患者的肠梗阻、造口旁疝治愈。四、注意事项很欣慰患者经过22天的治疗后顺利出院,整个治疗过程中比较幸运的是,患者的肠梗阻通过保守治疗能够好转。告知患者出院后仍要注意以下几点:1、回家后,每天注意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感染,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就医复查;2、注意观察造口排便情况和造口周围皮肤黏膜的颜色;3、注意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保持清淡饮食,进食时注意有无腹痛腹胀情况,以免肠梗阻复发。五、个人感悟造口旁疝是肠造口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而且属于比较棘手的并发症,造口旁疝很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包括肠梗阻。因此,造口旁疝比较明显,尤其是发生腹痛的患者,要及时就医进行造口旁疝修补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好在多数的造口旁疝可以通过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极大的促进了手术的恢复过程。如果同病例患者一样已出现肠梗阻,应及时治疗,以解除肠梗阻,然后再进行造口旁疝修补术,避免再次发生肠梗阻或出现其他并发症。

作者:李俊生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阅读量: 4492

什么是切口疝

腹壁切口疝是指腹内脏器和(或)组织经腹壁原手术切口形成的薄弱区向外突出所形成的病症。  其病因可分为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全身因素主要包括长期应用类固醇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等情况。且高龄、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贫血、糖尿病、术后肠梗阻、术后胸腔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腹水等,这些因素最终都可影响切口的正常愈合,从而导致腹壁切口疝的发生。局部因素主要包括切口感染、缝线感染、缝合的技术、切口的类型以及手术切口放置引流管等。主要临床表现为在原手术切口处出现突出的肿物,直立或咳嗽时肿物突出更明显,平卧后肿块常能消失或明显缩小,且当平卧时,回纳疝内容物后一般可清晰扪及疝环的边缘。60%的切口疝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如果疝囊较大并有较多肠管或网膜进入其中时,则会有坠胀不适及腹部疼痛感,有些患者还会因此出现排便不畅。且切口疝较少发生疝嵌顿。此外,切口疝的自发性破裂虽不太常见,但却是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手术是目前唯一能够治愈切口疝的方法,如感不适,需及时就医治疗。

作者:李欣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阅读量: 70761

手术后刀口那里鼓“包”,都要治疗吗?

有的患者手术后,刀口那里会鼓一个包,这个包是什么?为什么会鼓包?  一些患者做了腹部手术以后刀口那里鼓出来一个包,这个包站着的时候就鼓出来,躺下后会小很多,甚至消失,老百姓常叫它刀口疝,医学上称之为切口疝。之所以刀口这里会鼓包,根本原因是刀口没有长好,虽然刀口外面的皮肤看起来已经长好了,但皮肤下面的肌肉等组织(也就是腹壁)没有完全长好。刀口里面的肌肉有裂痕,甚至出现了一个“窟窿”。在腹腔压力增高的情况下,比如一使劲儿,或者咳嗽一下,肠子等脏器就从这里挤出去了,身体表面就会看到一个鼓出来的包。  有些人鼓包的同时还会疼,这是为什么?  大部分患者不会有疼痛的感觉,少数患者会有点胀痛。如果剧烈活动,腹腔压力增高,疼痛感会明显一些。但如果没有及时治疗,腹壁上的“窟窿”会越撑越大,从这里钻出来的脏器也越来越多,包也就越来越大。这些脏器从腹壁的“窟窿”进进出出,不断地接触摩擦,很容易跟腹壁发生粘连,或者脏器之间发生粘连。如果钻出来的是肠子,很可能发生肠粘连导致肠道梗阻,甚至肠子卡在“洞口”回不去了(医学上叫嵌顿),这时候患者会非常疼。一般来说,如果患者出现疼痛的感觉,并且疼得越来越明显,就说明疾病越来越严重了。  手术后出现了切口疝,都要治疗吗?腹壁上的“窟窿”能自己长上吗?  一旦出现了切口疝,是不是要再次手术?很多患者不想再次手术,希望切口疝能够自己长好,这是不可能的。不管什么类型的疝,只要发现了就该尽早治疗,尤其是切口疝,因为腹壁上的“窟窿”是不可能自己长上的。相反,如果不治疗,活动的时候腹腔压力会增高,脏器不断地冲击腹壁上的“窟窿”,这个“包”只会越来越明显。拖的时间越长,手术就越复杂,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也差一些。所以说,发现了切口疝还是要尽早治疗。  有些人用腹带勒着肚子,效果怎么样?戴腹带能彻底治好切口疝吗?  有些患者手术后出现了切口疝,就戴上腹带把鼓出来的包勒回去了,觉得效果挺好的,就一直戴着不去医院治疗。对于切口疝患者来说,有几种情况可以暂时戴腹带治疗,比如近期身体状况不好,刚刚出现了心脏或者呼吸道的问题,导致无法手术,或者得病时间已经比较久了,一直没有什么症状,碰巧近期家里有事情,可以戴一段时间腹带。用腹带勒着肚子能够防止切口疝发展,也能预防腹压突然升高导致切口疝卡住,引发危险。但它只能减缓病情发展,无法彻底治好切口疝。只要把腹带打开,包就会再鼓出来,因为腹壁的“窟窿”还在这儿,永远不可能自己长上。  这里需要提醒各位患者,如何正确戴腹带。很多患者站着的时候,肚子上鼓着包就把腹带勒上了,这时候很可能把鼓出来的脏器勒到了“窟窿”外面,那戴腹带就起到了相反的作用。腹带应该在平躺的时候,包比较小或者全部钻回去了的情况下再戴上,然后站起来活动,这样才能起到保护的作用。

作者:申英末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 阅读量: 48681

切口疝,能不能拖一拖再手术?

如果要手术,一般什么时候做比较好?发现了就手术还是可以等一等?  出现了切口疝是不是要马上做手术?能不能拖一拖?作为疝和腹壁外科的专科医生,建议患者只要确诊了切口疝,还是越早手术越好。当然,前提是目前没有不能做手术的其他疾病。如果刚刚犯过心绞痛、心梗,病情还没有平稳,可以暂时戴上腹带,等病情稳定后再做手术。  为什么不建议患者等一等?切口疝实际上是腹腔里面的脏器通过腹壁的“窟窿”钻了出来,当钻出来的脏器比较少、包比较小的时候,手术相对来说要好处理一些。如果包越来越大,甚至出现肠粘连、肠梗阻等问题,这时再做手术就要复杂得多,手术风险也会增加,患者术后恢复也会更慢,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也更大。所以还是建议患者早发现、早治疗,不光是切口疝,其它的疝比如脐疝、白线疝、腹股沟疝、儿童疝等都应该这样。  患者担心夏天天气热,刀口不容易长好,能不能等天气凉快了再手术?  这其实没必要,现在天气已经不是影响手术恢复的重要因素了,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无论是家里还是医院都有空调。另外,大多数切口疝的手术都是采用腹腔镜微创的方式,在肚子上打个眼,不需要切很大的口子;手术后还会用一些医用的胶水等物品保护伤口,所以大可不必担心伤口愈合的问题。总是存着等一等再手术的心理,很可能就在等待手术期间出现了危险情况,比如切口疝卡住,导致肠坏死,那时就要急诊手术了。  如果太胖了,一定要减肥之后才能做切口疝手术吗?但是有切口疝也不敢运动,怎么办?  肥胖本身就是导致切口疝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肥胖患者做了切口疝手术以后并发症也会相对多一些,所以很多患者就想先减肥,把体重减下来再做手术。但胖也是分程度的,是不是现在就要做手术以及是否要先减肥再手术,是要由专科医生判断的,并不是所有的肥胖患者都要减肥后再手术。  而且,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减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人都是通过大量运动、节食等办法减肥,但切口疝患者是不建议做剧烈运动的。现在医疗技术越来越发达了,减重手术和切口疝手术可以一起做。前不久我们医院刚刚做过一例这样的手术。  患者出现哪些症状,需要马上送医院?  切口疝患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只是鼓出来一个包,不疼不痒的。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个包会越来越大。提醒患者,如果出现了以下症状需要立即去医院就诊:  1、疼痛:包越来越大,鼓出来回不去,并且越来越疼;  2、出现了肠梗阻的症状:比如吃东西以后恶心呕吐,不排气也不排便,肚子胀得像个球似的,这说明已经出现了急性完全性的肠梗阻,病情非常危险,要立即去医院。

作者:申英末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 阅读量: 49453

切口疝手术,开刀和腹腔镜哪个好?

怎么才能治好切口疝?手术是怎么把腹壁上的“窟窿”堵住的?  患者之所以会出现切口疝,就是因为上一次手术后刀口那里的肌肉没有完全长好,甚至有一个“窟窿”。当腹腔的压力升高的时候,肚子里的脏器就会从这里钻出来。所以想要治好切口疝,就是要想办法把腹壁上的“窟窿”堵上。以前的手术方法就是直接用线把“窟窿”缝上,现在的手术方式是使用补片来修补窟窿。打个比方,腹壁上的“窟窿”就像是衣服上破了一个洞。如果破洞比较小,直接用针线把破洞缝上就行了;如果破洞比较大,可以拿一块布料把破洞补上,相当于使用补片修补。国内外的指南上建议:小的切口疝可以采用直接缝合的方式修补,对一些中型、大型的切口疝一定要使用补片修补。这是因为腹壁上的“窟窿”比较大时,直接缝合要把“窟窿”周围的肌肉强行扯过来缝在一起,这样缝上了之后很容易再“开线”。还是补衣服的道理,用一块布打个补丁,补好后衣服会比较平整,也要结实得多。  多大的切口疝就要用补片了?  国内外的指南指出,根据腹壁缺损的大小,也就是说腹壁上“窟窿”的大小来选择手术方式。以前,按照“窟窿”的最大直径把切口疝分成了小、中、大和巨大疝,最大直径小于3公分是小切口疝,3~5公分是中切口疝,5~10公分是大切口疝,大于10公分是巨大切口疝。2014年分级标准发生了改变,新的标准规定4公分以内的属于小切口疝、4~8公分是中切口疝,8~12公分是大切口疝,大于12公分属于巨大切口疝。并且,还增加另一项评估疝大小的指标,就是鼓出来的包和肚子(腹腔容积)的大小比例。如果鼓出来的包,容积达到了腹腔容积的15%以上,也称为巨大切口疝。  一般小的切口疝,也就是最大直径在4公分以下的切口疝,可以采用直接缝合的手术方式;而对于最大直径在4公分以上的切口疝,都要使用补片修补,区别是补片的大小和放置的位置不同而已。  直接缝合和使用补片,有什么区别?  切口疝强调个体化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疝的大小、部位以及患者的年龄、性别、肥胖程度等因素,选择最适合他的手术方式,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当然了,不管是用线直接缝合还是用补片,都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其中,患者最担心的就是复发。直接使用缝线缝合,切口疝复发率在30%左右;如果缝合之后切口疝复发了,再次选择直接缝合,复发的概率会高达50%、70%甚至100%。如果使用补片修补,切口疝的复发率可以从30%左右降到1%,甚至0.5%,或者更低。  如果使用补片,怎么把补片固定在身体里?补片一直留在体内,会有不良反应吗?  补片对人体来说,始终是一个外来的异物,会不会有什么不良反应?怎么才能把它固定在身体里?这是很多患者担心的问题。目前,用来修补切口疝的补片基本上是不能够完全被吸收的,也就是说补片一定会留在身体里。这些补片的材料从开始使用到现在,大概六七十年了,在人体内是十分安全的,能够跟周围的组织“相处融洽”,也不会和腹腔里的器官发生粘连,不用担心会有不良反应。  补片如何固定在身体里,跟补片放置的位置有关系,补片具体放在哪里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腹腔就像是一间屋子,腹壁就是四周的墙,墙破了洞,想把它堵上有两种办法。第一种是把修补的材料放在墙壁外,和周围的砖砌在一起;也就是把补片放在腹壁的肌层外,把补片和“窟窿”周围的肌腱等坚韧的组织缝在一起。第二种是在屋子里面修补,用修补材料把墙内表面的洞覆盖住,然后用图钉把“补丁”牢牢地钉在墙上。也就是把补片放在腹腔里面,直接固定在腹膜、腹壁上,然后用医用的钉枪,就像是用订书器一样把补片的周围一圈钉在腹壁上,就补好了。  这两种修补办法都是开刀做吗?能不能做腹腔镜微创手术?  不管是直接缝合还是用补片修补,都可以开刀做或者使用腹腔镜。一般来说,如果是直接缝合,常采用开放手术为主,因为把要周围的肌肉扯到一块儿,开放手术操作更方便。如果是使用补片修补,那么采用开放手术或者腹腔镜手术都可以。  开刀和腹腔镜下做的切口疝手术,各有什么优缺点?  开刀手术除了能够修补切口疝以外,还能做皮肤塑形。可以把多余的皮肤等组织切除,术后看起来更加美观。并且,开刀手术切口比较大,容易放置补片,同时可以把粘连在一起的内脏分开。但是开刀手术只能看到刀口周围的情况,而腹腔镜手术能够看到腹腔里面各个位置的情况,可以发现一些比较微小的、多发的或者隐匿的疝。此外,相比开刀手术,腹腔镜是在整个腹腔里面操作的,空间比较大,能够把补片充分展平,修补效果更好,这是腹腔镜手术的优势。  有人说如果是巨大切口疝就不能用腹腔镜手术了,是这样吗?该怎么办?  巨大切口疝是不是只能开刀做手术,也是因人而异的。这几年提出了一种腹腔镜和开刀手术的“杂交”方式,能够把两种手术的优点结合起来。对于巨大切口疝的患者,鼓出来的包比较大,皮肤比较松弛,如果单纯使用腹腔镜手术,即便从肚子里面把洞补上了,外面松驰的皮肤也回不去。所以需要结合开刀手术,把多余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切除,并把一些粘连比较严重的脏器分开。  同时,巨大切口疝需要的补片比较大,太大的补片不容易用腹腔镜送到腹腔里去。这种情况下,可以先采取开刀的方式,切开一个小口放补片,然后再用腹腔镜去固定补片,前面也提到了,腹腔镜下能够更好地展平补片,并且能够看到腹腔里面别的地方有没有疝。所以对于巨大切口疝,适合选择“杂交”方式,充分地把二者的优势结合起来。  还有哪些情况适合做“杂交”手术?  对于一些复杂疑难的切口疝和特殊位置的切口疝,做“杂交”手术效果可能会好一些,能够让患者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哪些算是复杂或者特殊部位的切口疝呢?像肋缘下方、耻骨上方、侧腰部等,这些位置很难固定补片,因为切口疝周围都是骨头和重要脏器。另外,很多患者因为疾病原因,肚子上做了造口,用来排便或者排尿,这些地方也容易发生疝,这种造口疝、造口旁疝也属于复发疑难疝的范畴。对上面这些特殊情况,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杂交”的手术方式,主要是为了减少术后的并发症,保证手术效果更好。

作者:申英末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 阅读量: 31374

切口疝问答

更多>

切口疝医院

更多>
签约专家
切口疝 推荐专家
郭德超副主任医师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外科

视频 | 文章 | 回复

个人简介: 展开
个人擅长: 肝胆结石、肝胆肿瘤、腹腔镜下各类疝手术以及结直肠癌等疾病的开腹及微创手术治疗。率先开展了在国内还属于领先... 展开
立即免费咨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