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
挂号科室: 产科
发病部位:生殖
多发人群:女性
治疗方法:剖腹产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疼痛
相关检查:产检
相关手术:剖腹产
相关药品:头孢曲松钠、奥硝唑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20000元)
什么是梗阻性难产
39416次播放94次点赞
导致孕妇难产的原因
26106次播放145次点赞
肩难产并发症
38005次播放42次点赞
肩难产的处理方法
23490次播放222次点赞
顺产后骨盆痛不能翻身怎么办
31150次播放114次点赞
如何缓解宫缩阵痛
42863次播放232次点赞
打无痛分娩针的后遗症
42526次播放383次点赞
顺产打无痛分娩针对腰部有没有伤害
26250次播放316次点赞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对于经历过妊娠和分娩的经产妇,相对孕期产检异常会减少,而且进入临产后产程进展会更快,但是作为经产妇的刘女士此次临产后遇到胎儿胎方位异常,导致到了产程活跃期后宫口扩张减慢、胎头下降也慢,医生发现异常后及时给予手转胎位,在纠正胎位后很快宫口开全,胎儿顺利娩出。【基本信息】女、29岁【疾病类型】临产发现胎方位异常【就诊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就诊时间】2022年5月【治疗方案】手转胎位+顺产接生【治疗周期】住院4天,42天后复查【治疗效果】胎儿顺利娩出一、初次面诊刘女士自述既往人流2次,2017年顺产1孩,过程顺利。末次月经2021年8月14日,停经1月余自测尿HCG阳性,到医院查B超提示宫内早孕,预产期2022年5月21日。孕11周到我院门诊建卡并定期产检,孕20周开始自觉胎动,唐氏筛查、系统彩超、糖耐量检查等均未见明显异常,产检过程顺利。5月17日早上5:00开始出现不规则下腹胀痛,起床后出现见红,10:00宫缩逐渐加强加密,刘女士遂到医院就诊。门诊行胎监检查提示规则宫缩,消毒后行妇科检查发现子宫颈管消退80%,宫口未1指,诊断孕4产1孕39+周活胎临产,收住院待产。二、治疗经过入院后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胎儿彩超等检查,并且评估产道情况、胎儿大小等,均未见明显异常,刘女士是经产妇,建议阴道试产,刘女士同意。16:20阴道检查见子宫颈管完全消退,宫口开2cm,胎头-3,胎心正常,给予密切观察产程进展。19:10阴道检查宫口已开5cm,胎头-2,左枕后位,宫缩好,进入产程活跃期,送入产房。产程进展顺利,21:40阴道检查宫口开9cm,胎头-1,左枕后位,刘女士想用力,开始使用腹压,宫颈口边缘开始水肿。和刘女士进行沟通,告知因胎儿胎方位不正导致了想用力,并指导刘女士放松,嘱宫口开全后才能用腹压。同时,给予手转胎位,将胎头转至左枕前位,很快宫口开全,15分钟后胎儿顺利娩出。三、治疗效果在活跃期出现宫口扩张慢、宫颈水肿,多与胎儿胎方位有很大关系,如果胎儿无法自行将胎位转正,此时医生就要及时给予手转胎位,帮助纠正胎方位,更有利于宫口扩张,胎头下降和胎儿娩出。产后恢复快,生命体征正常,心肺未见明显异常,无腹痛,偶有子宫收缩痛,母乳喂养,乳房不胀,子宫复旧好,恶露不多,于住院4天时出院,嘱刘女士42天后来院复查子宫恢复情况。四、注意事项很高兴刘女士经过治疗症状得到了改善,但依旧建议需要注意部分护理措施:1、建议产后多休息,不要太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恢复;2、适当增加营养,多喝汤水,有利于增加泌乳量,多吃清淡、营养的食物,比如新鲜蔬菜、水果、鸡蛋、肉类等;3、建议产后42天一定要到妇产科门诊复诊,完善产后检查和盆底功能评估,并制定个体化方案,如通过行盆底康复治疗,来避免以后发生漏尿、盆底脏器脱垂、性生活不和谐等;4、建议放松心情,家人多关心产妇心理变化,避免出现产后抑郁。五、个人感悟顺产过的经产妇与初产妇不同的地方是曾经经历过分娩,所以产程进展一般明显快过初产妇,而且面对分娩疼痛,心理上会更有准备,一般不会因为过于紧张和害怕等精神因素影响到产程进展。但不管是经产妇还是初产妇,在生育时,都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于紧张,并且要同刘女士一样积极配合医生,有利于顺利生产,且生产后一定要注意保养,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作者:芦桂珍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 阅读量: 4949
一般来讲打催产针与顺转剖二者没有明确联系,催产针是为了使过了预产期但未正常分娩的产妇,产生宫缩,加快自然分娩的进程,无特殊情况下,仍然以顺产的方式为主。如果产妇在顺产中发生难以顺产的情况,需要选择剖宫产,进行剖宫产前通常不需要打催产针。部分产妇在顺产期间,可能由于乏力等因素,导致子宫收缩不明显,需要使用催产针来刺激子宫,从而加强宫缩,使胎儿加快娩出,所以打催产针是为了让产妇更加顺利的进行顺产。而顺转剖通常是由于发生了胎位异常、产程异常或是脐带、胎盘异常等情况,造成无法顺利生产,进而需要进行剖宫产缓解紧急状况,保证产妇与胎儿的健康。例如产妇对药物不敏感,即使打了催产针仍无法继续顺产,而且宫内环境不佳,不支持长时间的坚持,此时需要剖宫产,避免胎儿出现宫内窘迫。对于存在骨盆过于狭窄、胎儿头过大,亦或是出现足、肩、臀先露等胎位异常情况,也需要及时顺转剖,以减轻产妇痛苦,帮助胎儿顺利出生。因此,打催产针与顺转剖没有明确联系,所以产妇不要过度惊慌。不管是顺产还是剖宫产,安全性都较高,对胎儿影响都较小,因此不要听信谣言,过度担心生产方式带来的影响。建议遵医嘱选择适合的、安全的生产方式,如果产程中出现不利因素,建议及时更换生产方式,保证自身与胎儿的安全。
作者:杨秀华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阅读量: 4884
打催生针多久可以顺产,是根据每个产妇不同情况决定的,通常24小时以内可出现分娩的征兆,但也常有更慢的情况发生。催生针所注射的物质一般为催产素,可刺激产妇子宫产生收缩,从而帮助生产,主要与产妇分娩次数、药物敏感度、是否入盆、宫颈成熟度等有关。1、产妇分娩次数:一般来说,对于注射催生针的产妇,经产妇比初产妇较快出现规律性宫缩;2、药物敏感度:部分产妇对催产素较为敏感,可能在打完催生针几十分钟后会发生反应,而不敏感的产妇则需要2-3天的时间;3、是否入盆:当产妇在产程中胎儿头部已经进入骨盆,此时打催生针可以帮助产妇更好地生产,如果胎儿因头部过大等无法入盆的情况,打催生针的作用则相对较小;4、宫颈成熟度:宫颈成熟度主要指产妇分娩前宫口扩张程度、变软程度等。产妇的宫颈越成熟,宫口扩张越大,打完催生针后,分娩概率越大,分娩速度也会越快。尽管催生针的使用可以使产妇子宫收缩,从而帮助减少待产时间,但有一些产妇在使用催生针3天后身体仍无反应或未满足可以进行顺产的宫缩要求,这个时候最好考虑剖腹产手术,尽早娩出胎儿,以免对胎儿和孕妇的健康造成影响。
作者:杨秀华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阅读量: 5195
初产妇临产时开到几指较难,并无定论,初产妇对疼痛的忍耐力和妊娠所需时间不同,具体的开指难度也不同。一般在3指后,大多数初产妇痛感逐渐增加,开指的时间也会有一定的延长,难度也相应增加。从宫缩直到宫口开到10指,也就是开到10根指头的宽度,初产妇一般需要11-12小时。初产妇从规律宫缩开始到宫口开3指,这段时期初产妇宫口扩张缓慢,平均2-3小时扩张1指,一般需要8小时左右,多数初产妇可以忍受。宫口从3指开至10指,初产妇疼痛会逐渐增加,一般医护人员在开3指时会询问产妇和家属意见是否进行无痛分娩,因为当宫口开到5指左右,随着胎儿的下降,宫缩会逐渐加强,宫口扩张速度加快,疼痛越发强烈,甚至疼痛难忍,这一过程,初产妇大概需要经历4小时。初产妇产程通常较长,且疼痛明显,开指也相较于经产妇更困难,可能会出现情绪崩溃的消极情绪,家人应耐心劝导并给予鼓励。同时可以适当地给产妇补充能量。有时医生也会建议初产妇在室内进行走动,帮助减少开指的时间。
作者:杨秀华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阅读量: 5410
催产针一般具有促进宫缩、宫颈成熟和促进产程的作用。孕40周可以打催产针,但需要经住院诊断有无催产、引产的指征,才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打催产针后能否顺产需根据孕妇以及胎儿的情况进行选择。当孕40周无特殊要求及催产、引产指征时,建议可先做B超观察胎儿情况,并检测胎心、胎动,等待自然产程的到来,进行顺产。若在孕40周时,孕妇有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羊水过多或过少等疾病时,在医生评估后,也可遵医嘱使用催产针进行催产,以免胎盘、脐带老化等因素影响胎儿供氧,导致胎儿宫内缺氧,引起胎儿生命危险。在孕40周时胎儿基本已经发育完全,若孕期超过预产期1-2周时仍没有分娩指征,可以进行催产针进行催产。但若进行催产时孕妇存在骨盆狭窄、头盆不称等畸形,或者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如胎儿横位、前置胎盘、脐带脱垂等胎位异常,这时打催产针可能无法进行顺产,需要选择剖腹产。催产针应用于妊娠晚期孕妇的引产效果与正常分娩孕妇基本无差异,对胎儿无不良影响,孕妇不必过度紧张。但催产素在使用时须有专人看护,密切观察孕妇的宫缩变化。
作者:杨秀华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阅读量: 5256
分娩活产胎次,是指某个孩子出生时在母亲所有活产胎儿中占的顺序数,一般临近分娩时在医生给予的孕妇保健手册上填写。如果孕妇已经产了2个孩子,这一胎就是第三胎,胎次的地方就应该填3。医生会根据填写的情况,明确孕妇是初产妇还是经产妇,帮助判断产妇的身体情况。所以一定要如实填写,以免影响医生的判断,造成不良后果。如实填写孕妇保健手册,对于提高孕妇健康管理和疾病防控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围产期死亡率以及残疾儿童出生率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杨秀华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阅读量: 7153
全部 北京 上海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东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庆 陕西 甘肃 云南 新疆 内蒙古 海南 贵州 青海 宁夏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