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狂症

就诊指南


挂号科室: 精神科

发病部位:精神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心理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有遗传几率

相关症状:易激惹、思维奔逸

相关疾病: 精神病 心理障碍 学生心理问题

相关检查:心理检查

相关手术:

相关药品:苯妥英钠、卡马西平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躁狂症视频

更多>

躁狂症文章

更多>

躁狂症属于几级精神病

躁狂症属于几级精神病,取决于其严重程度,不可一概而论。  精神疾病不分级,但是其暴力冲动行为可分级。精神疾病共分为6级:0级是没有1-5级中的任何表现和行为;1级是患者出现口头威胁、喊叫等表现;2级是患者在家中出现打砸财物行为,可以被劝说制止;3级是患者不分场合出现打砸财物行为,无法被劝说制止;4级是患者不分场合,出现持续的伤人、毁物的行为,无法被劝说制止;5级是患者不分场合,持械对人实施暴力行为。如果是轻躁狂患者,其社会功能损害较轻,主要表现为精力充沛、言语增多、活动增多等症状,属于0-1级精神病。如果是严重的躁狂症患者,根据其具体情况属于2-5级精神病,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或影响社会安全,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具体表现要看其表现。  患者出现躁狂症状后,需及时在家属陪伴下,到正规医院精神科就诊,尽快采取药物进行控制。此外,患者应树立长期治疗的理念,以避免反复发作。

作者:李安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阅读量: 8430

躁狂与昏睡交替相关的饮食保健

由于小儿狂犬病等疾病因素的影响,造成出现躁狂与昏睡交替,发作时暴躁异常。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特有的狂躁、恐惧不安、怕风怕水、流涎和咽肌痉挛,最终发生瘫痪而危及生命。与躁狂与昏睡交替相关的饮食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忌酒、浓茶,不要吃辛辣食物。保证身体健康,不要太劳累。关键是酒精,酒对药品都有加强作用,会影响疫苗的计量效果。其次,身体虚弱,自身产生抗体就变得没那么强,一不小心就被疫苗带来的"安全病毒"打败了。  目前认为,病毒的局部存在并非导致临床表现差异的惟一因素,体液免疫及细胞介导免疫早期有保护作用,但当病毒进入神经细胞大量增生后,则免疫介导的损害和发病也有一定关系,免疫抑制小鼠接种狂犬病毒后死亡延迟,被动输入免疫血清或免疫细胞后,则死亡加速。在人类狂犬病,其淋巴细胞对狂犬病毒细胞增生反应为阳性者多为狂躁型,死亡较快。

作者:尹岩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阅读量: 83427

与躁狂与昏睡交替相关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由于小儿狂犬病等疾病因素的影响,造成出现躁狂与昏睡交替,发作时暴躁异常。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与躁狂与昏睡交替相关的饮食禁忌有哪些呢?  1、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供给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豆制品等。  2、忌食辛辣、辛热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胡椒、芥末;辛热食物如羊肉、狗肉等刺激食物,可加重病情。  3、忌食咸寒及甜腻食品:咸寒食物如咸菜、咸带龟等可引起咳嗽,不利于病人安静,使症状加重;甜腻食物,如点心、蛋糕、养麦等亦可使脾胃不运,并加重咳嗽,不利于病人安静,均使症状加重,均应忌食。  4、忌酒、咖啡:二者均可刺激神经兴奋,可诱发病人狂躁发作,会加重病情。  5、禁食发物:如鱼类、虾、蟹、鸡头、猪头肉、鹅肉、鸡翅、鸡爪等。  被咬伤又无功能障碍者可参加适当的劳动及锻炼,但不宜作剧烈活动,以免过度疲劳。更需加强营养,提高抗病能力,顾虑鱼、鸡等发物是没有根据的。考虑酒精可能会加速狂犬病毒神经移动的速度而缩短潜伏期,故注射狂犬病疫苗期间,不喝酒为宜。

作者:尹岩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阅读量: 27049

躁狂与昏睡交替症状的重要预防措施是什么

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因狂犬病患者有害怕喝水的突出临床表现,本病亦曾叫做恐水病(hydrophobia),但患病动物没有这种特点。主要临床表现为特有的狂躁、恐惧不安、怕风怕水、流涎和咽肌痉挛,最终发生瘫痪而危及生命。由于小儿狂犬病等疾病因素的影响,造成出现躁狂与昏睡交替,发作时暴躁异常。躁狂与昏睡交替症状的重要预防措施是什么?  1、接种狂犬病病毒疫苗:目前主要使用细胞培养疫苗,包括:  ①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疫苗(humandiploidcell,HDCV):免疫原性强,不良反应很少,注射次数少,但制备困难,价格昂贵。  ②原代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效力在2.5U以上,使用安全。  ③精制Vero狂犬病疫苗:免疫原性和不良反应与①相似,但价格低。其他有精制鸡胚狂犬病疫苗、精制鸭胚狂犬病疫苗和原代牛肾细胞狂犬病疫苗。  2、接触前免疫:对象为有职业危险者、接触狂犬病病毒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及和狂犬病人密切接触者。推荐第0,28天2剂和第0,7,28或0,28,56天3剂接种方案,每次1.0ml肌注或深皮下注射,或0.1ml皮内注射。  3、接触后免疫:WHO推荐的标准免疫方案(HDCV疫苗)为第0,3,7,14和28天各肌注1ml,第90天再加强1次。佐剂地鼠肾细胞疫苗建议采用2-1-1程序,即当天肌注2剂(2ml),第7天和第21天各肌注1ml。注射部位成人取三角肌,儿童注入腿前外侧。不宜接种于臂部。

作者:尹岩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阅读量: 40426

躁狂与昏睡交替的预防

由于小儿狂犬病等疾病因素的影响,造成出现躁狂与昏睡交替,发作时暴躁异常。潜伏期长短不一,4天~19年,绝大多数在1年以内。影响潜伏期的因素为年龄(儿童较短)、伤口部位(头面部发病早)、伤口性质(深咬伤较短)和入侵病毒的数量、毒力及宿主防御机制等。那么,躁狂与昏睡交替的症状我们要从哪几个方面预防呢?  1、控制和消灭传染源:加强犬等管理,野犬应尽量捕杀,家犬应登记,注射疫苗。狂犬应立即击毙,焚毁或深埋,不可剥皮。一时不能肯定为狂犬者,应隔离观察10天,取击毙或隔离期死亡动物的脑组织作病原学检查。  2、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3、注射免疫血清:WHO推荐,在接种疫苗同时注射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HRIG),剂量为20U/kg(马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剂量为40U/kg),先做皮试,阴性者一次肌注或一半剂量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另半量肌内注射。皮试阳性者需行脱敏处理(0.05ml稀释20倍,0.05ml稀释10倍,0.1ml,0.2ml,0.5ml,不稀释抗血清分别皮下注射,每次观察15min)后方可注射。  目前认为,病毒的局部存在并非导致临床表现差异的惟一因素,体液免疫及细胞介导免疫早期有保护作用,但当病毒进入神经细胞大量增生后,则免疫介导的损害和发病也有一定关系,免疫抑制小鼠接种狂犬病毒后死亡延迟,被动输入免疫血清或免疫细胞后,则死亡加速。

作者:尹岩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阅读量: 18592

躁狂与昏睡交替的检查包括哪些项目

由于小儿狂犬病等疾病因素的影响,造成出现躁狂与昏睡交替,发作时暴躁异常。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躁狂与昏睡交替的检查包括哪些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及脑脊液检查  周围血白细胞总数(12~30)×109/L不等,中性粒细胞一般占80%以上,尿常规检查可发现轻度蛋白尿,偶有透明管型,脑脊液压力可稍增高,细胞数稍微增多,一般不超过200×106/L,主要为淋巴细胞,蛋白质增高,可达2.0g/L以上,糖及氯化物正常。  2、病毒分离  唾液及脑脊液常用来分离病毒,唾液的分离率较高。  3、抗原检查  采用皮肤或脑活检行免疫荧光检查。  4、核酸测定  采用PCR法测定RNA,唾液、脑脊液或颈后带毛囊的皮肤组织标本检查的阳性率较高。  5、动物接种  标本接种于小鼠后取脑组织做免疫荧光试验检测病原体,做病理切片检查Negri小体。  6、抗体检查  用于检测早期的IgM,病后8日,50%血清为阳性,15日时全部阳性。血清中和抗体于病后6日测得,细胞疫苗注射后,中和抗体效价可达数千,接种疫苗后不超过1:1000,而患者可达1:10000以上。

作者:尹岩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阅读量: 49685

躁狂症问答

更多>

躁狂症医院

更多>
签约专家
躁狂症 推荐专家
徐欣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在线看免费观看日本Av广安门医院  心理科

视频 | 文章 | 回复

个人简介: 徐欣,男,副主任医师,自1991年开始从事精神卫生及心理干预工作。2000年于上海心理咨询中心进修。2008年5月汶川地震中参加甘肃省陇南地区的震后心理干预工作。特别擅长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睡眠障碍及抑郁状态、焦虑发作等心理疾病。并采用传统催眠疗法进行心理治疗。 展开
个人擅长: 失眠及抑郁症、焦虑症的诊断、治疗经验丰富。 展开
立即免费咨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