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导管未闭(别名:开放性动脉导管)
挂号科室: 心血管内科
发病部位:血管
多发人群:婴幼儿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是
相关症状:心悸、气急、乏力
相关检查:心电图、X线检查
相关手术:动脉导管结扎术
相关药品:吲哚美辛、速尿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60000-90000元)
动脉导管未闭X线表现
39830次播放216次点赞
新生儿心脏动脉导管未闭是什么意思
30751次播放466次点赞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3mm怎么办
33875次播放66次点赞
宝宝动脉导管未闭的表现
28438次播放180次点赞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是什么原因
25036次播放267次点赞
2mm动脉导管未闭治愈率
20946次播放477次点赞
胎儿动脉导管迂曲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4161次播放229次点赞
心脏动脉导管未闭会有生命危险吗
28468次播放398次点赞
新生儿肺炎是危害新生儿健康的首要疾病。由于新生儿和大龄儿童、成人在病情进展、生理特点等方面都不相同,因此,一旦发现新生儿患肺炎,建议立即送到医院接受系统的治疗,并且做好护理。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措施有: 1、新生儿室内温度应在22℃~24℃为宜,相对湿度维持在50-60%,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要避免对流,以防受凉。太闷、太热对肺炎患儿都非常不利,可使咳嗽加重,痰液变稠,呼吸更为困难。 2、新生儿肺炎一定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心率、呼吸,如出现口唇发青,口吐白沫等症状,要及时通知医生,以免错过抢救时机。 3、体位:要注意经常变换体位,取头高位,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利分泌物的排出。体位引流是根据重力作用的原理,通过改变体位的方法,促使肺分泌物从小支气管向大的支气管方向引流,肺部不同部位病变,采用不同的姿势。体位引流适用于呼吸道分泌物多及肺不张的患儿,每2小时更换体位1次,俯卧位有利于肺扩张及分泌物引流,改善氧合。 4、新生儿得了肺炎往往消化功能受影响,不愿吃奶,应注意耐心喂养,保证足够的液体和热量,如果确实喂养困难必要时可以考虑适当静脉补液。 5、新生儿因发热、出汗、呼吸快而失去的水分较多,可以适当多喂水,这样也可以使咽喉部湿润,使稠痰变稀,呼吸道通畅。 6、供氧,使血的氧分压维持在50-80mmHg,用氧时需要先加温,湿化后供给,一般用鼻导管吸氧,根据孩子氧合情况进行调节。 7、要注意宝宝鼻腔内有无干痂,如有可用棉签蘸水后轻轻取出,以解决因鼻腔阻塞而引起的呼吸不畅。
作者:张欣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阅读量: 17774
动脉导管未闭是临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是胎儿时期肺动脉与主动脉之间的正常通道,胎儿循环的重要途径,小儿出生后,随着呼吸的开始,动脉导管于出生后几小时或者数天内完全关闭。若持续开放并出现左向右分流为动脉导管未闭。dvd无码av高清毛片在线看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具体如下: 对于动脉导管未闭,如果导管并不是太粗,有可能有自愈的可能,如果目前孩子没有症状可以定期随访,看看导管是否可以自行关闭,如果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导管仍不能自行关闭或者出现相应临床症状,需要手术治疗,根据情况可以选择介入治疗的方法或者手术结扎或切断缝扎导管即可治愈,宜于学龄前施行,必要时任何年龄均可手术。对于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如果有血流动力学改变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口服药物或者手术结扎导管,如果没有血流动力学改变可以暂时观察,定期随访,必要时手术治疗。近年来介入性治疗已成为动脉导管未闭的首选方法,可采用微型弹簧圈或蘑菇伞堵塞动脉导管,可以电子屏幕直视下进行手术,精准微创。 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随着检查影像技术及导管介入技术的发展,对于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可以使大多数患儿得到彻底根治,并且手术的创伤也很微小,建议发现症状及时就医,早确诊,医生会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欣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阅读量: 50280
颈动脉为头部和大脑输送血液,在颈部表面,胸锁乳突肌的内侧,可以摸到颈总动脉的搏动。 颈动脉从粗到细可以分为两段。第一段称为颈总动脉,第二段由颈总动脉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颈总动脉是头颈部的动脉主干,颈部左右各有一条颈总动脉,分别称为左颈总动脉和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多数起自主动脉弓,右颈总动脉多数起自头臂干。头臂干发自升主动脉弓,而后发出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少数人头臂干、颈总动脉存在解剖变异。两侧的颈总动脉都是沿着胸锁关节后方,食管、气管和喉的外侧上行,向上至甲状软骨的上缘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颈外动脉首先居于颈内动脉的前内侧,颈内动脉居于后外侧。 转动颈部时可发现,从耳旁到胸骨上缘有一块十分明显的肌肉,,这块肌肉就是胸锁乳突肌。在胸锁乳突肌的内侧,可以摸到颈动脉的搏动。当患者晕倒时如果触摸不到颈动脉的搏动,说明心跳停止,需要进行紧急的心肺复苏。
作者:崔世军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阅读量: 101328
动脉导管未闭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是胎儿的主动脉与左肺动脉之间的生理性血流通道,为胎儿供血供氧,但出生之后就是一个需要闭合的废弃的通道。85%婴儿的动脉导管在出生后2个月内闭合为动脉韧带,逾期不闭合者则为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没有闭合,会造成主动脉血流向肺动脉的分流,增加了肺循环的血容量,随着疾病进展逐渐出现左心室肥大和右心室肥大。当肺动脉压力达到或超过主动脉压力时,血液出现双向或右到左的分流,病人出现发绀、杵状指,即艾森门格氏综合征,可导致右心衰竭而死亡。动脉导管未闭发病率可以达到15%-20%,女性比男性发病率高2倍。动脉导管未闭不一定都有临床症状。导管直径细、分流量小者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直径粗、分流量大者常并发充血性心衰,表现为易激惹、气促、乏力、多汗、喂养困难、发育不良等。病情发展为严重肺动脉高压出现右向左分流时,出现下半身发绀和杵状指(趾)。 动脉导管未闭会有比较明显的连续性的心脏杂音,如果发现心脏杂音的情况,建议尽快去正规医院做心动超声看看有无动脉导管未闭的情况。
作者:童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阅读量: 46163
动脉导管未闭患儿术前需要注意的事项还是很多的。大致包括预防感冒、防止坠床、烫伤、注意营养搭配、预防感染,注意体温变化等等。希望各位家长一定要注意,做好术前的护理,对于接下来的治疗十分关键。 动脉导管未闭手术前的注意事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动脉导管未闭手术前防止患儿发热、感冒以免影响手术。不要有很多亲戚探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注意安全,防止坠床、烫伤等意外的发生,而影响手术,并做好动脉导管未闭患儿的心理护理,消除其对手术的恐惧感,保证术前晚充足的睡眠。 3、注意营养搭配供给充足能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保证营养需要,增强体质,以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对喂养困难的小儿要耐心,可少量多餐,避免呛咳和呼吸困难,必要时让家长陪护。年长儿可鼓励集体进餐,以提高食欲。心功能不全时有水钠潴留,应根据病情,采用无盐饮食或低盐饮食。 4、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安排好患儿的作息时间,减少心脏负担,保证睡眠、休息。根据病情安排适当活动量。集中护理,避免情绪激动和大哭大闹。严重患儿应卧床休息。 5、入院后第2天及手术前一天做好患儿皮肤准备工作(沐浴),尤其是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可能静脉穿刺的部位,手术切口的部位及耳廓、脐周部位的清洁。剪除过长的手、脚指甲。手术前一天家属准备带入ICU的物品并送至护士台。同时准备好尿布等相关物品。 6、为防止动脉导管未闭手术过程中呕吐而引起误吸甚至窒息,因此手术前要禁食和禁水。上午手术者于手术前一晚10PmC2Am开始禁食,下午手术者于手术当天6Am后禁食。 7、预防感染,注意体温变化,按气温改变及时加减衣服,避免受凉引起呼吸系统感染。注意保护性隔离,以免交叉感染。做小手术时(如拔牙),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防止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一旦发生感染应积极治疗。
作者:林锐波 潮州市中心医院 阅读量: 73902
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病理生理 正常胎儿的动脉导管是开放的,其中非氧和的静脉血由胎儿的右心室进入肺动脉,然后绕过肺(胎儿时期还没有张开,处于不工作状态),直接进入降主动脉,由降主动脉通过胎盘进行氧和。足月新生儿出生后很快发生血管收缩导致动脉导管的功能闭合,而由内膜和纤维组织增生产生的解剖闭合需要数周完成。生后2个月至1岁,绝大多数已闭。1岁以后仍未闭塞者即为动脉导管未闭。 孤立性的PDA,根据左向右分流的程度分类,即导管的尺寸和长度以及肺循环和体循环血管阻力的差异来决定。 1、静息型PDA:小的PDA,仅在亚临床检查时被发现,如超声检查。 2、小的PDA:有连续性杂音,Qp/Qs<1.5/1.0(肺动脉/主动脉血流量); 3、中等PDA:有连续性杂音,Qp/Qs=1.5~2.2/1.0; 4、大的PDA:Qp/Qs>2.2/1.0; 5、Eisenmenger综合征:出现连续杂音;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差异性低氧血症,差异性青紫。 二、动脉导管闭合的自然史 1、早产儿的动脉导管:因发育不全,早产儿的动脉导管在生活闭合要延迟。 2、足月新生儿的动脉导管:一些足月新生儿由于相对低氧血症导致动脉导管扩张,持续不闭合,这些低氧血症的原因包括:出生的海拔较高;引起低氧血症的先天异常;动脉导管血流供给体循环的先天异常,如左心室发育不良综合征,主动脉阻断或主动脉缩窄等。 3、儿童或成人的动脉导管: 静息型在超声检查时发现,无长期并发症,但也有例外,如因肥胖或体壁因素听不到杂音; 小的PDA:伴小的分流不会引起明显的血流动力学紊乱但有发生心内膜炎的基础条件; 中等PDA:使左心室容量负荷增加,导致左心室扩张和功能不全,最终可发生房颤; 大的PDA:导致容量负荷过度,发生肺动脉压力逐级增加,导致不可逆的肺血管改变(Eisenmenger综合征)。 三、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 1、经导管治疗: 对<8mm的可以经导管植入器械封堵,已经历时30年,效果安全、有效。器械植入后1年随访,有85%以上能完全闭合,死亡率<1%; 2、手术治疗: 当PDA较大,或无法进行器械封堵时,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PDA已有60年的历史,术后闭合率高于导管治疗,但死亡率和致残率较之略高。术后即可临床闭合(体检无分流)率可达95%。对儿童来说手术闭合是一种低危治疗。成人死亡率为1~3.5%,主要因肺动脉高压和动脉导管形态异常。 四、有导管未闭女性的生育问题 伴有静息型或无症状的小PDA的妇女能耐受妊娠;伴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女性妊娠可以诱发或使心衰恶化;Eisenmenger综合征妊娠死亡率高为禁忌; 五、动脉导管未闭的随访问题 1、器械封堵或手术治疗要定期随访以发现闭合导管可能的再通; 2、经胸超声可以发现静息的残余分流; 3、器械封堵或手术后临床静息的残余分流导致的晚期心内膜炎危险较低,需要随访6个月。
作者:孙玲 抚顺市中心医院 阅读量: 79277
全部 北京 上海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东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庆 陕西 甘肃 云南 新疆 内蒙古 海南 贵州 青海 宁夏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