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肿瘤
挂号科室: 口腔科
发病部位:头部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放化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溃疡、硬结
相关检查:X线、CT、MRI检查
相关手术:颌下淋巴结清扫术
相关药品:转移因子、胸腺素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0-50000元)
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怎么治疗
30304次播放153次点赞
颌面肿瘤能治好吗
23234次播放158次点赞
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怎么治疗
37654次播放270次点赞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怎么办
39083次播放248次点赞
口腔恶性肿瘤常见的部位有哪些
24117次播放290次点赞
口腔颌面部肿瘤有复发性吗
24738次播放318次点赞
颌面部肿瘤严重吗
48346次播放234次点赞
颌面部肿瘤怎样诊断
43588次播放165次点赞
口腔癌患者的生存时间,需根据疾病分期、治疗情况确定。 口腔癌是口腔部位恶性肿瘤的总称,大部分为鳞状上皮细胞癌,为临床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该病患者的生存时间主要根据发现时疾病的分期、治疗情况确定,早期肿瘤比较局限,未发生转移时,通过手术切除和淋巴清扫后效果比较好,患者5年生存率能达到80%-90%。如果不进行治疗,或者发现时已经肿瘤已经到达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患者的生存时间比较短,大约为0.5-2年。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口腔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影响比较大。早期最典型的症状为超过2周以上无法愈合的口腔溃疡,建议患者出现此症状立即前往医院口腔科检查,以排除肿瘤的可能。
作者:万智勇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阅读量: 6821
就总体而言,1994年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癌症的死亡率在城市中居死亡率第1位,农村中为第2位。单就颌面部肿瘤而言,迄今为止,尚无确切的统一调查数据。但根据局部城市调查,口腔癌的发病率为(1.0~3.0)/10万,这表明其发病率并不高;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发病数目也并非少数。一些发达国家研究表明,口腔癌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并且这一趋势在不久的将来也可反映到其他国家及地区。
作者:程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在线看免费观看日本Av附属协和医院 阅读量: 48309
一个读者来电说,口里长了个疱,绿豆般大小,但不疼。有时候,他自己咬破,血和脓就会流出来。但过段时间,就又会长大。就这样,反反复复将近一年左右,懂点医学的朋友说,溃疡不疼的话,还蛮可怕的,可能是口腔癌。之后,他跑去医院就诊,医生说是囊肿,建议切掉。但他怀疑,这么小个疱就需要手术吗? 这个读者反应的情况还是比较常见的,诊断比较容易,按照专业术语,或者它的学名,应该叫做小唾液腺黏液囊肿。顾名思义,是一个小囊,在嘴唇、舌头或者口底肿了起来。我们知道,除了我们熟知的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外,在嘴唇、颊黏膜、舌头或者口底有许多分泌唾液的小唾液腺,它们位于薄薄的黏膜下面,都有一个小小的导管分泌唾液到口腔里,量很小,润物细无声,一般是感觉不到的。某种原因,导致的导管破裂或者阻塞,小腺体分泌的唾液不能正常的分泌到口腔里,就在原地汇集成一个小泡,一般为绿豆到花生米大小,软软的还有点弹性,半透明,不痛。黏液囊肿最好发的部位是下唇和舌尖,这是因为舌体运动常受下前牙摩擦以及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咬下唇的动作而使黏膜下腺体受伤,从而发病。 黏液囊肿有时会自行破溃,有些朋友会时不时的咬一咬,也会咬破,破了后流出一包粘液,混有少许血,包就不见了,似乎一切都好了。可是,过不了几天,包又在那里出现了。反复几次,就不在有上边说的那些特点了,而是变成厚厚的白色隆起,比开始硬多了。 它和溃疡还是不一样的,首先,长的样子不一样。黏液囊肿圆圆胖胖的,而溃疡则是黏膜溃烂,表面黄白色,周边红红的。其次,黏液囊肿一般不疼,而溃疡的疼痛是比较厉害的,尤其是多发性的,深受其害的朋友都有印象,连吃饭都困难。最后,虽然二者看起来都能自己消失,但其实完全不一样。溃疡是真正的愈合了,临床上叫自愈,(临床上可怕的溃疡是不能自愈、还有隆起的溃疡,超过一个月不愈合,而且周边硬硬的溃疡一定要重视)。下次再出现是新发的,一般位置会变化;而囊肿的“消失”只是包没了,不用几天就在同一个位置再次出现,是同一个病变的延续。 除了这些常见的小唾液腺黏液囊肿,还有一种常见于青少年的唾液腺囊肿,就是舌下腺囊肿。最典型的舌下腺囊肿是位于口底(舌头下面),它是舌下腺发生的囊肿,原因一样,也是导管破裂或者阻塞。不过,舌下腺囊肿大很多,有时候可以扩展到对侧,能把舌头抬起来。摸上去软软的,和小唾液腺囊肿一样,破溃后流出较多的蛋清样黏液,几天后,创口愈合,囊肿又长大如初。 小唾液腺黏液囊肿的治疗目前多采用手术治疗,因为囊肿位于黏膜下,肌肉层之上,比较表浅,手术难度和风险都不大。只要患者能够配合,一般都能在门诊完成。如果是一些身体不能耐受手术,或者强烈排斥手术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较为保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将囊液抽尽后,向囊内注入2%的碘酊,一般0.2-0.5毫升,停留3分钟左右,再将碘酊抽出即可。它主要目的是把唾液腺细胞破坏,不再分泌唾液形成囊肿,但是如果是反复破溃的那些,就只能靠手术了。 对于舌下腺囊肿,根治的方法是切除舌下腺。这个手术难度不大,但是毕竟是一个器官的切除,涉及到口底的一些神经和血管,一般都会建议病人住院手术。对于全身状况不是太好、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或者可做简单的袋形缝合术,简单的讲,就是只切除覆盖囊肿的黏膜和囊壁,不让唾液再聚集形成囊肿,等患者全身状况好转或孩子长大后再行舌下腺切除。现在随着功能性外科的提倡,为了保持舌下腺而采用袋形缝合术,也逐渐成为一种选择,但其长期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就像上牙难免碰下牙一样,嘴唇难免被咬破,再加上那些微小结石形成的原因也不清楚,基本无从预防。好在它危害不大,治疗起来也还算简单,诊断清楚了找个方便的时间做个小手术就好了。
作者:唐海阔 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在线看免费观看日本Av附属口腔医院 阅读量: 100421
1、饮食: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的软食,戒烟酒、纠正癌症患者不能吃鸡、鸡蛋、海鲜等食物的错误观点,但应避免进食煎、炸、辛辣、硬的刺激性食物,并保证每日营养所需;食物温度不能过高;同时禁用吸管,避免口腔负压导致伤口出血。进食完毕后检查口腔,保证无食物残留。 2、消除交流障碍:利用不同的交流方式,如纸、笔、点头、铃声与其他人交流,不会写字的患者,可指导画出来,鼓励患者交谈时不要担心时间,同时指导患者使用简短词组,把一些沟通技巧教给患者亲友。 3、口腔清洁卫生指导:保持口腔清洁,正确观察腔粘膜,掌握自查颈淋巴结的方法,发现肿大即时就诊;指导患者学会善于控制不良情绪的方法,适当锻炼,增进体质。 4、克服自我形象紊乱问题,由于口腔颌面肿瘤位于暴露部位和审美中心,治疗后破坏容貌,造成局部功能障碍或缺失,给患者心理造成严重伤害,因此,需充分作好健康教育,使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从正面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进行适当的化妆或修饰,以维护自尊。 5、戒除烟酒不良嗜好遵医嘱到医院就诊,以便医生作出相应处理;定期复查,使医生了解病情变化及作出相应指导;有不适或发现问题及时到医院就诊,及时与副高以上医师沟通。
作者:张军 天津市口腔医院 阅读量: 46253
口腔颌面部肿瘤 腮腺良性肿瘤 常见的腮腺良性肿瘤有:多形性腺瘤、沃辛(Warthin)肿瘤、大嗜酸粒细胞瘤,以及良性淋巴上皮性病变。 (1)大多80%良性腮腺肿瘤为良性混合肿瘤。它们属于多形性腺瘤,其中有许多种组织学成分:粘液腺样的、软骨组织的、纤维样的、粘液样的等各种成分。这种肿瘤一般生长缓慢,偶尔也有生长迅速并转为恶性的,约有1%到7%可能转变为恶性(癌,外拓多样性腺症)。在恶性混合瘤中面神经多半累及;然而,即使在很大的良性混合瘤中面神经功能还总是无损的。良性混合瘤的临床表现,在腮腺的表面总是孤立的,而且界限明确,包被清晰。偶尔肿瘤较深一些,在深的叶内存在。对此最合适的手术采用浅表腮腺切除或腮腺次全切除。 腮腺深层的肿瘤可能较难切除,往往总是要剜出来的。然而,面神经功能仍可保全,只要细心解剖和分离好面神经及其分支。手术做得不好,复发的机会很高,尤其是用剜出法或局部切除。 必须牢牢记住,一切在腮腺区域的肿瘤都应看成是腮腺肿瘤,除非另有其他证据。一切病人均应送往手术室进行手术,包括标准的腮腺切除,面神经及其分支的辩别和解剖,以及腮腺肿瘤的摘除。偶尔,对于特别大的深层的腮腺肿瘤,已形成咽侧的大肿块时,才要做下颚切开。 (2)沃辛肿瘤,又称乳突状囊性腺瘤(淋巴瘤性)。它来自于腮腺周围的淋巴结或腮腺内的淋巴结,占全部腮腺周围良性肿瘤的10%~15%。这种肿瘤有10%是多灶性的,10%是双侧性的。这种情况极少恶性病变,用FNA极易诊断。 (3)大嗜酸粒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肉质的、生长缓慢的腮腺肿瘤,占全部腮腺肿瘤的1%。 由于艾滋病发病率和人类HIV病毒阳性率的增高,良性淋巴上皮性病变近来也较多见。它们也常见于艾滋病-相关复合征(AIDS-related complex,ARC)病人。这些病变表现为腮腺尾部有一大肿块,它可以是囊性的。病人肿块已持续生长4~6个月,有HIV阳性史,有明显临床表现和囊性质变。CT也可用来证实多发囊性的区域和双侧性。此病的自然史不明,常用保守疗法,包括多针抽吸和密切观察等。然而,若病人有症状而无艾滋病病毒感染,则可考虑手术,其结果良好。
作者:郑苍尚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阅读量: 37234
口腔颌面部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一般生长缓慢,能够存在几十年,重量可达数公斤,如腮腺混合瘤。良性肿瘤的生长方式呈膨胀性生长,有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一般无自觉症状,不发生淋巴结转移,对病人的危害较小,如果长在重要部位,如舌根、软腭等,也可发生呼吸、吞咽困难,威胁人的生命。恶性肿瘤分为癌和肉瘤,一般生长较快,无包膜,界限不清,肿块固定,口腔癌在临床上可表现为溃疡型、外生型及浸润型。肉瘤多起自深部组织,早期即呈边界不清,质地较硬、不能移动的肿块,生长迅速,长大后因局部营养缺乏或感染发生破溃。恶性肿瘤侵犯神经引起疼痛、麻木、面瘫等,并引起张口受限等。 对肿瘤的治疗,首先要树立综合及多学科治疗的观点。对于一些疑难病例,应有口腔颌面外科、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及影像诊断、病理诊断、中医等不同学科的医务人员共同参加讨论,根据病人的特点,制定一个比较合理的治疗方法,因为第一次治疗,常是治愈的关键。 良性肿瘤一般以外科手术为主,并送病理检查,若证实有恶变,应按恶性肿瘤处理。 恶性肿瘤应根据肿瘤的组织来源、生长部位、分化程度、发展速度、临床分期、病人机体状况等全面研究后在选择适当的治疗。 组织来源:淋巴造血组织来源的肿瘤,如淋巴瘤等对放化疗敏感,且常为多发性并有广泛转移,故采用放化疗和中草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骨肉瘤、纤维肉瘤(胚胎横纹肌肉瘤除外)、恶性黑色素瘤等一般对放疗不敏感,应以手术为主,可以辅以化疗。 细胞分化程度:细胞分化较好的肿瘤(恶性程度较低者),对放疗不敏感,常采用手术治疗。细胞分化程度较差或未分化者(恶性程度较高者)对放疗敏感,应采用放化疗。 生长及侵犯部位:位于颌面深部或近颅底的肿瘤,手术较困难,术后给病人带来严重功能障碍,首先考虑放化疗。而部位较浅者,手术容易,整复效果好,多行手术治疗。
作者:郭秀娟 济宁医在线看免费观看日本Av附属医院 阅读量: 48899
全部 北京 上海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东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庆 陕西 甘肃 云南 新疆 内蒙古 海南 贵州 青海 宁夏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