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搏(别名:过早搏动)
挂号科室: 心血管内科
发病部位:心脏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心悸、心前区不适
相关疾病: 心脏神经官能症
相关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
相关手术:无
相关药品:稳心颗粒、盐酸胺碘酮片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治疗早搏的中药
45277次播放465次点赞
黄芪治早搏吗
23354次播放8次点赞
心脏偶尔突然猛跳一下怎么回事
22288次播放298次点赞
早搏最好的治疗方法
20745次播放249次点赞
精神紧张会引起心脏早搏吗
37123次播放334次点赞
饭后早搏的原因
24969次播放1次点赞
心脏频发早搏能根治吗
30615次播放273次点赞
心脏有时候突然抽一下怎么回事
37502次播放192次点赞
出现早搏是不是一辈子无法治愈,取决于早搏程度和是否伴随心脏器质性病变。早搏又称为期前收缩,偶发或无明显症状,一般无需特殊治疗,改善饮食生活习惯即可;若存在明显症状或存在心脏病变,如冠心病、心肌炎等,则治愈较困难,可能一辈子无法彻底治愈,但只要积极配合治疗,一般能够缓解症状,获得临床治愈。一、偶发性早搏:由于长期吸烟、饮酒、喝咖啡、浓茶以及工作压力过大等引起早搏,出现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可通过控制咖啡和浓茶的摄入量、戒烟戒酒、适当休息等改善症状,一般很容易达到临床治愈。二、频发性早搏:1、药物治疗:除针对原发心脏病进行治疗外,还需在医生指导下应用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这类情况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彻底治愈,但通常能缓解症状,达到临床治愈;2、手术治疗:临床常用射频消融术,能够有效阻断引起心律失常的异常传导途径,改善症状,达到临床治愈。此外,严重早搏的患者还应注意卧床休息,以免症状加重,造成心肌梗死等不良后果。平时应放松心情,正确看待病情;减少食用刺激性饮食,对于病情恢复也具有一定帮助。
作者:王喜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阅读量: 6006
室性早搏的话在健康人群中也是非常常见的,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出现早搏的情况也会因此增多。室性早搏作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中老年人是早搏主要人群。60—65岁健康人中,80%可出现早搏,其中还有一部分人出现短阵室速和复杂性室性早搏。室性早搏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了解它,忽视它,从而带来严重后果。 1、什么是室性早搏 简单来说,我们的心脏是按一定的节律跳动的,正常的情况下,由窦房结发放冲动,每分钟60到100次,像钟摆一样节律是整齐的,当某种生理或病理情况下,就会出现提早的异位心搏跳动,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早搏。 室性早搏是最常见的早搏之一。由心室中的任何一个部位异位节律点提前发出电冲动引起。 2、室早危险吗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室性早搏中常见的偶发性室性早搏(一分钟小于5次),偶发性室性早搏是一种良性疾病,通常是由于烟酒咖啡情绪激动等因素引起的,一般是没有危害,而且是不需要治疗。 频发室性早搏是指一分钟内有五次以上的室性早博,多在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出现,最常见的心脏疾病是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与二尖瓣脱垂病人。 然而,频发室性早搏可能会演变成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可能导致心衰,心绞痛等更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应当引起重视。恶心室性早搏还有可能导致死亡,严格的来说,室性早搏本身是不会导致患者死亡的,但是会导致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增加。建议患者不要忽视疾病,并且不要在没有通过医生指导的情况下私自服药。 3、室早需要治疗吗 1)如果无器质性心脏病基础的过早搏动,大多不需特殊治疗,有症状者宜解除顾虑。 2)如果是频发室性早搏,需要积极的去治疗,因为如果一旦发生这样的问题,容易诱发病人室性心动过速的问题,而且往往也容易滋生心室颤动的症状,往往在严重的的情况下还会导致心性猝死。 4、室早要注意哪些 平时要多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的让自已劳累,同时不要过于紧张和焦虑,要保持自已心情的愉悦和轻松。要预防早搏,减少早搏现象的发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千万不要熬夜。早搏患者饮食宜清淡,尽量不吃有刺激性的食物。日常远离烟酒,因为烟酒是引起冠心病的主要诱发因素。少喝浓茶或咖啡,因为这些都可使心肌兴奋性增高,从而诱发早搏。 室早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问题。不小心患上室早,一定要克服恐惧心理,不要紧张害怕。如果发现心脏有问题,建议应当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要早点了解病情,积极配合治疗,以免耽误病情越来越严重。并且频发室性早搏是有可能诱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所以建议尽早治疗,以免加重病情。
作者:冯高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阅读量: 5027
频发室性早搏存活时间无法一概而论,与基础原发疾病有关。多数频发室性早搏,积极干预后,对寿命影响不大。而晚期心力衰竭或严重心肌疾病相关频发室性早搏,预期生存期短。 心脏器质性疾病,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肌疾病等,均可诱发频发室性早搏。同时,精神、神经因素等生理性因素,也可诱发频发室性早搏。因此,频发室性早搏患者可存活多久与相关基础原发病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得当,及调理、保养得当等多种因素有关。晚期心力衰竭或严重心肌疾病,预期寿命较短。对于良性频发性室性早搏,若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常可获得长期生存。 总之,频发室性早搏患者应及时到心内科就诊,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劳累。
作者:郑春华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阅读量: 5626
心脏早搏的危害主要根据心脏早搏的类型、早搏的数量以及早搏严重程度等方面而定,不可一概而论。 如果是室性早搏患者,形态各异且数量特别多,一般危害较大,可能引起心脏的危害,患者可能合并心衰、心梗、冠心病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要积极进行药物治疗,以控制早搏数量,改善临床症状。如果是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患者,未合并器质性心脏病,仅在查体时候发现有心脏房性或者室性早搏,次数较少,通常危害较小,暂时无需药物治疗,密切观察即可。 此外,心脏早搏患者生活中应注意规律的生活方式、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少吃或少喝含兴奋性过高食物饮料,定期到正规医院心内科进行复查。
作者:郑春华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阅读量: 4503
正常人不应出现室性早搏,若1天内室性早搏次数低于100次多认为属于生理性早搏,可以不必处理。 早搏是指异位起搏点引起的心脏过早搏动,分为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和室性早搏。睡眠不足、劳累、饮用浓茶或咖啡都可以引起生理性室性早搏,一般不会影响身体健康,此时早搏次数应低于100次/24小时。如果早搏频率超过5次/分钟,或者在动态心电图检查中超过500次/24小时,称为频发室性早搏,超过2000次/24小时的患者可以采取药物干预。 如果短期内早搏的次数明显增多,或者出现心慌、胸闷、胸痛等心前区不适的症状,应及时到心内科就诊治疗。
作者:郑春华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阅读量: 15276
早搏可由多种病因导致,消除病因后早搏即可恢复,具体恢复时间因人而异,在临床是并无一个确切的时间节点。 早搏即期前收缩,是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指在正常的窦性心律中出现异常起搏点提前出现的心脏波动。早搏可由多种病因导致,部分患者可由于熬夜、饮用咖啡、精神紧张、焦虑等原因导致,消除以上病因后早搏即可恢复;部分患者是由于药物、手术、心脏病变和全身性疾病导致,去除诱因,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同时使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后,早搏即可恢复。 早搏可见于正常人,出现早搏的患者无需紧张,去除诱因后即可恢复。但病理性的早搏可能会导致心脏功能受损,严重情况下还可能会导致猝死,此类患者应引起重视。
作者:郑春华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阅读量: 8107
全部 北京 上海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东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庆 陕西 甘肃 云南 新疆 内蒙古 海南 贵州 青海 宁夏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