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癣(别名:香港脚、脚气、脚癣)
挂号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手/足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是否传染:有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水泡、糜烂、鳞屑角化
相关检查:真菌直接镜检
相关手术:无
相关药品:水杨酸、复方苯甲酸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0-5000元)
脚痒的原因
29315次播放487次点赞
什么是红色胎记
41355次播放14次点赞
什么是螨虫
32489次播放346次点赞
脚开裂脱皮是什么原因
43230次播放211次点赞
脚上起水疱怎么回事
24944次播放318次点赞
脚趾缝脱皮怎么办
26545次播放377次点赞
脚起泡了怎么处理
36158次播放183次点赞
足跟裂口是什么原因
39258次播放136次点赞
夏天出现脚后跟干裂、起硬皮的情况,首先怀疑是夏季多数人为了凉爽而穿凉鞋,直接暴露脚后跟部位,在强烈的阳光和干燥的环境双重作用下,引起脚后跟部位的干燥,进而出现干裂以及起硬皮的现象,通常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湿处理后即可好转。若是较长时间仍未好转,或伴发其他症状,需要考虑是否为疾病引起,常见于以下几种:1、角化型足癣:通常真菌检测为阳性即可确诊足癣。可造成皮肤干裂、起硬皮的足癣类型主要是角化型足癣。患者还可出现红斑、疼痛甚至出血等表现。可使用抗真菌的外用药物进行治疗,如咪唑类抗真菌药物、丙烯胺类抗真菌药物等;2、皲裂性湿疹:主要由于接触外界物质,发生过敏反应引起,属于湿疹的一种特殊类型。常表现为境界不清的小片皮损,可出现脱皮、皲裂等,可发生于脚后跟,同时患者伴有瘙痒甚至疼痛。治疗上通常采用局部涂抹激素类药膏的方式,比如复方氟米松软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此外,挑食或者偏食的人群,普遍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E等,也容易出现脚后跟皮肤的干裂、脱屑、起硬皮等情况。建议患者在夏季注意穿着透气性好的鞋袜,注意定期清洗与更换。同时应均衡饮食,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麻辣香锅、麻辣小龙虾等,适量摄入一些新鲜水果蔬菜,有利于维生素的补充。
作者:许静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阅读量: 4072
脚丫里面烂伴瘙痒,如果环境温度不低,多考虑是糜烂型足癣,主要是由红色毛癣菌或须癣毛癣菌等真菌感染引起,需要进行抗真菌治疗。如果是在冬天,气温很低,还需考虑冻疮的可能,较严重的冻疮可以引起脚丫的溃疡、糜烂,伴明显的瘙痒,需注意保暖:一、糜烂型足癣:1、药物治疗:西医治疗足癣主要是口服用药和局部外用、浸泡,或者是口服外用联合用药。外用抗真菌药不良反应较少,不易影响肝肾功能,成为治疗足癣的理想选择。目前临床上常用药物包括唑类抗真菌药,一类为咪康唑、酮康唑等咪唑类,另一类是氟康唑﹑特康唑以及伊曲康唑等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丙烯胺类抗真菌药物应用较多的为盐酸布替萘芬乳膏和特比萘芬乳膏等。此外,中药熏蒸、浸泡也有较好的效果,如果脚丫有溃烂面,渗出较多,可用硼酸溶液局部湿敷;2、其他治疗:如穴位注射、灸法治疗等,艾条灸可温经通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综合治疗主要有中西药结合、中药泡洗配合艾灸或针灸、中药配合物理疗法等,有利于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二、冻疮:1、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炎药,如抗生素软膏,以及扩血管药物如硝苯地平,可缩短患者冻疮消退时间,并且减少新冻疮发生的可能,中药治疗可应用阳和汤、桂枝红花汤、红花汤等方剂;2、其他治疗:如紫外线照射、音频电疗、氦氖激光局部照射、针灸、推拿治疗等,均有一定疗效。三、湿疹:糜烂伴瘙痒的症状还可见于湿疹的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急性期皮损可表现为红斑、水肿、水疱、糜烂,常伴有剧烈瘙痒;亚急性期糜烂面可逐渐结痂、脱屑,瘙痒感可减轻。应用抗组胺药物口服治疗,可外用激素类药膏。
作者:许静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阅读量: 5598
烂脚丫在临床中通常称为浸渍糜烂型脚气或足癣,是一种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情况严重时建议去医院做真菌培养,能够具体明确感染的真菌类型,从而针对性用药。一般能够治愈但无法达到根治,因为治愈后该病会再次感染出现。患者脚部出现水疱、脱皮,甚至糜烂渗出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联合用药,常见口服药物有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外用药物有克霉唑、益康唑、咪康唑、联苯卡唑乳膏、十一烯酸各种制剂及冰醋酸等。如果脚气继发细菌感染,可局部用依沙吖啶或高锰酸钾溶液湿敷,还需口服抗生素进行全身抗菌治疗。烂脚丫患者应注意治疗期间尽量保持足部干燥,穿透气鞋袜,避免脚汗较多给表皮真菌感染提供有利的环境。趾间部的浸渍糜烂型脚气容易反复发作,可以考虑穿五指袜,保持脚清洁、干爽,同时需注意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泡脚盆、毛巾等生活用品,避免引起交叉传染。
作者:蔡丽敏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阅读量: 3760
脚呈黑紫色首先需要明确脚之前是否受过损伤,若受到过损伤,通常与该损伤存在关联;若无损伤经历,则要考虑是否为其他疾病因素引起,就医时需向医生说明病史。出现脚黑紫色现象,大部分是由于脚在受到直接外力后,伤及局部筋膜组织或者肌肉软组织,且没有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而是对受伤部位进行按摩、揉搓等,或是没有限制活动,从而加重了局部损伤程度,进而出现脚部黑紫色的现象。也可能是外力对局部毛细血管造成了一定损伤,进而毛细血管出血,没有得到及时吸收后,逐渐形成皮下血肿或瘀血,在外观上呈现黑紫色。以上情况若没有皮肤破损且症状较轻时,一般可进行早期冷敷止血以及止血后热敷消肿,促进瘀血吸收。如果出血不止或伴有骨折等严重情况一般需要对症用药或固定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导致脚黑紫色的常见疾病,多发生于小腿深静脉斑块及血栓形成时,由于脚部静脉血回流受阻,导致脚部皮肤呈现黑紫色。此外,下肢深静脉血栓还可引起下肢明显肿胀、皮温降低、活动受限等表现。这种情况下需要及时就医,进行下肢动静脉彩超检查协助诊断,病因明确后一般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如地奥司明片、迈之灵片等,可以促进静脉回流,同时还需穿戴静脉曲张袜,病情严重时还需要及时行微创手术治疗。
作者:蔡丽敏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阅读量: 5448
引发脚底瘙痒的原因有很多,除皮肤干燥导致的脚底痒外,主要考虑和足癣、足底湿疹、脚底冻疮及其他原因相关。患者需要到医院皮肤科行真菌镜检等检查进行确诊。1、足癣:即脚气,由于个人卫生习惯不良,真菌在患者脚底的角质层内过度繁殖,使其出现趾间糜烂、脚底瘙痒等不适症状。此时患者需要使用抗真菌类药物进行治疗;2、足底湿疹:患者出现足底发痒、红斑、水疱等症状。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物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3、脚底冻疮:由于脚部暴露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中,皮肤血管痉挛收缩,导致组织缺氧引起细胞损伤,进而出现脚底瘙痒、皮肤坏死等不良症状。若患者皮损未破溃,可使用维生素E软膏或冻疮软膏进行治疗,以促进局部皮肤血液循环,止痒止痛。若皮损破溃严重,需要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治疗;4、其他:药物过敏、多形红斑等原因也可使患者出现脚底瘙痒的症状。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每日清洗双脚,以免感染。此外,做到不与他人共用贴身物品,以免交叉感染。
作者:郑淑云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阅读量: 4000
脚底脱皮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主要的如天气影响、足癣、湿疹、角质松解症等原因相关。患者如果想要去除脚底脱皮,需要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1、天气影响:若天气过于干燥,患者皮肤中的水分不充足,可以出现脚底脱皮的症状。建议患者在洗完脚之后,用护肤霜护理脚部皮肤,以缓解脚底蜕皮的症状;2、足癣:由于真菌感染,患者脚底皮肤表皮坏死、脱落,引起脱皮。此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真菌制剂进行治疗;3、湿疹:患者皮肤屏障被破坏,保水功能受损,进而出现脚底脱皮的症状。患者可以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外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同时配合外用保湿剂缓解症状;4、角质松解症:具体病因目前不明,患者脚底皮肤出现鳞屑、脱皮等症状,常伴有异味及足部多汗,可伴发骚痒、行走时疼痛。一般不需要治疗,一段时间后可以自愈。如果病情严重应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并改善卫生习惯。日常生活中,若患者出现脚底脱皮的症状,不要用手去撕扯,应及时到医院检查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注意穿全棉的袜子,勤洗脚、勤换鞋垫和袜子,以防症状加重。
作者:郑淑云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阅读量: 3286
全部 北京 上海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东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庆 陕西 甘肃 云南 新疆 内蒙古 海南 贵州 青海 宁夏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