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瓣狭窄

就诊指南


挂号科室: 心血管内科

发病部位:心脏

多发人群:风湿热患者、婴幼儿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心绞痛、眩晕或晕厥

相关疾病: 风湿热 心绞痛

相关检查:超声心动图、X线检查

相关手术:主动脉瓣膜成形术

相关药品:酒石酸美托洛尔控释片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0-70000元)

主动脉瓣狭窄视频

更多>

主动脉瓣狭窄文章

更多>

主动脉瓣狭窄引起的劳力性晕厥要做哪些检查?

劳力性晕厥提示心脏流出道梗阻,主要由于主动脉瓣狭窄。这种晕厥反映了由于劳力时不能增加心排血量,周围血管同时发生扩张而引起的脑缺血。长时间的晕厥可引起癫痫发作。  典型的晕厥发作时间短暂,意识丧失时间很少超过20-30秒。部分晕厥发作之前出现头晕、耳鸣、出汗、视力模煳、面色苍白、全身不适等前驱症状,此期称为前驱期。发作之后出现疲乏无力、恶心、呕吐、嗜睡、甚至大小便失禁等症状,称之为恢复期。因此,晕厥的整个过程可能持续数分钟或更长。晕厥通常不会产生逆行性遗忘,且定向力和正确行为常迅速恢复。  劳动性晕厥常发生在运动后即刻,长时间的晕厥可引起癫痫发作。

作者:姜力骏 浙江大学医在线看免费观看日本Av附属第一医院 阅读量: 42640

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应注意的事项

人造瓣膜置换术后需要根据置换瓣膜的不同及合并症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抗凝措施,要想安全、有效的达到抗凝目的,必须了解抗凝的技巧和方法。  换瓣病人为什么要用抗凝治疗?  由于人工瓣膜(生物瓣膜或机械瓣)不是人体本身的组组,血液容易在人造瓣膜及其周围发生凝固,造成血栓而影响人工瓣膜的功能,如果血栓脱落还可造成血管栓塞(脑栓塞、下肢动脉栓塞等),对人有很大的危害。因此凡换瓣的病人都要进行抗凝治疗,防止血栓形成。换生物瓣者术后一般只需要抗凝三个月,有心房纤颤者需抗凝6个月;而换机械瓣者则需终生抗凝。  换瓣病人如何抗凝?,抗凝标准是怎么样的?  抗凝的主要方法是口服抗凝药片。常用的抗凝药有华法令片等。一般手术后拔除胸腔引流管或术后48小时以后开始口服抗凝药片。为了不使抗凝药过量或用药不足,在术后定期抽血查凝血酶原时间(PT)及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此项检查可以反映用药量对凝血作用的影响,PT在18~24秒左右,INR在1.8~2.5。  常用抗凝药物  可用于换瓣术后抗凝治疗的药物有:华法林、新抗凝片、肝素。阿期匹林也可用作辅助抗凝药物。最常用的是华法林口服制剂。因华法林半衰期长,如需做二次手术或心脏以外的其他手术时,可在停用华法林期间临时改用肝素静脉或皮下注射替代。华法林用法每日一次,每日用药时间可固定在晚上8时,一定记住每日按时服药。  抗凝药剂量的调整  由于个体差异,换瓣术后抗凝药用量因人而异。临床观察有人需用华法林每日7毫克,也有人仅需0.5毫克。但大多数患者的华法林用到每日3毫克左右。就个体而言每人的华法林用量相对比较稳定,长期观察会有些波动,但波动范围不大。每个患者应尽快摸索出自己的抗凝剂量,并定期化验,适当调整。出院前医生已初步摸索出患者的抗凝剂量,出院后患者先按这个初步剂量用药,每隔3―5日化验一次,并对照抗凝标准学会自己调整用量,待抗凝比较稳定之后(大约需一个月),可每周化验一次,术后2―3个月会进一步稳定,可间隔2―4周化验一次,最长可三个月化验一次。换瓣术后的抗凝治疗非常重要,可以说是保证瓣膜功能良好的关键。患者一定要重视,并尽快学会看化验单,参照抗凝标准自己调整用药,以提高生活质量。抗凝治疗并不困难,患者不应将其视为负担,应把抗凝治疗看成吃饭一样,是自己日常生活所必需。如果抗凝治疗出现疑问,尤其是出院头1―2个月,若对如何调整抗凝用药没有把握,应及时向医生咨询。  换瓣后需拔牙或做其它手术时该怎么办?  换瓣手术以后需要拔牙或接受其它手术最好是在您的心功能状态较好的情况下进行。如果您是长期抗凝,在手术前应暂停抗凝药二天以防止术后出血,如系急症手术则需要特殊的止血和防出血处理。手术过程中医生会仔细为您止血,术后24~48小时后无渗血可继续抗凝治疗。  女病人抗凝月经过多怎么办?  一般来说抗凝治疗对月给的影响不大,即使月经比以往稍多或时间稍长,只要不严重就不必处理。如果月经量明显增多,则可在经期适当减少抗凝药用量,待月经过后恢复用量。如果抗凝治疗后月经失调,出血不断应去妇科就诊,服用调经止血药物。另外育龄妇女抗凝治疗中应注意避孕,以免人工流产增加出血的危险。

作者:梁德刚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阅读量: 84636

心院骨科成立4年余来之业务发展

梳理一下来心院这几年的值得纪念的业务发展: 一、脊柱畸形  在宁夏地区率先开展脊柱畸形的各种截骨矫形技术(SRS 2-6级截骨)包括VCR截骨矫形技术治疗各种复杂与重度脊柱畸形   ①首例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VCR截骨矫形;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脊柱骨科戈朝晖   ②首例马凡综合症的重度脊柱后凸畸形的VCR截骨矫形;   ③首例极重度先天性脊柱后凸畸形的VCR截骨矫形2.包括PONTE、SPO、PSO、VCD截骨矫形技术治疗各种复杂脊柱侧后凸畸形:   ①首例重度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的多节段VCD截骨矫形;   ②首例极重度先天性脊柱后凸畸形的多节段VCD截骨矫形3.在宁夏地区率先开展VCM整体去旋转技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4.在宁夏地区率先开展生长阀技术治疗各种先天和特发性脊柱侧凸5.在宁夏地区率先采用3D打印技术指导下手术治疗各种复杂脊柱畸形6.在宁夏地区率先开展选择性融合技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二、脊柱退变疾患 在宁夏及周边地区率先开展的有:1.Wiltse入路下MINI-OPEN TLIF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腰椎间突出、椎管狭窄、脊柱滑脱、脊柱不稳等)2.重度退变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截骨矫形融合固定(包括PSO、Ponte、VCD) 三、脊柱骨病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术(EN BLOC)治疗脊柱肿瘤(宁夏地区率先开展)一期经后路病灶清除稳定性重建治疗胸腰椎及腰骶椎脊柱结核(宁夏地区领先开展)颈胸段结核一期前方劈胸骨入路病灶清除,植骨稳定性重建(宁夏地区领先开展) 四、上颈椎(寰枢椎)疾患 2.寰枢椎不稳及脱位的一期后路椎弓根钉棒固定融合(宁医总院首例)3.寰枢椎不稳并高位脊髓压迫的后路减压枕颈融合固定(宁医总院首例) 五、人工关节1.开展了各种内翻、外翻、重度屈曲、强直等复杂人工全膝关节置换2.开展了骨性关节炎、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类风关、强直性脊柱炎等各种病症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完成了宁夏首例百岁老人的人工髋关节置换。

作者:戈朝晖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阅读量: 97866

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的诊断

大多数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病例在童年期才呈现主动脉出口狭窄症状。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较早,心绞痛较为多见。有的病人有家族史。体征与其它种类的主动脉出口狭窄相似,但听不到收缩期喀喇音。心脏杂音及震颤的部位较瓣膜部狭窄为高,主动脉舒张期杂音很少见。一部分病人生长发育差,体态矮小,智力低,多言,并具有特殊面容:下颌后缩,鼻孔前倾,鼻梁低,唇厚,前额宽,眼距大,牙齿咬合不良。约5%病人血钙增高。x线检查与心电图检查显示的征象与其它种类的主动脉出口狭窄相似。  切面超声心动图:可直接显示瓣上狭窄的部位和长度。主动脉瓣上狭窄,特别是并有智力发育迟缓、特殊面容和肺动脉广泛狭窄的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病例,常在早年因左心室流出道严重梗阻和冠状动脉病变而发生猝死。未经手术治疗的病例,很少能生长入成年期。  心导管检查:左心导管检查并连续记录压力曲线可能发现压力波形改变的部位在主动脉上方。选择性左心室造影可显示瓣上狭窄的部位、长度和轻重程度,同时尚可查看主动脉瓣的形态及功能是否正常,以及冠状动脉瓣窦和冠动脉的情况。右心造影则可显示肺总动脉及其分支是否也有病变。  由于不少病人做导管和造影检查后发生心功能不全等危险,目前推荐用主动脉增强CT做术前检查。可以同时发现可能存在的肺动脉狭窄,这也是手术的一个危险因素。

作者:魏以桢 中国医学科在线看免费观看日本Av阜外医院 阅读量: 56092

高海拔地区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

目的:分析中高海拔地区(海拔2260~4700米)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的临床结果,探讨降低围术期严重并发症和提高早期生存率的策略。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1年1月,我院对124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施行瓣膜替换术。其中二尖瓣置换23例, 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19例,主动脉瓣置换9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三尖瓣成形57例,二尖瓣置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7例,三尖瓣置换5例。结果:早期死亡10例(其中并发严重低心排死亡5例, 严重心律失常导致心室颤动死亡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2例,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8.06%。随访78例,随访3月~6年,死亡7例。结论:对中高海拔地区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前必须要有效改善心功能,增加心肌储备,降低肺动脉压,改善肺功能及肝肾功能,术中要尽量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尽可能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必须要纠正中量以上三尖瓣返流状态,同时要及时处理各种手术早期并发症,可提高手术成功率,有效降低死亡率。青海省心血管病专科医院心外科王黎明关键词 手术 重症心脏瓣膜病 瓣膜置换  高海拔重症心脏瓣膜病多伴有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及肝肾功能障碍等高危因素,手术风险性高,术后并发症多,死亡率偏高。但近年来,临床医生对其病理生理变化有了较充分的了解,同时心肌保护理念提高、手术技巧和围手术期处理技术明显进步,因此,手术疗效和中远期效果有了明显提高。我院心外科自2004年1月~2015年月,共实施重症心脏瓣膜病124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53例,女71例。年龄为24~65岁,平均41.6±17岁。均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双瓣膜病变者81例;二尖瓣病变者23例,主动脉病变者9例。其中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再换瓣者6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者97例。按NYHA分级术前心功能Ⅲ级68例,Ⅳ级56例,左心室射血分数(EF值)32%~56%,平均47.2%,左心室舒张末径57~105mm,平均70.6mm,合并左心房附壁血栓11例,合并糖尿病5例,合并冠心病7例,中度以上肺功能损害43例,不同程度肝、肾功能损害57例。心胸比率0.63~0.98(平均0.73)。心电图示:心房纤颤79例 ,右心室肥大劳损43例,左心室肥大劳损26例,双心室肥大劳损42例。合并冠心病7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2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5例、脑梗塞后遗症3例。1.2 手术方法 手术方法全组于中度或深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心肌保护由主动脉根部或冠状动脉口灌注高钾停搏液加局部冰盐水降温。部分双瓣膜或三瓣膜置换病例自冠状静脉窦持续逆行灌注。阻断主动脉后,灌注高钾4:1温血停搏液以心肌保护(1) ,在开放主动脉前10分钟,再次灌注含钾温血停搏液一次。术式:二尖瓣置换(MVR)23例, 主动脉瓣(MIR)置换9例,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MVR+TVP)19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三尖瓣成形(BVR+TVP)57例,二尖瓣置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VR+CABG)7例。使用机械瓣膜158枚。二尖瓣替换术全部采用连续缝合或间断缝合,主动脉瓣替换均褥式间断缝合12~15针;79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者均采用移植成形环的De’Vega法环缩术。所有病例体外循环时间77~260min,平均103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3~200min,平均79min;心脏自动复跳79例,电击复跳45例。复温开始超滤,调整病人的血容量、胶体渗透压、红细胞压积等,维持循环状态平稳,保护肝肾功能,持续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和正性肌力药物。2 结  果本组共死亡10例,并发严重低心排死亡5例, 严重心律失常导致心室颤动死亡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2例,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8.06%。随访78例,随访3月~6年,死亡7例。其余114例顺利出院。术后心功能恢复至Ⅰ级15例、Ⅱ级65例、Ⅲ级43例。3 讨  论3.1 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判断 本组124例病人均符合重症心脏瓣膜病标准(1):(1)心脏功能Ⅳ级;(2) 中度以上肺功能损害;(3)心胸比率>0.70;(4)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60mm; (5)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厚伴劳损或双心室肥厚;(6)双瓣膜替换术;(7)肝、肾、脑等脏器功能损害。3.2 充分术前准备,术前应加强改善心功能,应用强心利尿、扩张血管药物外,术前常规给予静脉滴注极化液,以增加心肌储备,提高心肌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同时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和改善全身营养状况,积极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死亡率。肺动脉高压是高海拔地区重症心脏瓣膜病手术的高危因素之一(2),因此术前要行降肺动脉压治疗,对于合并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者,采用前列醇类药物和米力农,以缓解肺动脉高压,降低肺部并发症,有利于术后康复。3.3  心肌保护是重症瓣膜病手术成功关键因素,采用高钾冷血停跳液保护心肌, 可使心肌细胞内充分合成高能磷酸盐用以贮备(1),减少再灌注损伤。术前巨大心脏,心功能较差的患者,全身组织尤其是心肌组织明显水肿;体外循环往往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全身水蓄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所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应用超滤,排除体内多余水分,浓缩血液,增加血液携氧量,减轻脏器组织水肿,有利于术后心肾功能的恢复[2]。3.4 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的完整性,保全左心室功能(1,2),有研究证明发现完全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后,早期左室前基底部、前外侧和左室长轴等部位显示良好的室壁收缩运动,术后心功能恢复快,对于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能有效降低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发生率及其病死率。3.5 积极处理三尖瓣病变 对于中度以上三尖瓣关闭不全须同时处理三尖瓣,以改善右心室功能,缓解肺动脉高压,有利于术后康复,因此要积极纠正三尖瓣返流状态,改善右心功能。我们采用移植带成形环的De’Vega环缩术作三尖瓣成形,围术期恢复较好,远期效果满意。3.6术后处理 巨大左室患者术后要持续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及硝普钠提高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负荷,保证重要组织器官的血供(3)。术后宜适当延长呼吸机支持时间, 加强呼吸道管理,充分偿还氧债,延长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的使用时间,根据血压、左房压、中心静脉压及尿量来调节补液量。同时加强利尿脱水治疗,消除组织间质水肿。小左室术后应防止前负荷过度而致左心衰,左心室萎缩者应用正性肌力药至少2周,出院后强心药治疗至少半年(1,2)。及时行左心辅助循环(ECOM)或主动脉囊内反搏(IABP)是治疗术后低心排有效而可靠的方法,肾功能不全者要尽早行持续超滤(CRT)或透析治疗。总之,在高海拔地区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重病情重,体质差,手术风险高,并发症多见,有一定的死亡率,但是,只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充分的术前评估和综合治疗,术中加强心肌保护,尽量减少心肌阻断时间,有效纠正心瓣膜病变(毁损与功能衰败),术后加强监护,及时有效处理各种并发症,临床研究证实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及时手术治疗能使患者明显获益,可以提高生活治疗和生存率。参考文献 1周新明 黄杰 李伦明等,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临床外科杂志,2007(3)188--190. 2 毛文凯 王黎明 路霖等,高压医学杂志,2008,18卷(4)30--32. 3 李先华 徐志云 韩 林等,山东医药,2011,51卷(2)52--53.

作者:王黎明 青海省心血管病专科医院 阅读量: 78429

三尖瓣病变的外科治疗

三尖瓣病变的原因都是什么?  轻度的三尖瓣关闭不全可见于正常人。  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为病理性改变。病因包括原发性病变和继发性病变两种,继发性因素多于原发性病变。继发性病变多见于二尖瓣病变所致的三尖瓣环扩大或右心室负荷增,少数病例可以继发于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原发性病变可以是先天性三尖瓣瓣叶下移或腱索缺失,也可以是外伤或感染所致的三尖瓣结构损伤。  三尖瓣狭窄性病变几乎均为风湿性病变,极少数是先天性病变。  三尖瓣病变需要做哪些检查?  常规检查包括:心电图、胸部正侧位X线片、心脏彩超和相应的血液化验。检查的重点包括:三尖瓣病变情况、右心室功能和左侧房室瓣病变情况;其中右心室功能是检查的难点,有些患者需要心脏磁共振检查来判断右心功能。  三尖瓣病变进展怎么样?  三尖瓣病变无论是关闭不全还是狭窄,患者常常可以耐受很长一段时间,但严重的三尖瓣病变预后不好。加重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包括:肺动脉高压,增大的右室压力和心腔,右室功能下降,房颤,安置永久起搏器和三尖瓣重塑程度(瓣环扩大和瓣叶对合缘高度)等。  三尖瓣病变的手术治疗指证?  有症状的重度三尖瓣狭窄或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右心功能无损害的患者,需要积极外科手术治疗(Ⅰ类推荐);  左心瓣膜手术时,重度三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需要同期积极治疗(Ⅰ类推荐);  左心瓣膜手术合并中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时,三尖瓣需要同期治疗(Ⅱa类推荐);  左心瓣膜手术合并轻、中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时,如果三尖瓣环明显扩张(≥40mmor>21mm/m2),需要同期治疗(Ⅱa类推荐);  无症状或有轻度症状的重度原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如果出现进行性右室扩大或右心室功能减低,需要外科治疗(Ⅱa类推荐);  左心瓣膜手术后的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如果有症状,或者出现进行性右室扩大/功能减低,左心瓣膜功能无异常,左右心室功能无异常,没有严重肺血管病变患者,需要外科治疗三尖瓣病变(Ⅱa类推荐)。  三尖瓣病变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如何?  三尖瓣关闭不全多数可以做成形修复手术,成形技术的要点是应用成形环,治疗效果显著好于其他技术。对于右室过度扩张所致的三尖瓣关闭不全和重度三尖瓣狭窄患者,替换大号生物瓣应该是更好的选择。患者的10年的生存率在30-50%不等,患者术前心功能状况、左右心室功能以及瓣膜相关并发症是主要影响因素。二尖瓣替换术后出现的三尖瓣关闭不全手术风险较高,风险主要与患者术前的全身状况和右心功能状况有关。  三尖瓣病变用什么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依靠利尿剂,其他方面根据症状确定药物。

作者:杨秀滨 中国医学科在线看免费观看日本Av阜外医院 阅读量: 79513

主动脉瓣狭窄问答

更多>

主动脉瓣狭窄医院

更多>
签约专家
主动脉瓣狭窄 推荐专家
贾一新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心脏外科中心

视频 | 文章 | 回复

个人简介: 贾一新,男,博士,主任医师。专业特长:心脏瓣膜病(二尖瓣及主动脉瓣修复)、冠心病冠脉搭桥手术、心脏移植、人工心脏、房颤外科治疗、胸腔镜辅助微创手术、感染性心内膜炎、及各种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曾公派至德国柏林洪堡大学Charite医院心脏中心完成医师培训,多次赴德国心脏中心(柏林)、德国心脏中心(慕尼黑)、德国萨尔大学医院、美... 展开
个人擅长: 心脏瓣膜病(二尖瓣及主动脉瓣修复)、冠心病冠脉搭桥手术、心脏移植、人工心脏、房颤外科治疗、胸腔镜辅助微创... 展开
立即免费咨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