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膜炎(别名:细菌性心内膜炎)
挂号科室: 心血管内科
发病部位:心脏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发热、疲乏、盗汗
相关检查:血液检查、血培养
相关手术:病灶清除术
相关药品:青霉素、链霉素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0-50000元)
心内膜炎应该怎么治疗
38885次播放185次点赞
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怎么回事
45940次播放413次点赞
感染性心内膜炎治疗方法
22951次播放43次点赞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有什么症状
41303次播放136次点赞
心脏内膜炎严重吗
20827次播放328次点赞
细菌性心内膜炎怎么办
49285次播放212次点赞
血常规检查单核细胞偏高是怎么回事
49789次播放263次点赞
心内膜炎的发病原因
45980次播放131次点赞
红细胞比积(PCV)也叫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压积,是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比,正常值参考范围是男性42%-49%,女性37%-43%。而红细胞比积偏低,一般分为生理性偏低及病理性偏低。一、生理性偏低:1、过量饮水:如果短时间内大量饮水,红细胞吸水过多会胀破,导致细胞的数量急剧减少,可出现红细胞比积偏低,此为正常生理现象,无需特殊处理;2、营养不足:对于营养不均衡、节食减肥的人群来说,易导致微量元素摄入不足,从而引起红细胞比积偏低,应改善饮食习惯,多食用优质蛋白,新鲜的蔬菜水果,保持营养均衡,一般可逐渐恢复正常;3、女性生理期:女性在生理期期间,血流失较大,如在此期间检查,发现红细胞比积偏低属正常现象,可在生理期期间多补充铁元素,如菠菜、红肉(牛肉、羊肉、猪肉)、红枣等食物,一般生理期结束后可逐渐缓解;4、其他:妊娠期妇女和老年人,由于机体特殊的原因,如因妊娠期内胎儿对母体的铁进行吸收,造成孕妇体内铁的丢失,可以造成红细胞比积偏低,此为人体生理现象,及时补充营养及铁元素即可。二、病理性偏低:1、血液类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数量减少、红细胞体积减小等。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红细胞生成减少,就会出现红细胞比积偏低;还有缺铁性贫血,由于患者缺乏铁元素,红细胞体积减小、数量减少,从而出现红细胞比积偏低,导致机体器官组织缺乏氧气,患者常伴有头晕、乏力、面色苍白、食欲减退、嗜睡等表现,应及时就医,遵医嘱给予患者补充营养,如叶酸、维生素B12或血清铁蛋白等,必要时可进行输血治疗;2、肝肾类疾病:常因肝肾分泌促红细胞素减少,或因尿毒症导致患者对促红细胞反应降低等,可引起红细胞比积偏低,出现贫血等现象,应遵医嘱进行补血治疗,纠正贫血的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少发病诱发因素;3、肿瘤类疾病:如胃癌、肺癌、肝癌、骨髓癌等肿瘤晚期均易影响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患者常伴有发热、食欲减退、消瘦、贫血等症状,此时可遵医嘱进行对症治疗,例如放化疗,或针对局部肿瘤进行切除,给予造血药物或刺激造血的药物进行治疗,如硫酸亚铁、枸橼酸铁铵、集落刺激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必要时可进行输血治疗。由此可见,引起红细胞比积偏低的原因较多,因此当红细胞比积偏低时,应遵医嘱完善相应详细的血液检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对因治疗,日常应保持营养均衡,多食用蛋白含量高的食物,减少辛辣刺激、油腻食物的摄入,适当增加锻炼,保证睡眠,提高自身体质,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加重,影响身体健康。
作者:赵弘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阅读量: 7440
单核细胞计数偏高指的是单核细胞的正常值高于区间高值,正常情况下,单核细胞百分率为3%-10%,绝对值为(0.1-0.6)×10^9/L。单核细胞偏高的原因较多,婴幼儿和儿童单核细胞计数偏高是生理现象,无需处理。对于成年人,则需要结合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如果只是单核细胞单项偏高,无其他症状者不需要做特殊处理,如果是疾病引起的单核细胞需到医院做详细的检查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常见的原因有感染疾病、血液疾病、胃肠道疾病、免疫性疾病及恶性肿瘤。1、感染疾病:细菌和病毒的感染都可能引起单核细胞计数偏高,如感染性心内膜炎、EB病毒感染、疟疾、梅毒等,患者在急性期需根据医生指导积极抗感染治疗,常用的抗感染药物有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酮康唑、制霉菌素等抗真菌药物,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药物,控制感染后再根据恢复情况进行下一步治疗;2、血液疾病:单核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因此血液系统疾病也可能导致单核细胞数目发生变化,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单核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等,主要的治疗方式有积极抗感染治疗如环孢素、司坦唑醇等药物,病情严重的患者还需输血治疗;3、胃肠道疾病:常见的有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结肠炎等,患者可采用氨基水杨酸制剂、免疫抑制剂、抗菌药物等进行药物治疗,病情较重的患者可采用内镜给药、经内镜肠道菌群移植或手术治疗;4、免疫性疾病:常见的疾病有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缓解疼痛,部分患者还需同时应用抗疟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严重的患者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血浆置换或免疫吸附治疗的同时,还需同时使用生物制剂;5、恶性肿瘤:如胃癌、结肠癌、肺癌、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恶性肿瘤的患者通常使用手术治疗的方式切除病发灶,手术后还需根据医生的建议配合放、化疗或靶向治疗的方式预防肿瘤细胞转移。此外,单核细胞计数偏高还可见于酒精性肝病、结节病、肌炎、颞动脉炎、妊娠和分娩、药物反应等情况,建议患者如果发现单核细胞偏高,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日常生活中还需注意清淡饮食,多饮水,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保证营养均衡摄入,保持充足的睡眠,适量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作者:赵弘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阅读量: 23445
单核细胞偏高一点点可能是受其他白细胞降低导致的白细胞百分比重新分布,如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如果是婴幼儿和儿童单核细胞偏高一点点,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无需特殊处理。如果是成年人单核细胞偏高一点点,提示体内可能存在感染,常见的某些感染性疾病,如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感染的恢复期、活动性肺结核都会导致患者出现单核细胞偏高一点点的情况。单独一项指标异常不一定能判断疾病,需结合其他临床症状综合分析,建议患者尽快就医,明确原因后,对症治疗。这种情况常见于以下几种疾病:1、感染性心内膜炎:血常规检查可查出白细胞中单核细胞计数增高和明显的核左移,不明确感染病菌的心内膜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使用青霉素、阿莫西林和庆大霉素治疗,症状较重的患者常用万古霉素联合庆大霉素及利福平治疗,明确感染病菌的心内膜炎后根据病原体种类,症状较轻的患者选择相应的抗菌药物对症治疗,症状较重的患者可行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治疗方式有自体瓣膜修复、人工瓣膜置换,术后需注意积极抗感染,定期复查;2、急性感染的恢复期:因为单核细胞能够吞噬感染前期产生的破碎的中性粒细胞,恢复期时可表现为单核细胞偏高一点点的情况,一般无需药物治疗,患者注意清淡饮食,多饮水,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保证营养均衡摄入,保证充足的睡眠,适量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即可;3、活动性肺结核:急性进展期白细胞中单核细胞可增多,重症感染时可发生类白血病样血象,但无特异性。需综合痰结核分枝杆菌、结核菌素试验、胸部X线及CT检查确诊,病情轻者可使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药物。症状重者需卧床休息,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采取肺结核外科手术治疗并结合放、化疗的手段杀灭病菌。单核细胞偏高一点点还有可能是单核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疾病,患者需根据医生建议采用手术及放、化疗的手段进一步治疗。
作者:赵弘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阅读量: 5958
单核细胞是最大的白细胞,在体内有吞噬和防御的作用。单核细胞的正常值的参考区间,百分率为3%-10%,绝对值为(0.1-0.6)×10^9/L,单核细胞偏低是指低于正常值参考区间。一般来说,单核细胞偏低的临床意义不大,因为本身单核细胞在人体内的含量就很少,需结合其他白细胞检验结果综合分析。首先,如果只有单核细胞偏低,其他白细胞成分例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数值均正常,且无任何不适时无需担心。如有不适,可进一步排除是否有毛细胞白血病,外周血和骨髓涂片可检查出细胞膜上有毛发状凸起的细胞。其次,如果单核细胞比率偏低,同时存在其他白细胞数值偏高,例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偏高,可能是存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而如果单核细胞比率偏高、白细胞数值偏低,例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偏低,可能是由于免疫力下降、病毒感染性疾病等引起,以及一些血液系统的疾病,如单核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此外,日常还要注意多休息,加强营养,每日适量进行户外运动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
作者:赵弘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阅读量: 6008
单核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是机体防御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具有吞噬、清除、防御等功能。生理性增高常见于婴幼儿,病理性增高常与一些感染性疾病、血液病等有关。感染性疾病如心内膜炎、急性感染、伤寒等。由于单核细胞从骨髓进入血液时尚未成熟,在血液中停留10-20小时后可进入组织中继续发育成巨噬细胞,此时具有更强大的吞噬能力,可吞噬更多、更大的细菌和颗粒,同时巨噬细胞溶酶体中的酯酶可消化结核杆菌等细菌的脂膜,达到更好的防御效果。因此当大量细菌入侵时,单核细胞立即入血发挥抗感染作用,单核细胞绝对值便会升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人类疱疹病毒4型(EB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自限性疾病,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数量升高,单核细胞也可升高。另外,急性单核粒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等疾病也可见单核细胞增多。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感染性疾病的恢复期,体内的单核细胞需要继续清除体内残留的物质,以免疾病复发。因此,检查可能会出现单核细胞绝对值增高的情况。此外,血常规单核细胞绝对值偏高并不是确诊疾病的唯一标准,患者还需完善检查,并且根据临床症状判断是否患有相关疾病,同时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争取良好的预后。
作者:徐京杭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阅读量: 5239
大部分女性子宫内膜在1cm左右的厚度会来月经,但是也因人而异。有些人子宫内膜可能在5-6mm就会来月经,个别人在1.5cm厚度时也可能不会来月经,所以内膜厚度多少来月经不一定,卵泡情况、性激素水平也会影响月经。除了子宫内膜厚度,还要检查卵巢中卵泡的情况,一般卵泡在1.8-2cm会排卵,排卵以后大概2周会来月经。但是,如果检查时没有看到这么大的卵泡,只是一些7-8mm的小卵泡,也不明确是否已经排卵,只能根据子宫内膜厚度来猜测,如果厚度在8mm以上,也许在2周左右会来月经,有些人子宫内膜比较厚,可能为1.3-1.5cm,则可能最近1周之内就会来月经,但此种情况并不绝对。月经还要受性激素水平的调控,有些人雌孕激素水平正常,但是子宫内膜受到了损伤,所以长不厚,子宫内膜可能5-6mm厚的时候就会来月经。所以,多数女性子宫内膜1cm左右会来月经,但是不能一概而论。
作者:易念华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阅读量: 5273
全部 北京 上海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东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庆 陕西 甘肃 云南 新疆 内蒙古 海南 贵州 青海 宁夏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