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
挂号科室: 耳鼻喉科
发病部位:颈部
多发人群:儿童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耳痛、流脓
相关检查:听力检查、CT检查
相关手术:鼓膜修补术
相关药品:氧氟沙星滴耳液、青霉素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10000元)
慢性中耳炎的治疗
24770次播放420次点赞
中耳炎恢复期会痒和痛吗
39254次播放406次点赞
中耳炎一直流水怎么办
39621次播放261次点赞
中耳炎耳鸣多久能恢复
26022次播放252次点赞
中耳炎吃哪种头孢
28946次播放52次点赞
中耳炎有哪些
43170次播放246次点赞
中耳炎可以用双氧水冲洗耳朵吗
35148次播放136次点赞
中耳炎可以治好吗
24743次播放112次点赞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患儿出现高热、耳朵疼痛等症状,但不伴有其他不适症状,经检查诊断为中耳炎,可能是由于患儿受凉感冒,导致细菌感染造成,经过系统性治疗后,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疼痛症状得到缓解,治疗效果比较满意,病情预后也比较良好。【基本信息】女、1岁【疾病类型】中耳炎【就诊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时间】2021年3月【治疗方案】口服药物(头孢呋辛酯干混悬剂、布洛芬混悬液)+滴耳药物(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周期】住院6天,1周后门诊复查【治疗效果】患儿体温恢复正常,耳痛症状缓解一、初次面诊初次见到患儿时,患儿表现比较烦躁、出现哭闹,面色涨红。家长叙述患儿在2天前受凉后出现高热,可达到39℃,并伴有左耳朵疼痛,给予感冒药治疗后症状缓解,今天又出现高热症状,因此前来医院进行明确诊断。经检查发现患儿双侧耳廓对称、无畸形、无裂伤、无红肿及牵拉痛,但左侧鼓膜充血,怀疑存在中耳炎,建议住院进一步检查,家属表示同意。入院后对患儿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结果提示Hs-CRP为108.49mg/L,进行血常规检查,结果提示WBC13.2x10^9/L、HGB114.0g/L、MCH26.9pg、MCHC314g/L、P-LCR17.0%、NEUT9.11x10^9/L、MONO1.11x10^9/L,初步确诊为急性中耳炎。二、治疗经过在确诊中耳炎后,我告知患儿家属,可以使用药物抗感染,然后使用对症药物,缓解患儿的发烧以及耳痛症状,家属表示同意。遂给予患儿头孢呋辛酯干混悬剂抗感染治疗,同时搭配布洛芬混悬液缓解疼痛、发热症状。另外,还让家长给患儿搭配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治疗,以进一步缓解患儿耳朵的炎症。三、治疗效果患儿通过系统药物治疗后,耳朵疼痛症状以及发热的情况得到改善。用药治疗第3天,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并且没有出现发热的情况,同时患儿耳朵疼痛症状缓解,也没有再出现哭闹,只是偶尔会说耳朵痛。用药治疗第6天时,患儿耳朵疼痛的症状也完全消失,复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恢复正常,说明治疗效果满意,停药后复查也没有出现复发的情况。四、注意事项看到患儿经过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机体恢复,稚嫩的脸上露出笑容,我感到非常的高兴,同时家属也要注意以下几点:1、日常应保持患儿的外耳道清洁,避免进水或异物,以防导致细菌滋生,从而造成中耳炎复发;2、生活上家属应帮助患儿正常擤鼻涕,以免导致鼻腔分泌物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导致感染;3、还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洁,避免不洁气体刺激患儿呼吸道黏膜,导致症状加重;4、在饮食方面还应注意营养均衡,可适当吃一些肉类、蛋类、蔬菜、水果等,避免吃一些辛辣、油腻的食物。五、个人感悟中耳炎主要好发于受凉感冒之后,由于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导致,儿童比较多见,以耳痛为主要症状,对于出现该症状的人群,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该案例中的1岁女宝出现症状后,家长没有及时带其就医,而是自行给予感冒药治疗,导致症状反复,但好在病情相对较轻,经过药物治疗病情缓解,否则持续延误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会导致患儿出现听力下降、颅内并发症等情况。
作者:赵谦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阅读量: 4837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本篇病例患者是一位中年女性,10天前出现了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并伴有右耳不适,当地治疗后,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有所好转,但右耳不适未缓解,于是前来我院就诊,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后,进行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患者不适症状消失,复查结果正常,分泌性中耳炎康复。【基本信息】女、44岁【疾病类型】中耳炎【就诊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时间】2021年6月【治疗方案】手术治疗(鼓膜穿刺术)+口服药物(头孢克洛胶囊、醋酸泼尼松片、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外用药物(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周期】住院治疗2周,6个月门诊随访【治疗效果】病情痊愈,右耳无不适感一、初次面诊患者女、44岁,自述于10天前出现右耳耳鸣、耳闷、耳沉等不适症状,自觉无听力下降,无耳部疼痛,但是伴有鼻塞、流涕,咳嗽、咳痰,曾在当地卫生室静滴药物(具体药名及剂量不详)治疗,右耳耳鸣及耳闷未减轻,鼻塞、咳嗽缓解。于是今日来诊,门诊行体格检查,提示右耳鼓膜混浊、内陷,充血,活动正常;左侧鼓膜轻度内陷,活动正常,光锥反光不佳;双侧鼻腔结构拥挤,通气差,双侧下鼻甲肥大;咽部黏膜无充血,双侧扁桃体Ⅰ°肿大;喉部未见异常。结合相关症状体征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完善检查后进一步治疗。二、治疗经过完善血常规等常规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后,考虑到患者发病时间较短,于是先采取药物治疗,考虑到患者存在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等不适症状,所以先服用头孢克洛胶囊抗感染,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促进痰液排出,并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改善鼻腔通气,以及醋酸泼尼松片,控制上呼吸道感染的同时,积极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药物治疗一周后患者症状好转,但是仍存在耳闷的症状,经耳内镜检查后,确定中耳腔存在积液,于是行鼓膜穿刺术治疗。三、治疗效果患者经药物治疗后,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等不适症状消失,但仍然存在耳闷、耳沉,于是行手术治疗。术后1周,穿刺处结痂脱落,复查耳内镜检查,鼓膜无充血、内陷、浑浊等异常症状,且鼓室导抗图为A型。患者自述耳鸣、耳闷等不适症状消失,综合评估,患者痊愈,说明治疗有效。四、注意事项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好转,十分开心,因耳朵不适而愁眉苦脸的样子也消失了,我也十分高兴。另外也提醒患者,穿刺手术后,仍然需要继续服用药物1周,并且1周后要到医院门诊复诊,检查术后情况。在此期间,应注意保护右耳,不建议进行淋浴,洗头发、洗脸时可以拿柔软的布团或棉球堵住外耳道,避免耳道进水,导致术后并发感染,增加治疗难度;另外,术后完全恢复前,也不可用手指、扣耳勺等挖耳朵,以免刺激穿孔处,引起出血、感染等。五、个人感悟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多数都与本篇中的患者类似,合并鼻塞、流鼻涕、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所以预防该病,重要的一点就是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增添衣物,避免着凉,天气炎热时也应避免直吹空调,预防分泌性中耳炎的复发或发生。另外,若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并伴有耳部不适,应警惕中耳炎,并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对症治疗。
作者:赵谦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阅读量: 4317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本篇病例患者是一位中年男性,半年多以前,右耳不适,在当地就诊后服药治疗,但是效果不佳,今日前来我院就诊,经相关体格检查后,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并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手术室治疗术后患者不适症状消失,并于术后5个月拔出管道。【基本信息】男、53岁【疾病类型】中耳炎【就诊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时间】2021年6月【治疗方案】手术治疗(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注射药物(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外用药物(呋麻滴鼻液)【治疗周期】住院3天,置管5个月【治疗效果】病情痊愈一、初次面诊患者男、53岁,自述7-8个月前开始,右耳有堵塞感,感觉耳朵闷,无听力下降,偶有耳部疼痛,于当地诊所就诊后,口服用药及滴耳药物(具体药名剂量不详)治疗,但是效果不佳,堵塞感及耳闷未减轻。于是前来我院就诊,门诊行体格检查,提示右耳鼓膜内陷,活动不佳,鼓膜下方约1/2有明显混浊,光锥反光不佳,左耳鼓膜活动可,无积液表现。鼻部右侧下鼻甲肥大,双侧扁桃体Ⅰ°肿大,左侧扁桃体上极可见一肿物,于是门诊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并收住院进一步治疗。二、治疗经过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后患者的病情,患者同意进行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了更为适合患者的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由于患者积液较为黏稠,所以行鼓膜穿刺注入适量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后,再将右耳中的积液吸除干净,然后将硅胶鼓膜通气管置入至鼓膜切口边缘,并用取消毒棉球堵塞外耳道口。手术较为顺利,术后患者返回病房,常规应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抗感染,期间患者主诉有鼻塞感,于是使用呋麻滴鼻液滴鼻保证鼻腔与咽鼓管通畅。三、治疗效果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病情逐渐好转。且因既往身体素质较好,术后正确护理,于术后3天出院,术后7天行耳内窥镜复查,通气管无堵塞、脱离;纯音听力测试,听力水平正常,患者自述右耳堵塞感、闷感均消失,耳部疼痛也基本消失。患者术后5个月,再次前来复诊,电耳镜检查可见通气管周围干净,且患者无异常症状,说明该治疗方案有效,给予拔管。四、注意事项患者术后右耳不适症状好转,住院3天后出院,十分开心,我感到十分欣慰。并在患者出院前提醒患者饭后及时漱口,保证口腔内的清洁。术后完全恢复前禁止游泳、潜水,平时洗头发可以由家人协助并将耳道用棉球塞住,以免右耳道进水,引发感染。平时要注意保暖,及时根据气温增添衣物,避免着凉,以免引起感冒,进而引发术后感染;另外,术后2周应医院复诊,检查右耳恢复情况;最后,若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留管后复查结果正常,术后3-6个月,即可拔管。五、个人感悟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是中耳炎里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虽好发于儿童,但是像本篇患者的成年人,由于病程迁延不愈,也可由急性发展为慢性,所以一旦出现耳痛、耳塞感、耳鸣等不适症状,且不能缓解,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另外,对于这类疾病的治疗,首要为使用盐酸氨溴索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但若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则可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手术治疗。
作者:赵谦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阅读量: 3466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患者男、61岁,3天前因感冒后再次出现左耳疼痛,伴有左耳流脓,不伴发热、头晕、头痛等症状,遂于我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给予患者血常规、纯音听阈测定、CT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慢性中耳炎。给予口服+外用药物治疗,治疗后病情已得到控制,症状明显好转。【基本信息】男、61岁【疾病类型】慢性中耳炎【就诊医院】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时间】2022年1月【治疗方案】口服(头孢克肟胶囊)+外用(过氧化氢溶液、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周期】居家治疗2周【治疗效果】病情已得到控制,症状明显好转一、初次面诊患者步入诊室时呈急性痛苦面容,仔细询问患者病史得知:既往存在左耳流脓病史10年,未予重视,每次自行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外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症状一般在感冒后反复出现,伴有听力下降、不同程度的耳鸣等,严重影响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患者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3天前因感冒后再次出现左耳流脓、流水,不伴有发热、头晕、头痛等症状,来我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提示: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取外耳道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纯音听阈测定提示:左耳传导性耳聋;颞骨CT提示慢性中耳炎;电子耳内窥镜检查提示:鼓膜紧张部穿孔,中耳腔黏膜充血,见少量脓性分泌物。结合患者临床表现以及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慢性中耳炎。二、治疗经过向患者交代病情: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常见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绿脓杆菌次之,根据经验选用广谱头孢三代口服抗生素(头孢克肟胶囊),同时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外耳道,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点耳。除必要的治疗外,生活中同样需要注意,饮食以易消化、营养为主;治疗期间注意休息。耳道停止流水、流脓干燥后,可考虑行鼓膜修补术提高患者听力,减少炎症发作次数。三、治疗效果经过上述病情沟通,患者对本疾病有了一定了解,了解到反复发作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会导致颅内外的并发症。经过2周口服药物+外耳道冲洗+外用药物治疗后,患者耳道流脓、耳痛症状明显缓解,听力略有提高,同时加强锻炼,避免着凉,以减少中耳炎发作频率。综上,患者共居家治疗2周,目前病情已得到控制,症状明显好转。四、注意事项很欣慰经过积极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改善。临床上慢性中耳炎的患者很常见,多数患者自认为这个病很常见,未予以足够重视,其实反复发作的慢性中耳炎会导致颅内外的并发症,因此患者在控制症状后,建议行鼓膜修补术,以提高患者听力,减少炎症发作次数。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适当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合理饮食。如果流脓症状加重,或出现发热、头痛、头晕等相关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复诊。五、个人感悟如果门诊上遇到外耳道反复流脓的患者,首先应警惕患者有无相关并发症的出现,慢性中耳炎可能会并发粘连性中耳炎、鼓室硬化、中耳胆固醇肉芽肿、隐匿性中耳炎等等。对于慢性中耳炎患者而言,日常生活中,首先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锻炼身体,避免感冒着凉,注意卫生,洗澡时防止污水入耳,谨慎游泳。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本疾病容易反复发作,出现上述症状后应及时就医,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张学强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 阅读量: 3445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20岁女孩偶然发现听力减退、耳痛、耳鸣等耳部不适症状,近期的不适感更加明显,在此期间未做任何处理,直接来我院就诊。通过详细检查,诊断该患者为分泌性中耳炎,于是给予消炎药物进行针对性处理,用药2周后,患者听力减退、耳鸣、耳痛等症状消失,病情得到治愈。【基本信息】女、20岁【疾病类型】分泌性中耳炎【就诊医院】上海长海医院【就诊时间】2020年6月【治疗方案】药物治疗(阿莫西林胶囊、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柠蒎肠溶软胶囊、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周期】用药2周,1个月后门诊复查【治疗效果】疾病已经治愈,听力减退、耳鸣、耳痛等不良现象消失一、初次面诊20岁女孩来到门诊后,自述耳部为不明原因的耳鸣、耳痛以及听力减退等情况,有时不适感较为明显,经过休息、按揉后也无法缓解。听完患者的描述后,我询问其是否有感冒、腺样体肥大等病史,其回答为没有,且之前也没有患过其他基础性病变。对其进行耳镜检查时,观察到患者存在双侧鼓膜呈琥珀色,鼓室内可见积液,听力学检查时发现患者确实存在听力减退的现象。结合上述检查以及耳部的不良现象,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并对其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二、治疗经过明确患者为分泌性中耳炎后,我积极与其进行沟通,应及时采取药物治疗,以防病灶蔓延或变重后发生耳聋,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女孩也表示会配合医治。于是为其开具阿莫西林胶囊消炎治疗,柠蒎肠溶软胶囊促粘液排出,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以及醋酸泼尼松片等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以便控制或减轻耳朵内部的感染病灶。药物治疗期间还应尽量维持鼻腔、咽鼓管通畅,使得分泌物更好的排向体外,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疾病好转、痊愈,也可减轻疾病带来的不适感。另外,嘱患者治疗期间需定期观察自身精神状态及症状改善情况,积极同我反馈,患者欣然答应。三、治疗效果在规范治疗的第3天,患者反馈自身精神状态逐渐好转,听力减退、耳鸣、耳痛等不良现象有一定好转的趋势。治疗第7天,患者听力减退、耳鸣、耳痛等情况明显改善。用药治疗2周后,耳部不适症状已经消退,达到较好的效果。患者本人也对本次的治疗效果较为满意,自述不用再因为耳部不适而感到忧愁。出院后1个月,患者再次前往门诊复查,此时病情已经完全痊愈,未有复发的现象。四、注意事项很高兴,经过一系列的治疗,患者再次前来复查时,病情已完全痊愈,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改善。但由于分泌性中耳炎较容易复发,因此患者仍需注意以下情况:1、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尤其是在恢复早期,尽量避免进食火锅、麻辣烫、肥肉、炸鸡等刺激性相对较大的食物,应适当进食牛肉、鸡蛋、菠菜、香蕉、牛奶等有营养的食物,并适当增加运动锻炼、按时休息,促进身体免疫系统正常工作;2、患者应在日常中对于感冒、鼻窦炎等疾病积极进行预防,以防患病后而诱发分泌性中耳炎;3、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耳部清洁,避免暴力抠耳朵,防止病情出现反复。五、个人感悟分泌性中耳炎多为感染、耳部外伤等因素所致,患病期间多会呈现出耳闷、耳疼、耳鸣等现象,本次病例中的患者就是较为典型的分泌性中耳炎表现。当出现分泌性中耳炎的类似表现后,应立即就医排查诱因,结合自身情况选择个体化处理方案,切不可忽略身体给出的异常信号而延误病情救治,或在家里盲目用药,否则较易造成病情迁延不愈,甚至继发严重的并发症。另外,在每位患者入院时,医生也要详细给其检查,从而更好的治疗疾病。
作者:张才云 上海长海医院 阅读量: 4490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中耳炎相对较为常见,病因可能与腺样体肥大、致病菌感染有关,根据具体原因给予手术、药物等方式治疗后,疾病一般可以得到痊愈。本篇患者因耳朵疼痛、听力下降、发热等症状前来我院就诊,确诊为中耳炎,其后在积极手术及药物治疗后,患者病情基本稳定,各项症状得到明显好转,顺利出院。【基本信息】男、17岁【疾病类型】中耳炎、腺样体肥大【就诊医院】上海长海医院【就诊时间】2019年5月【治疗方案】手术治疗(鼻腔镜下腺样体切除手术)+药物治疗(注射用头孢唑肟钠、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周期】住院3天时间,术后1周定期复查【治疗效果】病情基本稳定,症状得到明显好转一、初次面诊患者小田是一名17岁的男孩,初次来就诊时,患者用手捂住右耳,表情比较痛苦,同时用手表示自己咽痛无法说话。询问其父母得知,患者在1年前间断出现咳嗽、咽喉痛症状,到当地医院就诊后诊断为慢性扁桃体炎,给予抗炎药物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但仍会出现鼻塞、流脓鼻涕症状,偶尔出现张口呼吸、夜间打鼾等症状,并未影响到日常生活,因此也未继续给予治疗。但2天前,患者出现发热、耳痛症状,因此来我院就诊,查体后发现,患者右侧耳朵鼓膜充血,鼓室积液,咽部以及鼻部黏膜充血,扁桃体以及腺样体肿大,初步诊断为右侧中耳炎、腺样体肥大。二、治疗经过为进一步明确病因,我们给予患者肺部以及鼻咽部X线检查,肺部X线检查显示患者双侧肺部纹理增多,鼻咽部X线检查显示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影增厚,鼻咽腔狭窄,同时观察到腺样体肥大明显,堵塞鼻咽腔,继发耳道细菌感染,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可以明确上述诊断。经过与患者、患者家属商议后,建议给予患者鼻腔镜下腺样体切除手术。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我们对患者进行了全麻的手术操作,术中通过鼻内镜,可以清晰观察到腺样体并给予切除治疗,手术过程较为顺利,术后观察患者出血、感染的情况,患者术后出血较少,恢复情况较好,并未出现感染。 三、治疗效果给予患者行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后,患者症状有所好转,听力逐渐恢复。给予患者应用注射用头孢唑肟钠、氟沙星滴耳液,以预防感染,术后3天,观察患者恢复情况较好,伤口无出血、渗液现象,自觉耳痛、咽痛以及听力下降等症状逐渐恢复,鼻咽部伤口也恢复较好,于是准许出院休养。术后1周,患者前来医院复诊,自述不适症状完全消失,复查时发现右耳并无充血、积液,咽部也并无红肿,血常规检查结果也正常,提示疾病已经完全治愈。但仍需要随时观察耳朵以及咽部是否出现异常,于是嘱患者及其家属严密观察自身情况,若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到院就诊。四、注意事项很高兴,患者在经过一系列的手术治疗及术后用药,疾病得到治愈,但由于出院时患者病情并未完全恢复,因此还需注意以下情况:1、患者在出院后的恢复时期,需要避免用力触碰鼻子以及耳朵,避免影响伤口愈合;2、患者出院后应时刻注意检查鼻腔情况,避免炎症感染鼻腔黏膜,进而影响呼吸,如果出现不适症状,需及时前往医院就诊;3、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受凉感染,注意保暖,同时避免吸烟、饮酒,避免刺激呼吸道黏膜;4、在日常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保证充分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纤维素食物,如鸡蛋、牛奶等。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跑步等,以增强身体抗病能力。五、个人感悟正常情况下,10岁左右时人体腺样体会出现退化,但若并未退化,也可以引起其他疾病,对于中耳炎疾病,临床也常有因腺样体肥大等因素引起。例如本案例中的患者,主要由于腺样体肥大引起中耳炎,继而出现耳痛、流脓以及听力下降等症状,属于比较典型的中耳炎症状,但生活中,由于腺样体肥大引起的中耳炎病例中,患者除上述症状外,还可能会出现正常呼吸受阻,出现夜间打鼾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症状,进而危害生命健康。因此中耳炎并非小问题,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少年儿童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时,均需要引起注意,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并给予规律治疗,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
作者:张才云 上海长海医院 阅读量: 3592
全部 北京 上海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东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庆 陕西 甘肃 云南 新疆 内蒙古 海南 贵州 青海 宁夏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