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别名:身体发热;体温增高;大人发烧;大人发热)
挂号科室: 呼吸内科
发病部位:皮肤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是否传染:有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发热、头晕、惊厥
相关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沉
相关手术:肿瘤切除术
相关药品:头孢曲松钠、奥硝唑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多少度算发烧
86861次播放42次点赞
大人发烧38.5怎么退烧
77754次播放31次点赞
发烧抽搐原因
88026次播放56次点赞
发热恶寒怎么处理
36030次播放240次点赞
孩子高热不退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37163次播放168次点赞
高热并发症
43559次播放440次点赞
小儿高热护理的方法
31332次播放364次点赞
拔完智齿发烧38度怎么处理
13597次播放57次点赞
发烧一般是指发热,打HPV疫苗后畏寒发热,有可能是药物副作用所致,也可能和炎症反应、过敏反应有一定关系,需要根据不同原因进行治疗,密切观察身体变化,注意保暖。1、药物副作用:大多数人群打HPV疫苗后,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比如低烧、乏力、肌肉酸痛等不适,所以打HPV疫苗后畏寒发热,有可能是药物副作用引起。建议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如果休息1-2天能够自然缓解,说明没有太大问题,一般不影响健康,注意休息,及时补水即可;2、炎症反应:打HPV疫苗后畏寒发热,也可能是近期温度变化大、自身抵抗力差,造成呼吸道感染,引起发热。如果有鼻塞、流涕等不适现象,而且体温持续上升,甚至大于38.5℃,需要及时到医院做血常规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并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退烧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3、过敏反应:部分人群对HPV疫苗成分存在过敏反应,也会出现打HPV疫苗后畏寒发热,以及起皮疹等症状。通常需要进行观察,若仅是皮疹和发热,可以通过注意休息和饮水,使症状自然缓解。如果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情况,需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可能需要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等抗过敏药物。
作者:赵会荣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阅读量: 3243
一般情况下,若机体不对牛肉过敏,则发热的患者通常能吃牛肉,可以为机体补充部分营养。但不建议进食过多,否则可能会引起腹痛、腹胀或其他不适症状。1、是否能吃:在发热时机体通常会启动免疫机制抵御致病物质或维护机体的正常功能,此过程一般会消耗较多能量,故大部分发热的患者对营养和能量的需求与普通人相比会相对增多。由于牛肉中含有部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故若不对牛肉过敏可适当进食,一般不会对发热的病情造成较为严重不良影响;2、有何影响:若适当进食牛肉,通常可为机体补充部分相应的营养和能量,一般不会产生不利影响。但由于大部分发热患者食欲可能相对降低,且胃肠消化功能相对较差,而牛肉较难消化,若进食过多,可能会增加机体负担,引起腹痛、腹胀等不适。此外,若机体对其过敏,则不建议进食,否则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如呕吐、腹泻等。
作者:张浩晔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阅读量: 3617
发烧即发热,如果是感染引起的发热,可以理解为白细胞在战斗,但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热,白细胞的数量并不会增多,和白细胞在战斗这种说法没有关系。白细胞属于机体防御系统,可以吞噬病毒、细菌以及清理一些坏死组织,同时还可以产生抗体,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帮助身体恢复。1、感染:发热大多是感染引起,比如发生急性感染时,体温调节中枢会使体温升高,发热以后免疫系统更加活跃,同时发热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活性和繁殖,所以在发热时对病原微生物是防御性反应,此时白细胞的数量会增多,并通过毛细血管的内皮间隙渗出,在身体各个部分开始吞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各种病原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产生战斗。白细胞中的单核细胞具有清理功能,在急性感染时,身体同时会出现大量坏死组织,单核细胞会变得活跃,开始清理坏死的组织,帮助身体恢复;2、其他原因:少数发热不是感染引起,比如中暑,也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异常引起的发热,手术以后,特别是颅内手术,会造成中枢神经功能紊乱,也会引起发体温调节中枢异常出现发热,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都可以引起发热,但是这些发热通常不是机体防御系统导致,所以不能认为是白细胞在战斗。出现发热的情况,要引起重视,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详细检查,针对病因对症治疗。发热期间应该多休息,注意做好隔离,不要到人多的公共场合。
作者:张浩晔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阅读量: 4012
发低烧和发高烧都是发热的表现,并不能反映体质的好坏。发热的程度不同,通常是由不同的病原体感染导致,即使是身体素质较好的人群,也会出现发高烧。所以发热的温度高、低,并不能反映疾病的轻重。同一病原体在不同的人身上的表现程度不同,不同的病原体在同一人身上的表现程度也不同,发热的温度高低与身体素质,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例如老年人的各项功能都在逐渐减退,体温调节中枢敏感性会下降,出现病原体感染后,可能体温的变化不明显,出现发低烧的情况,此时并不能说明老年人的体质较好。大叶性肺炎的患者,多会表现出温度达到39℃以上,而青壮年也是其易感人群,因此出现发高烧的情况,就认为是体质不好导致,缺少一定的科学性。此外,发热的原因较多,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都会导致发热,患者出现低热也可能是肿瘤侵袭引起,这类患者也不能归为体质好的类别。如果一个身体素质较好的人,由于受凉、熬夜、压力过大等原因,出现短期内免疫力低下,也会引起发高烧的情况,因此不能简单通过发热的程度判断体质。
作者:苏冬菊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阅读量: 3903
低烧在医学上指的是低热,其可能是艾滋病的症状,但不具备特异性,并不能通过低热判断为艾滋病。想要判断艾滋病,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测诊断艾滋病抗体阳性,这是诊断艾滋病的金标准。艾滋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艾滋病病毒感染引起的综合征,主要侵犯和破坏人体CD4+T细胞,使细胞免疫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艾滋病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艾滋病期,急性期可出现低热、咽痛、恶心、盗汗、腹泻、关节疼等症状,无症状期无临床症状,与正常人无异,但存在CD4+T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艾滋病期可出现多种机会感染、肿瘤,常伴有低热、四肢无力、皮疹等症状。因此低热可能是艾滋病的症状,但也可见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尿路感染等情况,不具有特异性。确诊艾滋病后,患者需要尽早遵医嘱进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尽可能抑制艾滋病病毒复制,提高机体免疫力,延长生存期。
作者:蔡明钢 广东省人民医院 阅读量: 4253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中年女性来门诊就诊,自述:3天前无诱因出现发热,伴周身不适、咽痛。2天前,出现皮疹、疱疹,伴瘙痒,完善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减少,淋巴细胞绝对值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检查显示阳性,因此确诊为水痘导致的病毒性发热。给予抗病毒、免疫调节及对症治疗8天后,体温恢复正常,皮疹结痂脱落,痊愈出院。【基本信息】女、37岁【疾病类型】水痘、病毒性发热【就诊医院】辽宁省人民医院【就诊时间】2019年4月【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更昔洛韦注射液、薄芝糖肽注射液、炉甘石洗剂、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周期】住院治疗8天,1周后门诊复诊【治疗效果】体温恢复正常,皮疹结痂脱落,痊愈出院一、初次面诊患者为37岁女性,自述:3天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0℃,伴周身不适、咽痛。2天前,出现皮疹,开始为前胸少量疱疹,继之颜面部及头皮、四肢均出现水疱疹,伴明显瘙痒。查体:体温36.3℃,头皮、颜面、躯干、四肢可见大量丘疹和水疱疹,部分破溃,根据皮疹特点初步诊断为水痘导致的病毒性发热。完善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减少,淋巴细胞绝对值低,符合病毒性发热的特点,另外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检查显示阳性,因此确诊为水痘导致的病毒性发热。二、治疗经过水痘具有传染性,因此建议患者住院隔离治疗,患者由于家中有小孩,同意入院进行隔离治疗。经过检查确定患者是水痘导致的病毒性发热以后,给予规范的抗病毒以及免疫调节治疗,可使用更昔洛韦注射液静点,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口服,进行抗病毒治疗。另外静点薄芝糖肽注射液,可以提升机体免疫力。对于皮肤瘙痒,给予炉甘石洗剂进行局部涂抹。皮疹发生破溃,应用莫匹罗星软膏抗感染。治疗期间,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多休息,多饮水。三、治疗效果患者经过8天的隔离治疗和精心护理,体温恢复正常,咽痛好转,疱疹无增多,开始逐渐结痂。住院治疗8天后,身上的全部疱疹均结痂,部分疱疹痂皮脱落,没有遗留瘢痕,此时患者已经不具有传染性了,可以解除隔离,复查血常规结果也正常,患者病情稳定,达到了痊愈出院的标准,遂出院回家。建议患者1周后返院复查,明确身体恢复情况。四、注意事项患者经过8天的治疗顺利痊愈出院,作为主治医生感到很高兴。水痘感染后一般终身免疫,不会再感染水痘,但是部分病毒可以潜伏在机体的神经节内,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能发生带状疱疹,可导致较为严重的神经痛,因此建议该患者可在50岁以后适当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此外,患者在完善检查的时候检查出来有乙肝病毒感染,建议定期随诊复查,每半年至少复查一次,必要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平素注意休息,不要过劳,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而加重肝脏负担。五、个人感悟如果出现发烧、皮肤疱疹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不要自行用药治疗,因为很可能是水痘导致的病毒性发热,而此时的患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如果没有及时隔离治疗,很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早期抗病毒治疗,对于水痘来说还是很关键的,可以控制疱疹发展,加速病情恢复。因此,建议出现发烧、长疱疹的患者及时就诊,不要拖延,以免传染家人和朋友。
作者:薛宏丽 辽宁省人民医院 阅读量: 3846
全部 北京 上海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东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庆 陕西 甘肃 云南 新疆 内蒙古 海南 贵州 青海 宁夏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