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别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就诊指南


挂号科室: 新生儿科

发病部位:上腹

多发人群:新生儿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皮肤、黏膜黄疸

相关疾病: 感染

相关检查:胆红素检测、肝功能

相关手术:

相关药品:免疫球蛋白、茵栀黄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20000元)

新生儿黄疸视频

更多>

新生儿黄疸文章

更多>

两个月宝宝黄疸

一般来说,宝宝在出生三天后出现生理性黄疸,半个月左右即可自行消退。两个月的宝宝还存在黄疸可能是病理性黄疸所导致,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确定病因,并对因治疗。常见原因及治疗方法1、母乳性黄疸:母乳中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水平高,可催化结合胆红素变成未结合胆红素,此过程在小肠内进行,加上宝宝肠蠕动相对较慢,使大量应排泄的胆红素被这种酶解离成未结合胆红素,吸收增加,即出现母乳性黄疸。此时,可少量多餐喂养,按顺时针方向行腹部按摩,以增加肠蠕动,服用退黄药物如茵栀黄颗粒促进胆红素排泄,也可使用蓝光照射,配合多晒太阳以改善症状。母乳性黄疸不必过于担心,预后一般良好,因此建议坚持母乳喂养;2、巨细胞病毒感染:感染此病毒引起黄疸,可应用更昔洛韦、伐昔洛韦抗感染治疗,还可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以保护肝脏;3、其他:甲状腺功能异常或者其它遗传代谢疾病均可导致两个月的宝宝出现黄疸。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就医,查明病因并对因治疗,不宜自行处置,以免耽误病情。

作者:朱芮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阅读量: 3597

吃茵栀黄和照蓝光哪个伤害小

吃茵栀黄和照蓝光都是临床上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方法。相比较而言,照蓝光伤害小。茵栀黄即茵栀黄颗粒,是临床常见的退黄药物,新生儿服用可以起到利胆退黄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茵栀黄是从中药方剂茵陈蒿汤化裁而来,具有一定清热、祛除湿气、促进胆汁疏泄等作用,药性寒凉,长期服用容易损伤脾胃,且服用后可能会出现腹泻以及胃痛、哭闹等不良反应,同时由于大便次数增多,可能还会导致肛周皮肤红肿等不适。在临床上治疗新生儿黄疸最常用的还是照蓝光。照蓝光是使用特殊波长的光线对新生儿皮肤进行照射,促使其体内胆红素进行转变,并经胆汁或尿液直接排出体外,可促进新生儿黄疸快速消退,虽然可能也会出现腹泻、发热、皮疹等不良反应,但一般停止光照治疗后不良反应就会逐渐消失,症状较轻。另外,治疗时需注意,给新生儿适当补充水分,同时避免长时间照蓝光,以免导致皮疹、发热等不良反应出现。虽然,二者相比照蓝光伤害相对较小,但在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过程中,还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具体病情进行选择,而不是盲目根据伤害大小选择治疗方法。

作者:茅松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阅读量: 3905

新生儿黄疸正常范围

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常见的新生儿期临床问题,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身体器官或皮肤黄染的症状。新生儿黄疸范围在医学上指的是新生儿血清胆红素的范围,通常在超过5-7mg/dl时就可出现肉眼看见的黄疸。通常足月生产的新生儿2-3天内可出现黄疸,4-5天时可达到黄疸高峰,5-7天能够消退,存在通常不会超过2周时间。如早产儿出现黄疸,则可能在3-5天出现黄疸症状,在第5-7天时能够达到高峰,在7-9天左右能够消退,通常可维持3-4周,这些情况一般无需进行治疗,可自然消退。临床上足月新生儿通常检测7天内胆红素值形成表格,有利于判断是否为正常生理性黄疸或病理性黄疸,并判断是否需要采取治疗。一般情况下,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5mg/dl或每小时<0.5mg/dl为正常情况。但这种检测数值的划分并不绝对,因为影响新生儿出现胆红素值升高的因素较多,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应结合多种因素分析。除血清胆红素的数值外,还可通过临床表现黄疸来判断是否正常。如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没有明显哭闹、痛苦的表现通常为生理性黄疸。如果患儿血清胆红素数值较高,且黄疸长期没有自行消退时,应与医生沟通,诊治过程中评估黄疸风险,积极采取相关治疗等。

作者:茅松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阅读量: 5234

黄疸12.5

黄疸12.5是指新生儿黄疸值达到12.5mg/dL,因为新生儿黄疸值会随着出生时间而变化,所以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要求的正常值也不一样。如果孩子出生之后2-3天开始出现黄疸时,数值即达到12.5mg/dL,则属于较高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蓝光照射,以免出现胆红素脑病症状。如果在孩子出生4-5天时达到12.5mg/dL,尽管仍超过最高峰数值,但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及时进行治疗,遵医嘱口服退黄药物,如茵栀黄口服液,保证宝宝多吃、多拉,促进排便,加速胆红素消退,此种情况一般不太严重,无需特别担心。大多数生理性黄疸在孩子出生5-7天以后会逐渐消退,最长不超过2周。如果实在担心,可在2周后复查肝功能。如果持续升高,为病理性黄疸,可能为溶血性黄疸,可能为感染性导致的高胆红素血症,此时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查明病因后对症治疗。

作者:朱芮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阅读量: 5200

照了蓝光黄疸还是反复

蓝光照射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安全、有效的退黄方式,如果照了蓝光黄疸还是反复发作,可能是由于照射时间不够、合并病理性黄疸所导致。需及时咨询医生,确定病因,并对因治疗。常见原因及治疗方法1、照射时间不够:蓝光照射可转化皮肤表层的胆红素,使之转化成光异构体,然后从身体里排出,一般需照射3-4天。如果照射时间不够,则可能出现胆红素破坏速度大于蓝光照射胆红素排泄速度,导致黄疸反复发作。建议遵医嘱进行治疗,保证足够的照射时间;2、合并病理性黄疸:患儿黄疸消退后又重复出现,可能是合并病理性黄疸。出现面部、躯干、手足心黄染,伴有贫血、发热、反应差、精神萎靡、厌食等症状。可应用药物加速胆红素的代谢或抑制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可使用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口服益生菌进行治疗,合并溶血病时可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阻断溶血,从而减少胆红素的产生。注意事项新生儿照蓝光黄疸反复时,家长可给患儿适当吃益生菌、增加户外活动。若确定为母乳性黄疸,且黄疸较重时,应暂停喂母乳。

作者:朱芮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阅读量: 3839

肝功能总胆红素高

肝功能总胆红素偏高,可能是由于生理性原因导致,也有可能是由于肝胆疾病导致,具体情况需要医生来判断。常见原因及治疗方法如下:一、生理性增高: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可见总胆红素高,一周左右能够自行消退。此外如长期饮酒、剧烈运动等行为,也有可能会引起总胆红素偏高。生理性原因引起的胆红素偏高,一般是轻度升高,可以通过调整饮食、适度运动、加强休息逐渐进行缓解,一般可自行下降。二、病理性增高:1、肝炎:患者由于病毒、细菌、寄生虫、药物、酒精、自身免疫因素等使肝脏细胞受到破坏,出现肝脏炎症,可引起总胆红素高。在治疗上,根据不同的肝炎类型有不同的处理办法,慢性病毒性肝炎要进行抗病毒治疗,药物性肝炎首先要停用可疑的药物或毒性物质的接触,酒精性肝炎要戒酒,脂肪性肝炎要减重,自身免疫性肝炎要应用免疫抑制剂及激素治疗。保护肝脏功同时在治疗期间还需要给予甘草酸制剂、水飞蓟制剂、双环醇等护肝药物,能控制肝脏炎症坏死和纤维化进展。对慢性肝炎患者,尤其是有明显纤维化或肝硬化表现,建议应用抗纤维化药物治疗,如安络化纤丸、复方鳖甲软肝片等;2、胆石症:胆石症也可引起肝功能总胆红素高,这类患者会出现黄疸、肝区疼痛等症状,B超检查可发现结石影像,建议及时就医,需通过手术治疗取出结石或切除胆囊;3、其他:肝硬化、胰腺癌、肝癌、胆道梗阻等病变也可能导致肝功能总胆红素高,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

作者:陈志芬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阅读量: 5177

新生儿黄疸问答

更多>

新生儿黄疸医院

更多>
签约专家
新生儿黄疸 推荐专家
李军副主任医师

湖南省儿童医院  新生儿科

视频 | 文章 | 回复

个人简介: 李军,男,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南华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在临床一线工作已经10年余,熟练掌握新生儿急救技术及常见新生儿疾病救治,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4篇,完成新技术项目1项。 展开
个人擅长: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黄疸等 展开
立即免费咨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