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肿瘤

就诊指南


挂号科室: 骨科肿瘤

发病部位:脊柱

多发人群:20~50岁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放化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有遗传几率

相关症状:疼痛、麻木

相关疾病: 截瘫 椎管内疾病 椎管内囊肿

相关检查:血常规、CT检查

相关手术:椎管内肿瘤切除术

相关药品:环磷酰胺、氨甲喋呤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0-70000元)

椎管内肿瘤视频

更多>

椎管内肿瘤文章

更多>

椎管狭窄的治疗方法

椎管狭窄症的病理基础是椎管容积减小引起脊髓及神经根的压迫,并由此引发的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其机械性的压迫必须由机械性的减压作为根本治疗手段,对其病理基础的认识是临床治疗的基础,早期轻症患者保守治疗可能有效,如保守无效或者重症严重影响工作生活者唯有手术可以根治。  椎管狭窄患者早期症状不是特别明显,通常情况下是以卧床休息、理疗和药物治疗为主,保守治疗可以采用针灸按摩,起到打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如出现疼痛症状可以选择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保守治疗一段时间后疼痛症状会反反复复出现,因此以平时工作要劳逸结合,注意保养自己的身体。当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放射性疼痛,影响日常生活。对于病情比较严重或者保守治疗无效后,则需手术治疗,手术是以彻底减压为主,可以分为微创手术和开放性手术。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广泛应用。采用微小刀口或穿刺通道,在可视条件下完成。  综上所述,轻症椎管狭窄的治疗可以保守治疗开始,保守治疗无效之后应行手术治疗。

作者:张亘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阅读量: 75938

椎管内肿瘤的12个常见问题

1.什么是椎管内肿瘤?  椎管内肿瘤,临床上又称为嵴髓肿瘤。指发生于嵴髓本身、以及椎管内与嵴髓邻近的肿瘤。  2.椎管内肿瘤有哪些类型?  按肿瘤与嵴髓及硬嵴膜的关系,由内向外可以分为三类:嵴髓髓内肿瘤,嵴髓髓外硬嵴膜下肿瘤,硬嵴膜外肿瘤。髓外硬膜下肿瘤最常见,约占所有嵴髓肿瘤的40-60%,常见的有嵴膜瘤、神经鞘瘤、血管畸形、蛛网膜囊肿、脂肪瘤等;其次为髓内肿瘤,常见的有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血管母细胞瘤、囊肿、先天性肿瘤等。硬嵴膜外肿瘤类型多变,包括血管性脂肪瘤、转移瘤等,硬膜外肿瘤恶性多见。按肿瘤在嵴柱的分布区域,从上到下可分为:颅颈交界区、颈椎(高位颈椎和下颈椎)、胸椎、腰椎、骶椎椎管内肿瘤。按肿瘤与嵴髓的位置关系,可分为:嵴髓背侧、嵴髓背外侧、嵴髓腹外侧、嵴髓腹侧肿瘤。不同位置的肿瘤,手术难易程度差异很大,一般来说,高位颈椎、嵴髓腹侧、嵴髓髓内肿瘤手术难度相对交大,对神经外科医师的技术、经验、神经外科专用设备的要求较高。  3.椎管内肿瘤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   大部分是良性的,比如神经鞘瘤、嵴膜瘤、血管母细胞瘤等  少部分是恶性的,如星形细胞瘤、转移瘤、淋巴瘤等  4.椎管内肿瘤是怎么形成的?哪些人容易得?  椎管内肿瘤病理类型较多,大多没有明确的发病原因,目前研究发现可能与遗传因素、外力及应力因素、椎管内局部化学环境或生物学环境改变有些许联系。就发病特点而言,发病高峰年龄为40-70岁,男女均可发病。少数椎管内肿瘤,如“希佩尔-林道综合征”的椎管内血管母细胞瘤,神经纤维瘤病的椎管内神经纤维瘤,这些类型的肿通常伴有基因变异。但其它绝大多数类型的椎管内肿瘤无明确发病原因。  5.得了椎管内肿瘤会有哪些症状?  椎管内肿瘤最常见的症状为躯干或肢体疼痛、麻木、肢体无力或活动困难、大小便困难、性功能障碍。如果肿瘤位于颈椎,主要表现为枕颈部及上肢疼痛、麻木、无力。肿瘤位于胸椎,主要表现为胸背部疼痛、麻木,感觉感敏。肿瘤位于腰骶椎,主要表现为腰部、臀部、下肢疼痛、麻木,大小便困难、性功能下降等。  6.有哪些症状时就要怀疑椎管内肿瘤?  椎管内肿瘤,无论何种类型,主要危害在于持续性、进行性压迫嵴髓、嵴神经,导致嵴髓及嵴神经功能障碍。因此,如果出现持续、进行性加重的嵴柱部位疼痛、麻木,肢体疼痛、麻木,上肢无力或下肢行走不稳,大小便费力,性功能下降,则应考虑椎管内肿瘤的可能性。不少患者往往被误诊为颈椎病或腰椎间盘突出而耽误治疗或延误治疗。  7.得了椎管内肿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嵴柱磁共振检查(MRI)是诊断椎管内肿瘤的最佳、最主要的检查。肿瘤的部位、大小、与临近结构的关系通过MRI得以清楚显示,肿瘤的性质通过MRI做出初步判断,医生的诊疗依据MRI制定治疗策略。除此之外,入院之后医生会安排一些其它辅助检查,例如肢体诱发电位检查、嵴柱X线等。  8.得了椎管内肿瘤,应该怎样治疗?  (1)椎管内良性肿瘤:  显微手术切除是最根本的治疗方式。椎管内神经鞘瘤、嵴膜瘤、血管母细胞瘤等良性肿瘤通过手术可以得到很高的治愈率。在神经显微技术、神经导航技术、术中实时电生理监测技术、神经内镜技术、术中超声等技术和设备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类手术大多数能得到根治性切除,同时达到最佳的神经功能保护。  (2)椎管内恶性肿瘤:  以显微手术切除为主,以放\化疗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在保护神经功能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完全切除肿瘤或大部分切除肿瘤,解除肿瘤对嵴髓的压迫,从而缓解症状。二是明确了病理类型和分子分型,为放化疗辅助治疗提供病理学依据。  9.椎管内肿瘤的手术方式是什么?  显微手术切除  手术在神经外科高清显微镜下进行,视野放大数倍,嵴髓和其表面血管结构清晰可见,同时在术中实时电生理监测的保护下,纵行切开嵴髓,用显微器械小心分离并切除肿瘤。这是十分精细的手术,分离稍有不当,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需要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医师耐心、仔细地操作。  10.椎管内肿瘤的手术效果好吗?  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是综合性的,包括肿瘤与嵴髓的关系、手术前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手术医生的水平和经验、术后正确的康复等,因此需要制定综合性、个体化、精准化的手术方案。随着显微技术、术中电生理技术、术中导航技术、术中显影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椎管内肿瘤的治愈率越来越高。  11.椎管内肿瘤手术有哪些风险?  任何手术都有风险,特别是嵴髓手术,属于高精尖手术,  手术之后最常见的症状和并发症包括:  肢体疼痛、麻木,肢体活动障碍,感染等。  肢体疼痛和麻木是术后比较常见的症状,但大部分在术后半年内逐渐缓解。  12.椎管内肿瘤和嵴柱肿瘤有什么区别  椎管内肿瘤是累及嵴髓和嵴神经得肿瘤,与颅脑肿瘤一起,构成了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毫无疑问属于神经外科疾病。因此,这类肿瘤手术需要神经外科医师完成,需要用到专用高清显微镜、嵴髓专用显微器械、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术中导航等先进设备,当然,更为重要的是需要有娴熟显微手术技术和丰富嵴髓手术经验的神经外科医师团队。  嵴柱肿瘤是指长在嵴柱骨上面的肿瘤,是骨肿瘤的一部分,这类疾病属于嵴柱外科,在国外即可属于神经外科,也可属于骨科分支。在我国,目前大多归属于骨科,然而越来越多的神经外科中心开始涉及嵴柱肿瘤领域。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神经外科医师开始运用内固定技术,加上得天独厚的显微技术,治疗这类肿瘤存在先天性优势。

作者:范存刚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阅读量: 56497

什么情况下需要作椎管造影?

椎管造影又称“脊髓造影术”,即将造影剂经腰椎穿刺或小脑延髓池穿刺后注入脊髓蛛网膜下腔内,通过改变患者体位,在透视下观察其椎管内流动情况和形态。常用来诊断椎管内病变或椎管有无堵塞。常用的造影剂有碘苯脂,也可用气体。常用于椎管内肿瘤和蛛网膜粘连、脊髓压迫症须确定病变部位和性质者。  有些患者病情比较复杂,经过X线片或CT等检查后仍不能明确诊断和定位,或者怀疑其他部位还可能有病变时,可以考虑作椎管造影。体内有金属的患者,无法作MRI时,也可考虑作椎管造影。椎管造影是将造影剂注入蛛网膜下腔,然后根据造影剂在椎管中的流动情况,来判断整个椎管的情况,以便明确诊断和定位。由于以前用的造影剂是吸收很慢的碘油或碘苯酯等,所以有的患者有马尾刺激症状。       目前大部分医院采用水溶剂,吸收很快,患者基本上无不良反应。但由于造影剂很快吸收,所以照相需要及时,否则吸收后再照相就无法清楚地显影。

作者:王贵怀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阅读量: 51109

椎管内肿瘤常见病症有哪些?

1、 持续性疼痛夜间加重者;  2、 躯体束带束缚感或感觉过敏者;  3、神经根性疼痛进行性加重伴单侧或双侧肢体神经支配节段感觉障碍者;  4、无痛性肢体感觉减退,双足行走踩棉样伴无力或肌张力增高者;  5、影像学检查与临床症状体征不符者。由于椎管内肿瘤病变早期多隐匿,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常常被误诊及漏诊。如果延误诊治,病情会进展、恶化,甚至出现瘫痪、大小便失禁等后果,有以上症状者应尽早到医院行CT、MRI等辅助检查以确定诊断。

作者:韩国胜 上海长海医院 阅读量: 98269

什么是椎管内肿瘤有什么表现如何治疗?

椎管内肿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原发性椎管内肿瘤是指原发于脊髓、脊膜、神经根及椎管内各种周围软组织的肿瘤,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较为常见。随着CT和MRI在临床中的普遍应用,使椎管内肿瘤能够得到早期诊断。  主要临床表现:  1、根性疼痛  根性疼痛为早期较为突出的症状,出现早,常由一侧开始是其典型特点。因椎管内肿瘤多发生于脊髓背外侧,早期刺激脊神经背根,引起沿神经根分布区的放射性疼痛,常以腰腿痛、颈肩痛为首发症状,逐渐出现脊髓压迫征象。如无根痛,感觉异常症状出现较晚;少数患者可无明显根痛而仅有轻度的感觉障碍。如椎管内肿瘤位于脊髓腹侧,可无根性痛而出现运动神经根的刺激症状,表现为受压节段及所支配肌肉的抽动(肌跳)伴肌束颤动、运动不灵或无力等。病程后期出现脊髓横贯性损害,表现为病变水平以下肢体痉挛性瘫痪、感觉障碍、自主神经紊乱及营养障碍,膀胱直肠括约肌障碍。  2、夜间痛、卧眠痛  疼痛多为夜间静息痛,患者多在凌晨1:00~2:00时从睡眠(梦)中痛醒,被迫起坐或下床活动以求缓解疼痛。脊柱由完全伸直至完全屈曲位椎管长度变化改变约7cm。卧位时脊柱纵轴变长神经根受到牵拉,易被肿瘤压迫、刺激所致 而腰椎问盘突出症患者平卧后疼痛减轻,夜间很少发生突然疼痛。  3、波动性、间歇性  原发性椎管内肿瘤病程长,疼痛往往有波动性、间歇性,也是被误诊的原因之一。诊治期间因椎管内径的改变、脊髓水肿、血液循环的改变、神经功能代偿等因素的影响,使早期症状多不典型且有波动。  4、椎管内肿瘤楔压症  指椎管内肿瘤上下方的脑脊液压力差突然增大或由于椎管长度变化时,肿瘤在椎管内的位置发生变化,肿瘤出现移位,如同木楔卡压,加重对神经组织的压迫,引起疼痛甚至截瘫的临床现象称为椎管内肿瘤的楔压症。此种症状是有规律可循的,腰穿痛、造影痛、牵引痛或牵引瘫、卧眠痛均属于椎管内肿瘤楔压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对于临床诊断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5、感觉障碍  首发症状表现为肢体麻木、行走无力或不稳,继之麻木常很快上升或延及对侧肢体,主要是触觉纤维以及本体感觉纤维受累所致,易被患者早期发现,但临床上易被误诊为神经炎或脊髓血管性病变。  6、截瘫或括约肌功能障碍  椎管内肿瘤病情发展呈进行性加重,有感觉、运动和括约肌功能障碍。一般病程较长,约1~3年,马尾肿瘤可达10年以上,早期根性疼痛的部位及感觉障碍平面常可作为节段性定位的依据,病程有波动性,疼痛可暂时缓解,随后又有恶化。但有些肿瘤如血管瘤可在根性症状出现数小时至数天后便出现不全瘫至全瘫,又称为脊髓卒中。  治疗  椎管内肿瘤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尽早手术,术中尽可能减少脊髓进一步损伤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手术目标是完全切除肿瘤,改善神经功能,阻止神经功能恶化,提高运动和感觉功能。国内外学者认为:早期明确诊断,尽早手术切除,及时解除脊髓压迫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同时手术效果也取决于术前患者神经功能状况,资料显示,椎管内肿瘤术前症状越轻手术效果越好,甚至可以达正常状态。手术的效果与神经组织受压时间、范围、程度、肿瘤性质、部位和切除程度有关。在脊髓完全受压期以前手术效果好,而脊髓完全受压期时间越长手术效果越差。

作者:韩国胜 上海长海医院 阅读量: 89876

不同类型的椎管内肿瘤生长位置上有何区别?

根据肿瘤生长位置与脊髓和硬脊膜等的解剖关系,椎管内肿瘤可以分为3种类型,即硬脊膜外肿瘤、髓外硬脊膜下肿瘤和髓内肿瘤。  髓内肿瘤生长于脊髓内部,以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常见,其次为血管网织细胞瘤、海绵状血管瘤、脂肪瘤等,手术切除时常需要切开脊髓,需要对脊髓内肿瘤进行探查和分离,对脆嫩的脊髓组织常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相对髓外肿瘤慢,不同性质的肿瘤术后脊髓损伤程度不同,髓内肿瘤以星形细胞瘤预后较差。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脑脊柱外科陈鑫  髓外硬脊膜下肿瘤以神经源性肿瘤(包括神经纤维瘤和神经鞘瘤等)和脊膜瘤常见;硬脊膜外肿瘤以神经鞘瘤和脊膜瘤为常见,其次为血管瘤、脂肪瘤和转移瘤等。髓外和硬膜外肿瘤因肿瘤位置和大小不同,在椎管内生长可产生一定的占位效应,对脊髓和脊神经有不同程度的压迫,引起神经功能障碍,手术相对于髓内肿瘤来讲,对脊髓的损伤较少,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也较快,预后也较好。

作者:陈鑫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阅读量: 56696

椎管内肿瘤问答

更多>

椎管内肿瘤医院

更多>
签约专家
椎管内肿瘤 推荐专家
来秋山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骨科

视频 | 文章 | 回复

个人简介: 来秋山,男,主任医师,副教授。1989年毕业于新乡医在线看免费观看日本Av医疗系临床医学专业,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脊柱外科专业学会会员,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专业培训,在国家级和省级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一书,长期从事骨科临床工作,具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骨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脊柱(颈椎病、腰椎滑脱、椎管狭窄、椎管... 展开
个人擅长: 脊柱、颈椎病、腰椎滑落、椎管狭窄、椎管内肿瘤 展开
立即免费咨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