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别名:结肠组织癌性病变)

就诊指南


挂号科室: 肿瘤内科

发病部位:下腹

多发人群:慢性结肠疾病患者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化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有遗传几率

相关症状:腹胀、消化不良

相关疾病: 结肠息肉 肠梗阻 感染性休克

相关检查:肛管指诊、直肠镜

相关手术:乙状结肠癌肿除切除术

相关药品:甲氨蝶呤、乙胺嘧啶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结肠癌视频

更多>

结肠癌文章

更多>

腹部疼痛持续1年,要小心结肠癌!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74岁女性患者,自述下腹部疼痛1年,疼痛呈阵发性隐痛,当时未做理会,但近期不适感变重,还伴有里急后重、乏力的症状,于是来到医院寻求帮助,综合检查结果,诊断为结肠癌,采取手术以及药物治疗,患者的病情已得到较好的控制。【基本信息】女、74岁【疾病类型】结肠癌(乙状结肠癌)【就诊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时间】2022年4月【治疗方案】手术治疗(乙状结肠癌根治术)+静脉注射药物(注射用盐酸伊立替康、注射用头孢拉定)【治疗周期】院内治疗28天,出院10天后就医复查【治疗效果】疾病已得到控制,腹部不适症状消失一、初次面诊患者自诉在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疼痛不适,阵发性隐痛,伴尿频、尿急、尿痛,小便如洗肉水样,未进行治疗,腹痛加重,大便1-2次/日,逐渐出现里急后重,大便变细,无肉眼血便,大便伴黏液,尿液颜色同大便,伴乏力,感症状逐渐加重,近期体重下降约20kg。询问病史得知患者存在高血压病史,平时也按时服用药物。查体下腹部触及一大小约13cm实性包块,压痛明显,活动度稍差。完善CT后显示患者的乙状结肠壁明显增厚,累及膀胱左侧壁,符合恶性肿瘤的情况,以结肠癌(乙状结肠癌)收治入院。二、治疗经过我先将确诊为乙状结肠癌的结果告知患者,且癌细胞已经扩散至膀胱处,应及时采取手术、药物治疗,否则癌细胞继续向远处蔓延、扩散,则会使得疾病的治疗难度变大,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患者听后表示同意上述治疗方案。在局麻的情况下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术中完成乙状结肠癌切除、横结肠造口、膀胱部分切除、膀胱造口、阑尾切除术、左输尿管D-J管植入术,手术顺利,术后患者清醒后及时送回病房。予以注射用头孢拉定预防感染,同时也为患者开具了注射用盐酸伊立替康,通过化疗来防止癌细胞再生长或向远处蔓延。三、治疗效果术后第1天,患者的体温为36.8℃,未见发热的现象,精神状态尚可。术后第2天,患者的引流管通畅,下腹部疼痛、里急后重、黏液便、乏力的症状有所好转,没有其他异常现象。术后第28天,不适症状均消失,患者不伴有发热寒战、恶心呕吐、心慌胸闷等症状,造瘘口排便排气可。查体时患者的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可自行排尿,病情已得到控制,遂出院。出院10天后就医复查,也未见其他不良情况。四、注意事项对于患者可以正常出院,我也感到很高兴,不过在出院时我还是建议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1、应做好膀胱造口的护理工作,保证周围皮肤干燥、清洁,避免膀胱造瘘管脱出,同时还应按时夹闭膀胱造瘘管;2、平时尽量避免大量进食辛辣、油腻的饮食,应适当多吃萝卜、白菜、香蕉等高纤维素的食物,并适当活动,以保证排便顺畅,不要久坐、久站;3、另外,如在服用抗感染药物或化疗期间,存在明显不良症状,应及时就医向我说明。五、个人感悟结肠癌为恶性肿瘤,病程进展较快,较易向周围以及更远处的组织、器官浸润,进而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次病例中的74岁女性患者,因初始未在意自身存在下腹部阵发性隐痛的情况,而延误疾病的救治,使得癌细胞向膀胱处浸润,使得患者的不适症状加重,也造成治疗的难度变大。故建议平时发现自身有一直得不到缓解的异常现象时,及时就医。

作者:郑见宝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阅读量: 3942

因自感乏力就医,竟确诊为结肠癌!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61岁女性患者,主诉在10余天前,突然间感到乏力,还伴有头晕、耳鸣的症状,经过休息后一直得不到缓解,因此来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病理学检查结果,可诊断为结肠癌,立即给予患者手术、药物治疗,患者的病情已得到控制。【基本信息】女、61岁【疾病类型】结肠癌【就诊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时间】2022年2月【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右半结肠切除术)+静脉注射药物(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治疗周期】院内治疗24天,每月按时就医复查【治疗效果】病情已得到控制,腹泻、乏力、血便症状消失一、初次面诊第一次见到患者时,患者自述存在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病史,每日按时服用相应的药物,在10余天前,不知怎么回事突然感到乏力,还伴有头晕、耳鸣,活动后心慌、胸闷,时感上腹部疼痛不适,偶感恶心,无呕吐,进食欠佳,现为明确自身不适感的原因入院诊治。查体时发现患者腹部可扪及包块,粪便隐血试验为阳性,肠镜检查时显示患者的结肠肝区有灰白淡红色的小组织多块,质地较软,疑似结肠癌。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以及肠镜检查结果,以结肠癌收治入院。二、治疗经过患者入院后完善病理检查示:(结肠肝区)腺癌,即结肠癌。综合考虑后先与患者沟通,确定尽快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的手术治疗,患者听后表示积极配合治疗。手术前为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手术区域进行消毒,在患者右边的腹部进行直线切开,将患者的右半结肠系膜、横结肠右端、右半结肠切除,手术进程顺利。待患者清醒后安全送回病房,术后让患者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进行抗感染治疗,并让患者进行化疗以杀灭癌细胞、控制癌细胞扩散,所用的化疗药物为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三、治疗效果院内治疗24天后,患者的病情已得到控制,腹泻、乏力、血便的症状消失,应用抗感染以及化疗药物期间未发生明显不良症状。其精神状态、饮食、睡眠以及大小便均正常,也不伴有恶心、呕吐、胸闷、胸痛等症状,查体时患者的腹部平坦、腹肌柔软、无压痛,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无红肿、渗出的情况,允许患者出院。四、注意事项当患者的病情好转,并开开心心出院时,我想心里也感到十分高兴,但在出院时我还是要叮嘱患者注意以下几点:1、虽然已经出院,但是患者身体还是比较虚弱,我建议患者回家后注意休息,不要太过劳累,保持心情舒畅;2、饮食上在保证每日饮食摄入均衡的前提下,适当多摄入高纤维食物,如黄瓜、苹果、香蕉、芹菜等,日常适当吃可有利于胃部蠕动,促进食物消化,进而预防便秘,并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可有助于病情好转;3、我也反复嘱咐患者,每月要按时就医复查,以便随时监测病情变化情况。五、个人感悟结肠癌这个疾病,在早期及时治疗,并做好生活调护,疾病的预后较好,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抑制体内的癌细胞扩散到其他部位,而危及自身的生命。就像本次病例中的61岁女性患者一样,在发现自身存在异常症状时,选择就医诊治,而不是自行盲目服药,这个方式我也比较提倡。另外,我也建议平时多关注自身健康,按时就医体检。

作者:郑见宝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阅读量: 3940

42岁男性患有结肠癌,平时竟无不适感!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42岁男性患者,自述平时并没有腹痛、恶心、呕吐、里急后重、粘液血便、肛门坠胀感等症状,1天前常规体检时发现横结肠占位,于是来到我院寻求进一步诊察。经过系统检查后,可诊断为结肠癌,予以手术以及口服药物,患者的病情已得到控制。【基本信息】男、42岁【疾病类型】结肠癌【就诊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时间】2022年3月【治疗方案】手术治疗(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口服药物(罗红霉素胶囊、阿奇霉素片)+静脉注射(氟尿嘧啶注射液)【治疗周期】院内治疗15天,定期门诊复查【治疗效果】病情稳定,无不适症状一、初次面诊第一次见到患者时,患者自述在1天前体检时发现自身存在横结肠占位,日常不伴有腹痛、恶心、呕吐、里急后重、粘液血便、肛门坠胀感等症状,在外未采取治疗措施。详细询问后得知患者既往存在高血压病史,平时有规律服药,查体时发现患者的腹部柔软、未扪及肿块,上腹部稍压痛无反跳痛,肠镜检查时显示横结肠3cm占位,进一步完善病理检查后,结果为横结肠高级别上皮瘤变、不除外浸润,遂以结肠癌收治入院。二、治疗经过告知患者其存在结肠癌后,又与患者做了充分沟通,得到患者的认可后,确定尽快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前进行腹部术区皮肤消毒、铺手术巾,全麻后进行腹部穿刺,于患者的横结肠中间件结肠肝曲、右半结肠分离出来,并将回肠末端以及横结肠右侧切除,最后将患者的左侧横结肠和回肠末端的断口进行吻合,手术进程顺利。待患者清醒后安全送回病房,术后让患者服用罗红霉素胶囊、阿奇霉素片进行抗感染治疗,并予以患者氟尿嘧啶注射液进行化疗,以防止癌细胞扩散。三、治疗效果术后首日,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稳定,精神状态尚可,说明手术顺利。术后15天,患者自述服用抗感染药物以及进行化疗后没有明显不适症状,查体手术切口恢复良好,无发热、寒战、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的症状,饮食、大小便均正常,遂出院疗养,嘱其定期回院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四、注意事项随着患者的病情逐渐得到控制,并且可以出院回家治疗,我感到十分欣慰。出院时我叮嘱患者,可以适当多吃芹菜、生菜、香蕉、黄瓜等粗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并多喝温水,有助于大便排出顺畅,辅助预防便秘的发生,同时还应避免久坐、久站。生活中保持心态平和,睡眠充足,做好保暖措施,短时间内尽量不要做重体力劳作或大幅度运动。另外,还应按时到门诊复查,坚持化疗,我也会结合患者的病情合理调整治疗用药。五、个人感悟临床上有些患者,在患病后也许并不会伴有明显不适感,就像本次病例中的42岁男性患者一样,平时并未有任何不良症状,但是在体检后显示存在横结肠占位,进一步检查后确诊为结肠癌,不过患者也无需太过担心,早期采取手术、化疗后,本次病例患者的病情已得到较好的控制,后期按时复查即可,从本次病例可以得知按时体检的好处。

作者:郑见宝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阅读量: 4931

66岁大爷确诊乙状结肠腺癌,手术加化疗好转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患者因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而就诊,在完善相关检查时发现便常规潜血阳性,考虑有消化道出血,遂行胃肠镜检查并进行病理活检,结果提示乙状结肠腺癌。由于乙状结肠腺癌比甲状腺结节的病情紧急,故建议先进行乙状结肠腺癌的治疗,患者同意。通过手术及化疗等治疗,患者的乙状结肠腺癌被成功切除,在后续随访中未发现肿瘤复发。【基本信息】男、66岁【疾病类型】乙状结肠腺癌【就诊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就诊时间】2021年11月【治疗方案】手术治疗(腹腔镜下乙状结肠腺癌根治术)+药物治疗(注射用盐酸头孢甲肟,同时输入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脂肪乳氨基酸(18)注射液、氯化钾注射液)+胃肠减压+气压治疗+化疗(注射用奥沙利铂、卡培他滨片)【治疗周期】住院2周,术后1个月复查开始化疗【治疗效果】术中成功切除肿瘤,在后续的随访中未发现肿瘤复发迹象一、初次面诊患者因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而就诊,TI-RADS分级为4a级,无食欲亢进、心悸、体重减轻、失眠、怕热、多汗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表现,具有6%-11%的恶变几率,但患者临床没有与之有关的症状。理化检测提示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正常,甲功七项正常,肿瘤标记物正常,但便常规潜血阳性,影像学检查胸部及腹部CT均未提示占位性病变。考虑患者有消化道出血可能,遂行胃肠镜检查,发现非萎缩性胃炎、乙状结肠癌的可能性大,病理结果确诊为乙状结肠腺癌。追问患者既往病史,主诉常有腹部不适、乏力症状出现。二、治疗经过乙状结肠腺癌诊断明确,是一种乙状结肠恶性肿瘤,与甲状腺结节相比,需优先解决,否则易延误治疗,容易出现肝、肺等远处转移,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危及生命。与家属及患者充分交流,征得同意后,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乙状结肠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需禁食水、胃肠减压、心电监护、气压治疗,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静脉滴注注射用盐酸头孢甲肟,同时输入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脂肪乳氨基酸(18)注射液、氯化钾注射液等补液。患者住院治疗2周后出院,嘱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开始化疗,方案为注射用奥沙利铂和口服卡培他滨片。三、治疗效果术中成功切除肿瘤,术后患者恢复较好,无发热、腹痛、腹胀等炎症及肠梗阻表现。术后1周后进食清流食,逐渐过渡到半流食,减少液体输入,停止抗生素的使用,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正常,腹部CT未见积液及包块,予以拔除腹腔引流管,切口拆线,给予出院。在后续的随访中未发现肿瘤复发迹象。四、注意事项很高兴患者经过治疗达到临床治愈,但仍嘱其注意饮食结构,避免凉、辣、黏性食物,防止腹痛、腹胀甚至肠梗阻的发生。同时加强营养,少食多餐,尤其多进蛋白类食物,提高自身免疫力。患者应调整心态,应对不良情绪,正确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遵医嘱复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五、个人感悟本例患者是因为甲状腺疾病就诊,无明显腹痛、腹胀、排气及排便困难等肠梗阻症状,没有大便频、脓血便、里急后重等左半结肠癌表现,容易忽略结肠疾病的存在。幸好在完善检查时,及时发现大便潜血阳性,通过肠镜检查发现了乙状结肠腺癌,并及时进行根治术。肠道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越来越年轻化,但具体发病原因至今不详,理论上与结肠息肉,尤其是结肠绒毛状腺瘤样息肉、溃疡性结肠炎、遗传因素,以及常进食烧烤及腌制、高盐、高蛋白食物有关,日常生活中难以预防,因此体检就显得非常重要,年龄>40岁都应积极进行胃肠镜检查,及时发现病变,提高预后。

作者:杨建光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阅读量: 4997

体检告知乙状结节恶性肿瘤,63岁陈大叔选择手术切除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陈大叔在体检时被告知乙状结节恶性肿瘤,遂来检查确诊。经过CT结果显示,初步诊断为乙状结节肿瘤,进一步做粪便隐血试验、分子标志物明确诊断为乙状结节恶性肿瘤,根据结果显示肿瘤分期早,进行手术将整个乙状结肠,部分降结肠和部分直肠切除,术后患者无不适症状,病情得以初步控制。【基本信息】男、63岁【疾病类型】乙状结节恶性肿瘤【就诊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时间】2019年3月【治疗方案】手术切除(整个乙状结肠,部分降结肠和部分直肠切除)【治疗周期】住院治疗2周,1个月后复查【治疗效果】患者无不适症状,病情得以初步控制一、初次面诊63岁陈大叔在女儿陪同下来医院就诊,他的女儿表示,患者在体检时被告知乙状结节恶性肿瘤,遂来检查确诊。通过询问病史,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症状,只是偶尔腹胀,后建议患者做影像学检查来了解腹内情况,明确是否患有乙状结节肿瘤,CT结果显示,乙状结肠中段近端的非对称和周向壁厚度增加,并延伸至结肠周脂肪,初步诊断为乙状结节肿瘤,随后进一步给予粪便隐血试验、分子标志物检查,结果明确诊断为乙状结节恶性肿瘤,告诉患者及家属,根据结果显示分期较早,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并提倡术后化疗作为辅助治疗,来降低复发几率和提高生存率。患者及家属同意治疗方案。二、治疗经过入院后给患者安排手术,在麻醉和消毒的情况下,在腹部腹直肌旁切口,切开皮肤、皮下脂肪,探查盆腔和其他内脏是否有转移,然后提起乙状结节,暴露乙状结节系膜根部的血管、结扎,再切除整个乙状结肠,部分降结肠和部分直肠, 行结肠和直肠端吻合,最后进行止血,生理盐水冲洗盆腔,放置引流管,进行切口缝合。三、治疗效果因为乙状结节恶性肿瘤手术是一个比较大的手术,并且患者年纪大,所以恢复的时间会比较慢,要等到2-3个月,患者身体完全恢复后再进行辅助化疗治疗,以免身体不能够承受化疗带来的副作用。由于患者病情发现及时,分期早,没有出现转移,手术范围也扩大切除整个乙状结肠,所以术后恢复较好,于住院2周时准予出院。嘱患者1个月后复查身体情况,判断何时进行辅助化疗,以降低复发率。四、注意事项很高兴患者经过治疗症状得到了改善,但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依旧需要注意部分事项:1、患者术后的饮食要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再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保证营养需求,可以多食用小米粥、大米粥、藕粉汤、蛋羹、豆腐脑等,必要时可以药物营养支持;2、需要卧床的患者,家属要按时给患者按摩、翻身,保持患者身体的清洁与干燥,防止褥疮发生;3、癌症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家属要给予患者更多关心和安慰,帮助患者提高信心,积极面对疾病的治疗。五、个人感悟通过对该病例的了解,按时体检可以有效预防重大疾病的发生,就像该患者这次病情发现及时,分期早,又及时地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帮助,也提高了自身的生存率。同时对于乙状结肠癌患者术后要长期复查,防止肿瘤发生转移或者复发。患者平常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维持体内充沛的精力,适当的运动来增强身体免疫力,对疾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李悦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阅读量: 4740

腹痛腹泻,也需警惕乙状结肠恶性肿瘤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患者王奶奶平时身体状况良好,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因腹痛、腹泻7天,并且7天内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发生改变,就诊于我院,行腹盆腔增强CT及结肠镜检查,诊断乙状结肠恶性肿瘤,经过我院规范的诊治,行腹腔镜下乙状结肠切除术,术后积极对症支持治疗,患者无腹痛、腹泻,好转出院。【基本信息】女、69岁【疾病类型】乙状结肠恶性肿瘤【就诊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时间】2021年12月【治疗方案】手术治疗(腹腔镜下乙状结肠切除术)【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5天【治疗效果】术后肿瘤被完整切除,无腹痛、腹泻,好转出院一、初次面诊王奶奶是一位老农民,平时身体状况比较好,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没有家族性遗传疾病,因腹痛、腹泻7天就诊于我院。简要询问王奶奶情况,无明显诱因出现中腹部疼痛,为阵发性钝痛,排便后可缓解,无放射痛,腹泻4次/日,为黄色稀便,无血便,无眩晕,有呕吐3次/日,量少,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外院CT检查显示:乙状结肠近段肠壁节段性增厚并腔内软组织肿块,浆膜面毛糙,恶性可能,请结合镜检。我告诉王奶奶需要住院治疗进一步检查,经与王奶奶商议,确认入院治疗。二、治疗经过入院后,为王奶奶完善相关术前辅助检查,生化全项、凝血四项、传染四项等均提示正常,血常规发现,血红蛋白:100g/L,提示存在贫血;大便隐血试验(+),说明有消化道出血;给予腹盆腔增强CT显示为乙状结肠上段系膜侧软组织肿块,恶性可能。最终诊断为乙状结肠恶性肿瘤。诊断明确,跟王奶奶及家属沟通,需手术治疗,同意手术后与麻醉科协同下行腹腔镜下乙状结肠切除术,等待病理结果回报,病理结果显示:高分化腺癌,侵及肌层,淋巴结未见转移。三、治疗效果术后常规进行禁食水、葡萄糖补液、奥美拉唑抑酸、抗生素抗感染等治疗后,术后第3天,建议王奶奶下地活动,以期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经过手术治疗后,王奶奶大便次数减少接近正常,大便带血消失,腹痛明显好转,此次住院15天,患者顺利出院。王奶奶说,她不久后又可以在田园里劳作了,积极乐观的心态对疾病的治愈很有帮助。出院前叮嘱王奶奶,术后要定期复查。四、注意事项很开心王奶奶能够顺利出院,回归正常生活,手术虽然顺利结束,恢复良好,但是患者出院后应注意平时有无发热、手术切口红肿、流脓等症状,如果发现局部或者全身异常情况,建议及时到医院复诊。另外建议定期来院复查血常规、癌胚抗原、结肠镜,以防止肿瘤复发。饮食上,建议少吃多餐,多吃蔬菜水果,高蛋白饮食,良好的饮食结构可以保持患者大便通畅。戒烟戒酒,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对于疾病的康复也至关重要。五、个人感悟乙状结肠恶性肿瘤是源于乙状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症状早期表现比较隐匿,患者常常有便血、腹痛、腹胀等症状,还可见排便次数增多、排便性状改变等。其中,血便对于肠癌的诊断具有很大的意义。如若出现上述症状,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王奶奶就诊很及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医生治疗,没有耽误病情,预后较好。有些患者对于自己的身体情况不重视,直到进展到晚期才来就诊的案例屡见不鲜,希望患者及家属能够重视日常生活中微小的症状变化,及时就诊。

作者:李悦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阅读量: 4748

结肠癌问答

更多>

结肠癌医院

更多>
签约专家
结肠癌 推荐专家
刘奎杰副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胃肠外科

视频 | 文章 | 回复

个人简介: 刘奎杰,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擅长:胃炎、阑尾炎、胃溃疡、胃癌、食道癌等疾病的诊治。 展开
个人擅长: 胰十二指肠切除、复杂性肝癌切除、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胰腺体尾部、巨脾、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道探查、... 展开
立即免费咨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