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别名: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类风湿病)
挂号科室: 风湿免疫科
发病部位:手/足
多发人群:女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有遗传几率
相关症状:体重减轻、低热
相关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
相关手术:肌腱撕裂后修补术
相关药品:双氯芬酸、羟氯喹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类风湿关节炎针灸治疗效果
36616次播放459次点赞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式
22934次播放111次点赞
类风湿关节炎可以针灸治疗吗
38333次播放86次点赞
汗蒸对类风湿有效果吗
32565次播放272次点赞
什么是类风湿因子
20970次播放225次点赞
如何降低类风湿因子
40504次播放273次点赞
手指类风湿的病因
28548次播放344次点赞
手指类风湿最早期症状是什么
49859次播放153次点赞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本篇病例患者,55岁,于半年前出现全身关节疼痛,于院外服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醋酸泼尼松片进行药物治疗,但并未起到明显效果,因疼痛已经影响其日常生活,所以来我院就诊检查,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行药物治疗7周后,病情得到控制,关节疼痛等不适症状缓解,但由于该病的特殊性,仍需间断服药。【基本信息】女、55岁【疾病类型】类风湿关节炎【就诊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时间】2019年5月【治疗方案】药物治疗(醋酸泼尼松片、甲氨蝶呤片、雷公藤多甙片)【治疗周期】住院治疗5天,3个月门诊随访【治疗效果】病情好转,不适症状缓解一、初次面诊患者女、55岁,于半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全身关节疼痛,其中双手关节疼痛最为严重,但是并未引起患者重视,院外服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具体剂量不详,但是治疗效果差,疼痛、关节肿胀等不适症状持续不缓解,于是今日来院,在门诊行体格检查,提示双手近端关节肿大,符合类风湿关节炎体征。给予患者X线检查,结果示:双腕关节骨质密度减低,可见小囊状骨质破坏,关节间隙狭窄消失,关节面模糊不清。给予患者血常规检查,结果示:红细胞沉降率升高。结合患者主诉,初步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收入院。二、治疗经过根据检查结果,初步拟定仅药物治疗控制急性症状即可,与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检查结果后,又讲解了诊疗计划,决定先采用小剂量醋酸泼尼松片联合甲氨蝶呤片、雷公藤多甙片进行治疗,同时给患者及家属讲解了药物疗效并强调了药物治疗的重要性,患者及家属欣然接受药物治疗。在用药期间持续观察患者病情,嘱咐他们有不适症状,及时告知。住院观察5天后患者症状有所改善,于是予以出院继续服药治疗。三、治疗效果患者经院内治疗5天,复查结果提示炎症指标下降,说明此治疗方案对患者有效。出院后嘱其继续服药6周,再次回到医院门诊复诊,复诊结果提示关节压痛数量、疼痛程度、关节肿胀数量、红细胞沉降率等均有所下降,患者自觉双手关节、左膝关节疼痛的症状也明显减轻。四、注意事项患者此次来医院复诊,能明显感觉出她精神放松,我也为患者的好转感到欣慰,但同时也提醒患者,还应注意日常饮食,禁止吃油腻的食物,如肥肉、内脏、烧烤等,防止超重,导致左膝关节疼痛加重。此外,虽然这次复诊的检查结果比较好,但是仍然不能掉以轻心,因为类风湿关节炎目前无法根治,需要终身间歇性治疗,之后需要每3个月来复诊一次,如果后续病情稳定可以延长到版面复诊一次,患者对此表示理解。五、个人感悟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应早诊断、早治疗,并且一种治疗方案效果不好时,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更换治疗方案。而本篇中的患者,在治疗前期并未重视此病,也没有根据自身情况及时与医生说明,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对疾病本身的治疗,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好在未造成严重后果,且后续治疗中,依从性较好,所以病情也得到了控制。
作者:田娟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阅读量: 4459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对称性、炎性外周多关节炎。通常会导致因肌腱和韧带拉伸引起的关节畸形以及因软骨和骨侵造成的关节破坏。本篇病例患者双腕关节痛40余年,加重1天入院就诊,立即给予患者手术及药物治疗,患者预后良好。【基本信息】男、63岁【疾病类型】类风湿关节炎【就诊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时间】2019年1月【治疗方案】手术治疗(截骨矫正术)+药物治疗(氯芬那酸片、布洛芬缓释胶囊、醋酸泼尼松片、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硫酸链霉素、甲氨蝶呤片、环孢素软胶囊)【治疗周期】住院治疗30天,3个月门诊随访【治疗效果】手术顺利病情好转后,无其他并发症,予以患者出院一、初次面诊患者,男,63岁。患者40余年前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今日无明显原因出现双手掌指关节、指间关节及双腕关节疼痛,伴有关节肿胀、活动受限,有晨僵,晨僵约1小时。患者体温正常,院外间断自服“醋酸地塞米松片5mg口服”及止痛药物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疼痛缓解,后双手指逐渐出现关节畸形。1天前患者自觉上诉症状较前加重,伴有双肩及双肘关节疼痛及肿胀,活动受限,院外未给予特殊处理。查体:双手畸形,左手无名指天鹅颈样畸形,双腕关节、肘关节肿胀,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关节活动度正常,下肢无水肿,无静脉曲张。痛、温、触觉正常,肌肉无萎缩、无瘫疾,无共济失调。双侧Babinski征、脑膜刺激征阴性。给予患者数字X线摄影,结果示:双腕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尚光整,其双拇指指间关节面下可见小囊状改变,关节呈轻度畸形改变。初步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二、治疗经过由于患者处于炎症发作期,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后,给予患者氯芬那酸片、布洛芬缓释胶囊、醋酸泼尼松片控制症状。入院3天后,患者急性期经药物治疗基本控制,全身症状较稳定,患者关节肿胀缓解,给予患者”截骨矫正术“手术顺利,患者清醒后返回病房。给予患者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硫酸链霉素预防感染,同时给予微波治疗,促进创口愈合。鼓励患者在术后立即开始手指及前臂的主动及辅助主动的运动,减轻肿胀的手指活动及肢体主动提拿轻物的练习。此外,给予患者免疫抑制药物,甲氨蝶呤片、环孢素软胶囊。三、治疗效果患者经手术治疗及用药治疗后,患肢症状好转,饮食、睡眠及大小便正常。术后14天患者创口愈合良好,拆除石膏夹板。在术后28天,患者患肢活动度恢复良好,逐步去除固定的支具。查体没有发烧现象,无手术后感染。在患者及家属要求下可予以出院。患者入院时关节肿胀、疼痛、晨僵等症状明显缓解,且无其他明显不适,四、注意事项患者病情好转后出院,我由衷为患者感到开心。嘱患者出院后应继续进行康复训练,遵医嘱继续使用药物,不可擅自停药,也不可擅自减少或增加药物剂量。对于存在关节肿痛、发热伴有全身症状的急性发作期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可逐渐增加活动,以免过久的卧床导致关节废用,肌肉萎缩等。日常应注意饮食中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要充足,多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鱼肉、鸡蛋、苹果等,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花椒。出院后注意戒烟戒酒。日常注意保暖,避免感冒。五、个人感悟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呈急骤性,但病程进展较短促,一次发作后可数月或数年暂无症状,静止一段时间后再反复发作。发作呈隐袭性者的病程进展缓慢,全程可达数年之久,其间交替的缓解和复发是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征。部分患者每次发作后缓解是完全性的,但每经过一次发作病变关节变得更为僵硬而不灵活,症状更为严重,最终使关节固定在异常位置,形成畸形。如本篇病例患者,由于类风湿关节炎反复发作40余年,症状逐渐加重,手部形成严重畸形,必须行手术治疗缓解症状。
作者:田娟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阅读量: 4422
睡醒关节酸痛可能是非病理性因素,如剧烈运动、睡觉姿势不当、着凉引起,还可能是病理性因素,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等原因引起,需要进一步检查才能确诊,明确病因后再积极治疗。一、非病理性因素:1、剧烈运动:比如长期不运动,在剧烈运动后会导致过度劳累,肌肉无氧代谢生成乳酸,乳酸堆积在关节及肌肉组织中,引起睡觉醒来关节酸痛,这种情况通过休息及热敷可以逐渐缓解,一般无需特殊治疗;2、睡觉姿势不当:比如睡眠中关节长时间受压,可导致关节血液循环不好,局部缺血缺氧可导致睡醒后关节酸痛。治疗上可以进行局部热敷或适当活动关节,必要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外用非甾体类药物,比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3、着凉:夜间睡觉关节受凉,可引起局部无菌性炎症,炎症刺激也可引起醒后关节酸痛。治疗可以局部热敷或者红外线理疗,一般不需要特殊用药,平时注意保暖即可。二、病理性因素:1、类风湿关节炎:病因多为自身免疫因素及遗传因素,主要是类风湿因子作用在关节处,引起晨起关节僵硬、酸痛,从而表现为睡醒关节酸痛,疼痛伴游走性及关节肿胀,类风湿关节炎多累及手足部的小关节,且为对称性关节酸痛、肿胀。治疗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氨蝶呤片,止痛可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比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或布洛芬缓释片;2、强直性脊柱炎:病因同样为遗传及自身免疫因素,早期主要是骶髂关节疼痛,中晚期病变累及脊柱,经夜间休息可导致关节炎症加重,表现为晨起关节发僵、睡醒关节酸痛。治疗主要是控制炎症,减轻或缓解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沙利度胺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止痛可选用洛索洛芬钠片;3、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既往有高尿酸血症,在前一天夜间如果进食过多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如海鲜、啤酒等,可引起痛风性关节炎,导致睡醒关节酸痛,且关节红肿明显、皮温增高。治疗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用秋水仙碱,症状控制后,降低尿酸水平可选用非布司他调节尿酸代谢,平时还要注意低嘌呤饮食。
作者:王诗军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阅读量: 4321
类风湿也就是类风湿关节炎,主要累及手、足部的小关节,炎症大多呈对称性,患病人群通常是女性,但男性也可能患病。无论是哪种性别,治疗的方法都一样,需要患者正确的认识类风湿关节炎,配合医生尽早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如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一、一般治疗:如果关节处有明显的肿胀、疼痛,尽量卧床休息并对关节采取制动措施,待肿痛得到缓解后,再开始进行功能锻炼,逐步恢复类风湿关节炎导致的关节僵直。锻炼过程中可以配合热疗、电疗等局部理疗方法帮助缓解关节的不适症状。二、药物治疗:1、西药治疗: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需要选择的治疗方案也有所不同,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可联合多种药物针对症状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等;可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如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来氟米特等;小剂量、短期使用的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以及生物制剂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拮抗剂等;2、中药治疗:可以使用植物药制剂,如白芍总苷等;也可以使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需到医院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用药,常用药材有雷公藤、青藤碱、常青藤、青风藤、络石藤、寻骨风等。也可通过针法、灸法等方法缓解相关症状。三、手术治疗:经过上述手段不能缓解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或者病情进一步发展,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外科手术,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手术措施,如关节松解术、滑膜切除术、关节置换术等。平常要注意关节的保暖,不要太过劳累,坚持进行功能锻炼,以维持和恢复关节的功能,可以到医院的康复科或专业的康复机构进行,也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在家里进行。
作者:周亚欧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阅读量: 3991
类风湿即类风湿关节炎,这种疾病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外周关节的非特异性炎症,包括晨僵、手指红肿疼痛、关节变形等,其中手指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当出现这种情况时需要到专业的风湿免疫科进行诊疗。临床上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并不明确,考虑与自身免疫、细菌和病毒的感染等因素相关,除此之外,具有类风湿关节炎遗传史的人群也有患病的概率。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手指疼痛可能是由于在类风湿因子和抗瓜氨酸抗体作用下,手指发生了炎症反应,对关节软骨及其周围组织造成持续的破坏,出现红肿、疼痛。类风湿关节炎主要有以下几点治疗方法:一、一般治疗:可以通过用毛巾热敷来缓解症状,饮食上注意少吃或不吃寒凉性和含嘌呤食物,如海鲜类产品,平时减少抽烟喝酒的频率,多注意休息;二、药物治疗:缓解手指疼痛的同时,也需要治疗原发病症,目前用于类风湿关节问题的常用的药物分为第一、二、三线的药物。1、第一线主要是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常见的有吲哚美辛、扶他林、尼美舒利、芬必得等,此类药物的消化道副作用相对较轻,具有一定的消炎、止痛、解热的作用;2、第二线药物有抗疟药物、免疫抑制剂和柳氮磺吡啶等,常见的有青霉胺、甲氨蝶呤等,此类药物对于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症状具有较好的改善效果;3、第三线药物主要为激素,常见的有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对于一、二线药物不能控制缓解的患者,使用此类药物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4、手术治疗,对于手指持续疼痛并出现活动障碍的患者,可通过手术来进行相关症状的改善。早期可行受累关节滑膜切除术,以减少关节液渗出,防止血管翳的形成,保护软骨以及软骨下骨组织,改善关节功能;也可在关节镜下行关节清理、滑膜切除术;晚期可根据病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5、康复治疗,可以用手部养生操来改善手指疼痛,手部养生操主要是双手伸出平齐,掌心向下,虎口相对,相互缓慢撞击,注意两手在碰撞过程中动作要轻柔,多进行几次,在结束后放松呼吸。
作者:周亚欧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阅读量: 4301
甲氨蝶呤是风湿科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可以用于类风湿的治疗,但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在治疗类风湿之前要了解该药的正确使用方法,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该药物。一、甲氨蝶呤的服用方法1、甲氨蝶呤可以抑制细胞的增殖,延缓和控制类风湿的病情发展,在使用前应做血常规和免疫因子的检查,明确是否可以对类风湿因子起作用,在确定能够使用时,应先用口服的方式,如果效果较好的情况下再选择静脉注射,具体的用药时间、次数及其剂量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遵医嘱严格执行;2、在使用甲氨蝶呤疗效较好,没有发生其他不良反应时可以长时间使用,对于需要用手术方法治疗类风湿的患者,用药期间也不会影响手术。但若是用药期间转氨酶水平上升到正常的3倍以上就需要立即停药,等到转氨酶水平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后,再调整用药;3、针对早期的类风湿可以单独用甲氨蝶呤,当单一治疗难以控制病情时,建议用叶酸等其他药物进行联合治疗,在保证甲氨蝶呤的作用外,还可以减少甲氨蝶呤的不良反应。二、服用甲氨蝶呤的注意事项1、甲氨蝶呤的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正常或增殖迅速的组织,初步表现为口腔溃疡,随着药物的不断作用,还会出现白细胞减少、抵抗力下降、恶心、呕吐等;2、在甲氨蝶呤的剂量随着疗程增加时,可能会对肝肾功能造成伤害,因此建议在用药一个月左右进行肝肾功能的检查;3、需要使用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的患者,在用药的前3个月,建议每两周进行一次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项目,之后可1-3个月检查一次;4、使用过甲氨蝶呤的患者,建议在半年或者一年后再进行妊娠;妊娠期以及哺乳期的患者,一般情况下是需要禁用甲氨蝶呤的。对于类风湿的治疗,仅依靠甲氨蝶呤是不够的,必要时需要配合一般治疗、外科手术或血浆置换术和免疫吸附等方式进行综合治疗。
作者:周亚欧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阅读量: 4650
杨铁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风湿免疫科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主要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炎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它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是以35-50岁为多见,早期诊断主要...
郎海燕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血液免疫科
类风湿性的疾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炎症介导性的疾病,确诊这种疾病,首先需要药物治疗,选择非甾体类的药物、糖皮质激素,改变病情药物治疗。非甾...
全部 北京 上海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东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庆 陕西 甘肃 云南 新疆 内蒙古 海南 贵州 青海 宁夏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