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障碍

就诊指南


挂号科室: 心理科

发病部位:精神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心理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焦虑、抑郁

相关疾病: 焦虑症 抑郁症 冲动控制障碍

相关检查:心理方面检查

相关手术:

相关药品:安定、氯氮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适应障碍视频

更多>

适应障碍文章

更多>

如何理解适应障碍?

对城市生活不适应的农村老太太――适应障碍个案。 儿子在城里工作,最近买了楼房。小夫妻为了孝敬老人,将远在农村的母亲接到家里住。老太太刚开始还很高兴,很快烦恼就接踵而至。先是生活不习惯,比如乘电梯,因为不识字,学了一个星期才会;比如锁门,总怕锁不好,而在老家农村,是不需要锁门的。二是白天孩子上班后,自己独自在家, 附近没有熟人,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很寂寞。三是怕做的饭菜不合儿媳口味,儿媳又不说,时间长了影响儿媳健康。慢慢地,老太太开始睡不着觉,不愿说话,连电视都不想看,怏怏不乐,忧心忡忡,神不守舍,甚至有一次差点走失。经过仔细询问,老太太的病情达不到抑郁症的程度,诊断为适应障碍。

作者:田成华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阅读量: 45183

癫痫患者存在什么样的适应障碍问题?

由于癫痫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耻辱感,受人歧视,觉得低人一等,回避与他人交往或者是产生敌对心理、易激惹、情绪不稳定,这样很容易与他人发生矛盾,造成人际关系不良和职业适应性障碍,对工作、学习、生活造成影响。  而癫痫治疗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患者职业适应不良,所以出现一系列的经济适应问题。癫痫发作是突发突止的形式,而癫痫患者一般对发作都有一定的恐惧心理,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癫痫发作,然而癫痫的发作很难控制,对癫痫的发作存在一定的适应障碍。

作者:李学秀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阅读量: 13326

适应障碍诊断标准

       适应障碍  因长期存在应激源或困难处境,加上病人有一定的人格缺陷,产生以烦恼、抑郁等情感障碍为主,同时有适应不良的行为障碍或生理功能障碍,并使社会功能受损。病程往往较长,但一般不超过 6个月。通常在应激性事件或生活改变发生后 1个月内起病。随着事过境迁,刺激的消除或者经过调整形成了新的适应,精神障碍随之缓解。  一、症状标准:  1、有明显的生活事件为诱因,尤其是生活环境或社会地位的改变(如移民、出国、入伍、退休等);  2、有理由推断生活事件和人格基础对导致精神障碍均起着重要的作用;  3、以忧虑、烦恼、抑郁、焦虑、害怕等情感症状为主,并至少有下列 1项:  (1)适应不良的行为障碍,如退缩、不注意卫生、生活无规律等;  (2)及生理功能障碍,如睡眠不好、食欲不振等。  4、存在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不包括妄想和幻觉)、神经症、应激障碍、躯体形式障碍,或品行障碍的各种症状,但不符合上述障碍的诊断标准。  二、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三、病程标准:精神障碍开始于心理社会刺激(但不是灾难性的或异乎寻常的)发生后 1个月内,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 1个月。应激因素消除后,症状持续一般不超过 6个月。  四、排除标准:排除情感性精神障碍、应激障碍、神经症、躯体形式障碍,以及品行障碍等。  适应障碍突出症状用第 4位编码表示:  短期抑郁反应  1、符合适应障碍的诊断标准;  2、抑郁为主的精神障碍开始于心理社会刺激(但不是灾难性的或异乎寻常的)发生后 1个月内,符合症状标准尚不足 1个月。  中期抑郁反应  1、符合适应障碍的诊断标准;  2、抑郁为主的精神障碍开始于心理社会刺激(但不是灾难性的或异乎寻常的)发生后 1个月内,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 1个月,但持续不到半年。  长期抑郁反应  1、符合适应障碍的诊断标准;  2、抑郁为主的精神障碍开始于心理社会刺激(但不是灾难性的或异乎寻常的)发生后 1个月内,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半年,但持续不到 2年。  其它恶劣心境为主的适应障碍  1、符合适应障碍的诊断标准;  2、主要症状为除抑郁以外的其它恶劣情绪,如焦虑、烦恼、紧张,及愤怒等;  3、排除其它以焦虑或抑郁为主要症状的特定诊断。      混合性焦虑抑郁反应  1、符合适应障碍的诊断标准;  2、主要症状为混合性焦虑抑郁情绪障碍。    品行障碍为主的适应障碍  1、符合适应障碍的诊断标准;  2、主要症状为品行障碍或行为问题,如悲伤反应导致的攻击或反社会行为等。  心境和品行混合性障碍为主的适应障碍  1、符合适应障碍的诊断标准;  2、主要症状为恶劣情绪与品行障碍的混合状态。

作者:何鸣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阅读量: 66077

适应障碍的主要表现

症状表现多种多样。按主要精神症状可分以下类型:  1、以情绪低落、忧伤易哭、悲观绝望等为主的抑郁型(严重者可出现自杀行为),或以焦虑、烦恼、害怕、敏感多疑、紧张颤抖、愿向别人倾诉痛苦等为主的焦虑型;2、以逃学、矿工、斗殴、粗暴、破坏公物、目无法纪和反社会行为等为主的品行障碍型;以孤独、离群、不参加社会活动、不注意卫生、生活无规律等为主的行为退缩型;以影响学习或工作,效率下降(成绩不佳)为主的工作学习能力减弱型。  3、但许多病人出现的症状是综合性的。如一个少年和亲人分离后,表现为抑郁、易怒、不知所措和暴力行为、则根据其突出症状分型,假如无突出症状则为混合型。病人也常伴有生理功能障碍如睡眠食欲不佳等。  4、起病通常在应激性事件或生活改变发生后 1个月之内,除长期的抑郁性反应外,症状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 6个月。

作者:许国安 泉州市第三医院 阅读量: 29359

适应障碍是什么?

因长期存在应激源或困难处境,加上病人有不一定的人格缺陷,产生以烦恼、抑郁等情感障碍为主,同时有适应不良的行为障碍或生理功能障碍,并使社会功能受损。病程往往较长,但一般不超过6个月。通常在应激性事件或生活改变发生后1个月内起病。随着事过增迁,刺激的消除或者以过调整形成了新的适度,精神障碍随之缓解。  症状标准:  1 、有明显的生活事件为诱因,尤其是生活环境或社会地位的改变(如移民、出国、入伍、退休等);  2 、有理由推断生活事件和人格基础对导致精神障碍均起着重要的作用;  3 、以抑郁、焦虑、害怕等情感症状为主,并至少有下列1项:  ① 适应不良的行为障碍,如退缩、不注意卫生、生活无规律等;  ② 生理功能障碍,如睡眠不好、食欲不振等;  4、 存在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不包括妄想和幻觉)、神经症、应激障碍、躯体形式障碍,或品行障碍和各种症状,但不符合上述障碍的诊断标准。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精神障碍开始于心理社会刺激(但不是灾难性的或异乎寻常的)发生后1个月内,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1个月。应激因素消除后,症状持续一般不超过6个月。  排除标准:排除情感性精神障碍、应激障碍、神经症、躯体形式障碍,以及品行障碍等。

作者:黄兴兵 广州市脑科医院 阅读量: 11223

大学新生要警惕适应障碍等心理问题

某大专院校曾传出一条使人十分震惊的消息:一位刚进校不几天学生跳楼自杀了!孩子自杀的原因令人吃惊的简单:天气炎热,学校没有空调。然而,从医学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学校生活条件差只能说是孩子自杀的表面原因,如果在事前及时对这个孩子进行心理检查,是可以发现他的心理问题,及时干预,挽救他的生命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民已进入高心理负荷时代,而且这种“灰色心理”越来越逼近孩子。根据目前我国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的一些调查,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小学生约为13%,初中生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大学生约为25%。大学新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反映在适应不良、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忧郁和偏执等五个方面,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是适应障碍。例如:小李在家被父母捧为掌上明珠,她想象中的大学生宿舍是宽敞而舒适,带有浴室和卫生间,还有洗衣机。入校后,她才发现大学生活其实很艰苦,凡事要靠自己。由于她在家只知读书学习,既不会洗衣服,又不善与人交往,最后因适应障碍出现失眠、焦虑、忧郁等症状,不得不离校休学。大学生活对于新生来说是完全陌生的,现实情况和他们的想象有出入,其中有一部分学生在适应新环境中会有困难,有一些坎儿迈不过去就会成为心理问题。  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有社会、家庭、自身等各方面的原因,但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学生不能适应大学生活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生活自理能力差;二是心理承受能力差;三是人际交往能力差。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注意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进入大学后,新生应该积极适应新的环境,勇敢地面对困难,在新的环境中锻炼自己,逐步建立自信,合理安排生活,锻炼自己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心理问题则不要讳疾忌医,应该及时找心理医生咨询、倾诉、寻求帮助。

作者:刘学军 湖南省脑科医院 阅读量: 23706

适应障碍医院

更多>
签约专家
适应障碍 推荐专家
陈波主任医师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医院  心理康复科

视频 | 文章 | 回复

个人简介: 陈波,女,主任医师,2001年毕业于内蒙医在线看免费观看日本Av,大学本科,主任医师。从事精神卫生领域工作19年,共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科研三项,2009年在北京安定医院进修学习,主持完成科研项目《包头市三级综合医院焦虑、抑郁状况调查分析》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擅长: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应激相关障碍、进食障碍、睡眠障碍、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等。 展开
个人擅长: 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应激相关障碍、进食障碍、睡眠障碍、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等。 展开
立即免费咨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