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血管畸形(别名:脊髓血管瘤、脊髓血管错构瘤、脊髓动静脉瘤、脊髓葡萄状血管瘤等)
挂号科室: 神经外科
发病部位:脊柱
多发人群:40岁以上男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肌力弱、间歇性跛行
相关检查:X线、CT、MRI检查
相关手术:血管内栓塞术
相关药品:正丁基-α-氰丙烯酸盐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0-50000元)
脊髓血管畸形的治疗方法
48128次播放244次点赞
先天性脊髓血管畸形治愈率高吗
22426次播放223次点赞
脊髓血管畸形的类型
47272次播放317次点赞
脊髓血管畸形的病因
38638次播放204次点赞
脊髓血管畸形怎么治
39163次播放65次点赞
第Ⅳ型脊髓血管畸形有什么特点
49039次播放457次点赞
脊髓血管畸形如何治疗
33556次播放468次点赞
脊髓血管畸形什么症状
27613次播放336次点赞
复合手术又称为杂交手术,是把介入和手术整合在一起,同时使用2种方法治疗脑和脊髓血管病。复合手术平台极大的提高了脑和脊髓血管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可以治愈过去无法治愈的脊髓血管畸形。但是其硬件设施非常昂贵,需要特殊的手术间。目前大的医疗中心也往往只有一间。宣武医院从2012年引进了复合手术间,供神经外科和血管外科共同使用。目前复合手术在神经外科的脊髓血管畸形、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弓上血管再通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李桂林 目前脊髓血管畸形的复合手术一般是张鸿琪主任或者凌锋教授主刀。但复合手术室我们每周只能使用一天,而复合手术往往非常复杂和精细,手术时间长,一天的时间只能完成一台复合手术。而目前需要做复合手术的病人很多,排队时间长。为了尽可能治疗更多的病例,对于部分如果经济情况比较好,希望尽快手术的病人,我们安排到和睦家医院复合手术间进行手术。手术等待时间在一周以内。他们是外资医院,不能报销,按项收费极其昂贵,经过多方协商和努力争取,目前脊髓血管畸形复合手术病人住院费和治疗费打包,根据复杂程度,一般是11~15万。 在此对于需要复合手术治疗的脊髓血管畸形的患者深表歉意,复合手术等待时间真的比较长,我们只能尽力,每周都不会浪费复合手术间使用的机会,但确实仍不能及时的治疗大多数的病人。
作者:李桂林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阅读量: 66831
误区:海绵状血管瘤和蔓状血管瘤。 大量研究表明所谓的“海绵状血管瘤”和“蔓状血管瘤”均不是肿瘤,而是胚胎发育时和血管形成相关的先天性血管畸形。所以目前将这两者分别定义为“静脉畸形”和“动静脉畸形”。 误区:毛细血管畸形是毛细血管数量增多引起的。 研究认为毛细血管畸形是一种后微静脉畸形,并不是毛细血管数量太多引起的疾病。 治疗的误区: 误区:手术切除是静脉畸形的首选治疗方案。 静脉畸形不等累及到皮肤,皮下脂肪,而且常侵入到肌肉内,并呈弥漫性分布。单纯手术切除静脉畸形不但容易破坏功能而且无法处理在肌肉内的病灶治疗效果不佳。静脉畸形的治疗可以首选硬化剂注射治疗,对于无法藉此完全消除的问题,再考虑手术、激光等其它治疗来“锦上添花”。手术治疗对静脉畸形来说有时是“灾难性”的。 误区:放疗和同位素治疗可以做为脉管畸形治疗的常规方法。 放疗可以破坏血管,但是从疗效和其对正常组织的损伤综合考虑,不能做为脉管畸形的常规治疗手段。 误区:单纯的阻断知名供血动脉可以治疗动静脉畸形。 动静脉畸形并不等同于动静脉瘘或者是动脉瘤,它的供血动脉为多条。除非阻断病灶的全部供血动脉,否则其它动脉将出现代偿,反而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是灾难性的。 误区:硬化剂的安全问题 硬化剂是双刃剑,可以带来痊愈和危险。比如酒精在动静脉畸形的使用,如果没有足够地了解其中的技巧和风险,甚至可以导致器官的缺失和死亡。 误区:手术切除前没有足够的影像学判断。 对于特殊部位,如头颅部位和脊柱部位的病灶存在和中枢神经系统交通的可能,贸然手术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 误区:手术切除过程中还是要注意根治。 比如:对于女婴的乳房区域,手术容易影响乳房发育问题,此外,腮腺去病灶对于面神经等,都应该比较谨慎。
作者:薛磊 河北省儿童医院 阅读量: 29704
1、认识脊髓血管畸形 脊髓血管畸形是指出现在脊髓里、脊髓表面或脊髓附近的一些异常血管结构。脊髓像人体其他的器官组织一样,需要由动脉将血液运输至毛细血管滋养组织的细胞,然后由静脉来将血液引流回心脏。正是这些血管产生了异常的生长,导致了脊髓血管畸形。 当发生脊髓血管畸形时,可能通过几种方式对人体产生损害,从而导致症状出现: (1)当畸形出现时,血液直接从动脉流向静脉,绕开了毛细血管,从而导致正常的脊髓细胞缺血死亡。 (2)畸形的动脉或静脉血管很脆弱,容易破裂,导致脊髓出血。 (3)有时候畸形血管团会增大,从而压迫正常的脊髓。 (4)畸形血管团产生的异常血流,占据了静脉引流的通道,导致正常的脊髓静脉血无法返回心脏,从而造成脊髓淤血和静脉高压。这是一种少见而复杂的疾病,当前还没有明确发病率的准确数据。 2、脊髓血管畸形是一大类疾病的统称 脊柱的结构包括骨质的椎管和内部柔软的脊髓,脊髓与椎管的骨性结构之间有被膜包绕――分别是蛛网膜和硬脊膜。于是根据脊髓血管畸形发生的位置和畸形团的类型可以将其分成以下几类: (1)畸形发生在脊髓内,主要表现为异常的互相缠绕的畸形动静脉,称为脊髓动静脉畸形,约占总数的33%; (2)畸形发生在脊髓内或脊髓周围,主要表现为动脉和静脉的异常相通,称为脊髓动静脉瘘,约占总数的12%; (3)单纯累及硬脊膜,主要表现为动脉和静脉的异常相通,称为硬脊膜动静脉瘘,约占总数的32%; (4)畸形同时累及到椎体、椎体外的皮肤和肌肉、椎管内的硬脊膜和脊髓等多个结构,称为体节性脊柱脊髓血管畸形,又叫Cobb’s病,约占总数的7%;此外还有更加少见的硬膜外动静脉畸形,椎旁动静脉畸形等。 3、脊髓血管畸形是怎么得上的? 脊髓像人体其他的器官组织一样,需要由动脉将血液运输至毛细血管滋养组织的细胞,然后由静脉来将血液引流回心脏,就是这些脊髓的动脉和静脉在发育过程中异常的生长导致了脊髓血管畸形。这种异常发育一般出现在胎儿发育的早期,并不具有明显的遗传性。 4、脊髓血管畸形能预防么? 因为脊髓血管畸形往往是胚胎发育异常所致,目前还没有发现明确的导致其发生的原因。故当前无法预防脊髓血管畸形病变的发生。但是通过脊髓的磁共振扫描,能够及时发现这种疾病,从而得到正确有效的治疗,改善预后。 5、脊髓血管畸形都有哪些症状? 脊髓血管畸形的临床表现主要与脊髓的功能受损有关,我们都知道人体的运动、感觉和大小便都与脊髓有关。当脊髓血管畸形发生时,导致脊髓功能受损,主要表现为三方面的症状: (1)感觉异常,如疼痛,肢体麻木、对冷热的感觉异常; (2)运动障碍,如一侧或双侧的肢体无力; (3)大小便异常,包括便秘、小便困难、大小便失禁等。 6、脊髓血管畸形急性出血的识别 脊髓血管畸形表现出症状有急性和缓慢进展两种方式,而突然表现出症状往往是由于畸形团急性出血所致。这种急症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尽快行核磁检查,明确诊断,并转往具有治疗能力的医院。 在脊髓出血后会立即出现急剧的背痛或腰痛,并且会迅速蔓延成肢体瘫痪、感觉消失和大小便失禁。这个过程往往在1天内急剧出现。如果是在上颈段髓内出血时,会影响患者呼吸,重症者可以在数小时或数日内死亡。 7、脊髓血管畸形的主要诊断手段 当我们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考虑诊断为脊髓血管畸形时,建议患者依次进行以下检查: (1)脊髓MRI:是发现该疾病的首选方法。可以全方面的了解脊髓血管畸形团的位置、大小、是否出血等; (2)脊髓血管CTA:能够快速的初步确定发生病变的异常血管,并指导其后的血管造影检查。 (3)脊髓血管造影:是确诊脊髓血管畸形的惟一方法,可以明确异常血管的结构、位置,同时评估可以采用的治疗方法。脊髓血管造影也是栓塞治疗的基础。 8、脊髓血管畸形的治疗办法 脊髓血管畸形的治疗主要包括两大类治疗方法: (1)手术切除:即用外科手术的办法,到达病变处,将异常血管切除; (2)介入栓塞:通过微导管和微导丝,在X线的透视下,沿体内血管到达病变处,将异常血管用栓塞材料致密栓塞。 因为脊髓血管畸形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疾病,大多数患者是需要以上两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并分阶段多次的进行治疗。 9、什么是脊髓血管畸形的复合手术? 高科技的复合手术间是一个既能进行手术、又能术中实时进行血管造影的手术间。脊髓血管畸形的复合手术就是利用复合手术间,通过术中实时的脊髓血管造影来区分正常与异常血管,指导手术并确保切除完全,从而提高手术切除的准确度和完全切除率。脊髓血管畸形的复合手术开始于2013年,使脊髓血管畸形的治疗效果上了新的台阶。 10、脊髓血管畸形的治疗目的 临床实践中,采用手术或介入栓塞的办法,将异常血管畸形的完全去除,标志着患者的治愈。同时脊髓的功能至关重要,如若损伤可引起患者终身的感觉或运动障碍,我们的治疗目的就是最大可能的将畸形血管团清除,同时又尽量保证患者正常的脊髓功能不受损或少受损失。 11、为什么脊髓血管畸形是世界性的难题? (1)该病属于罕见病,病例量少,对疾病认识需要长期的积累。 (2)该病属于疑难病,异常血管构筑复杂,需要长期的研究和学习。而对血管结构认识清楚,是治疗的基础。 (3)即使认识清楚,因为脊髓组织精细,容错空间小,稍有不慎即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因此需要高超的手术技巧和长时间的训练。 12、脊髓动静脉畸形是否容易被误诊,最容易被误诊为那种疾病? 很容易误诊,因为这是一种少见疾病,许多医生对此病认识不充分,容易误诊为椎间盘突出、脊髓炎、前列腺增生等。 13、什么是脊髓动静脉畸形? 脊髓动静脉畸形是脊髓血管畸形的一种,是指供应脊髓组织的动脉和引流脊髓的静脉异常生长形成的蔓状血管丛,这些异常的动静脉我们称之为畸形血管团。因为畸形血管团的存在产生相应的脊髓功能受损的症状。 14、什么是Cobb's病? 是一种脊髓血管畸形综合症,其累及范围较广,包括椎旁的皮肤、肌肉、椎体以及椎管内的硬脊膜和脊髓,而且这种病变往往呈节段性。这种病人有时候在皮肤表面可以见到咖啡色斑。 15、什么是硬脊膜动静脉瘘? 硬脊膜动静脉瘘是脊髓血管畸形的一种,硬膜外面的动脉血管穿过硬脊膜直接与硬脊膜内的静脉沟通,导致脊髓的正常静脉引流不畅产生脊髓淤血,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开始常表现为单一的感觉、运动或括约肌功能障碍,如双下肢不对称烧灼感或蚁走感、间歇性跛行等,严重者可以有大小便不能或失禁、肢体瘫痪。
作者:李桂林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阅读量: 51960
1、概述: 最早的描写始于19世纪后期,当时认为这是脊髓软脊膜的血管瘘。一般认为此病罕见,但随着核磁共振的出现,尤其是开展脊髓血管造影后,其病例数量报告越来越多。 对SCVM的自然史仍不清楚,缺乏大规模的研究。相当一部分的SCVM无相关症状(具体比例不详),为其他疾病检查中发现,许多体积小的SCM也是偶然被发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陈功 目前缺乏健全的流行病学数据。常见的是脊髓海绵状血管瘤,其发病率大约是20例/每百万人,次为脊硬脊膜动静脉瘘、髓周动静脉瘘和脊髓动静脉畸形(共计发病率大约是5~10例/每百万人/每年)。上述疾病多属于神经外科范畴,本章节将重点讨论。 2、 的临床致病机制: (1)脊髓静脉高压:是SCVM最常见的损伤机制。动脉血通过病变进入低压的静脉,静脉回流系统内压力增高,导致脊髓肿胀、神经元变性和坏死。 (2)“盗血”:由于低阻血管构筑的出现如动静脉短路(A-V Shunt)或畸形血管团(Nidus),供应脊髓组织的血液直接由动脉经过病变的低阻力区进入到回流静脉,造成脊髓组织的缺血。 (3)占位效应:SCVM本身占位效应不明显,多数情况下是由于病变出血所致的血肿、或伴有动脉瘤、扩大的引流静脉或静脉瘤或球造成的。较大的SCM、AN和SAVM可引起占位效应和脊髓压迫症状 (4)出血:不多见,但是常引起脊髓的急性损伤,如,伴有AN的SAVM和SCM均可导致脊髓出血,颅颈交界区DAVF也可致SHA。 (5)血栓形成:病变血管可引起血栓形成,可发生在动脉(如ASA综合征),但特别易发生在长、扭曲和狭窄的引流静脉,继而产生脊髓缺血、坏死症状。 3、SCVM的临床症状: (1) 起病方式有三种: ① 缓慢起病,进行性加重:最常见,病损平面以下感觉障碍、运动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等。这些症状多数混合出现,少数可以单独出现。疼痛症状较少。 ② 间歇性发病:病程中有症状缓解期,但总的的趋势是慢性加重。主要发生在间断性少量出血(如SCM)和血栓形成的病例。 ③ 突然起病:部分出现完全性截瘫,多数与急性出血、SAH或急性血栓形成(如Foix-Alajouanine综合征)有关。 (2) Foix-Alajouanine综合征: 1926年由Foix和Alajouanine 描述,称之为“亚急性坏死性脊髓炎”。成人发病,少儿极少,男女之比约为3~4:1。 ① 定义:是指脊髓静脉回流障碍时,脊髓静脉高压导致的脊髓实质静脉缺血性坏死。 ② 易发的血管构筑:引流静脉长、扭曲、血管壁肥厚内腔狭窄以及抗重力引流。 ③ 临床表现:为迅速进展的脊髓感觉、运动和括约肌功能障碍。 ④ 体征:早期呈痉挛性截瘫,晚期呈弛缓性截瘫,腱反射早期亢进,晚期消失。 ⑤ 影像学:增强后在T1低信号区内可有不规则的点片状增强区提示病变为缺血坏死。 (3)临床特点:与脊髓的其他疾病(如肿瘤)比较,有较大的区别: ① 病程长,发病方式和症状的多样性。 ② 病损平面下左右双侧的损伤程度相似(一侧的SCM除外),根性放射性疼痛少,括约肌功能障碍明显,急性发病率高。 ③ 感觉和运动障碍平面并不固定,通常早期相对比较弥散,后期相对固定;部分病变表现为多节段的脊髓神经功能障碍。 ④ 感觉和运动障碍平面不一定反映的就是病变部位,而是反映病变所造成的脊髓损伤的平面,定位症状和体征与病变部位不相符。 ⑤ 多数为先双下肢感觉(更常见)和运动障碍发病,之后上行性发展。常常累及括约肌功能,通常先便秘,后小便失控。 4、SCVM的诊断: (1)临床症状:与其他脊髓病变相比,虽然有所区别,但无明显特异性,影像学是主要诊断方法。 (2)影像学:是主要的诊断方法 ① 普通x光摄片,椎管脊髓造影(目前很少采用),腰穿脑脊液(CFS)检查(非常规),CFS主要检查蛋白、细胞和细菌,筛查出血、感染和肿瘤等。 ② CT 和CTA:平扫和增强扫描,特别是水平和冠状位扫描,可比较清晰地显示病变在椎管内的具体部位以及与脊髓的关系,局部骨质破坏有助于判断病变是否累及椎管或锥体。CTA可以看到扩张的引流静脉和或血管畸形。 ③ 核磁共振:有极大诊断价值,是诊断SCM的金标准。MRI可显示SCVM病变脊髓虫蚀状血管流空信号等(图5-98-1 A),同时显示脊髓的水肿、出血、血栓、脊髓空洞或脊髓萎缩等其他信息。MRA和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可提供更多的SCVM信息 ④ 全脊髓血管造影(DSA)是诊断大部分SCVM的金标准,并为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主要依据。 特别强调的是: (1)全脊髓造影是包括双侧椎动脉、甲状颈干、肋颈干和双侧髂内动脉(包括骶正中动脉)的全脊髓血管造影,不是选择性造影。 (2)在颅颈交界区和上颈段病变,要加做双侧颈内和颈外动脉造影,以免遗漏。 (3)临床高度怀疑SCVM,而全脊髓动脉造影阴性时,需进一步的检查: (4)选择性左肾动脉造影――了解有无肾静脉狭窄或闭塞引起的脊髓静脉高压。 (5)股静脉插管选择性奇、半奇、副奇、腰、髂静脉造影,了解这些静脉有无狭窄或闭塞致向下腔静脉回流受阻而引起静脉高压症。如:椎旁静脉异常、左肾静脉狭窄。 (6)第一次全脊髓造影阴性者,而临床仍高度怀疑SCVM,必要时病情平稳后再次全脊髓造影。 5、 SCVM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因其症状无明显特异性,临床医师对其影像学又认识不足,常造成很高漏诊和误诊率,常误诊为腰椎管狭窄症,椎间盘突出,脱髓鞘病,脊髓炎或脊髓肿瘤。至确诊,平均延迟11~18个月,即使诊断为SCVM,也经常将SAVM、SDAVF、PMAVF相互混淆。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2004年统计66例SCVM患者,MRI的误诊率为51.5%,分别误诊为:椎管内肿瘤者19例(绝大多数),脊髓积水症6例,椎间盘突出5例,急性脊髓炎5例,蛛网膜炎2例。足见SCVM尚未引起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 6、脊髓神经功能评估: (1)通常使用Aminoff - Logue 表(简称AL表)来评估术前和术后脊髓功能(表5-98-3): ① 优:正常或基本正常,步态0~1分,小便0分,大便0~1分 ② 良:轻度功能障碍,三项相加总分<6分 ③ 中:中度功能障碍,总分6~8分 ④ 差:重度功能障碍,总分9~11分 (2)手术效果的评估: ① 治愈:病变完全切除,随访功能评分为优。 ② 改善:随访评分较术前减少3分或以上.但尚未达到优的标准或患者随访功能评分为优,但病变未完全消除。 ③ 无变化:治疗前、后及随访过程中评分变化不足3分。 ④ 恶化或差:评分增加3分或以上。或者评分在治疗前、后及随访过程中持续>9分。
作者:陈功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阅读量: 65652
周一早上八点,我向往常一样来到神经外科专家门诊,一位60多岁的老人早已坐着轮椅等候在我的诊室。经询问,老燕是一位62岁的退休高级园艺师,得病已经快4年啦,开始时只是双脚麻木,后来成了双腿麻木,腿上像有蚂蚁爬一样的感觉,走路稍微远一点,就感到双腿像坠了铅一样无力,必须休息一会儿才能继续走路,那时一口气还能走将近一公里,曾在当地医院看病,并做了腰部CT检查,诊断为腰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医生建议他做腰椎管减压手术,术后很顺利,一个月后,老燕练习走路时仍感到双腿力量不够,再次找到手术医生,医生建议加强锻炼,三个月过去啦,老燕感觉双腿麻木更重啦,走路也不如以前走得远啦,于是,老燕又到外地的一家医院看病,当地的医生又让他做了个腰部的CT,诊断仍是腰椎管狭窄,还要继续手术减压,于是,老燕又做了第二次腰椎管减压手术,又三个月过去啦,老燕感觉症状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更重啦,咬着牙也就只能走三、四百米,大小便也不灵啦,大便干燥困难,小便使不上劲,也尿不干净,甚至有时还尿裤子。这时老燕感到问题有些严重,又到一家比较大的医院去看病,并做了个腰部的核磁共振检查,不料,医生的诊断仍然是腰椎管狭窄,老燕问都做了两次手术啦,为什么不但没好,反而更重啦,医生解释说,前两次手术减压的宽度和长度都不够,没有解除神经的压迫,所以才会加重,必须做第三次彻底的减压手术,于是,老燕又开了第三刀,谁知三个月过后,老燕想下地时,别提走路啦,站立都困难啦,更让老燕着急的是,拔了尿管后,老燕不会排尿,从此,老燕就离不开了轮椅和尿管。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神经外科孟祥靖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我问老燕,前几次都看的是什么科,老燕说:“三家医院看的都是骨科。”我问道:“这次为什么要来我的神经外科看病呢?”老燕说:“我们小区有一个病人症状和我差不多,是在你这里治的,老伴让我过来看看,不满你说,我已经不抱任何希望啦。”看到老燕失望的样子,我鼓励他说:“您先别着急,我先给你做个查体,根据我的判断,你的病不属于骨科,应该属于神经外科,还能治好。”于是,我为老燕做了详细的查体,并进行了胸腰段的脊髓核磁共振检查。看完了老燕的片子后,我对老燕说:“根据我的判断,你的病不是腰间盘突出,也不是腰椎管狭窄,而是脊髓血管畸形。”老燕一听有些愕然,问道:“血管畸形不是胎里带的的吗?年轻人才会得啊,我都这把年纪啦,还会得这种病吗?”我解释说:“脊髓血管畸形有很多种类型,其中一种叫硬脊膜动静脉瘘,是最常见的,它多发生在中老年人,年龄多在50岁--65岁之间,你的症状是比较典型的,很多病人都被诊断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前列腺肥大等病,普通的脊髓核磁共振检查或检查部位不正确,往往发现不了,如果得不到正确的治疗,一般4年左右,就基本上不能下地行走啦,但双腿还可以在床上活动。”老燕一听来了精神,忙问道:“那我现在应该怎么办?”我说:“你应该住院首先做全脊髓动脉造影,这是诊断这种病的唯一标准,明确了血管畸形的位置后,再行手术切除,一般情况下,术后半个月症状就会逐渐好转。”老燕问道:“有了核磁共振检查还不够吗?”我知道,这些年他花了不少冤枉钱,是心疼钱,我解释说:“核磁共振检查只能看个轮廓,要精确畸形血管的位置,必须做全脊髓动脉造影,这才是诊断这种病的金标准。”住院第二天,我为老燕进行了全脊髓动脉造影,证实是一个位于胸9节段的硬脊膜动静脉瘘,三天后,老燕又接受了第四次手术,术后第二天,老燕觉着腿上像蚂蚁爬的感觉减轻啦,他高兴地说:“三次手术都没有这样的感觉,这回算是治到病根上啦,我也有信心啦。”术后两周,老燕开始在家人的搀扶下练习下床,半年后的一个周一,老燕拄着拐棍又来到我的门诊,高兴地说:“孟主任你看,我又可以走路啦。”硬脊膜动静脉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脊髓血管畸形,由于该病缺乏特征性临床症状和体征,很容易误诊。许多神经外科专家都指出:误诊的主要原因一是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不足或不了解;二是检查方法选择不当或欠全面。因此,只要医生对该病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选择正确检查和治疗方法,早期诊断和治疗(手术或栓塞),大多数患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神经外科孟祥靖邮箱:shjwkmxj@163.com 本文系孟祥靖医生授权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作者:孟祥靖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阅读量: 36445
脊髓血管畸形是脊髓内或脊髓周围有一团相互缠绕的管径大小不同的异常血管。(图1)本病并不常见,故误诊率、致残率都很高。临床表现:脊髓出血,进行性肢体功能障碍,进行性二便功能障碍,进行性神经痛。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神经外科孟祥靖诊断:脊髓MRI。(图2) 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是最根本、最准确的诊断方法。治疗: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畸形血管。(图3、4) 血管内介入栓塞畸形血管,创伤小,恢复快,还可为手术切除创造条件。(图5、6)图1 脊髓血管畸形团 图2 脊髓血管畸形MRI显示脊髓周围异常血管 图3 脊髓血管畸形手术前造影 图4 脊髓血管畸形手术后造影畸形血管团消失图5脊髓血管畸形栓塞前 图6脊髓血管畸形栓塞后畸形血管团消失
作者:孟祥靖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阅读量: 17097
舒志强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脊髓血管畸形有人一共分为四型,其中第四型指的就是脊髓髓周动静脉瘘。这种脊髓血管畸形的定义是脊髓前动脉或者脊髓后动脉与静脉之间的直接交...
舒志强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有脊髓血管病专家将脊髓血管畸形分为四种类型,其中第二型就是指团块状的脊髓髓内动静脉畸形,第三型是指青少年型脊髓髓内动静脉畸形,后者常...
全部 北京 上海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东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庆 陕西 甘肃 云南 新疆 内蒙古 海南 贵州 青海 宁夏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