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激素缺乏症(别名:小儿生长激素缺乏症)

就诊指南


挂号科室: 内分泌科

发病部位:头部

多发人群:小儿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有遗传性

相关症状:身材矮小

相关疾病: 矮小症 垂体瘤 脑发育不良

相关检查:血GH测定

相关手术:

相关药品:苯丙酸诺龙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20000元)

生长激素缺乏症视频

更多>

生长激素缺乏症文章

更多>

如何判断是否还能长高

一般来说,影响人体长高的因素有很多,如遗传、环境等,判断孩子是否还能长高主要看骨骺线是否闭合。青春期过后,骨骺线会逐渐闭合,闭合后就会停止生长。  因此,判断自己是否还能长高,可到医院拍X光片,明确骨骺线是否闭合。  通常情况下,人体的身高增长有一定的规律。2岁后婴幼儿身长一般可达85cm,其后每年增长5-8cm。青春期开始后,男孩每年增长7-9cm,整个青春期平均增长25-28cm;女孩每年增长6-8cm,整个青春期平均增长23-25cm。青春期(迅速增长期)之后就进入了成年期,身高增长迅速减速,骨骺线闭合后,身高则不再增加。  为避免在身高增长时受一些因素影响,应注意以下事项:  1、治疗病因:存在内分泌功能障碍影响身高的儿童可以采用替代治疗,存在其他疾病影响身高增长的也需要及时治疗;  2、保证充足的营养:除了补充各种优质蛋白和足够的能量外,还要注意微量元素的补充,尤其是可促进生长的锌和钙,如小麦胚芽、核桃、豆制品等,并保证足够的日晒时间;  3、保证充足的睡眠:多项研究已经证明,人体在睡眠时生长激素会大量释放,而生长激素的释放会刺激骨骼的快速生长;  4、适量运动:运动可以刺激生长激素的释放,同时促进骨骼的生长。尤其在儿童青春期前及青春期可适当进行跑、跳、拉伸等动作,有利于身高增长,但不建议进行负重锻炼或肌肉锻炼;  5、精神因素:在自由无精神压力的环境下生长,有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因为精神愉悦有利于生长激素的释放。

作者:张欣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阅读量: 50686

如何判断孩子身高长得慢?

身高能否如意,取决于几个因素,首先是遗传因素,占70%,此外,取决于其他条件,包括运动、营养、环境和社会因素等。  出生后头3个月,平均每月长3.5厘米;出生后3-6个月,平均每月长2.0厘米;出生后6-12个月,平均每月长1.0-1.5厘米。宝贝出生第一年平均共长25厘米,第二年平均共长10厘米,第3年平均长8厘米。如果你的宝贝增长速度低于上述值的70%,那么可以判断为长得慢。  如何预测? 宝宝身高受遗传影响较大,从父母的身高可以一定程度上预测宝宝未来所能达到的身高。 【男孩】 未来身高(厘米)=(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078÷2 【女孩】 未来身高(厘米)=(父亲身高×0.923+母亲身高)÷2 提示:遗传因素对宝宝身高的影响不是绝对的,在遗传学上身高的遗传度为0.72,意思是说子女的身高有72%受遗传影响。那么还有其他哪些因素会影响孩子的长高呢?其实最终身高还受到其他后天因素的影响。  营养的影响 当孩子营养不能满足骨骼生长需要时,身长增长的速度就会减慢。与骨骼生长关系密切的营养素有维生素D、钙和磷。碘和锌不足,也会造成孩子个子矮小。 长高食品 没有绝对的长高食品,最重要的还是保证营养均衡,保证摄入的营养充足全面。特别推荐的5种增高食物:牛奶、沙丁鱼、菠菜、胡萝卜、橘子。 不利长高食品 主要是营养少,但却能增加宝宝的饱腹感,影响宝宝对其他食品的摄入,有些还消耗体内钙质,最终导致营养不良。  睡眠的影响 脑下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是促进孩子生长的最重要的激素。人体生长激素的分泌一天24小时内是不平衡的,只有熟睡之后,体内才能分泌较多的生长激素。 生长素分泌特点:儿童时期到青春前期,睡眠时分泌旺盛,晚9时至次日上午9时分泌的生长素数量是白天12个小时的3倍,特别是在晚上9时入睡后的70分钟,可出现一个分泌高峰。 睡眠时间 一般初生儿每昼夜睡眠要求20小时,2-6月,为15-18小时;6-18月,13-15小时;18月-3岁,12-13小时;3岁-7岁,11-12小时。  睡眠环境 创造最好的睡眠环境,灯光偏暗,消除噪音。除了睡眠的时间以外,睡眠的质量也很重要。孩子每天所需睡眠时间,个体差异较大,如果有的孩子睡眠时间较少,但精神、情绪和生长发育正常,也不必强求。 运动的影响 骺软骨停止增生前,常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刺激骺软骨增生;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对营养的吸收,提高骨细胞生长能力;机械力能促进骨中钙质沉淀,使骨骼变得粗壮和坚实。

作者:刘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阅读量: 89753

生长激素和平常说的激素是一回事吗

通常,在医生口中的“激素类药物”一般情况下在没有特别指定时,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简称,而非生长激素类药物。我们平时生活中接触到的激素类药物主要有两大类:甾类激素药物和肽类激素药物。  一、甾类激素药物  甾体激素类药物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甾体结构的激素类药物,主要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两大类。  皮质激素类药物主要有醋酸可的松、氢化可的松、醋酸地塞米松、醋酸氟轻松等。具有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的作用,还具有抗炎的作用。  性激素分为雄性激素和蛋白同化激素、雌激素及孕激素等,例如甲睾酮、苯丙酸诺龙、快雌醇、黄体酮等药物。  二、肽类激素  肽类激素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最小的肽类激素可由三个氨基酸组成,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多数肽类激素可由十几个,几十个或乃至上百及几百个氨基酸组成。  肽类激素的主要分泌器官是丘脑下部及脑垂体,在其它器官中也发现肽类激素,如胃肠道、脑组织、肺及心脏,多数处于研究阶段。  肽类激素的作用是通过刺激肾上腺皮质生长、红细胞生成等实现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有代表性的两种肽类激素――生长激素(hGH)及其类似物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其类似物。  其中生长激素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最重要的激素。生长激素是人体的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由191个氨基酸组成。生长激素是对软骨细胞的分裂增殖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进入青春发育期时,生长激素在性激素的协同作用下,更进一步引起身高的快速增长。  三、甾类、肽类激素的副作用  1、甾类激素:  长期大量应用皮质激素会引起以下不良反应:  (1)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满月脸、水牛背、高血压、多毛、糖尿、皮肤变薄等。为GCS使代谢紊乱所致。  (2)诱发或加重感染。  (3)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4)诱发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5)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延缓。  (6)诱发精神病和癫痫。  2、肽类激素:  肽类激素药物临床上常用的是促生长的生长激素,其是脑垂体自身分泌的蛋白质,临床上应用替代治疗的重组人生长激素的化学结构与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一致,所以目前没有严重的副反应。  使用初期少数人会出现水肿、局部注射部位疼痛。长期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在少数病人体内引起抗体产生,抗体结合力低,但无确切临床意义。也就是说生长激素治疗,副作用比较轻微,如注射部位红肿、皮疹等(和产品的纯度有关)在临床治疗中未发现不可逆转的副作用。生长激素在治疗剂量下是比较安全的,但需要定期专科医生随访,做好各项指标的监测。

作者:王侃 金华市中心医院 阅读量: 13230

幼时发病后长期缓解成年期会再发吗?

哮喘是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是共同作用的结果。几乎所有的哮喘患者都有长期性和反复发作性的特点。哮喘的发作与季节、周围环境、饮食、职业、精神心理因素、运动和服用某些药物有关。部分在儿童期发病患者,经过正规治疗或未经治疗,随年龄增长,在成年后哮喘病情可控制或自行缓解,多年不再发作。  但大多数患者在接触变应原或呼吸道感染等激发因素刺激下,仍会哮喘发作,出现喘息和呼吸困难,或咳嗽、胸闷等症状。这时建议到呼吸专科医生,或最好是哮喘专科医生处接受正规的诊治,以对患者哮喘病情正确评估,进行规范的治疗及疾病的长期管理。

作者:张天翼 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路桥医院 阅读量: 10648

生长激素治疗常见问题

一、什么是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是一种使儿童长高的蛋白激素,由脑垂体产生,正常人每天都分泌生长激素,尤其夜间分泌达高峰,所以睡眠对孩子的身高非常重要。  二、生长激素缺乏的孩子使用生长激素效果怎样?  生长激素缺乏的孩子自己不能产生足够的生长激素,生长速度缓慢。使用生长激素就是为了补充这种不足,使孩子生长加快,以达到正常儿童的水平。根据临床使用效果来看,孩子的生长速度增加4-5倍左右,6个月后平均身高增加6-7厘米。  非生长激素缺乏的矮小患儿使用生长激素效果怎样?  非生长激素缺乏性矮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特发性矮小、小于胎龄儿、特纳综合征等,这些疾病都是美国FDA(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使用生长激素的适应征。非生长激素缺乏的孩子使用剂量要偏大,一般为每天每公斤体重0.15-0.2单位,尤其在青春期时,剂量要加大。国内外大量数据表明,只要剂量足,疗程足,这些孩子使用生长激素治疗同样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非生长激素缺乏的孩子使用生长激素会不会扰乱自身的生长激素分泌?  非生长激素缺乏性矮小患儿,虽然生长激素分泌水平正常,但部分无生理活性,不能对生长起作用,外源性生长激素可弥补这种不足。而且生长激素的半衰期很短,很快在体内代谢排泄掉,所以不必担心使用后会扰乱自身生长激素的分泌。  四、生长激素会使骨龄加快生长吗?  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孩子,在用药前骨龄往往落后于实际年龄2年以上,在补充生长激素后会实现骨龄对年龄的追赶,直至与年龄平行,但不会超过实际年龄。国内外大量临床资料证明,生长激素治疗后骨龄增长与年龄增长相平行,不会引起骨龄加快增长。  五、生长激素治疗会引起性早熟吗?  性发育是与性激素有关的,生长激素不是性激素,它主要通过刺激软骨细胞增殖,使身高增长,所以不会引起性早熟,相反,在性早熟的治疗过程中,如能联合应用生长激素,还能改善患儿的最终身高。  六、生长激素会引起肥胖吗?  平时我们所说的激素通常是指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这类激素使用多后确实会引起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等副作用。而生长激素不是糖皮质激素,它的作用机理与糖皮质激素完全不同,且生长激素有促进蛋白质合成和分解脂肪的作用,不会引起孩子肥胖。  七、该什么时候开始给孩子使用生长激素?  如果孩子已经诊断为矮小了,那越早使用效果越好。因为孩子骨龄越小,骨骺软骨板的生长潜能越大,促生长效果越好,且生长激素是按体重计算剂量的,体重越大,剂量越大,经济支出越多,目前该药还是全自费,所以早治比晚治经济上花费要少。  八、最好在什么时候给孩子注射生长激素?  最好的注射时间是晚上临睡前,这与入睡后分泌生长激素的自然规律是一致的,能使生长激素更好地发挥作用。  九、生长激素治疗是否会有副作用?  严格的制造工艺、监测系统,确保了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的高质量、高纯度、无杂质蛋白。在使用生长激素的病人中,只有极少数有不良反应,主要是注射部位局部出现红肿疼痛,治疗之初因水钠潴留出现头痛、关节胀痛,这些反应是温和短暂的,不会影响疗效,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多会自行消失。其他:生长激素治疗可使空腹血糖值较注射前增高,但不会高到糖尿病的标准,且这种反应是可逆的,大量临床数据表明,生长激素治疗并不增加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  十、该怎样来贮藏和携带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从离开生产线即进入低温保存和运输。请将它存放在2-8摄氏度冰箱内,即冰箱的冷藏室,注意不要冰冻。若已和注射用水混合,在2-8摄氏度的环境中可存放48-72小时。外出时可使用冰袋,保持低温。  十一、如果忘了注射该怎么办?  偶尔遗忘一次不会影响疗效,第二天不需要使用加倍的剂量。如果遗漏次数较多,会影响疗效。  十二、当孩子生病时是否还要坚持治疗?  普通感冒或小的疾病不会影响生长激素治疗,应坚持注射。如果遇体温超过38.5摄氏度、烧伤、手术时建议暂停生长激素治疗,注射疫苗期间,暂时停药一周。  十三、在使用生长激素的过程中,需注意些什么?  在治疗过程中,随着生长加快,孩子的食欲好转,需要适当增加营养,如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钙,并要让孩子有规律的生活,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和愉快的心情有助于孩子长高。同时定期带孩子到医院儿内分泌科随访,记录身高的变化以及一些相关实验室指标的监测。

作者:金心 青岛市市立医院 阅读量: 29431

正确认识生长激素激发试验

对于导致身材矮的原因,约有1/3的病因是由于生长激素缺乏。对于生长激素缺乏导致的矮小,我们重要的检查手段就是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来评估是否存在生长激素缺乏。然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不是诊断生长激素缺乏性矮小症的金标准,因为首先该试验存在假阳性,为解决此问题必须行至少两种激发试验。其次,生长激素的分泌还收到性激素、甲状腺激素、血糖、肥胖等因素的影响,即使两种激发试验均提示生长激素缺乏,也不能肯定为生长激素缺乏导致的矮小。  临床上最常见的两类矮小的病因为生长激素缺乏和体质性青春期延迟。在对于二者的鉴别我们不能仅仅依靠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在青春期延迟的部分患者,因为促性腺激素的脉冲式分泌模式尚未建立,此时性激素水平较低,而性激素分泌的增加是青春期生长激素大量分泌的始动因素,因此在性激素缺乏情况下,可以出现多种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不能兴奋的结果。  此时,鉴别的重点首先是家族史,对于体质性青春期延迟的患儿,父母双方或一方有青春期发育迟缓的病史。其次,重点是动态观察患儿年身高增长率,对于真正生长激素缺乏的患儿,年身高 增长率常常小于4cm,身高矮小明显。然而,家族史及年生长增长率往往因为父母的粗心及遗忘不能正确提供,导致部分患儿诊断困难。当然,此时可以通过随诊观察明确诊断。  但作为父母一方往往有很高的期望,若不给予生长激素治疗,对于那些真正的生长激素缺乏的患儿可能导致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约有10%的患儿可能误诊为生长激素缺乏性矮小而给予生长激素治疗。临床上对于这部分患儿,我们建议在青春期启动后建议再次行生长激素兴奋试验,以达到明确诊断的目的,及早停用生长激素。

作者:张吉平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阅读量: 50108

生长激素缺乏症问答

更多>

生长激素缺乏症医院

更多>
签约专家
生长激素缺乏症 推荐专家
陈雪峰副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在线看免费观看日本Av附属儿童医院  内分泌科

视频 | 文章 | 回复

个人简介: 陈雪峰,擅长糖尿病、性早熟、矮小,甲状腺,垂体等疾病诊治。 展开
个人擅长: 儿童内分泌学,擅长糖尿病、性早熟、矮小,甲状腺,垂体等疾病诊治。 展开
立即免费咨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