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主动脉瘤

就诊指南


挂号科室: 胸外科

发病部位:血管

多发人群:60岁以后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咳嗽、气急

相关疾病: 梅毒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瘤

相关检查:X线、CT、B超检查

相关手术:胸主动脉瘤切除术

相关药品:卡维地洛、普萘洛尔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0-100000元)

胸主动脉瘤视频

更多>

胸主动脉瘤文章

更多>

56岁王先生胸主动脉瘤致胸疼,手术治疗后治愈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胸主动脉瘤是指胸主动脉部分异常瘤样突出,为一种扩张性病变,一般有胸部不适或者隐痛等症状,临床中常需要处理。本病例介绍的王先生,1周前出现胸部隐痛,休息后仍不缓解,遂于我院就诊,综合病史、查体、平扫CT等,初步诊断为胸主动脉瘤。给予手术治疗,动脉瘤隔绝效果良好,治愈出院。【基本信息】男、56岁【疾病类型】胸主动脉瘤【就诊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时间】2022年4月【治疗方案】手术治疗(胸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单分支主动脉覆膜支架)【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周,1个月门诊随访【治疗效果】动脉瘤隔绝效果良好,治愈出院一、初次面诊王先生以“胸部疼痛1周”为主诉来诊,自述:1周前逐渐出现胸部隐痛,休息后仍不缓解,今来我院进一步治疗。通过了解病情,王先生既往长期高血压、糖尿病及尿毒症(长期透析)等病史。查体:精神差,双肺底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心音稍弱,腹部无压痛,双侧股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正常。综合病史、查体、平扫CT(胸主动脉直径增宽)等情况,初步诊断为胸主动脉瘤,建议住院控制血压,完善主动脉增强CT检查,并进行手术治疗,王先生同意。二、治疗经过入院后,积极控制血压,完善各项术前检查,主动脉CTA提示:主动脉弓部扩张,距离左锁骨下动脉近。经过术前讨论制定手术方案为:1、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转流术+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2、单分支支架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两种方案均可选择,但考虑到王先生长期透析,皮下组织有水肿,长期营养差,行切口有术后难愈合可能,向家属讲明病情及手术方案后,选择第二种手术方案。手术选择在全麻下进行,在右侧腹股沟区切开1个大约4-5cm的切口,暴露出股动脉,穿刺置入5F动脉鞘;在左侧肱动脉引入5F金标猪尾导管造影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并做好标记;由右侧腹股沟进入主动脉覆膜支架,经过左侧肱动脉引入导管将主动脉覆膜支架的单分支引入左锁骨下动脉,充分定位后释放支架,手术顺利,主动脉瘤被满意隔绝。(动脉瘤三维图)三、治疗效果王先生整个治疗过程顺利,手术后控制血压,积极观察病情,疼痛症状缓解。术后1周,复查CT显示动脉瘤消失。单分支主动脉覆膜支架,定位良好,动脉瘤隔绝成功,王先生手术顺利,围术期无并发症发生,于住院治疗1周后治愈并顺利出院。1个月后电话随访,王先生表示术后恢复好,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对治疗效果满意。四、注意事项很高兴王先生经过治疗症状得到了改善,但由于王先生慢性肾功能衰竭,长期透析,血压较正常人明显升高,因此置入主动脉支架后出院后需要注意部分事项:1、需要长期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避免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后因血压高,刺激血管造成血管损伤严重导致夹层;2、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后要注意适当增加营养,饮食以清淡、营养为主,推荐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的食物,避免着凉导致感冒;3、术后定期复查了解主动脉覆膜支架的定位以及有无内漏等并发症的发生。五、个人感悟胸主动脉瘤目前治疗的方式有:介入治疗、外科治疗以及杂交治疗,本病例通过介绍胸主动脉瘤患者王先生的诊治过程,包括术前诊断、手术过程、围术期的处理等,帮助更多的人了解胸主动脉瘤这一疾病。特别是王先生既往有慢性肾衰、长期透析的病史,治疗方案的制定要综合考虑治疗效果以及王先生机体耐受情况,故选择单分支主动脉覆膜支架是较为优良的治疗策略,通过手术方案的实施也证明上述判断,整个诊疗过程较为满意。

作者:梁凯 河南省人民医院 阅读量: 4344

什么叫胸主动脉瘤?

胸主动脉瘤可发生于主动脉的升段,弓部和降段任何部位,尤其更易累及弓部和降段。有时整个主动脉扩张,而在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的多处发生局限性动脉瘤。降主动脉瘤常常延伸到腹主动脉形成胸腹主动脉瘤。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其次是主动脉中层囊性坏死、梅毒、感染、损伤及先天性发育不全等。  一、发病原因  胸主动脉瘤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非特异性主动脉退行性病变,其次为主动脉中层囊性坏死,梅毒,感染,损伤及先天性发育不良等。  1、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和非特异性主动脉退行性病变时导致胸主动脉瘤形成的最常见原因,约占50%以上。  2、主动脉中层囊性坏死主动脉中层囊性坏死性胸主动脉瘤常合并Marfan综合征,表现出明显的遗传特征。  3、创伤因素多见于交通事故,在高速运动中突然减速,使主动脉内膜和中层横行撕裂,如升主动脉破口很大或完全断裂,病人很快大出血死亡,来不及抢救。  4、感染因素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感染性栓子阻塞于主动脉壁的营养血管,主动脉邻近的感染灶,如脓肿,化脓性淋巴结炎及脓胸等直接蔓延,或外伤,手术引起败血症播散所致,近10年来,梅毒感染病人有增加趋势。  二、饮食保健  1、忌咖啡、可可等兴奋性饮料。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忌霉变、油煎、肥腻食物。  4、忌烟、酒。

作者:李春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阅读量: 52247

胸主动脉瘤的病因和检查

       胸主动脉瘤指各种原因造成正常血管的局部或多处向外不可逆性的扩张或膨胀超过正常管径的1.5倍以上称动脉瘤。部位包括主动脉根部、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以及波及到膈下的胸腹主动脉瘤。  病因:  1、动脉壁中层囊性坏死或退行性改变最常见  2、遗传性疾病  3、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之一  4、主动脉夹层  5、创伤  6、感染包括细菌和真菌  7、先天性较少见  预后:  这类疾病一般预后差。文献报道确诊的胸主动脉瘤的患者平均破裂时间仅为2年,生存期少于3年。而且胸主动脉瘤瘤经越大破裂机率越大。另外,不同病因的动脉瘤,自然病程也有差异。象马凡综合症、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创伤更易破裂死亡。未经手术的胸主动脉瘤患者1年、5年生存期分别为60%-70%和13%-39%。  病理生理:  1、破裂主动脉壁中层弹力纤维变性、断裂或坏死丧失弹性导致局部脆弱,并在主动脉腔内高压血流的冲击下,动脉局部薄弱处向外膨出扩大形成动脉瘤。大多数为单发,也可多发。  2、主动瓣膜关闭不全  3、夹层或局部压迫  4、血栓或栓塞  检查:  胸片(X-ray):纵膈增宽  超声心动图(TTE):心包积液、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夹层内膜片  CT血管成像(CTA):可见明显夹层影像,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核磁共振(MRA):同CT相似  血管造影:少用

作者:王亮 包头市中心医院 阅读量: 54870

胸主动脉瘤的相关知识

胸主动脉瘤是“最凶险”的心脏病之一,一旦破裂,抢救成功率极低。昨日从市中心医院获悉,医院专家团队找到了中国人群患胸动脉瘤的致病基因,并在药物预防上也取得了初步成果。这意味着对患者而言,手术治疗将不再是唯一途径,药物治疗将成为可能。  最凶险心脏病:无预兆 发病急  胸主动脉是心脏最主要的“输油管”,输注由心脏泵出的血液到身体各大器官。研究团队负责人,市中心医院院长夏家红教授昨日介绍,胸主动脉瘤并不是真正的肿瘤,而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胸主动脉局部向外膨出形成的瘤样结构。瘤体不断长大,就像心脏里埋了一颗定时炸弹,一旦破裂,抢救成功率几乎为零。  更可怕的是,患者在发病前通常并无预兆。以前由于对内在机理缺乏了解,医生只能在病发后才能作出反应,而这时大部分伤害已经形成。手术是胸动脉瘤治疗的主要手段,手术死亡率也高达20%―30%。  新发现使筛查和药物预防成为可能  专家解释,3年前,专家启动对胸主动脉瘤致病基因的研究。在对国内700多例正常人和200多例胸主动脉瘤患者进行基因测序后,专家发现了胸主动脉瘤人群3种基因突变。正是这种基因突变引起细胞变化,从而导致了胸主动脉扩张,引发了动脉瘤。  专家介绍,发病基因找到后,可用以筛查患病的高危人群,也使药物预防和治疗成为可能。目前,药物干预实验也已取得初步成功。  据悉,这项成果的发表,打破了科学家在JCI杂志发表科研成果的零纪录。

作者:尚玉强 武汉市中心医院 阅读量: 87937

认识胸主动脉瘤

什么是胸主动脉瘤?  胸主动脉瘤是指胸主动脉的永久性扩张,直径达到正常胸主动脉直径的2倍以上。解剖学上包括升主动脉瘤、主动脉弓动脉瘤、降主动脉胸段动脉瘤。  胸主动脉瘤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胸主动脉瘤病因大多数为动脉硬化,其次是动脉中层囊性坏死、粘液变性、感染、外伤、先天性发育不良及梅毒等。  胸主动脉瘤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胸主动脉瘤形成后,往往压迫邻近的器官产生胸背疼痛、气促、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甚或腐蚀胸骨、胸椎、肋骨等骨骼组织,向体表膨出,成为搏动性肿块。在膨大的瘤部,血液流速减慢,形成涡流,还可能产生附壁血栓,血栓易脱落造成远端脏器的栓塞,最后因动脉瘤严重压迫重要器官或自行破裂,导致死亡。  什么样的人好发胸主动脉瘤?  胸主动脉瘤的发病与腹主动脉瘤有类似的特点,比如多发生在老年,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也增加,男性多于女性等。相关报道胸主动脉瘤中根部及升主动脉瘤占45%,弓部主动脉瘤占10%,降主动脉瘤占35%,胸腹主动脉瘤占10%  有什么样临床表现要想到胸主动脉瘤呢?  胸主动脉瘤早期一般无症状,随着瘤体的增大,压迫或阻塞动脉瘤周围的组织与器官时出现症状。主要包括:  1、疼痛:部分降主动脉瘤患者会出现疼痛症状,性质多为钝痛,一般呈持续性,也可能随呼吸、血压、活动等加剧,压迫肋间神经、胸椎使疼痛加剧。疼痛部位多在背部,也可向四周放散。  2、压迫:胸主动脉瘤压迫气管可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肺不张、支气管炎及支气管扩张;压迫上腔静脉则可出现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表现;压迫喉返神经可出现声音嘶哑;压迫食管可出现吞咽困难;当瘤体破裂时,可出现食管或气管瘘,从而引起咯血或呕血。  如何诊断胸主动脉瘤呢?  多种特殊检查可以用来诊断胸主动脉瘤。比如:胸片可以看到主动脉球扩大、纵膈增宽,但胸片不能作为胸主动脉瘤的确诊手段。增强CT是诊断胸主动脉瘤的常用手段。具有安全、简单、准确、经济的特点。因此增强CT在胸主动脉瘤的诊断和术前评估两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螺旋CT还可进行血管重建以取得CT血管造影(CTA)资料。能准确测量血管内径和长度。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也是诊断胸主动脉瘤的好方法,但MRA图象稍模糊,尤其是在测量血管内径上不够精确。经食道超声(TEE)是诊断胸主动脉瘤安全、无创、灵敏性和特异性高的好方法,能够非常准确、快速的对胸主动脉瘤做出诊断。其缺点是在急诊病情不稳定的患者无法顺利完成该操作,另外由于气管的干扰对弓部及其分支血管的观察有一定局限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诊断胸主动脉的有效手段,但由于是有创检查且价格昂贵,因此DSA技术更多的是被应用在胸主动脉瘤的腔内治疗技术之中。  胸主动脉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胸主动脉瘤的治疗方法有传统外科手术治疗和腔内治疗两种方法。  明确诊断胸主动脉瘤就一定要手术吗?  胸主动脉瘤是否需要手术要看瘤体是否有破裂的可能性以及是否有症状。一般胸主动脉瘤一旦确诊,如不治疗,随着年龄增加,其破裂风险将逐年增加,所以无论有无症状,胸主动脉瘤一经确诊,应找专业医生进行仔细评估。在无手术禁忌的情况下应及时治疗。患者突然出现瘤体的迅速增大、疼痛加重,或者因瘤体压迫出现的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时,更立即手术。  胸主动脉瘤的传统外科手术方式是什么?  传统的手术方式是在全身麻醉下,切开胸腔,然后将动脉瘤切除并应用人造血管重建缺损的主动脉,适用于多数胸主动脉瘤患者。  胸主动脉瘤传统外科手术创伤大吗?  胸主动脉瘤的传统外科手术方式创伤巨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危险性大。特殊的并发症包括:长时间阻断胸主动脉,由于缺血而造成脊髓损伤,从而发生截瘫。阻断范围越大,阻断时间越长,发生截瘫的危险性越高。术中大量失血、低血压时间过长、深低温停循环时间过久、术中阻断脑部供血血管时间过长、移植后血管发生狭窄或闭塞以及术中血栓或空气的栓塞等均可引起脑缺氧,严重时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腔内方法治疗胸主动脉瘤的原理是什么呢?  腔内方法治疗胸主动脉瘤的原理是不开胸,不切除病变血管,在腹股沟做一个3-5cm的小切口,从股动脉通过一输送装置将覆膜支架推送到病变部位打开,将瘤腔隔绝,恢复胸主动脉正常的血流状态,使血液不再冲击扩张的动脉瘤壁从而避免动脉瘤破裂。  胸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结果如何?  腔内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胸降主动脉瘤的治疗,随着技术和产品的革新,治疗结果逐渐改善。腔内治疗技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围手术期死亡率<5%,截瘫发生率约3%,内漏发生率为10%左右,5年生存率>80%。  胸主动脉瘤术后的病人在生活上需要注意什么?  1、控制血压及心率:遵医嘱规律口服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收缩压不高于140mmHg,舒张压不高于90mmHg),尤其避免血压波动。心率控制在80次/分以内。  2、改善生活方式,适量运动锻炼,避免剧烈运动,低盐低脂清淡饮食,避免情绪激动,积极控制血脂血糖。  3、术后3月、6月、9个月、1年要定期进行血管超声或CTA复查。

作者:吕渐成 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 阅读量: 42910

心外手术死亡率1%是如何做到的?

在阜外和安贞两大心血管病医院的“夹缝”之中,协和医院心脏外科在科主任苗齐的带领下,硬是凭着一把手术刀打开了一条出路。  守护病人七天七夜  1987年苗齐从北京医科大学毕业分配到协和医院时,本有很多选择,但他觉得“男人该干外科”,于是,他拿起手术刀开始了行医生涯。20多年过去了,当年青涩的苗齐如今带领着协和医院心外科,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奇迹。“心外科手术是非常凶险的,5%的死亡率是医学界可以容忍的数字,但我的目标是让这个数字无限趋近于零。”  去年,苗齐率领的团队创造了死亡率1%的成绩。在这背后,是他和团队所有医生艰辛的付出。“我曾经守着一位术后的病人七天七夜没回家。”那七天,苗齐支个行军床睡在走廊里,隔一两个小时就过去看看病人。“七天后必须要回家了,因为衣服都馊了。”  现在年轻医生值夜班时,如遇突发情况就会给他打电话。“昨天夜里2点我还接了一个电话,以为是闹钟响了。接完电话也睡不着,就开车来上班了。”让苗齐感到幸运的是,妻子非常支持他的工作,“她不是医生,但她理解我,从不抱怨。”  南极之行坚定信念  1992年秋天,苗齐作为科考队员兼保健医生到南极参与了1年多的科学考察。初到南极的新鲜劲过去之后,寂寞像白蚁一样每天都啃噬着人的精神。为防止自己寂寞到崩溃,有人大喊大叫,有人摔东西,苗齐排解寂寞的方式是抄书:他准备了一本英文医学书,每天抄书度日。实在抄不下去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爬山。走出考察站,一片空旷。“你不怕有动物跑出来吗?”“不怕动物,怕人。”苗齐说,“大家以为南极总有企鹅,其实它们只在夏天才来访问。”从南极回来后,苗齐瘦了50斤,以至于他回到科室时,大家都以为苗齐的弟弟来了。  在南极的那段经历,让他坚定了做一名好医生的决心,在茫茫南极经过冷静思考,他决定抵制下海赚大钱的诱惑,坚守自己行医救人的理想信念。  做梦都在手术  现在每周的五个工作日,除周四外,苗齐都要上手术台,他这种拼命精神早在日本进修期间就出了名。1997年,苗齐被派到著名的东京心脏血压研究所学习。“老板总是在夜里11点多来查房,转一圈后,已是午夜时分。他们的这种敬业精神深深影响了我。”当时,在日进修的国内医生有的兼职打工,苗齐两年内没有打过一次工,临床知识却学得最快最多。跑步时他在思考手术;做梦时也在手术;梦醒了手术还没有做完……  苗齐忙碌的身影、匆匆的脚步日复一日地印在东京心脏血压研究所那座宏大的建筑里。日本同行惊讶地发现,他们身边原来还有更拼命的中国医生。2007年,苗齐到美国排名第一的克利夫兰心脏中心深造,他依然拼命。现在的每一天,他仍然拼命。  这种对事业执着的精神,为协和医院的心外科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依靠协和医院强大的综合实力,近年来心外科收治了越来越多被其他医院“推”出来的患者:他们或伴有多种并发症,或年龄太大……转到协和医院后,他们的生命出现转机,而为他们带来生的希望的,正是苗齐和他的团队。

作者:苗齐 北京协和医院 阅读量: 38247

胸主动脉瘤医院

更多>
签约专家
胸主动脉瘤 推荐专家
阮祥才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疼痛科

视频 | 文章 | 回复

个人简介: 阮祥才,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疼痛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临床主攻方向集中于慢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中枢性疼痛和癌痛。社会任职为广州市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主任委员(会长)。1996年加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7年起获聘广州市一人民医院麻醉科副主任,2013年起担任新开张的疼痛科病区主任,曾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U... 展开
个人擅长: 慢性疼痛,尤其包括神经病理性疼痛在内多种顽固性疼痛的诊治;椎间盘源性疼痛微创治疗及顽固性疼痛综合治疗。 展开
立即免费咨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