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炎
挂号科室: 肝胆外科
发病部位:上腹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中上腹不适、胀痛
相关检查:尿淀粉酶、B超
相关手术:胆管切开探查、引流术
相关药品:庆大霉素、氯霉素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胆总管囊肿会变成癌吗
27192次播放435次点赞
胆管扩张需要治疗吗
45179次播放278次点赞
胆汁反流是什么原因
35917次播放409次点赞
ERCP能治疗什么病
25800次播放31次点赞
胆道出血三联征是什么
20583次播放448次点赞
胆道出血怎么办
33832次播放270次点赞
胆道堵塞会导致什么样的症状
25005次播放99次点赞
胆道感染怎么回事
47159次播放266次点赞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赵阿姨出现无诱因高热症状,可达到39.3℃,不伴有寒战,随着病情发展,出现上腹部隐痛,伴放射痛、乏力等症状,经检查诊断为胆管炎。赵阿姨的胆管炎可能是由于细菌感染导致,经过药物抗感染治疗后,上腹部隐痛、放射痛、乏力等不适症状得到明显改善,预后良好。【基本信息】女、70岁【疾病类型】胆管炎【就诊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时间】2021年8月【治疗方案】口服药物(盐酸莫西沙星片)+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治疗周期】住院2天【治疗效果】赵阿姨发热症状消失,腹痛症状好转一、初次面诊初次见到赵阿姨时,赵阿姨面色憔悴、精神状态一般,自述既往存在肝内胆管支架植入手术,以及高血压、糖尿病,但控制较好。在5天前出现无诱因高烧症状,可达到39.3℃,不伴有腹痛、放射痛以及恶心、头痛等情况,自行用药治疗后退热。但在3天前出现上腹部隐痛,并伴有右肩背部放射痛、乏力,同时复热,自行用药治疗效果不佳,所以前来医院就诊。经询问得知赵阿姨的食欲相对较差,体重有所下降,但大小便正常,可初步诊断为胆管炎,建议住院进一步诊断。二、治疗经过入院后对赵阿姨进行查体,赵阿姨腹部平坦、柔软,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腹部包块。随后进行上腹部彩超检查,结果提示存在肝内胆管积气,继而进行血液检查,结果提示存在直接胆红素为11.31umol/L、谷丙转氨酶为86.00U/L、总蛋白为61.70g/L、谷氨酰转肽酶为144.00U/L、钾为2.88mmol/L,由此可诊断为胆管炎。我为赵阿姨制定了抗感染治疗的方案,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以消除炎症,同时搭配盐酸莫西沙星片口服,赵阿姨症状缓解后可予以出院。三、治疗效果赵阿姨经过药物治疗后,不适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入院治疗第一天,赵阿姨已经开始退烧,腹痛症状减轻。第二天,赵阿姨已经完全退烧,并且腹部疼痛以及放射痛较前一天进一步减轻,此时精神状态也比较好,食欲恢复、睡眠尚可,同时大小便正常。查体检查腹软、无压痛等,提示治疗效果良好,赵阿姨的胆管炎以及基本控制,可予以出院。四、注意事项通过药物治疗后,赵阿姨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我在心里也为她感到高兴,并提醒她以及家属注意以下几点:1、在生活中应注意赵阿姨观察体温变化,出现发热症状时可适当多喝水,同时用温水擦拭腋下、肘部等部位帮助散热;2、赵阿姨在日常还可进行适当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但需要注意避免进行过度运动,以免导致身体过于劳累,反而不利于病情恢复;3、赵阿姨在饮食方面可适当吃一些清淡、营养的食物,如肉类、蛋类、水果、蔬菜等,避免吃高油食物,以免导致身体不适。五、个人感悟胆管炎属于一种感染性疾病,主要症状体现在腹痛、发热、黄疸等,一般通过积极治疗,病情可得到明显改善,但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会危及生命。该病例中的70岁赵阿姨就是因为无诱因高烧而诊断为胆管炎,好在赵阿姨就诊比较及时,经过系统性治疗后,病情得以好转。另外对于老年人群,日常也应适当进行运动锻炼,有助于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从而减少胆管炎等疾病的发生概率。
作者:殷国志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阅读量: 4759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患者由于胆囊大部分切除术后留置引流管,在拔管后出现间断高热症状,但不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就诊后通过检查诊断为胆管炎。这可能是由于拔管后感染导致,经过系统性的治疗后,患者的不适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并且预后比较良好。【基本信息】男、75岁【疾病类型】胆管炎【就诊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时间】2021年8月【治疗方案】口服药物(头孢克肟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护肝片)【治疗周期】住院11天,6个月门诊随访【治疗效果】患者发热症状消失,胆囊炎基本控制一、初次面诊患者为老年男性,2个月前因发热、胸痛就诊,通过检查诊断为胆囊炎、胆囊结石,并进行了胆囊大部分切除治疗,术后留置引流管,并且恢复也比较好。夹闭胆囊造瘘管无不适后拔除引流管,而后出现高热症状,并且无其他不适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自行应用抗生素后症状好转,但随后出现下午发热的情况,也不伴有其他不适症状,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来医院就诊。通过观察发现患者精神状态较好、神志清楚,询问后得知进食正常、大小便正常,可初步诊断为胆管炎,建议住院进一步诊断。二、治疗经过入院后对患者进行检查,患者体温、心率均正常,同时腹部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也无胃肠型和蠕动波,正中腹以及右上腹可见手术疤痕,且预后较好。随后对患者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以及胸腹部CT、腹部磁共振检查,血常规结果提示白细胞明显升高,肝肾功能结果提示未见明显异常,胸腹部CT检查结果提示胆管扩张,腹部磁共振检查结果提示胆管扩张,可诊断为胆管炎。确诊后给予患者头孢克肟片口服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配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护肝片,减少胃酸刺激,同时保护肝脏。三、治疗效果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胆囊炎得到缓解,在用药治疗第5天时,患者发热情况已经得到有效缓解,复查血常规白细胞数值趋于正常。用药治疗第11天,患者的发热症状已经基本消失,复查血常规白细胞数值已经恢复正常,并且患者也不伴有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大小便也正常,提示胆囊炎的情况已经基本控制,嘱以患者出院。四、注意事项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已完全改善,我也为他感到高兴。患者在日常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充分休息、避免熬夜,也可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自身体质。在饮食方面可适当吃一些营养、清淡的肉类、蛋类、蔬菜、水果等食物,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高脂肪、高胆固醇类食物等。此外,患者也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情绪紧张、焦虑,以免不利于疾病恢复。五、个人感悟本案例患者由于术后拔除引流管导致胆管炎的情况,广大人群也应引起警示,对于手术后特别是老年患者,应格外注意护理工作,因为老年人体质相对较差,比较容易出现感染性疾病。但如果已经出现了感染性疾病,也不需要过于担心,只要通过积极就医进行针对性治疗,不适症状多可得到有效缓解,同时预后也比较好,但如果不进行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出现菌血症、胆管癌等并发症。
作者:殷国志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阅读量: 4100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本病例主人公为56岁的顾大姐,因反复肝功能异常就诊,同时伴有长期乏力、皮肤瘙痒,检查肝功能损害常见的相关指标,发现血清抗线粒体抗体(+),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给予熊去氧胆酸片利胆等对症治疗,顾大姐肝功能好转,症状减轻。【基本信息】女、56岁【疾病类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就诊医院】聊城市人民医院【就诊时间】2021年11月【治疗方案】药物治疗(熊去氧胆酸片)【治疗周期】住院治疗7周,1个月门诊复查【治疗效果】肝功能好转,乏力、皮肤瘙痒症状减轻一、初次面诊顾大姐肝功能异常1年多,主要是转氨酶、胆红素轻度升高,同时伴有乏力、皮肤瘙痒等症状,在当地医院对症治疗后情况有所改善,但是容易反复,所以想来我们医院进一步检查。这种情况首先要排除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等情况,所以在门诊嘱顾大姐进行了常规的乙肝及丙肝病毒筛查,但是病毒筛查是阴性,顾大姐也没有长期口服药物。遂以“肝功能异常原因不明”收入院治疗。二、治疗经过入院后,完善腹部B超、腹部CT检查,均未发现胆道结石,胆道肿瘤等病变,但是发现肝脏呈肝硬化表现,肝脏萎缩。然后做了肝抗原抗体谱、甲肝、戊肝、抗核抗体等检查发现:血清抗线粒体抗体(+),其他检查指标均为(-),根据以上的检查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也称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根据目前临床表现,顾大姐属于疾病的早期,主要是以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所以目前的主要治疗就是利胆,给予口服熊去氧胆酸片利胆治疗,治疗后1周左右,顾大姐的肝功能明显好转,乏力、皮肤瘙痒症状有明显改善,顾大姐继续口服熊去氧胆酸片治疗并于住院治疗7天后出院。三、治疗效果顾大姐目前主要处于疾病早期,症状较轻,所以最主要的治疗就是利胆治疗。口服熊去氧胆酸片之后肝功能明显改善,乏力、皮肤瘙痒的症状有明显减轻,食欲也有所改善,得到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目前顾大姐最主要的治疗还是继续利胆治疗,所以继续口服熊去氧胆酸片并于住院治疗7天后出院。出院后1个月,顾大姐回院复查,肝功能发现转氨酶、胆红素水平都接近正常水平,乏力较前好转,皮肤瘙痒的症状消失。顾大姐对于治疗效果十分满意。四、注意事项很高兴经过治疗顾大姐肝功能好转,乏力、皮肤瘙痒症状减轻,后续需注意,顾大姐目前肝功能异常容易出现反复,饮食上,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同时要增加营养,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长期口服熊去氧胆酸利胆治疗,需要定期复查,因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造成的肝功能损害、肝硬化过程是不可逆的,没有根治性的药物,我们能做的只是延缓病情的发展。所以顾大姐应该每半年复查1次,出现病情的变化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五、个人感悟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也称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以肝内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其发病机制与遗传、感染、环境等因素有关,也有可能和自身免疫相关,常见中老年女性,其病理特点为进行性、不可逆的胆管炎,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发病早期最主要的是明确诊断,然后及时利胆治疗,正如本病例顾大姐,仅出现早期胆汁淤积的情况,因此,为延缓病情的发展,应及时发现并确诊疾病,通过口服利胆药物治疗,以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杜宁 聊城市人民医院 阅读量: 3419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患者为38岁女性,2个月前在当地医院做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就不断出现黄疸、发烧症状,每次经过抗感染、保肝治疗之后,病情有所缓解,但是反复复发,症状越来越重,故来我院就诊。经过腹部CT检查,考虑患者是因为上次手术存在胆管损伤,而导致胆管狭窄,进行手术治疗后,患者黄疸、发热症状消失。【基本信息】女、38岁【疾病类型】胆管损伤、胆管狭窄【就诊医院】聊城市人民医院【就诊时间】2021年11月【治疗方案】手术治疗(胆道探查术+胆管切除+胆肠吻合术)+药物治疗(注射用头孢哌酮钠+甘草酸二胺注射液+熊去氧胆酸胶囊+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5天,术后1个月复查【治疗效果】黄疸、发烧症状消失,身体恢复健康一、初次面诊患者于2021年11月就诊,自述黄疸、发烧1个多月,在当地医院进行保肝、抗感染治疗,症状有所缓解,但是容易反复并逐渐加重。追问患者病史,患者2个月前因患有急性胆囊炎在当地医院做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炎症较重。根据病史首先考虑有可能和上次手术有关系,有可能是上次的手术炎症导致了胆管损伤。想进一步治疗有可能需要再进一步完善腹部CT等检查,如果明确胆道狭窄有可能需要手术探查,遂将患者收入院。住院后患者进行了肝功能检查,发现转氨酶、胆红素明显升高,存在梗阻性黄疸的情况。在腹部CT和腹部磁共振检查中,发现患者的胆管中段显示不清,肝内胆管轻度扩张。综合目前情况,考虑病情是由胆管损伤导致胆管狭窄引起的,但也不除外有胆道肿瘤的可能。二、治疗经过针对患者病情,首选手术探查,然后根据术中的探查情况决定手术方式。与患者交代了目前的情况,患者表示同意治疗方案。随后在全麻下给予胆道探查,术中见胆道周围粘连严重,胆管中段狭窄,周围可见上次手术的夹子,随即将胆管狭窄段切除后快速送往病理,病理提示炎症细胞浸润,未见明确肿瘤。因此考虑是胆管的炎性狭窄,原因可能为胆管损伤,于是给患者做了胆管切除+胆肠吻合术。术后给予患者注射用头孢哌酮钠抗感染、甘草酸二胺注射液保肝、熊去氧胆酸胶囊利胆、奥美拉唑肠溶片抑酸等药物治疗。三、治疗效果术后患者胆红素,转氨酶逐渐降至正常,黄疸症状逐渐消失。患者恢复顺利,术后第3天开始进食,并于术后第9天拆线,住院15天治愈出院。住院期间患者黄疸和发烧的症状未再反复,患者一般情况明显改善,吃饭和活动也逐渐恢复正常。出院前嘱患者1个月后复查,明确肝功能是否反复、腹腔内手术区域无积液或腹腔感染的情况。如果没有其他异常术后可以每1年复查1次。四、注意事项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及药物治疗后,不适症状消失,作为医生真心高兴。建议患者出院后要多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睡眠;注意清淡饮食,增加营养,可以适当多吃一些高蛋白、高纤维素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以促进恢复。此外患者需要注意,由于进行了患者做胆道改道的手术,平时有可能会因为肠液返流入胆道引起发烧,出现胆道感染情况,若发生此种情况,应及时回院复查。五、个人感悟胆道损伤常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关,可能与手术难度大、术中炎症太重有关系。如果患者有胆囊结石、胆囊炎,应该尽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导致炎症加重,使手术难度增加,导致胆道损伤的几率增高。如果胆道损伤导致胆道出现不完全梗阻,且经过保守治疗症状持续加重,有可能需要进行再次手术治疗。出现胆管损伤的情况,通常如同该患者一样,通过积极的治疗方式,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杜宁 聊城市人民医院 阅读量: 3761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 胆管梗阻是指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胆道阻塞导致了黄疸,正如本病例患者,为一位80岁的老人,身体条件也不是太好,患者入院时表现为全身黄染以及小便发黄。为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查,发现胆红素、转氨酶明显增高,最终诊断为胆管梗阻。通过手术治疗,顺利解决患者的黄疸问题,效果较好。【基本信息】男、80岁【疾病类型】胆管梗阻【就诊医院】聊城市人民医院【就诊时间】2021年11月【治疗方案】手术治疗(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周【治疗效果】黄疸完全消退,一般状况改善一、初次面诊今天门诊来了一位老爷爷,80岁左右,也属于一位高龄患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这种高龄患者会越来越多,患者主要表现为全身发黄,小便发黄,跟浓茶叶水一个颜色。当时我们就考虑患者可能出现了梗阻性黄疸,梗阻的原因最常见的就是胆管结石或者胆管肿瘤。为患者做了肝功能检查,发现胆红素、转氨酶明显增高,也支持梗阻性黄疸。接下来进行了常规的B超检查发现:胆总管末端有占位,不是石头。患者现在黄疸的比较厉害,吃饭也很差,所以我们将患者收入院,初步诊断为胆管梗阻。二、治疗经过为了查找胆管梗阻的原因,为患者进行强化CT检查,结果可以明显的看到胆总管末端有个明显的强化,CA199也明显地增高,这种情况基本就可以考虑胆管癌导致的胆管梗阻,一般需通过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进行治疗,但此手术较大,基本是肝胆外科最大的手术。考虑到老人现在年龄非常大,一般身体条件不是太好,做这个手术的风险相对较大大。与患者的家属交代了目前的病情,患者家属也表示不想冒这么大的风险去做手术,想采取保守治疗。经探讨与沟通后,决定采用放支架的形式,在胆道造影下将支架放入胆管内生长肿瘤的地方,用支架将胆道撑开,恢复正常的胆汁引流,可以逐渐地改善黄疸,黄疸改善之后患者的进食也能很快的好转。患者及家属接受了胆道支架植入术,手术很顺利。三、治疗效果胆道支架置入术是个局麻的手术,对患者的创伤非常小,所以患者在术后的恢复也非常快。支架放的位置也非常的好,胆汁引流通畅,患者的黄疸下降迅速,胆红素从300+的水平很快的就降到正常水平。随着胆红素的下降,黄疸的减轻,患者的饮食也逐渐地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也逐渐改善。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四、注意事项看到患者病情逐渐好转,我感到特别欣慰,但因为现在患者的抵抗力比较差,身体比较弱,应该注意休息,避免着凉。日常饮食要逐渐的增加营养,可适当多进食一些,瘦肉、鱼肉、牛奶等高营养的食物。患者出院后,定期复查肝功能的变化,因为患者胆道支架放在肿瘤上,肿瘤的生长也可能会导致支架的梗阻,因此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反应,因为支架有可能会导致这个肠液返流进入胆道引起胆系感染,出现发烧等情况,如果出现上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五、个人感悟目前胆管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这个和我们的生活习惯、环境因素、遗传因素都有相关性。胆管癌最常见的症状就是黄疸,如果出现黄疸、右上腹不适等症状,应该及时就诊。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高龄的患者越来越多。正如本病例患者,合并的基础疾病比如多,身体条件比较差,不能接受根治性的手术。但是为了达到更好的生活质量,增加生存时间,我们也可以采取保守治疗的办法,首先解决胆道梗阻,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有支架或者外引流,等黄疸解除之后再进行抗肿瘤的综合治疗,效果也相对比较好。
作者:杜宁 聊城市人民医院 阅读量: 4453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本病例患者患有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年轻时确诊,病情控制良好。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疾病导致的胆汁淤积越来越重,从而引发肝硬化。这次患者因为乏力、消化不好入院,住院后发现脾功能亢进造成贫血比较严重,同时肝功能差,给予患者输血治疗+药物治疗,经过积极的治疗后,患者肝功能好转,一般情况好转。【基本信息】女、55岁【疾病类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就诊医院】聊城市人民医院【就诊时间】2021年11月【治疗方案】静脉输血+药物治疗(人血白蛋白、甘草酸二铵注射液、熊去氧胆酸片)【治疗周期】住院治疗2周,定期复查【治疗效果】肝功能好转,一般情况好转一、初次面诊今天接诊一位患者,是我院一位同事的母亲,这位患者已经确诊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好多年,以前的主要症状为乏力、消化功能不良,经过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又称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截止目前,一直进行保肝利胆治疗,效果尚可。但是,这种病疾病不可逆,肝硬化的程度会越来越重,这次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是发生了脾功能亢进,造成了贫血、血小板低,同时合并肝功能不全,为了改善患者一般情况将病人收入院。二、治疗经过入院之后,行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为70g/L,属于中度贫血,患者贫血的症状明显。因此,给予患者输血治疗,静脉输注红细胞。检查肝功能发现:转氨酶轻度增高,胆红素轻度增高,但是白蛋白的水平较低,属于肝功能不全的状态,同时给患者输注人血白蛋白。通过积极纠正患者的一般情况,血红蛋白的水平逐渐升高,白蛋白水平也逐渐升高,患者的一般情况逐渐改善。但是,目前引起以上症状的主要原因,是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造成的脾功能亢进,同时合并肝功能不全的情况,仅通过甘草酸二铵注射液保肝、熊去氧胆酸片利胆,只是对症治疗,治标不治本,解决不了患者肝硬化的情况。后又为患者进行强化CT检查,发现患者肝脏呈肝硬化表现,肝脏萎缩,同时伴有脾大、脾功能亢进(如图),如果想彻底解决以上问题应该行肝脏移植手术,但是患者由于经济条件还有心理压力,目前还处于考虑状态。三、治疗效果患者入院后给予输血、输人血白蛋白、保肝、利胆的治疗,患者贫血较前改善,白蛋白接近正常,转氨酶、胆红素也接近正常,一般情况明显好转。患者的体力较前恢复,进食也逐渐恢复,进食量逐渐增加。但是患者出院以后,如果疾病控制不佳,症状特别容易反复,所以出院前叮嘱患者应及时观察自身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复诊。四、注意事项很高些患者经过积极治疗,症状得到改善,但在日常生活方式的调整同样重要,需要注意:1、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进食生硬、辛辣刺激性食物。生硬的、辛辣刺激的食物有可能会导致食管、胃底血管破裂,从而导致消化道大出血。此外,应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食物,比如精瘦肉、鱼肉等,增强抵抗力,促进疾病的恢复;2、生活中,应该多注意休息,因为目前患者有贫血的情况,不适合过多、过于剧烈的活动;3、定期就诊,复查血常规、肝功能,如果肝功能的状态欠佳,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治疗。五、个人感悟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也就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先天性的疾病,没有明确的病因,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肝炎,目前没有特殊的药物可以根治。这种疾病可以逐渐的造成肝硬化,从而带来一系列并发症。平常的药物治疗只能改善肝功能,如果想根治,应该考虑做肝脏移植手术,但是费用还有对病人心理压力又是非常大的。正如本病例患者,正在犹豫是否需要手术,从医生的角度而言,我本身建议手术,但是,经济压力、心理压力也不容忽视。因此,即使为患者采取保守治疗的方式,我依然会作出最大的努力,将病情对患者的影响降到最低。
作者:杜宁 聊城市人民医院 阅读量: 4775
周中银 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胆管炎分急性胆管炎和慢性胆管炎,急性胆管炎的常见症状有腹痛,是胆管炎最典型的症状之一。在进食油腻食物之后,出现右上腹剧烈的绞痛,同...
孟泽武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肝胆外科
"胆管炎一般是指胆道的感染,包括了急性、慢性胆管炎,还有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常常与胆石症并存。两者一般为因果关系,胆道结石的患者...
全部 北京 上海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东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庆 陕西 甘肃 云南 新疆 内蒙古 海南 贵州 青海 宁夏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