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
挂号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皮肤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物理治疗
是否传染:有传染性
是否遗传:有遗传几率
相关症状:红斑、丘疹、脓疱、瘢痕
相关检查:皮肤检查、活体组织病理检查
相关手术:无
相关药品:阿莫西林、甲硝唑、皮炎平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10000元)
皮肤白斑是什么原因
24473次播放489次点赞
早期白斑需要治疗吗
27490次播放483次点赞
早期白斑能治愈吗
28858次播放215次点赞
怎样防止白斑扩散
38874次播放297次点赞
肢端型白斑扩散的快吗
21184次播放58次点赞
小孩白斑怎么护理
37814次播放327次点赞
身上白斑挂什么科
21736次播放350次点赞
小孩面部有白块怎么回事
35848次播放399次点赞
身上和脸上长红色的痘痘主要考虑是毛囊炎、痤疮、急性湿疹、过敏性皮炎等皮肤病导致。患者应积极就医,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1、毛囊炎:多是局部皮肤清洁不到位,更换衣物不及时等原因,导致大量细菌滋生,再加上摩擦、搔抓等刺激,使皮肤受到损伤,出现微小伤口,细菌可通过伤口侵入毛囊,引发炎性反应,出现身上和脸上长红色的痘痘。患者可遵医嘱应用盐酸克林霉素凝胶涂擦患处,并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及卫生;2、痤疮:由于患者体内雄激素水平过高、皮肤油脂分泌过多等原因,导致毛囊孔堵塞,大量皮脂堆积在皮脂腺管内,不能通过毛孔排出,可使痤疮丙酸杆菌大量滋生,导致身上和脸上长红色的痘痘,且上面有白色脓头,并伴有疼痛感。患者可遵医嘱应用维A酸乳膏、阿达帕林凝胶等药物涂擦患处,同时口服四环素片进行治疗;3、急性湿疹:由于多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皮肤表层以及真皮浅层出现炎性病变,脸上和身上的局部皮肤可出现丘疹、丘疱疹、水疱等,伴有剧烈瘙痒,表现为身上和脸上长红色的痘痘。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涂擦患处,同时配合口服盐酸苯海拉明片等药物进行治疗;4、过敏性皮炎:如果患者本身是过敏体质,反复接触或食用某种过敏物质,可引发变态反应,从而导致身上和脸上长红色的痘痘,还可出现水疱、局部瘙痒,甚至伴有皮肤溃烂等。患者可遵医嘱外用炉甘石洗剂、糠酸莫米松乳膏涂擦患处,瘙痒严重者可口服氯雷他定片止痒。治疗期间需注意调整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饮食应以清淡食物为主,以减少不良刺激,避免病情加重。
作者:张桂英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阅读量: 3798
人中部位的皮肤发红刺痛可能与毛囊炎、过敏、带状疱疹有关。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到皮肤科就诊检查,再进行针对性处理。1、毛囊炎:局部多汗或化妆品刺激,造成毛囊堵塞,从而导致人中部位的皮肤出现红色丘疹,并且会伴随局部的发红以及刺痛感。需要使用碘伏溶液对局部进行擦拭,并且可以涂抹夫西地酸乳膏缓解症状;2、过敏:如果本身属于过敏性体质,同时食用海鲜或接触某些化学用品,可能会引起皮肤过敏性反应,导致人中部位的皮肤发红、发痒以及不同程度的刺痛感。通常可以服用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盐酸西替利嗪片,并且可以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止痒;3、带状疱疹:主要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表现为紧绷、透亮的小水泡,可能会导致人中部位的皮肤出现发红、刺痛的症状。通常以抗病毒治疗为主,比如口服阿昔洛韦片,也可以局部使用阿昔洛韦乳膏,来缓解不适的现象。
作者:丁澍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阅读量: 4855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患儿因持续发热,伴随存在脖子肿胀、咽喉发红,以及食欲减退的症状,自行口服退烧药物治疗无效前来就诊。根据查体,初步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颈部淋巴结炎,给予抗生素后治疗无效。但患儿皮肤开始出现红斑、红疹等症状,最终明确为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积极给予对症治疗后,患儿疾病得以治愈。【基本信息】女、6岁【疾病类型】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就诊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时间】2022年5月【治疗方案】静脉滴注(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注射用头孢硫脒、人免疫球蛋白)+口服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片、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6天,定期复诊【治疗效果】疾病得以治愈一、初次面诊患儿为6岁小女孩,由家长带来就诊,经询问,患儿从昨日开始发热,最高温度可达38.6℃,伴有脖子肿胀、咽喉发红,以及食欲减退等症状,未出现咳嗽、咳痰、寒战、抽搐等症状,也未出现红疹、恶心、呕吐等症状,自行口服退烧药物治疗无效,因此前来就诊。对患儿进行详细查体,发现患儿咽部红肿、黏膜弥漫性充血,且伴有扁桃体肿大,未见化脓。在患儿颈侧部可触及肿大淋巴结,质地较韧,存在触痛,且双眼球结膜充血,无脓性分泌物。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心率快,肠鸣音活跃。根据患儿的症状,初步考虑为急性扁桃体炎、颈部淋巴结炎,明确诊断后将其收住入院。二、治疗经过患儿住院后,给予进一步详细检查,血常规提示患儿白细胞计数为16.83×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为85.94%,二者均呈现增高趋势,淋巴细胞比率为7.82%,呈现下降状态,提示存在感染症状,而血沉上升,提示患儿存在炎症性疾病。因此,给予患儿进行抗感染治疗,即使用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和注射用头孢硫脒进行静脉滴注,但是效果不佳。住院第2天,患儿手掌、足部出现弥漫性红斑,指趾端水肿、发硬,肛周出现皮疹,双眼球结膜充血,口唇发红、干燥,舌面光滑,且呈肉红色,舌乳头肿大、充血、发红,呈现典型“草莓舌”症状,且颈部淋巴结依旧肿大、咽喉充血、扁桃体肿大等症状。上述症状符合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典型表现,因此诊断患儿为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即川崎病。在明确患儿诊断后,行心脏彩超检查未见异常,立即给予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以减轻全身血管性炎,阿司匹林肠溶片发挥抗炎、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同时给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缓解患儿咽喉肿痛。三、治疗效果经过16天的治疗,患儿精神状态好转,发热消退,食欲好转,咽喉部充血、扁桃体肿大消退,双眼球结膜轻微充血,指尖及肛周皮疹和红斑未完全消退,复查血常规正常,给予出院。患儿出院1个月后复诊,患儿、家属情绪均较初次就诊时有明显好转。给予查体发现患儿手掌、足部弥漫性红斑消退,肛周红疹、躯干部皮肤皮疹完全消退,没有留下明显疤痕,双眼球结膜、咽喉部、扁桃体及颈部淋巴结恢复正常,其他辅助检查未见异常,说明疾病治愈。四、注意事项很高兴,患儿经过一系列检查后,最终得以明确诊断,并且经过积极治疗后,病情得以治愈。但由于患儿出院时尚未彻底痊愈,因此患儿还需在出院后注意以下几点:1、由于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儿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因此患儿家属应注意患儿是否存在出血倾向。1月、3月、6月后复查心脏彩超。另外,给予了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因此在往后11个月内,患儿需禁止接种活病毒疫苗,如风疹病毒疫苗、水痘疫苗等;2、在饮食上,建议患儿保持饮食多样性,以清淡饮食为主,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苹果等,并注意多吃富含蛋白质的牛奶、鸡蛋等。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患儿治疗效果。五、个人感悟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临床表现酷似急性感染,常以高热为最初表现,一般持续5天以上,并且经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而该病存在一些典型的临床表现,能够较好与其他急性感染相鉴别,如发热数日后手掌出现弥漫性红斑,皮肤硬肿疼痛,躯干部出现斑丘疹,双眼球结膜充血,舌面光滑呈肉红色,舌乳头肿大、充血发红,称为草莓舌,颈部淋巴结肿大等。本例患儿便是在出现持续高热后,手掌出现弥漫性红斑等典型症状,最终才得以明确诊断,好在发现较为及时,并对用药及时进行修正,患儿的预后才能较为理想。因此对于部分临床表现具有迷惑性的疾病,我们作为医生,需要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更要仔细进行诊断,防止因判断错误而导致患儿病情延误。
作者:晁占湖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阅读量: 3018
宝宝头上有虫子吸附在头皮上,大多数是没有注意头皮的清洁卫生,出现寄生虫或头虱。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1、寄生虫:宝宝年龄较小,对于个人卫生没有太多意识,如果父母没有及时给宝宝清洗头发,会导致宝宝头皮上有寄生虫滋生,还会伴随虫卵的附着,表现为宝宝头上有虫子吸附在头皮上。头皮上的寄生虫靠吸取皮下的血液为生,会使宝宝出现头皮瘙痒的症状,应尽量把宝宝的头发剪短,并注意日常的清洗。如果宝宝的年龄超过3岁,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硫磺硼砂乳膏等药物,起到杀灭虫卵和寄生虫的效果;2、头虱:头虱具有一定传染性,如果宝宝与有头虱的人直接接触,或者共同使用毛巾等,都可能会传染头虱。头上的虱子属于一种会动的小寄生虫,会吸附在头皮上,接触时也会爬到其他人的头发根部,仔细观察会看到头上有小虫子吸附,表现为宝宝头上有虫子吸附在头皮上。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使用百部酊,从而杀灭头虱。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家长注意宝宝的个人卫生,及时给宝宝洗澡、洗头,同时注意宝宝用品的清洁,不要乱用宝宝的毛巾、枕巾等物品。
作者:施为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阅读量: 4931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本篇中的患者因手部有脱屑以及瘙痒的现象前来就诊,自述早期在家附近的诊所治疗,但效果不佳,病情总是反复。经检查,发现该患者为角化过度型手癣,即“鹅掌风”。对患者进行规范治疗,通过外用药物配合口服药物进行治疗,4周后患者病情得到控制,手部皮肤基本恢复正常,瘙痒等不适症状消失。【基本信息】男、36岁【疾病类型】鹅掌风【就诊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就诊时间】2019年4月【治疗方案】外用药物(水杨酸软膏、硝酸咪康唑乳膏)+口服药物(伊曲康唑胶囊)【治疗周期】使用药物治疗4周【治疗效果】手部皮肤基本恢复正常,瘙痒不适症状消失一、初次面诊患者为36岁的男性,因手上总是脱皮,伴随瘙痒而前来我院就诊。刚见到患者时,发现该患者较为焦虑、烦躁,并不停摩擦双手。患者自述手部总是脱皮并伴有瘙痒,之前每次瘙痒难耐时便使用家附近的门诊所开具的药膏进行涂抹,当时涂抹后有一定效果,但情况始终反复,并未根治。近期患者自觉手部瘙痒症状较先前加重,于是在家人劝说下来到医院就诊。在与患者进行沟通后,首先对于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安抚,待患者情绪稍有好转后,详细观察患者双手皮损处皮肤,发现该处皮肤呈明显粗糙、角质增厚、脱屑、干燥的情况,取少许皮损部位组织进行真菌镜检,发现皮损部位有红色毛癣菌,再结合临床表现,初步诊断为角化过度型手癣,俗称”鹅掌风“。 二、治疗经过在初步诊断后,告知患者手部的情况,其实就是真菌感染,只要规范治疗便可以治愈,患者情绪较先前稳定许多,于是进行下一步的用药治疗。由于此患者是角化过度型手癣,皮损已经出现角质增厚、脱屑、干燥的情况,因此决定先使用水杨酸软膏涂抹于皮损处,待角质层变薄后再涂抹硝酸咪康唑乳膏,同时配合服用伊曲康唑胶囊进行抗真菌治疗。对该患者拟定初步的治疗周期为2周,并嘱患者用药2周后再次前往门诊复查。2周后,患者前来复查,皮损恢复情况较好,也并未出现药物不适反应,于是继续给予药物治疗2周,病情得到控制,手部皮肤基本恢复正常,瘙痒、脱皮等症状消失,且未再出现反复。三、治疗效果该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较高,居家应用药物时严格按照遵医嘱使用,治疗2周时前来复查,发现手部皮损已缩小,且患者自述瘙痒症状得到改善,心情烦躁也有所改善。另外,患者服用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胶囊后并未出现不适症状,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良好,说明患者未产生药物副作用。叮嘱患者继续使用药物,于2周后再次前来复查,此时发现患者手部皮肤基本恢复正常,未见脱屑、角质增厚的情况,常规检查结果均正常,说明患者已经达到治愈标准。将复查结果告知患者后,并嘱患者日常中需注意卫生状况,出现不适后及时就诊,患者十分高兴,开开心心的回家了。四、注意事项很高兴,经过一系列的用药治疗,患者手部皮肤基本恢复正常,达到治愈标准。但由于该病常会出现反复发作,因此患者还需注意以下情况:1、患者在日常中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手部干燥清洁,不与他人共用鞋袜、浴盆、脚盆等生活用品;2、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刺激性物质对手部皮肤的损伤,如果必须接触,需提前做好防护,包括戴手套等;3、由于该病常容易出现复发,因此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前来医院就诊,再次进行治疗。五、个人感悟手癣即鹅掌风,该病是由真菌感染所引起,治疗的关键在于坚持用药,主要是外用药物,当病情较严重时才选用全身药物。鹅掌风由于容易导致皮损部位瘙痒难忍,因此容易使患者产生心理、情绪的变化,表现为焦虑、烦躁不安等,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因此当出现类似鹅掌风的症状后,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尽早、彻底的进行治疗,避免出现不适后在不正规的诊所进行治疗,容易耽误病情,还容易引起疾病的反复发作。而本篇中的患者,正是因为患病早期不当回事,当皮损处瘙痒难耐,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时才来就诊,但庆幸的是,患者治疗时依从性较高,因此病情最终也能够得以控制。
作者:吴剑波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阅读量: 3072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周大叔手上出现脱皮已经2个月,患有脚气多年,经常用手去抠脚。2个月前右手掌出现脱屑的症状,且最近手部经常瘙痒,尤其出汗时瘙痒更严重,到医院就诊发现右手掌处见弥漫性脱屑。取右手皮屑做真菌检查,报告结果显示有真菌及孢子生长。诊断为鹅掌风,给予口服抗真菌药及外乳膏治疗后,症状逐渐消退。【基本信息】男、55岁【疾病类型】鹅掌风【就诊医院】马鞍山十七冶医院【就诊时间】2022年4月【治疗方案】药物治疗(伊曲康唑分散片+硝酸舍他康唑乳膏)【治疗周期】门诊治疗4周【治疗效果】症状逐渐减轻,鹅掌风得到治愈一、初次面诊55岁周大叔右手出现红斑脱皮的症状,还有瘙痒,于是到皮肤科来就诊。仔细检查患者的皮疹,其右手掌可见弥漫性脱屑,左手皮肤正常。双脚掌有弥漫性的脱屑,脚丫有水疱、脱屑。仔细询问患者病史得知,患者患有脚气多年没治疗,自己平时有抠脚的习惯。取右手皮屑做真菌检查,结果提示有孢子及真菌生长,诊断为鹅掌风,给患者查肝功能结果提示正常,于是给予口服抗真菌药伊曲康唑分散片及抗真菌药膏硝酸舍他康唑乳膏外涂。二、治疗经过由于患者手足部位受真菌感染的皮肤面积大,因此给予口服及外用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伊曲康唑分散片是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对手足癣、甲癣等皮肤真菌都有良好抗菌作用,但该药可能会引起部分患者肝酶升高,因此用药前后需要检查肝功能。仔细询问了患者病史,没有肝炎、脂肪肝等病史,检查肝功能正常,于是给予伊曲康唑分散片口服。1周后复诊患者手足脱皮、水疱症状明显消退,遵医嘱继续使用硝酸舍他康唑乳膏外涂。4周之后复诊患者手足脱皮及水疱的症状消退,查真菌结果为阴性,停药后检查肝功能正常。三、治疗效果患者经过1周的口服加外涂抗真菌药后,手足水疱、脱屑的症状就已经明显消退。口服抗真菌药伊曲康唑分散片1周后停药,查肝功能,未见异常。但由于该病易复发,因此外涂药物疗程一般为4周,为巩固疗效,减少复发,建议患者继续外涂硝酸舍他康唑乳膏。3周后复诊,患者手足部脱屑、水疱症状完全消退,复查真菌镜检结果为阴性,治疗过程中嘱患者避免用肥皂洗手液洗手。 四、注意事项很高兴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得到了改善,但在日常生活中依旧需要提醒患者注意部分事项:1、不能用肥皂洗手液洗手,否则会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加重鹅掌风,建议洗手后外涂护手霜;2、干家务时需要带手套,保护皮肤,减少真菌传播;3、鹅掌风治疗一定要按疗程治疗,这样才能减少复发;4、口服抗真菌药可能会引起肝酶升高,用药前后需要检测肝功能,对于有肝炎或脂肪肝的患者不宜使用;5、鹅掌风有传染性,患者的衣物一定要和家人分开洗,衣服、床单、被套一定勤洗勤晒;6、有脚气时要及时治疗,否则可能会传染手部而引发手癣或体癣等。五、个人感悟鹅掌风学名手癣,是由于真菌感染手部皮肤角质导致的皮肤问题,患者经常会出现2足1手的情况,即2只脚有脚气,1只手有鹅掌风。时间长了不治疗的话会出现2只脚,2只手都会出现手足癣的症状。手癣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不但传染自己,也传染别人,一定要及时治疗,这样能减少真菌的传播。鹅掌风的治疗可以选择口服及外用抗真菌药物,但需要坚持使用,这样才能减少复发。
作者:潘廷猛 马鞍山十七冶医院 阅读量: 4321
丁晓岚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皮肤性病科
"很多皮肤病的发生都与机体的免疫力下降有关系,以下几类疾病与机体的免疫力下降有密切的关系:\n第一、病毒感染性的皮肤病,像单纯疱疹、...
丁晓岚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皮肤性病科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病的种类成百上千种类繁多。有一部分皮肤病是具有传染性的,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n第一类是病毒感染性的皮肤...
全部 北京 上海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东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庆 陕西 甘肃 云南 新疆 内蒙古 海南 贵州 青海 宁夏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