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指南


挂号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皮肤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是否传染:有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紫红斑、化脓、组织坏死

相关疾病: 疥疮 结节病

相关检查:血常规、活体组织病理检查

相关手术:切开引流

相关药品:阿莫西林、甲硝唑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2000元)

痈视频

更多>

痈文章

更多>

痈化脓到痊愈需要几天

痈化脓到痊愈,通常需要2-4周。对于免疫功能较好、年轻的患者,痊愈所需时间可能相对较短,而对于年纪较大、免疫功能较差、伴随慢性疾病的患者,痊愈需要的时间可能会更长一些。痈是一种累及毛囊及周围组织的细菌感染性的皮肤病,多由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也可以由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假单胞菌等混合感染引起。高温、多汗、搔抓、卫生习惯不良、全身的慢性皮肤病等,都是导致痈发病、化脓的高危因素。一般可由多个聚集的疖组成,可深达皮肤组织,好发于颈、背、臀和大腿等部位。皮肤病灶初起为弥漫性、硬性的结块,表面紧张发亮、界限不清。随着病菌感染,迅速向四周皮肤深部蔓延,继而出现化脓。病灶中心可出现部分坏死,表面出现多个脓头,即脓栓。脓栓脱落后,留下多个带有脓性基底的深在性溃疡,外观如蜂窝状,同时可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和全身的中毒症状,甚至出现败血症。当患者出现痈化脓时,需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抗生素治疗。可以选用头孢、青霉素等抗生素,或者根据药敏的结果,选择相对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需给予外用消炎药物配合治疗,如莫匹罗星软膏,以缩短病程,加速痊愈。对于痈化脓严重的患者,还需进行切开引流,及时排脓,减少疾病痊愈所需时间。

作者:王霞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阅读量: 3405

垂痈的相关检查都有什么

缢死者临床表现有舌轻度外吐。缢死多因心理情绪因素,或见于精神病有妄想等症状的患者。自缢可导致脑部及全身各器官严重损害。但由于缢绳的粗细、身体的重力及时间的长短不同,因而损害的程度有所不同。除此之外,垂痈也可以引起舌轻度外吐,垂痈的相关检查都有什么呢?  垂痈又名“紫舌胀”,是指小儿初生六七日间,喉里舌上有物,状如悬痈。本病可单独发生,也可伴发于其他疾病过程中。主要由于胎毒上冲、肺胃之热上蒸、心经火盛血壅所致。  患儿咽部充血,悬雍垂肿大明显,表面可见白色脓性分泌物附着,部分弄点破溃形成浅表溃疡,常伴有发热、哭闹以及不愿意进食。血常规通常有白细胞的增高,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或为强阳性;ESR增快;血培养可呈阳性;咽部的分泌物培养可以发现病原体。  垂痈的主要病因是外感风热、调护不当或喂养失宜,或父母素体阳盛火热,以致胎中火旺,胎毒上冲、肺胃之热上蒸、心经火盛血壅。小儿为纯阳之体,若胎中火旺,或胃中有热者,易于上攻,发为本病。

作者:周炼 北京协和医院 阅读量: 77847

荧光剂安全吗?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眼底造影检查前一定要做过敏实验,对造影剂过敏的患者,不能进行这项检查。检查前先将稀释过的造影剂注入患者的静脉,5分钟后观察患者有无皮疹、水肿或呼吸不畅等明显的过敏反应。 本文系王红医生授权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作者:王红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阅读量: 38857

肛痈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肛痈是肛门直肠周围间隙发生急、慢性感染而形成的脓肿。本病特点是发病急骤,疼痛剧烈,伴高热,破溃后多形成肛瘘。青壮年居多,尤以男性为多见。属中医“脏毒”“悬痈”“坐马痈”“跨马痈”等范畴。  病因病机  多因过食肥甘、辛辣、醇酒等物,损伤脾胃,湿热内生,下注大肠,蕴阻肛门;或肛门破损染毒,致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而成。也有隐肺脾两虚,湿热乘虚下注而致。  临床表现  1、症状。本病临床特征一是肛门直肠处疼痛、有坠沉感等局部症状,肛门局部红肿热痛,或溃破流脓,或有脓自肛门流出;一是周身与肛门局部症状相应的全身症状,如全身不适、恶寒、低热、寒热交作、食欲欠佳、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但不一般单纯、低位脓肿局部症状较重。齿线下的脓肿见肛周剧痛,坠胀不适;齿线上的脓肿则局部疼痛不明显,多为直肠、会阴、骶尾部坠胀感,而寒战、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较重。  本病发病迅速,疼痛剧烈,实证局部红、热、肿、痛,病情发展迅速;溃后脓液黄色稠厚带粪臭味,伴有全身不适、寒热交作、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弦滑数,虚证局部红、热、肿、痛不显,成脓较慢,溃后脓液但白稀薄,不臭或微带粪臭味,溃口凹陷;全身无力,一般不发热或有虚热,舌苔薄腻,脉弦细或濡缓。如属肺虚者,可见咳嗽咯血、骨蒸盗汗;属脾虚者,兼见身倦纳呆、大便溏薄。  2、体征。在肛缘周围出现局限性红肿热痛的炎性病灶多半可以确认为肛门周围脓肿,但位置较高的肌间脓肿的皮肤表面炎症不甚明显,常需肛指检查,少数情况需要穿刺抽吸脓液。齿线下脓肿则肛周红肿,可触及炎性包块伴明显触痛,或有波动感;齿线上脓肿的肛周体征不明显,直肠指检可发现直肠壁有压痛性肿块,此时在肛门外进行双合诊,容易发现病灶。齿线下脓肿穿刺很浅即可抽出脓液;齿线上脓肿应将食指放入直肠内做引导,经肛旁2~125px穿刺较为安全,抽出脓液后即可确诊。直肠黏膜下脓肿,常在指检时脓腔壁被触破而有脓液流出。  辅助检查  1、血常规检查可明显示感染程度。  2、超声波检查有助于了解肛痈的大小、位置、及与肛门括约肌和肛提肌的关系。  鉴别诊断  1、肛门周围皮肤感染。肛门周围毛囊炎和疖肿等皮肤感染范围局限,顶端有脓栓,容易识别。较大皮下脓肿局部疼痛虽然很明显,但与肛门直肠无关,破溃后不形成肛瘘。  2、肛旁皮脂腺囊肿感染。也可见肛旁红肿热痛,但追问病史一般在感染前局部即有肿物,呈圆形,表面光滑,肿块中央有堵塞的粗大毛孔形成的小黑点。本病肛内无原发内口,故肛内无压痛点,溃后也不形成肛瘘。  3、骶前囊肿和囊性畸胎瘤感染 。详细询问病史一般都能发现某些骶前囊肿的迹象。指诊直肠后有肿块,光滑,分叶,无明显压痛,有囊性感。X线检查,将直肠推向前方或一侧,可见骶骨与直肠之间的组织增厚和肿瘤,内有不定型的散布不均匀钙化阴影和尾骨移位。  4、化脓性汗腺脓肿。多在肛门与臀部皮下,脓肿较浅而病变范围广,病变区皮肤变硬,急性炎症与慢性瘘管并存,脓液黏稠,成白粉粥样,有臭味。全身有慢性消耗症状。  5、肛门会阴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肛门会阴部、阴囊部由于细菌感染而使肛门部周围大面积组织坏死,有的形成瘘管,病变范围广,发病急,常蔓延至皮下组织及筋膜,向前侵及阴囊部,但肛管内无内口。  6、克罗恩病。克罗恩病发生肛周脓肿占20%左右,肛门常有不典型的肛裂与瘘道。局部红肿、多自溃,但无明显疼痛及全身症状。  7、结核性脓肿。可见骨蒸盗汗,倦怠乏力,咳嗽咯血,纳呆,大便干结;或无全身症状,仅见溃口较宽,呈潜行,脓水稀薄,或行X线片时可发现肺部结核病灶以资鉴别。在临床上,结核性脓肿成脓时间较长。  8、肛管直肠癌。早期可有排便习惯改变及便脓血黏液,便条变细变扁。直肠镜检,肿块暗红,高低凹凸不平。指检,质地坚硬,结节感,基底部平榻散漫,或顶部凹陷,病理切片可确诊。  9、血栓外痔。血栓外痔于肛门旁也有一个包块,疼痛也较重,但颜色紫暗,范围较小,触之较硬,不化脓,无波动感,亦无全身症状。  10、子宫内膜异位症。此病发生于经产妇女,在会阴、肛门外侧或直肠内可扪及境界不清的隆起肿物,质地较硬,月经期增大,但无全身症状。通过病理检查可以确诊。  治疗  1、内治法  (1)热毒蕴结型  证候:肛周突然肿痛,持续加重,伴有恶寒,发热,便秘,尿赤,肛周红肿,触痛明显,质硬,表面{热。舌红,苔薄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仙方活命饮或黄连解毒汤加减  穿山甲9 g甘草6防风9 g没药6 g赤芍9 g白芷6 g当归9 g乳香6 g贝母9 g天花粉9 g皂角刺9 g金银花15 g陈皮6 g黄连9 g黄芩6 g黄柏6 g栀子9 g  常用中成药:牛黄醒消丸  (2)热毒炽盛证  证候:肛门肿痛剧烈,持续数日,痛如鸡啄,难以入寐;伴有恶寒发热,口干便秘,小便困难,肛周红肿,按之有波动感或穿刺有脓。舌红,苔黄,脉弦滑。  治法:清热解毒透脓  黄芪9 g皂角刺9 g白芷6 g川芎9 g牛蒡子9 g穿山甲9 g金银花15 g当归9 g  方药:透脓散加减  常用中成药:犀黄丸  (3)阴虚毒恋证  证候:肛门肿痛,皮色暗红,成脓时间长,溃后脓出稀薄,疮口难敛;伴有午后潮热,心烦口干,夜间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解毒  方药:青蒿鳖甲汤合三妙丸加减  青蒿9 g鳖甲9 g细生地15 g知母9 g丹皮9 g黄柏9 g苍术9 g川牛漆9 g  常用中成药:左归丸  (4)正虚邪伏证  证候:素体虚弱或气血亏虚,疮形平塌,皮色紫滞不鲜,按之不热,触之痛轻,脓成缓慢;溃后就不收口,脓水稀薄,纳食不香,腹胀便溏。舌质淡,苔薄白或白厚,脉沉细。  治法:益气补血,托毒敛疮  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党参15 g生黄芪15 g当归9 g川芎9 g赤芍9 g茯苓9 g陈皮6 g银花15 g生甘草6 g  常用中成药:十全大补丸  (5)湿痰凝结证  证候:结块散漫绵软无头,不红不热,肛门酸胀不适;日久暗红微热成脓,溃后脓水稀薄如败絮,淋漓不尽,疮面灰白潜行不敛;伴有潮热盗汗,形体消瘦,痰中带血。舌红苔少或厚白,脉细数或滑数。  治法:补益脾胃,燥湿化痰消肿  方药:二陈汤合百合固金汤加减  法半夏6 g茯苓9 g陈皮6 g百合9 g玄参15 g太子参15 g地骨皮9 g黄柏9 g白术9 g土贝母9 g炙甘草6g  常用中成药:百合固金丸  2、外治法  (1)外敷法  初期:实证者用金黄膏、黄连膏外敷,位置深隐者用金黄散调糊灌肠;虚证者用冲和膏或阳和解凝膏。  成脓期:可外敷拔毒膏或千锤膏外贴,使其早期溃破,或用咬头膏蚀破脓头,同时继用箍围药外敷,以防脓毒扩散。溃后期开始以提脓祛腐药为主,用提脓散或九一丹油纱条引流,也可用红粉纱条引流。  后期:脓尽时以生肌收口为主,应用生肌散或珍珠散纱条。  如系结核性脓肿未溃破则外用阳和膏,溃后用九一丹纱条,敛口之时用生肌玉红膏。滋水淋漓浸渍肛周皮肤、潮湿糜烂者外敷青黛散,肌肤瘙痒则外涂青黛膏。  (2)熏洗法:脓肿溃后通过中药熏洗治疗,可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祛湿止痒、祛腐生肌的作用。常用苦参汤、五倍子汤、痔疾洗液等,坐浴后用药膏外敷。  3、手术。脓已成宜早期切开引流,并根据脓肿部位深浅和病势缓急选择手术方法。浅部脓肿可用一次性切开法;高位脓肿需行一次性切开挂线法;深部脓肿大多采用分次手术。  切开引流时应注意定位要准确、引流要彻底;浅部脓肿可行放射状切口,深部脓肿行弧形切口,避免损伤括约肌;术中应切开原发性肛隐窝炎以预防肛瘘形成;溃后用九一丹纱条引流,脓尽改用生肌散纱条;日久成漏者,按肛瘘处理。  4、术后处理。酌情应用清热解毒、托里排脓的中药或抗生素以及缓泻剂。术后每次便后用苦参汤或1: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换药。挂线者一般约10天左右自行脱落,可酌情紧线或剪除,此时创面已修复浅平,在经换药后可迅速愈合,无肛门失禁的后遗症。各种方式手术后,需注意有无高热、寒颤等,如有则应及时处理。  转诊原则  1、诊断不明,需要进一步到上级医院检查者。  2、高位深部脓肿,全身感染症状重,因条件所限无法彻底引流者,应及时转诊行切开引流。  养生与康复  1、生活起居规律,坚持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2、防止多食辛辣、油炙煎炒、肥腻、酒醴等刺激性食物及发物,防止便秘和腹泻。  3、保持衣裤透气,注意肛门清洁,避免局部潮湿。  健康教育  1、积极防治肛门病变,如肛隐窝炎、肛腺炎、肛乳头炎、直肠炎、内外痔等,以防感染形成脓肿。  2、如有肛门坠胀、疼痛不适、分泌物等症状,可能患病,应及时检查,早期治疗。肛门会阴部损伤应及时给予妥当处理。  3、肛周脓肿一旦形成应立即进行抗感染治疗。一旦发生肛周脓肿应早期切开,引流彻底,防止炎症范围扩大。  4、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炎症性肠病、结核等。  常用西药参考  未成脓阶段,可采用非手术保守治疗。肛周脓肿的病原菌特点是多菌性(混合感染)和厌氧菌高感染率,抗生素治疗可联合选用2-3种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的抗生素。

作者:钱晓明 泰州市中医院 阅读量: 26290

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怎么诊疗?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局部症状:起病急骤,肛周肿痛,便时痛剧,继而破溃流脓经久不愈。  全身症状:头身痛,乏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1)肛门烧灼痛或跳痛,排便或行走时加重,少数患者伴有排尿困难。  (2)可伴有发冷、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  (3)肛周超声检查可测及脓腔。  (4)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可有不同程度的增多。  (5)肛门周围有硬结或肿块,局部温度增高、压痛或有波动感。  位于肛提肌以下的脓肿,局部红、肿、热、痛症状较重而全身症状较轻;位于肛提肌以上的脓肿,局部症状较轻而全身症状较重,直肠指检可触及压痛性肿块,肛周穿刺可抽出脓液。  必要时辅助直肠腔内超声检查,CT或MRI检查发现病灶可以确诊。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肛管直肠周围硬结或肿块形成,疼痛,坠胀,呈持续性加重:  2、成脓期:疼痛剧烈,肿块增大,红肿发热,中心波动感,坠胀不适,伴发全身全身症状,如发冷发热,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等;  3、溃破期:肿块缩小,形成硬结逐渐软化或脓肿破溃,形成瘘管,经久不愈。  (三)疾病分类  1、低位脓肿(肛提肌以下脓肿):包括肛周皮下脓肿、坐骨直肠窝脓肿、肛管后脓肿。  2、高位脓肿(肛提肌以上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粘膜下脓肿。  (四)症候诊断  1、火毒蕴结症:肛门周围突然肿痛,持续加剧,伴有恶寒、发热、便秘、溲赤。肛周红肿,触痛明显,质硬,表面灼热。舌红,苔薄黄,脉数。  2、热毒炽盛症:肛门肿痛剧烈,可持续数日,痛如鸡啄,夜寐不安,伴有恶寒发热,口干便秘,小便困难。肛周红肿,按之有波动感或穿刺有脓。舌红,苔黄,脉弦滑。  3、阴虚毒恋症:肛门肿痛、灼热,表皮色红,溃后难敛,伴有午后潮热,心烦口干,夜间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二、治疗方案  (一)手术治疗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切开挂线术  1、适应症:适用于高位脓肿。  2、操作方法:常规麻醉满意后,于脓肿中心行放射状切口或弧形切口,用止血钳钝性分离组织间隔,充分引出脓汁,然后以食指分离脓腔间隔,冲洗脓腔,用球头探针自切口插入,沿脓腔底部轻柔而仔细地向肛内探查,同时以另一食指在肛内作引导,寻找内口。若未探通,在脓腔最高点,黏膜最薄处穿出,挂以橡皮筋,一端从脓腔穿出,另一端从肛内穿出,再将橡皮筋两端合拢,使其松紧适宜后,结扎固定。若脓肿范围较大,可行两个以上切u,分别放置橡皮片引流。修剪创缘,查无活动出血点,凡士林纱条嵌入创面,纱布压迫,丁宁带固定,术终。  可选择: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切开引流术  1、适应症:适用于高位脓肿。  2,操作方法:常规麻醉满意后,于脓肿中心行放射状切口或弧形切口,用止血钳钝性分离组织间隔,充分引出脓汁,然后以食指分离脓腔间隔,冲洗脓腔,放置纱条引流。修剪创缘,查无活动出血点,凡士林纱条嵌入创面,包扎术终。  3、术后处理:  (1)术后每日熏洗坐浴2次,或在每次排便后要熏洗坐浴。  (2)创面每日换药1~2次。  (3)根据病情及临床实际,可选用肛肠综合治疗仪、超声雾化熏洗仪、熏蒸床(坐式)、智能肛周熏洗仪等。  (二)辨症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中药汤剂  (1)火毒蕴结症  治法:清热泻解毒  推荐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白芷、贝母、防风、赤芍药、当归尾、甘草节、皂角刺(炒)、穿山甲(炙)、天花粉、乳香、没药、金银花、陈皮。  (2)热毒炽盛症  治法:清热败毒透脓  推荐方药:透脓散加减、黄芪、山甲(炒末)、川芎、当归、皂角针。  (3)阴虚毒恋症  治法:养阴清热解毒  推荐方药:青蒿鳖甲汤加减,:青蒿、鳖甲、生地、知母、丹皮。  2、中成药  (1)栓剂纳肛:可选用马应龙麝香痔疮栓、肛泰栓、痔疮宁栓普济痔疮栓等。  (2)中药膏剂外用:可选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龙珠软膏、肛泰软膏等。  (三)针刺疗法、理疗  (1)疼痛  针刺长强、承山、足三里、环跳穴、或用普鲁卡因,长效止痛,长强穴封闭。  (2)尿潴留  针刺关元、十极、气海、三阴交、水道、阳陵泉透阴陵泉。  (3)粪嵌塞  针刺支沟、足三里、气海、合谷、曲池。  (四)十药熏洗疗法:根据病情辨症使用十药熏洗。  (五)基础治疗:感染、发热、疼痛等合并症的治疗,可选用抗生素。  (六)护理:辨症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  l、辨症护理:肛痈病人的体质多属阴虚、偏热,在整体护理中,应首先考虑这个因素。安排病床时应注意病房的朝向,衣被适当减少。要注意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为主的护理措施,要以患者疾病本身变化,情绪不调,饮食不节,调扩不当等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综合考虑。  2、情志护理:由于肛痈患者大多数足以局部疼痛为主要症状入院,同时又伴有发热等症状,所以易产生烦躁、焦虑不安等紧张情绪。因而要求护理人员做好身、心两方面的护理工作,减轻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还应对患者的社会背景、文化层次,组织结构、家庭内部情况及其患者本人的性格等加以了解,开展全方位的护理。  3、饮食护理:饮食对肛痈的治疗、康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嘱病人忌烟酒,勿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宜进营养丰富、清淡、少渣、易消化的饮食。多食蔬菜、瓜果,预防便秘。不能过度劳累,配合服用润肠通便十药,使之尽早康复。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十医药管理局颁布的《十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伤U愈合,积分较治疗前降低≥2/3  好转:症状改善,病灶或伤口缩小,积分较治疗前降低≥1/3  未愈:症状及体征均无变化,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不足1/3  (二)评价方法  1、症状评价指标:参照2004年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十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出血  0级:正常0分  1级:轻度2分带血  2级:中度4分滴血  3级:重度6分射血  疼痛  0级:正常0分  1级:轻度2分轻度疼痛,可以忍受  2级:中度4分明显疼痛,用药缓解  3级:重度6分剧烈疼痛,难以忍受  分泌物  0级:无0分  1级:有1分  2、症候评价指标:参照2004年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舌红,苔黄  0级:无  1级:有  脉数或滑数  0级:无  1级:有

作者:刘兵 漯河市中医院 阅读量: 35978

面部生了疖痈为什么不能挤?

许多人都知道颜面部生了疖痈是不能用手去挤压,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得先了解什么是面部的“危险三角区”。口角二侧至鼻根区的三角区,称为面部的危险三角区。颌面部的静脉分布和动脉基本上是相一致的。并分别构成深浅两个网。深部静脉网不仅与浅静脉的分支相通,而且与眼眶、颅腔海绵窦相通。面部静脉有一个特点是静脉腔内无瓣膜,一般的瓣膜可防止血液的回流,面部静脉就没这个功能,当肌肉收缩时,血液可以反流。因此,面部如发生感染,特别是在口角两侧至鼻根三角区内生了疖痈时,千万不能用手去挤脓,否则,疖痈内的细菌可以逆行向颅腔内的海绵窦扩散,形成严重的脑部并发症,发病急,病情重,能危及生命,不可小视。  当有了面部疖痈,早期保持局部清洁,用2%;碘酊外涂;若有脓了,应及时到当地医院请医生处理,可使用些抗生素,严禁挤压!千不要用不清洁的针、锐器自己放脓,否则因小失大,追悔莫及!

作者:金世富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 阅读量: 20990

痈问答

更多>

痈医院

更多>
签约专家
推荐专家
白克运主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肛肠科

视频 | 文章 | 回复

个人简介: 白克运,男,主任医师,教授,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肛肠科主任,山东中医药大学外科教研室副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肛肠学科名专家,山东省高层次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学科骨干,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展开
个人擅长: 痔、瘘、裂、肛门不适,结直肠肿瘤、便秘、肠道炎症疾病。 展开
立即免费咨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