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呕吐
挂号科室: 新生儿科
发病部位:全腹
多发人群:新生儿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胃肠减压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呕吐奶汁及咖啡样物
相关检查:胃肠造影、X线检查
相关手术:胃肠减压术
相关药品:红霉素、多潘立酮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新生儿吐奶瓣正常吗
42378次播放217次点赞
新生儿吐羊水吐多久
21749次播放315次点赞
新生儿呕吐的原因
46591次播放362次点赞
宝宝受凉了呕吐的症状
34289次播放490次点赞
宝宝呕吐发烧怎么办
40142次播放380次点赞
孩子积食呕吐多久会好
38854次播放459次点赞
小孩呕吐不止吐黄水怎么回事
36001次播放432次点赞
新生婴儿吐奶怎么回事
27298次播放433次点赞
如果婴儿属于热性体质,可以用金银花泡水擦脸,反之则不适合。热性体质婴儿经常会有大便干燥、舌质红、皮肤起红色皮疹等一系列表现,此时用金银花泡水擦脸,可以起到较好的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的效果,从而缓解症状。而且金银花的药性比较平和,适合婴儿娇嫩的皮肤。如果婴儿属于寒性体质,会有大便偏稀、大便次数增多、频繁呕吐、舌质淡、手脚冰凉等一系列寒性症状,此时就不适合金银花泡水擦脸。金银花虽然药性平和,但是如果给寒性体质的婴儿擦脸,会加重寒性症状,比如会引起婴儿胃口比较差、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偏稀等不良后果。针对寒性体质的婴儿,家长可以给他用艾叶水擦脸,艾叶属于温性中药,可以缓解寒性症状。
作者:张霞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阅读量: 4237
婴儿偶尔吐奶呈白色豆腐渣状,多由于婴儿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胃部发育尚不成熟,吸入的奶液进入消化道,蛋白质经过胃酸分解,可以结成小团块。若无其他不适症状,多属于生理性的吐奶,若婴儿频繁吐奶,则需考虑消化不良:1、生理性吐奶:婴儿仅偶尔吐奶,且无其他明显不适,一般无需特殊干预,日常喂奶时选择正确的姿势,喂奶后注意拍嗝即可。另外,婴儿吐奶是常见现象,妈妈喂奶时需注意不要喂得过多、过饱,给婴儿充足的时间消化吸收。喂完奶后可以将婴儿竖着抱起,轻拍婴儿后背,把胃里的空气排出,减少吐奶。还可轻轻地按摩婴儿的腹部,增加胃肠蠕动,促进奶水的消化和吸收;2、病理性吐奶:当喂奶时吸入较多气体,或受到喂奶过快、喂奶量过多、受凉以及食物不洁等因素影响,可能会导致婴儿消化不良甚至消化道急性炎症,引起吐奶,呕吐物中可伴随白色豆腐渣样奶渣。疾病导致的吐奶可能较为频繁,或伴有哭闹、腹胀、腹泻、发热等症状,出现这种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此外,吐奶可能引起呛咳,甚至可能形成吸入性肺炎,较为危险。因此,建议家长喂奶后注意观察,如果婴儿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作者:茅松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阅读量: 5603
儿童呕吐的病因: 1、急性胃炎:该病多发生于学龄前或学龄期儿童,经常有进食刺激性食物或不规律饮食情况,进食后腹痛不适,可伴恶心或呕吐,病程中进食量较少,经常伴有消化不良症状,可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化验检查幽门螺杆菌抗体或碳13呼吸试验阳性,三联疗法或四连疗法较有效,若胃部粘膜糜烂出血,可发生呕血或黑便。 2、胃肠功能素乱:主要见于小月龄儿,主要是因为小婴儿胃肠道发育不成熟,胃肠调节功能差,易出现腹胀、腹泻、便秘等症状。 3、周期性驱吐:患儿经常反复或周期性出现呕吐,发病期间呕吐较严重,呕吐后精神欠佳,常持续数年,可有家族史,剧烈体力活动后、疲劳或上呼吸道感染后而发病,每日呕吐数10次,约持续5日或1周,呕吐多很剧烈,呕吐后精神欠佳,有乏力或头痛,部分病例脑电图检查有异常,每年发作数次,也有部分患儿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需做脑电图检查,结合生化检查,是否存在电解质素乱, 4、颅内病变:颅内病变若不伴有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病情易掩盖,部分患儿较长时间只表现呕吐,呈顽固性呕吐,病程延长可出现精神或意识障碍,肢体运动或平衡障碍,颅脑病变或占位性病变进行性加重,可危及生命,需做头颅CT进一步明确是否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5、胃扭转:小婴儿韧带松弛,易患此病,可吐出胃内容物,而无胆汁样物,可经消化道造影及胃镜诊断, 6、食管闭锁:生后即唾液较多,自口腔外溢,每次喂奶即发生呛咳。 7、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一般在出生后2周出现,表现为频繁呕吐,进行性加重,腹部可以触及橄榄核样肿块。 8、先天性巨结肠:腹胀、呕吐,吐出糞样物,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查体可见腹胀如鼓。 9、环状胰腺:为一发育异常,因其对十二指肠压迫,致婴儿早期出现呕吐,亦需消化道造影助诊。 10、肠套叠:急性呕吐,伴有哭闹、便血,腹部B超可确诊。 11、胃食管反流、幽门痉挛:为功能紊乱,诊断需排除器质性疾病。 12、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常见于瘦长体型患儿,女孩多见,为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水平段所致,肠腔狭窄,胃排空延迟,消化道造影及腹部CT可帮助诊断。
作者:邢朝品 滨州医在线看免费观看日本Av附属医院 阅读量: 3869
婴儿吐奶像喷泉一样,如果只是偶发性的,一般是正常的,不需要特殊处理。 宝宝出生之后,胃部发育不齐全,呈水平位,容量比较小,喂养过多、喂养姿势不对等多种因素都会使宝宝产生吐奶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可减少喂奶量,或喂养后给宝宝拍背排气,以便有所缓解。如果宝宝吐奶造成体重急剧下降,或者是边吐边咳嗽,咳出的呕吐物是褐色或者绿色,而且呈喷射状,很可能是由肠胃疾病所导致的,或因神经系统疾病造成,这种情况就需要家长及时带宝宝去医院进行治疗。 家长应注意控制喂奶量,调整好喂奶姿势,在宝宝吐奶后及时更换被污染的衣物,避免对宝宝产生进一步的刺激。
作者:谷阔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阅读量: 32063
宝宝经常会出现吐奶的情况,轻则2-3天一次,重则每天2-3次,其实受凉、肠胃不适、抱姿不正确、饮食不当等因素均会引起宝宝吐奶。 对于受凉后吐奶,一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判断: 1、呕吐物的味道:受凉后吐奶的呕吐物有难闻的酸臭味,较为刺鼻; 2、呕吐的时间:一般有比较明确的受凉病史,之后出现吐奶的症状; 3、吐奶的伴随症状:除吐奶外,一般还会伴随着其它症状,如腹泻、排绿便、哭闹等,或出现明显的精神萎靡不振等情况。 当宝宝受凉后吐奶时,建议宝妈们采取下面几种方式进行处理。 1、腹部保暖:宝宝受凉吐奶多由于腹部受凉所致,可以用肚兜或包巾加强宝宝腹部保暖,也可以用热敷的方法帮助宝宝腹部保暖,要注意温度不要过高,不要烫伤宝宝,以缓解宝宝腹部受凉吐奶的症状。 2、腹部按摩:可以用温热的手按揉宝宝腹部,可以起到保暖、促进消化功能的作用,能减轻宝宝吐奶症状。 3、进食温热食物:配方奶喂养的宝宝注意水温适宜,奶液调配好尽快喂宝宝,避免放置时间过长奶液温度低;如果已经添加辅食注意给宝宝准备温热好消化的食物,如黏稠的小米饭、温开水等,能暖胃,还能缓解宝宝吐奶的症状。 4、药物治疗:一般注意保暖后症状可以逐步缓解,如持续不缓解可以给宝宝吃点益生菌帮助改善消化功能。
作者:张欣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阅读量: 28877
由于新生儿各系统发育都不够完善,在平常生活中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令家长非常担心,首先要弄明白宝宝的问题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 如果宝宝精神状态良好,能吃能睡,大便正常,没有鼻塞、流涕、咳嗽等感冒症状,听上去喉咙有痰,有可能是新生儿喉喘鸣,是由于喉软骨没有发育好,在呼吸或者吃奶的时候会听见像有痰一样的声音,这是正常的,新生儿这种现象在一到两个月的时候最明显,六个月后,会逐渐消失,建议宝宝出生后规律口服维生素D。 宝宝有时口腔中含有奶液没有咽下去或者有胃食管反流奶液也可能造成宝宝似喉中有痰的声音,一般不伴有咳嗽、发热等呼吸道感染症状,不影响精神状态和吃奶情况。 如果宝宝伴有其他的感冒症状,如鼻塞、咳嗽等,可能是因为着凉感冒引起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保暖:因为新生儿更容易着凉引起气管炎、支气管炎等,所以家长要给注意给新生儿保暖,预防感冒,但也不能包裹得太严实。 2、饮水:适当喂宝宝温开水,对咽喉部有良好的湿润作用,多饮水能使黏稠的痰液得以稀释,容易排出。 3、拍背:家长可以让宝宝侧卧,用空心的手掌由下至上,由外向内轻轻拍背,每天拍2-3次,每次3-5分钟,这样能促使患儿支气管内的痰液排出。 4、室内通风,保持湿度:定时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最好将室温保持在18-22℃,相对湿度保持在55%-65%,这样可以使呼吸道黏膜保持湿润状态,有助于痰的排出。 5、应用药物:新生儿用药应非常谨慎,可以在医生指导用药。6、新生儿日龄比较小,病情容易进展,一旦宝宝出现发热、精神欠佳、咳嗽明显、吃奶欠佳或持续2-3天症状不缓解等情况需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避免延误病情。
作者:张欣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阅读量: 22015
丁建华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在线看免费观看日本Av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综合内科
"新生儿宝宝吐奶主要的原因有很多,大多数情况如下:\n1、与先天发育有关系,因为新生儿宝宝贲门发育不太好,没有完善,而且幽门的发育相...
丁建华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在线看免费观看日本Av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综合内科
"新生儿宝宝吐奶,要注意几个方法:\n1、喂奶的次数不要太频繁,另外宝宝吃奶的频率慢一点,速度不要太快。\n2、要检查一下喂奶的奶头...
全部 北京 上海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东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庆 陕西 甘肃 云南 新疆 内蒙古 海南 贵州 青海 宁夏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