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恶性肿瘤

就诊指南


挂号科室: 肿瘤综合

发病部位:咽喉

多发人群:青少年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放射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口臭、疼痛

相关疾病: 扁桃体炎 扁桃体周脓肿 扁桃体恶性肿瘤

相关检查:X线、心电图检查

相关手术:扁桃体切除术

相关药品:青霉素、庆大霉素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20000元)

扁桃体恶性肿瘤视频

更多>

扁桃体恶性肿瘤文章

更多>

扁桃体癌早期能治愈吗

扁桃体癌早期有一定的治愈率,但受个体素质、治疗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还是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另外还需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便于及时发现身体不适。扁桃体癌可能与长期大量饮酒、吸烟、慢性刺激等因素有关,局部黏膜充血、水肿可引起咽痛、咽异物感、出血等症状。需及时到医院就诊,以便早期发现、诊断、治疗疾病。经扁桃体切除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等措施治疗后,联合放化疗等措施,部分身体素质较好、治疗较为及时的患者,可达到治愈目的,复发率较小,术后存活时间也较长。但如果扁桃体癌早期患者身体素质较差,且治疗不及时,或术后仍有各类不良生活习惯,则无法控制病情,可能无法治愈,容易复发。确诊为扁桃体癌早期的患者,需根据个人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治疗期间应注意调整生活方式,禁吸烟、饮酒,保证每日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另外还需注意保证营养均衡,适量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蛋类、瘦肉等,维持身体状态稳定,尽量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天生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阅读量: 3838

咽喉肿痛会是扁桃体癌吗?

扁桃体癌是腭扁桃体常见的恶性肿瘤。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癌瘤多发生于扁桃体上极,常有浅表溃疡,也可有浸润,经扁桃体上窝及舌腭弓向软腭侵犯,进而向下侵及舌根,并常有颈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可用鳞状细胞癌、淋巴上皮癌、未分化癌、腺癌等,以鳞癌多见。  1、早期症状不明显,只用咽部不适,异物感或轻微疼痛。晚期可用明显咽痛,吞咽时加剧,并可放射到同侧耳或面部。常有口臭、出血及张口困难等症状。  2、一侧扁桃体明显肿大,呈结节状或菜花状,或表面有溃疡、坏死、假膜。肿瘤发展快,常侵犯周围组织,出现吞咽、呼吸障碍。  3、早期常有颈淋巴结转移,出现同侧或双侧颈淋巴肿大、质硬、固定。  扁桃体癌早期症状轻微,易被忽略。凡40岁以上,长期咽部不适,异物感,持续性轻微咽痛,经抗炎治疗无效而症状加重的病人,应怀疑有扁桃体癌存在的可能。必须作详细检查,以早期作出诊断,早期治疗。  下列症状是扁桃体癌早期的临床信号:  1、咽喉部异物感。可以由感冒等诱因引起,感冒治愈后仍有此感觉存在。  2、咽喉部疼痛。初诊时有65%的患者有此症状,开始是隐痛不适,有烧灼样,逐渐影响进食,严重时可放射至耳部。  3、咽部肿物。早期患者就发现扁桃体区有肿大的外生物,局部变硬、增大,或发生表面小的溃疡。到了晚期可以出现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咽喉出血等症状。  4、上颈淋巴结肿大。占54%~85%。有时扁桃体窝内小的病灶没有被发现,就可能出现上颈淋巴结转移。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很重要  早期肿瘤小,可无症状。随瘤长大可出现咽部不适,疼痛、反射性耳痛,吞咽困难,血性痰口臭,全身恶液质。  检查:见一侧扁桃体肥大变硬、充血,可有溃疡,表面有假模或有血性分泌物,有的呈菜花样。颈中和颌下有淋巴结肿大。细胞学涂片检查和组织活检可确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了解肿瘤的范围。

作者:程伏林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阅读量: 66684

有关腺样体和扁桃体切除手术的问答

1、腺样体一定要手术么?  只有在药物治疗被证明无效的情况下,才考虑手术。一般药物治疗两周没有明显好转,或者连续治疗四周症状没有缓解一半以上,需要手术的可能性较大。  2、扁桃体一定要手术么?  扁桃体肥大,或者反复发作扁桃体炎(发烧,喉咙痛),都需要手术。药物对于反复发作扁桃体炎和扁桃体肥大效果不好。  3、腺样体手术能解决一切问题么?  手术最好的效果体现在解决鼻塞,睡觉时打鼾和憋气。对于流涕,咳嗽等鼻窦炎的症状可能有所改善,但还需要配合药物治疗。  4、扁桃体手术能解决什么问题?  和腺样体切除术一样,切除扁桃体可以解除上唿吸道的阻塞,使得打鼾明显缓解或消失。此外,如果是以前有反复发作扁桃体炎,手术后将不再发作。  5、腺样体和扁桃体,一定要同时都切除么?可以留下其中之一么?  一般来说,如果是四岁以上的孩子,手术的原因是打唿噜,那么最好三样(一个腺样体和两个扁桃体)都切掉,以免日后留下的扁桃体或者腺样体再次增生(代偿性增生)而需要二次手术。  6、以上三样都切掉,不会对免疫力造成影响么?  四岁以上的孩子,切除扁桃体和腺样体,不会对免疫力造成影响。这已经是经过研究得出的可靠结论了,不需要怀疑。  7、据说扁桃体切除后会导致咽炎,有这么回事么?  传统的手术,多在局部麻醉下,患者痛苦不堪,不能配合,出血也难以控制,医生是在一个非常困难的条件下进行手术,有时候不小心就会连同扁桃体上极的一个分泌粘液的腺体也一并切掉了,手术后就有可能发生咽部干燥,或者异物感。目前我们采用的方法可以避免上述缺点(全身麻醉,暴露及视野好,出血容易控制,不会误切粘液腺),请不必担心。  8、手术有多危险?  对于腺样体手术和扁桃体手术本身来说,最大的危险是出血,发生率极低,小于1%。但是由于是全身麻醉,麻醉的风险远远超过手术本身,特别是对于三岁以下的患儿。  9、听说全身麻醉会影响孩子的智力,有这回事么?  没有。麻醉药物对孩子的影响只局限在麻醉期间和麻醉结束后的24小时之内,此后不再对身体有任何影响,更不会对智力有什么影响。  10、有什么东西不可以吃么?  除了前面提到的大补的东西,固体食物,还有过于辛辣刺激的食物,其他都可以吃。  11、有什么食物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么?  没有。普通的食物就可以。  12、做完手术后什么时候要复查?  如果没有特别情况,出院后半个月和两个月时各复查一次即可。如果有其它问题(过敏性鼻炎或鼻窦炎),以后每个月还要复查。

作者:李辉 无锡市人民医院 阅读量: 21171

为什么要手术切除扁桃体?

“天生我才必有用”,我们每一人都有一对扁桃体,且不讨论它的功能,要强调的就是不要随便手术切除扁桃体,除非对你的健康有较大影响。什么情况下要切除扁桃体?  一、儿童及青少扁桃体切除术适应症  1、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每年发作10多次以上,严重影响生活,可切除双侧扁桃体。但双侧扁桃体切除后,还会有感冒、急性咽炎发作。因为发作的原因是受凉或体质差引起,切除扁桃体后,儿童体质或抗病能力并没有提高,受凉后还会发作感冒,或咽炎,或鼻炎。保护好儿童冷热、不受凉,是预防扁桃体炎、感冒、咽炎、鼻炎的关键。  2、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吞咽、呼吸,或者导致明显张口呼吸、打鼾,有缺氧可能,会影响儿童发育。  3、扁桃体、增殖体肥大,影响咽鼓管功能,造成慢性渗出性中耳炎,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可切除扁桃体、增殖体。  4、有肾炎(血尿、蛋白尿),原因不明,可能与扁桃体炎有关。  二、成人扁桃体切除术适应症  1、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每年发作10多次以上,严重影响生活,可切除双侧扁桃体。  2、一侧扁桃体肿大,无任何不适,表面外观正常,医生怀疑扁桃体内有肿瘤(淋巴瘤)可能。(要排除咽旁肿瘤可能)  3、肾炎、关节炎、皮肤病、风心病等,怀疑与慢性扁桃体炎有关。  4、各种扁桃体良性肿瘤。如不切除扁桃体,只切除良性肿瘤却不容易切除干净。  5、有扁桃体周围脓肿病史。  6、如扁桃体表面有肿瘤,且怀疑为恶性肿瘤,应该咬取表面肿瘤做病理检查,不应该手术切除扁桃体。

作者:吴海涛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阅读量: 31367

内镜下扁桃体切除术

许多慢性扁桃体患者需要手术切除扁桃体,但是传统的扁桃体手术是医师戴头灯切除扁桃体的方法完成手术,该手术创伤较大,而且术中出血止血时间长。近年开展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该手术时间比传统手术时间差不多,但等离子止血效果不理想,术后术腔白膜脱落慢;开展内镜下扁桃体切除术是在内镜辅助下,将扁桃体被摸血管放大的微创切除手术,手术出血少,双侧手术时间约20分钟,术后白膜脱落较快。  下列扁桃体需要切除:  1、扁桃体良性肿瘤;  2、肥大的扁桃体(影响呼吸和进食、或与鼻咽炎症密切相关的);  3、有扁桃体周围脓肿发作史的扁桃体;  4、慢性扁桃体炎,每年发病3次以上,病史2年以上;  5、扁桃体结核、结石、角化或其它少见疾病。

作者:王庭阔 深圳市龙华新区中心医院 阅读量: 98510

新的扁桃体切除术

新的扁桃体切除术可以减轻疼痛,减少流血  但是术后可能复发  去年二月Zelda Williams在扁桃切除术后几小时就回家吃了一大碗面。  三年后有了新的扁桃体手术,称为囊内扁桃体切除术。Zelda Williams的母亲告诉她这种术式在恢复方面和以前的完全不同。Zelda Williams告诉WebMD,她简直不敢相信在手术中几乎没有流血、完全不痛,术后几天就恢复正常了。Zelda的经历可能并不具有代表性,但是新的研究表明小孩接受新的术式较传统术式流血更少、疼痛更轻。  带领这个研究组的耳鼻喉小儿外科医生Richard Schmidt告诉WebMD,对这一发现他并不感到惊讶。五年前在Wilmington阿尔佛莱德医院Schmidt医生就已经为孩子们做过了囊内扁桃体切除术。Schmidt医生说:“我们这百分之八九十的扁桃体切除手术都是通过囊内进行的,且已经变成了我们的标准术式了。”  新旧扁桃体切除术  新的术式使用一种叫做微型清除器的设备,只切除扁桃体的90%--95%而非全部。保留扁桃体外一薄层荚膜组织,以防止娇弱的喉肌被暴露出来。保护这些肌肉可以减轻疼痛,减少术后流血。但是保留部分扁桃体意味着可能复发,而需要做第二次手术。  Schmidt说:“风险虽小,但确实这种术式的不利因素。”Schmidt和同事回顾了美国东部之州医院从2002年到2005年接受扁桃体切除术的2,944名小孩,其中1,700采用保留荚膜的囊内手术,1,200人采用传统术式。  研究表明传统扁桃体切除组24小时仍在流血的人数是新术式组的三倍(3.4%比1.1%),传统术式组术后要求外科止血的人数是新术式组的4倍(2%比0.5%)。采用囊内切除术的患者仅有3%需要急诊治疗疼痛或脱水(为避免引起疼痛的禁水措施所致),而传统手术组该比例达5.4%。但是囊内切除术组有11人(占0.6%)复发,并需要再次手术。之前有报道该术式复发并需要再次手术的比例稍大于0.5%,该复发率与之相吻合。这一研究发表在九月的耳鼻喉学公文和头颈外科杂志上。  并非所以ENTs都是可信的  Schmidt认为新术式应该成为小孩做扁桃体切除术的标准术式,因为扁桃腺体增大。对孩子术后复发或导致扁桃体炎的研究却很少。头颈小儿外科医生David Darrow说,如果不考虑手术的适应症,他并不确定囊内扁桃体切除术的益处比其可能再次手术的风险重要。  他告诉WebMD,最近他和同事在工作的诺福克医院,对采用不同术式的小孩的情况做作了类似的比较。和传统扁桃体切除术相比,采用新的术式确实可以减轻疼痛、减少流血等合并症,但是Darrow描述的相当谦逊。他说:“就手术结果而言我们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别人常规采用新术式,但我认为因保留部分扁桃体组织而造成复发风险并不合理,所以我不采用这种术式。”他接着说,在病人不完全了解手术利弊的情况下不该采用新的术式。Darrow是弗吉尼亚东方医院的小儿耳鼻喉教授,他还负责美国耳鼻喉学会的扁桃体增生小组委员会。他说:“病人是否要因减少疼痛而冒再次手术的风险,最终应该由病人自己决定。”

作者:苌江 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 阅读量: 95452

扁桃体恶性肿瘤问答

更多>

扁桃体恶性肿瘤医院

更多>
签约专家
扁桃体恶性肿瘤 推荐专家
张俊杰主任医师

长沙市第一医院  耳鼻喉科

视频 | 文章 | 回复

个人简介: 张俊杰,男,主任医师,教授,耳鼻咽喉科主任,省中西结合耳鼻喉专业学会委员,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从事耳鼻喉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主攻耳鼻喉科、鼾症、头颈肿瘤及艺术嗓音医学。 展开
个人擅长: 耳鼻喉科、鼾症、头颈肿瘤及艺术嗓音医学。 展开
立即免费咨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