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儿(别名:巨大胎儿)

就诊指南


挂号科室: 产科

发病部位:全腹

多发人群:孕妇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新生儿体重增加

相关疾病: 妊娠合并糖尿病 早产 羊水异常

相关检查:血糖、B超检查

相关手术:剖宫产术

相关药品:胰岛素、地塞米松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30000元)

巨大儿视频

更多>

巨大儿文章

更多>

巨大儿的危险及预防

一、什么叫巨大儿?  各国对巨大儿的定义不同,我国目前以出生体重超过4000g作为诊断标准。  二、巨大儿的发生率  世界范围内婴儿出生体重≥4000g的发生率约为9%,出生体重≥5000g的发生率约为0.1%,但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我国巨大儿的发生率在7%左右。  三、出现不良结局的风险随巨大儿的程度而增加。  出生体重为4000-4499g,分娩异常和新生儿并发症开始增加。  出生体重为4500-4999g,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进一步增加。  出生体重≥5000g,死产和新生儿死亡的风险增加。  四、巨大儿有哪些具体风险?  1、对产妇:产程延长或产程停滞,阴道助产(产钳或胎吸),剖宫产,生殖道撕裂伤(阴道、肛门括约肌和直肠),产后出血,子宫破裂等的发生率增加。  2、对胎儿:肩难产导致产伤(臂丛神经损伤和骨折)或窒息的风险随胎儿体重增加而增加。  3、对新生儿的风险:低血糖,呼吸系统问题,红细胞增多,轻微先天性异常,增加住院以及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长时间住院(超过3日)的风险  4、在儿童期及以后的风险:肥胖、糖耐量受损、代谢综合征、心脏重构(主动脉内-中膜厚度和左室质量增加)  五、分娩巨大儿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体质因素:例如家族特质、男性性别、白种人等;  2、环境因素:例如母体糖尿病、孕期体重增加、母体肥胖、过期妊娠、经产和妊娠早期胎盘较大;  3、可遗传的基因变异,例如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  六、如何预防巨大儿发生?  1、糖尿病女性:调整饮食控制血糖。在糖尿病合并妊娠的孕妇中,平均血糖水平需低于5.6mmol/L,能实现与非糖尿病妊娠人群相当的巨大儿发生率。  2、肥胖女性:在妊娠前减重,可以通过饮食、运动、行为矫正来减到标准体重。几乎所有的减肥药均对胎儿有不良影响,所以不应在妊娠期应用。  3、体重正常的女性:避免孕期增重过多,可降低巨大儿风险。

作者:郭翠梅 北京妇产医院 阅读量: 4764

如何预防宝宝体重过大

一、什么是巨大儿?  巨大儿是指胎儿生长超过了特定阈值,无论胎龄如何。最常用的阈值是体重超过4500g,目前国内的定义是超过4000g。有人提出了一种分级系统:1级指婴儿体重在4000-4499g,2级为4500-4999g,3级为超过5000g。  二、巨大儿的危险因素是什么?  1、体质因素,例如家族特质、男性性别、白种人等;  2、环境因素,例如母体糖尿病、孕期体重增加、母体肥胖、过期妊娠、经产和妊娠早期胎盘较大;  3、可遗传的基因变异,例如某些遗传综合征,比如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可引起胎儿过度增长  巨大儿通常与其自身因素、母体糖尿病(孕期或孕前期)和/或母体肥胖/妊娠期体重过度增加有关。由于孕妇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母体肥胖和孕期增重对巨大儿发生率的影响如今已超过母体糖尿病。  一项回顾性研究探讨了孕前体重和妊娠期糖尿病对大于胎龄儿发生率的相对影响,结果显示,在无妊娠期糖尿病的正常体重女性和肥胖女性中,大于胎龄儿发生率分别为7.7%和12.7%。而在有妊娠期糖尿病的正常体重女性和肥胖女性中,大于胎龄儿的发生率分别为13.6%和22.3%,这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也就是说,母亲肥胖是巨大儿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为什么会出现巨大儿?  1、目前认为出现巨大儿的一种重要途径是间歇性母体高血糖和进而导致的胎儿高血糖。胎儿释放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生长激素可引起胎儿脂肪沉积增加,从而引起体重增加。  2、母体脂质水平异常可能也是重要因素。  虽已明确母体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与出现大于胎龄儿的婴儿之间存在关联,但宏量营养素代谢不能完全解释这种现象,因为改变生活方式(如改变孕妇膳食中的宏量营养素组成)对两者的发生率均无降低作用。  3、其他母体和胎盘因素也可影响对胎儿的营养供给,促使胎儿过度生长,包括身体活动情况、子宫胎盘血流量、胎盘大小、经胎盘浓度梯度和胎盘转运能力。在没有糖尿病的孕妇中,此类因素可能尤其重要。  4、与巨大儿有关的综合征如果体质因素、母体糖尿病和/或母体肥胖/孕期增重过多已得到排除或可能性很小,则应该考虑是否存在与胎儿加速生长相关的某种罕见综合征,尤其是存在1种或多种胎儿结构异常时。有很多种遗传疾病与胎儿过度生长有关。因此,遗传专科医生会诊将有助于鉴别诊断、产前诊断性评估(如分子检测的选择和结果解读)和患者咨询。与胎儿过度生长有关的重要综合征:Pallister-Killian综合征、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Sotos综合征、Perlman综合征、Simpson-Golabi-Behmel综合征、Costello综合征、Weaver综合征、先天性大头畸形伴毛细血管扩张性大理石样皮肤(macrocephaly-Cutismarmoratatelangiectasiacongenita,M-CMTC)综合征。  四、如何预防巨大儿发生?  1、对于糖尿病女性,已证实避免高血糖可减少巨大儿发生率。在2项大型随机试验中,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将巨大儿发生率降低了50%-60%(从21%降至10%[152]和从14.3%降至5.9%)。研究发现,在糖尿病合并妊娠的孕妇中,平均血糖水平需低于约100mg/dL(5.6mmol/L),才能实现与非糖尿病妊娠人群相当的巨大儿发生率。  2、肥胖女性在妊娠前减重可降低产下巨大儿的风险。妊娠前干预非常重要,因为妊娠期大幅减重很可能不安全,且有时会早在早期妊娠或早期至中期妊娠就出现胎儿生长加速。  3、对于体重正常的女性,避免孕期增重过多可降低巨大儿风险。

作者:郭翠梅 北京妇产医院 阅读量: 4800

巨大儿有什么风险?

巨大儿是指出生体重为4000克或超过4000克的新生儿。多是母亲孕期营养过剩或母亲有妊娠期糖尿病的新生儿。这种宝宝出生后有天使般的面容,体型肥胖,看上去很开心。可是出生后却是一个高危儿,易发生以下风险:  1、出生时如果母亲自然分娩,宝宝易发生头颅血肿、肩难产可致锁骨骨折,臂从神经损伤、可以致手活动障碍。  2、新生儿低血糖 可导致大脑不可逆的损伤,影响智力发育。  3、新生儿低钙血症 可以出现抽搐。  4、红细胞增多症 可以导致颅内出血。  5、先天性心脏病 可有室间隔肥厚、动脉导管未闭等。  6、肾脏发育异常等。  7、先天性白内障 视力障碍。  8、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所以巨大儿出生后要注意血糖、血钙的监测,胆红素的测定,做心脏彩超、必要时头颅磁共振的检查。妊娠期的母亲要控制饮食,做好血糖的监测,预防巨大儿的出生非常重要!

作者:叶玉兰 阜阳市人民医院 阅读量: 93744

孕期合理体重增长避免巨大儿的发生

近年来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发现孕妇由于缺乏对孕期合理营养知识的了解,出现由于孕妇营养摄入过多,导致体重增长过快,胎儿出生体重超重,为此,在这里给孕妇朋友简单介绍孕期合理膳食和孕期体重增长的相关知识。  怀孕期间许多孕妇们认为必须增加营养,要多吃,尤其水果摄入明显增加,唯恐腹中的宝宝营养不够营养其生长发育。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面临的问题已不是吃喝果腹,而是营养不均衡和营养过剩。  现在大家都只生一个孩子,因此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因此,“为了孩子使劲吃”也成为许多准妈妈的信条。哪怕是在孕早期孕吐严重的时期,也有些女性认为吐了就得赶紧吃回来,不然孩子的营养跟不上。“其实,现在早已不是那个营养不良的时代,我们更多的需要面对孕妇营养过剩、孕期体重增加过多的问题。”孕期摄入热量超标,会导致孕妇体重过快长,随之,妊娠期糖代谢紊乱,妊娠糖尿病增加,尤其对于孕前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影响更为明显,同时,还有可能增加高血压的风险。  此外,孕妇体重增加过多过快,会导致胎儿过度生长发育,巨大儿(出生体重在4000g以上)出生后并发症增加以及分娩时剖宫产等手术产率增加。根据近年来国外系列研究表明:胎儿出生体重过大,儿童期、成年期发生肥胖以及糖代谢异常的风险明显增加。在2009年第六届国际健康与疾病发展起源的大会上,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在线看免费观看日本Av的Karin Michels教授综述了肿瘤发育起源的流行病学证据和当今的研究进展。  目前已经明确出生体重与乳腺癌、儿童期白血病、儿童期脑肿瘤等的发生相关。然而,虽然大量的循证分析证实高出生体重与上述肿瘤的发生相关,但是这种关系仅呈现出较弱的联系。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院流行病学研究室的S.?berg报道了他们针对绝经前乳腺癌发生情况的统计资料,显示出生体重与绝经前乳腺癌的发生呈相关性。  当然,物极必反,如果孕期营养不足,胎儿宫内发育受限,出生时体重过低(小于2500g),成年期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也将增加。所以,为了孩子未来的健康应重视孕期合理营养,以保证胎儿健康成长。  那么,孕期女性到底每天吃多少合适呢?中国营养学会妇幼分会(2007年)制订孕前与孕期营养指南强调:在孕早期,即怀孕开始的三个月,不需要额外增加热量摄入,保持和孕前一样就可以。“这个时期的胚胎发育并不需要太多热量,但是需要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多吃含叶酸的食物,或者补充含叶酸的多种维生素”。早孕期水果建议摄入量每天100-200克。到了孕中、晚期,每天的热量摄入可以酌量增加200千卡。“这200千卡也就是大约相当于一两多生米或者两个鸡蛋或两个苹果的热量,实际上并不多。”每日水果推荐的摄入量为200-400克。千万应注意避免,早孕反应过后,进入妊娠中期,暴饮暴食,所谓孕妇要摄入两人份营养等,以致孕妇体重过度增长等。  此外,孕妇应该密切关注孕期的体重增长。根据美国医学研究院2009年发布的一份运孕期体重指南,育龄妇女根据孕前体重指数不同,孕期体重合理增长也有不同范围。对于单胎孕妇来说,孕期不同阶段体重增长建议可供参考,见下表。  表1 单胎妊娠孕妇体重增加建议:(摘自:2009年美国医学研究院,Institute of Medicine, IOM)  怀孕前体重/标准体重  孕妇体重增加  中、晚期体重增加  <80%  (瘦型)  12.5~18公斤  0.51公斤/周  80%~120%(正常)  11.5~16公斤  0.42公斤/周  120~150% (偏胖)  7~11.5公斤  0.28公斤/周  >150%(过度肥胖)  5~9 公斤  0.22公斤/周  注:妊娠早期三个月平均体重增加0.5-2公斤  对于多胎(双胞胎、三胞胎)孕妇来说,体重正常者孕期体重可增加17―25公斤,体重不足者不少于此;超重者14―23公斤,肥胖者11―19公斤。  根据系列研究显示:孕妇体重在正常范围而孕期体重增加保持在上述推荐范围,这样,母、儿合并症最少。另外,美国妇产科杂志2009年发表的一项,针对1656例肥胖妇女孕期体重增长研究表明:孕期体重增长与产后体重恢复相关,孕期过度增长不利于产后体重恢复正常。当然,上述只是总的建议,针对不同个体,还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孕期保健。  不同体型的孕妇应了解上述自己孕期体重应该增加的范围,从怀孕早期注意自己体重变化是否在正常范围,如果已经到了孕晚期才发现体重增长明显超过上述推荐范围,就为时晚矣!  提醒广大孕妇:如果你想要一个健康的婴儿,为母婴(健康)考虑,你都应该吃得恰如其分。如果孕期体重增长过快导致糖代谢异常甚至发展成妊娠糖尿病,应该尽快就医,由这方面的专家帮助修正食谱;如果饮食管理无效,则需及时应用胰岛素。

作者:崔红梅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 阅读量: 95044

孕期合理体重增长避免巨大儿的发生

近年来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发现孕妇由于缺乏对孕期合理营养知识的了解,出现由于孕妇营养摄入过多,导致体重增长过快,胎儿出生体重超重,为此,在这里给孕妇朋友简单介绍孕期合理膳食和孕期体重增长的相关知识。  怀孕期间许多孕妇们认为必须增加营养,要多吃,尤其水果摄入明显增加,唯恐腹中的宝宝营养不够营养其生长发育。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面临的问题已不是吃喝果腹,而是营养不均衡和营养过剩。  现在大家都只生一个孩子,因此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因此,“为了孩子使劲吃”也成为许多准妈妈的信条。哪怕是在孕早期孕吐严重的时期,也有些女性认为吐了就得赶紧吃回来,不然孩子的营养跟不上。“其实,现在早已不是那个营养不良的时代,我们更多的需要面对孕妇营养过剩、孕期体重增加过多的问题。”孕期摄入热量超标,会导致孕妇体重过快长,随之,妊娠期糖代谢紊乱,妊娠糖尿病增加,尤其对于孕前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影响更为明显,同时,还有可能增加高血压的风险。此外,孕妇体重增加过多过快,会导致胎儿过度生长发育,巨大儿(出生体重在4000g以上)出生后并发症增加以及分娩时剖宫产等手术产率增加。根据近年来国外系列研究表明:胎儿出生体重过大,儿童期、成年期发生肥胖以及糖代谢异常的风险明显增加。在2009年第六届国际健康与疾病发展起源的大会上,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在线看免费观看日本Av的Karin Michels教授综述了肿瘤发育起源的流行病学证据和当今的研究进展。目前已经明确出生体重与乳腺癌、儿童期白血病、儿童期脑肿瘤等的发生相关。然而,虽然大量的循证分析证实高出生体重与上述肿瘤的发生相关,但是这种关系仅呈现出较弱的联系。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院流行病学研究室的S.?berg报道了他们针对绝经前乳腺癌发生情况的统计资料,显示出生体重与绝经前乳腺癌的发生呈相关性。  当然,物极必反,如果孕期营养不足,胎儿宫内发育受限,出生时体重过低(小于2500g),成年期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也将增加。所以,为了孩子未来的健康应重视孕期合理营养,以保证胎儿健康成长。  那么,孕期女性到底每天吃多少合适呢?中国营养学会妇幼分会(2007年)制订孕前与孕期营养指南强调:在孕早期,即怀孕开始的三个月,不需要额外增加热量摄入,保持和孕前一样就可以。“这个时期的胚胎发育并不需要太多热量,但是需要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多吃含叶酸的食物,或者补充含叶酸的多种维生素”。早孕期水果建议摄入量每天100-200克。到了孕中、晚期,每天的热量摄入可以酌量增加200千卡。“这200千卡也就是大约相当于一两多生米或者两个鸡蛋或两个苹果的热量,实际上并不多。”每日水果推荐的摄入量为200-400克。千万应注意避免,早孕反应过后,进入妊娠中期,暴饮暴食,所谓孕妇要摄入两人份营养等,以致孕妇体重过度增长等。  此外,孕妇应该密切关注孕期的体重增长。根据美国医学研究院2009年发布的一份运孕期体重指南,育龄妇女根据孕前体重指数不同,孕期体重合理增长也有不同范围。  对于多胎(双胞胎、三胞胎)孕妇来说,体重正常者孕期体重可增加17―25公斤,体重不足者不少于此;超重者14―23公斤,肥胖者11―19公斤。  根据系列研究显示:孕妇体重在正常范围而孕期体重增加保持在上述推荐范围,这样,母、儿合并症最少。另外,美国妇产科杂志2009年发表的一项,针对1656例肥胖妇女孕期体重增长研究表明:孕期体重增长与产后体重恢复相关,孕期过度增长不利于产后体重恢复正常。当然,上述只是总的建议,针对不同个体,还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孕期保健。  不同体型的孕妇应了解上述自己孕期体重应该增加的范围,从怀孕早期注意自己体重变化是否在正常范围,如果已经到了孕晚期才发现体重增长明显超过上述推荐范围,就为时晚矣!  提醒广大孕妇:如果你想要一个健康的婴儿,为母婴(健康)考虑,你都应该吃得恰如其分。如果孕期体重增长过快导致糖代谢异常甚至发展成妊娠糖尿病,应该尽快就医,由这方面的专家帮助修正食谱;如果饮食管理无效,则需及时应用胰岛素。 

作者:张荣君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 阅读量: 66873

孕期合理体重增长避免巨大儿的发生

近年来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发现孕妇由于缺乏对孕期合理营养知识的了解,出现由于孕妇营养摄入过多,导致体重增长过快,胎儿出生体重超重,为此,在这里给孕妇朋友简单介绍孕期合理膳食和孕期体重增长的相关知识。  怀孕期间许多孕妇们认为必须增加营养,要多吃,尤其水果摄入明显增加,唯恐腹中的宝宝营养不够营养其生长发育。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面临的问题已不是吃喝果腹,而是营养不均衡和营养过剩。  现在大家都只生一个孩子,因此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因此,“为了孩子使劲吃”也成为许多准妈妈的信条。哪怕是在孕早期孕吐严重的时期,也有些女性认为吐了就得赶紧吃回来,不然孩子的营养跟不上。“其实,现在早已不是那个营养不良的时代,我们更多的需要面对孕妇营养过剩、孕期体重增加过多的问题。”孕期摄入热量超标,会导致孕妇体重过快长,随之,妊娠期糖代谢紊乱,妊娠糖尿病增加,尤其对于孕前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影响更为明显,同时,还有可能增加高血压的风险。此外,孕妇体重增加过多过快,会导致胎儿过度生长发育,巨大儿(出生体重在4000g以上)出生后并发症增加以及分娩时剖宫产等手术产率增加。根据近年来国外系列研究表明:胎儿出生体重过大,儿童期、成年期发生肥胖以及糖代谢异常的风险明显增加。在2009年第六届国际健康与疾病发展起源的大会上,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在线看免费观看日本Av的Karin Michels教授综述了肿瘤发育起源的流行病学证据和当今的研究进展。目前已经明确出生体重与乳腺癌、儿童期白血病、儿童期脑肿瘤等的发生相关。然而,虽然大量的循证分析证实高出生体重与上述肿瘤的发生相关,但是这种关系仅呈现出较弱的联系。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院流行病学研究室的S.&ouml;berg报道了他们针对绝经前乳腺癌发生情况的统计资料,显示出生体重与绝经前乳腺癌的发生呈相关性。  当然,物极必反,如果孕期营养不足,胎儿宫内发育受限,出生时体重过低(小于2500g),成年期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也将增加。所以,为了孩子未来的健康应重视孕期合理营养,以保证胎儿健康成长。  那么,孕期女性到底每天吃多少合适呢?中国营养学会妇幼分会(2007年)制订孕前与孕期营养指南强调:在孕早期,即怀孕开始的三个月,不需要额外增加热量摄入,保持和孕前一样就可以。“这个时期的胚胎发育并不需要太多热量,但是需要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多吃含叶酸的食物,或者补充含叶酸的多种维生素”。早孕期水果建议摄入量每天100-200克。到了孕中、晚期,每天的热量摄入可以酌量增加200千卡。“这200千卡也就是大约相当于一两多生米或者两个鸡蛋或两个苹果的热量,实际上并不多。”每日水果推荐的摄入量为200-400克。千万应注意避免,早孕反应过后,进入妊娠中期,暴饮暴食,所谓孕妇要摄入两人份营养等,以致孕妇体重过度增长等。  此外,孕妇应该密切关注孕期的体重增长。根据美国医学研究院2009年发布的一份运孕期体重指南,育龄妇女根据孕前体重指数不同,孕期体重合理增长也有不同范围。对于单胎孕妇来说,孕期不同阶段体重增长建议可供参考,见下表。  表1 单胎妊娠孕妇体重增加建议:(摘自:2009年美国医学研究院,Institute of Medicine, IOM)  怀孕前体重/标准体重    孕妇体重增加         中、晚期体重增加  <80% (瘦型)        12.5~18公斤           0.51公斤/周  80%~120%(正常)      11.5~16公斤           0.42公斤/周  120~150% (偏胖)      7~11.5公斤           0.28公斤/周  >150%(过度肥胖)      5~9  公斤           0.22公斤/周  注:妊娠早期三个月平均体重增加0.5-2公斤  对于多胎(双胞胎、三胞胎)孕妇来说,体重正常者孕期体重可增加17―25公斤,体重不足者不少于此;超重者14―23公斤,肥胖者11―19公斤。  根据系列研究显示:孕妇体重在正常范围而孕期体重增加保持在上述推荐范围,这样,母、儿合并症最少。另外,美国妇产科杂志2009年发表的一项,针对1656例肥胖妇女孕期体重增长研究表明:孕期体重增长与产后体重恢复相关,孕期过度增长不利于产后体重恢复正常。当然,上述只是总的建议,针对不同个体,还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孕期保健。  不同体型的孕妇应了解上述自己孕期体重应该增加的范围,从怀孕早期注意自己体重变化是否在正常范围,如果已经到了孕晚期才发现体重增长明显超过上述推荐范围,就为时晚矣!  提醒广大孕妇:如果你想要一个健康的婴儿,为母婴(健康)考虑,你都应该吃得恰如其分。如果孕期体重增长过快导致糖代谢异常甚至发展成妊娠糖尿病,应该尽快就医,由这方面的专家帮助修正食谱;如果饮食管理无效,则需及时应用胰岛素。

作者:杨慧霞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阅读量: 48888

巨大儿问答

更多>

巨大儿医院

更多>
签约专家
巨大儿 推荐专家
刘莉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儿童保健中心

视频 | 文章 | 回复

个人简介: 刘莉,女,主任医师,儿童保健中心主任。北京市预防医学会保健分会委员。北京市长城慢病科普专家。1987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儿科系,2002年于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硕士班毕业。1987-1993年在北京儿童医院内科工作五年;1994年至今在北京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中心工作,具有丰富的儿内科临床经验;期间在北京新世纪国际儿童医院内科门诊... 展开
个人擅长: 母乳喂养、婴幼儿营养与生长发育的咨询与指导,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测评,常见心理问题及疾病的干预指导 展开
立即免费咨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