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斜视
发病部位:眼
多发人群:小儿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视疲劳
相关检查:视野计测量
相关手术:斜视矫正术
相关药品:维生素A、氯霉素滴眼液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小儿斜视原因
42613次播放305次点赞
小儿斜视手术最佳年龄
49356次播放378次点赞
小儿斜视能治好吗
49762次播放329次点赞
小孩斜视是怎么造成的
41169次播放353次点赞
小孩斜视的症状
24759次播放102次点赞
宝宝眼睛斜视怎么办
25927次播放116次点赞
婴儿对眼多大消失
29671次播放327次点赞
幼儿斜视如何矫正
47810次播放260次点赞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8岁男孩,自幼斗鸡眼,体检时提示存在内斜视和左眼视力不良。完善检查后确定内斜视的诊断,并于全麻下行了眼外肌手术矫正斜视。术后患儿自我感觉效果良好,看东西明显轻松了很多,内斜视消失。后进行弱视和双眼视功能的训练,复查时各项视功能指标均正常。【基本信息】男、8岁【疾病类型】内斜视,左眼弱视【就诊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时间】2021年4月【治疗方案】遮盖治疗+弱视训练+眼外肌手术【治疗周期】遮盖矫正弱视10个月,眼外肌手术住院治疗5天,术后3周、2个月后复查【治疗效果】矫正视力恢复,眼位正位一、初次面诊家长诉患儿自幼双眼斗眼,小时候看过医生,医生说等长大了就好了,所以后续一直没有再诊治。之后看习惯了,也不觉得明显。这一次是因为学校体检,检查结果发现左眼视力差,所以来就诊。随后给患儿进行了体格检查:双眼眼位+20°,交替遮盖:内→中,眼球运动未见明显异常。视力OD1.0,OS0.5。双眼前节及眼底未见明显异常。眼压R16mmHg,L15mmHg。扩瞳验光:OD +0.00DS/+0.25DCx12=1.0,OS+0.50DS/+0.50DCx8=0.6。同视机:Ⅰ客观+26°,Ⅱ无,Ⅲ无,Worth四点灯:近2灯,远2灯。综合上述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内斜视,左眼弱视。 二、治疗经过根据患儿的眼位检查和同视机结果,结合自幼发病的特点,内斜视的诊断明确。平时患儿右眼视物为主,左眼长期处于内斜位,右眼是主视眼,左眼是主斜眼,没有明显的屈光参差,所以左眼矫正视力不良,弱视是长期内斜视的结果。为了保证检查的准确性和术后眼位的稳定,计划先治疗左眼的弱视,待双眼视力平衡后再考虑手术矫正斜视。要求患儿每天遮盖右眼6-8小时,同时左眼进行弱视训练,每1-2个月复查。经过10个月左右的遮盖治疗,并坚持左眼每天40分钟的弱视训练,患儿的左眼视力已达到0.8+的水平。但内斜视未见缓解改善。因此拟行眼外肌手术矫正斜视,改善外观的同时,争取恢复部分双眼视功能。住院后给予完善三棱镜+遮盖检查,结果显示33cm +60△,6m +45△,全麻下行左眼内直肌后徙5mm,外直肌缩短4.5mm,手术顺利。三、治疗效果术后3周门诊复查:患者眼位正位,无自觉不适。检查左眼轻度结膜充血,结膜切口愈合整齐。矫正视力OD1.0,OS0.8,双眼眼位正位。同视机:Ⅰ+2°,Ⅱ无,Ⅲ无,Worth四点灯:近2或5灯,远2或3灯。检查说明眼位正位,双眼视功能部分恢复,但仍需要训练,已促进同时视和融合的产生。因此,给予弱视训练联合双眼视功能训练。训练2月后复查,双眼视功能明显改善。 四、注意事项很欣慰患儿在经过手术及训练后,内斜视的现象明显消失,且视力也得以恢复。嘱家长注意 手术矫正眼位不是治疗的重点,双眼视功能的恢复才是治疗的最终目标,因此术后的双眼视训练一定要足够重视,平时生活中要积极提醒患儿做好训练,保持正确的学习姿势,减少看电子产品的时间。另外出门做好防护,可以佩戴太阳镜,减少阳光对眼睛的刺激。五、个人感悟提示各位家长,先天性内斜视有隐匿性,一定要注意患儿的行为举止,如果内斜视影响双眼视觉,建议尽早就医进行手术治疗,及早就医可塑性会更高,术后的恢复效果也更好。此患儿就诊时年龄已较大,可塑性不如低龄幼儿,存在较大的治疗难度。好在和患儿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后,理解到斜视的危害,并积极配合治疗,有效提高了治愈率,消除了内斜视。
作者:荣军博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阅读量: 4516
2岁幼儿真性斜视多由于双眼视轴不平行所致,一般不能自行恢复,患儿需明确诊断后进行对症治疗。 假性斜视常见于假性内斜视的情况,主要由于内眦赘皮引起。随着孩子年龄增长,鼻梁逐渐变高,此病可有所改善,无需特殊治疗。如果是调节性真性斜视,则多与屈光不正有关,患儿需进行散瞳验光检查,并规律配戴度数合适的眼镜,使患者可以达到眼位正常的状态,从而矫正斜视。 此外,其它类型的斜视大多数需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可根据个人的斜视度以及情况通过手术矫正。
作者:边俊杰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阅读量: 5997
斜视是指两眼视轴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当一眼注视目标时,另一眼发生偏斜。有时家长发现患儿两眼一起斜向注视物体(斜着看),那不是斜视,一般称之为侧视,多由于不良的习惯或屈光不正所致。 按眼位偏斜的方向,斜视分为以下4类: 1、内斜视:眼位向内偏斜,一般俗称“斗鸡眼”。 2、外斜视:眼位向外偏斜,一般俗称“斜白眼”。 外斜视有间歇性和恒定性,在儿童中最常见的是间歇性外斜视。间歇性外斜视就是有时正位,有时表现出外斜,尤其在疲乏时或走神时容易表现出斜视,经提醒可控制到正位。这类斜视儿童常常在太阳下闭一只眼睛,闭眼是为了避免外斜导致的复视。若不治疗,间歇性外斜视会逐渐发展成恒定性外斜视。 3、垂直斜视:即眼位向上或向下偏斜,垂直斜视常伴有歪头,俗称“歪脖子”。斜视不一定歪头,但歪头一定要警惕斜视。 4、旋转斜视:旋转斜视一般外观看不出偏斜,只有经过专科检查才会发现。 斜视有什么危害呢? 1、影响美观,这是患者及其家长对斜视最直观的认识。 2、斜视会导致立体视功能的丧失。立体视功能不健全的人不能从事航天、航空、驾驶、医疗等精细操作的工作,严重影响以后的就业和择业。因此强调斜视要早治疗,尽可能恢复一部分立体视功能。 3、有些类型的斜视会影响视力,导致弱视。 斜视应如何治疗? 大多数斜视都需要手术治疗;只有一种完全屈光调节性内斜视不需手术,戴上眼镜后斜视就会“消失”,戴眼镜就是其最佳的治疗方法;还有一些斜视既需要戴镜又需要手术治疗。盲目认为斜视可以随年龄增长而消失的观点是错误的。斜视一经发现应该立即到医院进行专业的眼科检查,以免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患儿歪头,为什么要做斜视手术? 歪头又称为斜颈,常见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由于斜视导致的斜颈,称为眼性斜颈,另一种是由于颈部肌肉异常导致的斜颈,称为肌性斜颈。眼性斜颈需要行斜视矫正术,肌性斜颈需要行颈部手术。 歪头可导致面部不对称,一侧面部丰满,一侧面部瘦小。还可导致颈椎的侧弯和下颌骨的发育畸形。因此,若孩子有歪头,建议尽快到医院看斜视专科和骨科,查明原因,及早治疗。 斜视手术安全吗?会不会引起视力下降? 斜视手术已有150年的历史,也是最安全的手术之一,手术过程不会打开眼球,因此一般不会影响视力。术后第二天打开纱布就可以正常视物,基本不影响正常生活,风险较小。有少数患者由于术后出现的视觉干扰、结膜缝线等原因会引起短暂视力下降,下降的视力也极易恢复。 斜视手术是只做“斜眼”吗? 斜视一般是双眼的问题,当斜视的眼注视时,对侧眼(平时不斜视的眼)就会表现出斜视。因此斜视手术并非只做“斜眼”,有时需做两只眼,有时需做平时不斜视的眼。 斜视手术的全麻对智力有影响吗? 儿童斜视手术一般需要全身麻醉,全麻对智力是没有影响的。现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成人斜视手术也采用全身麻醉。全麻可以为病人提供舒适的治疗,病人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就不会有疼痛和恐惧了。
作者:吴进 深圳市儿童医院 阅读量: 44889
3月22日,我们做过一期矫治视力的解决方案,曾经提到过OK镜。报纸出版之后,不少读者通过周报的微博和微信询问dvd无码av高清毛片在线看OK镜的问题。OK镜矫正视力真有那么神吗?什么样的人适合佩戴OK镜?本期我们特别邀请到了眼科专家陈岩为您科普一下OK镜的知识,回答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赶快来看一下吧。 角膜塑形术(Orthokeratology),简称Ortho-k,又叫OK镜,是一种通过特殊设计的镜片,改变角膜的形态,暂时、可逆性地降低近视度数,提升裸眼视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近视发展的方法。 OK镜一般用于8岁以上近视增长较快的儿童或青少年,有摘镜或裸眼视力需求的成年人也可以佩戴。能否佩戴OK镜,取决于眼部参数、屈光度数、配合及随访依从程度、近视进展快慢等。验配OK镜,必须在正规医院由有经验的眼科医生做详细检查才能确认是否合适佩戴。 不同于一般的隐形眼镜,OK镜是晚上戴,白天不戴眼镜能够保证视力清晰。这是因为OK镜是一种特殊的反转几何设计,它通过镜片的直接压迫作用、眼睑的机械按摩作用和泪液的液压原理,将角膜重新塑形,中央区压平,旁中央区增厚,摘镜后视力一般可以维持一整天。压平的程度是经过精确设计的,与近视度数相符。摘镜后,裸眼视力基本能达到之前戴眼镜的效果。不过,由于角膜有记忆性,压平的形态会随着时间慢慢复原,因此,如果想要保持持续的清晰视力,必须晚上坚持佩戴。 特别提醒:角膜塑形镜属第三类医疗器械用品,是眼科医师实施近视矫治的医疗工具,凭眼科医师处方定制,在眼科医师指导下规范使用并且须遵医嘱、严密随访。 哼哼 年龄:10岁 戴镜时间:半个月 哼哼是一个10岁的小男孩,去年近视125度,年初一查,度数已经加深到375度,妈妈很着急,这才带儿子去医院尝试验配OK镜。经过详细的戴前检查和沟通,医生为哼哼选择了试戴片参数,经过试戴和调配,最终确定了OK镜的定做处方。 哼哼体验:一开始戴,感觉眼睛里好像有异物,有点痒。戴了一晚之后就适应了。前一两天眼睛的度数没有很快恢复,白天还需要戴一下框镜。之后看东西清楚多了,不用戴框镜了。 妈妈说:一开始也担心,怕戴OK镜对角膜有影响,怕小孩太小吃不消。后来到医院,很认真地向医生了解了OK镜矫正视力的原理。回家之后,医生交待的注意事项,都一一照做了。除了定期去医院做复查,还帮儿子每天取戴、护理眼镜,自从儿子戴了OK镜,变得爱干净了,因为老要洗手、剪指甲。男孩子喜欢打篮球,戴OK镜,白天不用戴眼镜,确实方便许多。孩子心情也好,连老师都说他长帅了。 专家说:小孩近视,先天遗传是一方面,后天则可能与用眼卫生、环境有关。佩戴OK镜一周之后来复查,矫正视力为1.0。 什么样的人适合佩戴OK镜? OK镜用于近视治疗是有条件的:身体健康,眼部无任何疾患;个人卫生习惯良好,儿童有一定的自理能力并有家长监护;能够配合隐形眼镜的佩戴;近视度数在600度以下,顺规散光150度以下,逆规散光75度以下,近视/散光>2,角膜K值在39.5―46D之间等。(角膜K值是角膜曲率值,是佩戴OK镜适应证检查的一项。) 佩戴OK镜需要哪些检查? 验配OK镜需要对眼部健康和眼部各项参数做全面的检查,没有这些检查就无法顺利完成OK镜的定做。一个最完美的OK镜的验配检查最好包含:眼前节裂隙灯检查、泪膜检查、角膜曲率、角膜地形图、医学验光检查、眼压检查、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和眼轴长度测量等。粗略估计,所需仪器装备价格甚超数百万。因此,OK镜并非随意机构就能开展的,务必要到正规医院由专业眼科视光医生进行。 一副OK镜能戴多久? 一副OK镜一般能戴1―1.5年,随着时间的延长,镜片的磨损、老化等情况发生,需要定期更换。如果原镜片摘镜后视力良好、稳定,配适状态理想,也可以依据原有镜片参数重新定做新片而不用停戴。但如果想了解准确的屈光度数,最好能停戴3周以上,让角膜形状完全恢复原有水平,再重新测量度数、曲率等数值。每次复查均需戴镜到医院,除了评估摘镜后视力、角膜地形图、眼压等检查外,还需戴镜状态下进行荧光评估,确保佩戴安全、健康。 OK镜越贵效果越好? 目前国内有数个品牌的OK镜拥有SFDA颁布的许可证书,如梦戴维(欧普康视/合肥)、EUCLID(欧几里德/美国)、菁视(美国)等。各种品牌的OK镜材料、设计各有不同,镜片材质的透氧率、制造加工工序也会有差异,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适合不同情况,并非一定越贵越好。验配前需要根据佩戴者眼部具体情况进行试戴、选择,需要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有丰富塑形镜验配经验的医生来操作,并非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做到。 OK镜的效果真有那么神奇吗? OK镜设计的目标是要将原有的近视度数尽量降低到最低甚至没有,但理论与实际操作有时会有差别,比如孩子度数较高、散光较大、眼睑张力过松或过紧造成偏位等,都会造成白天视力稍差。衡量OK镜最终的效果并非白天裸眼视力,而是孩子规律戴镜后,眼轴增长的变化和近视控制的效果。因此,家长不必太过纠结视力到底是1.0还是0.8,当然,能达到最佳视力肯定更好,如果达不到,只要能保持上课及生活的有用视力,也是可以接受的。 一般情况下,OK镜能够纠正600度以下的近视,超过600度摘镜后近视可能会残留一些。医生不建议为了片面纠正高度数而把角膜压得过紧、过平,这样容易出意外,比如角膜缺氧,不规则散光等。 OK镜会不会影响眼部健康? 很多人担心OK镜的安全问题。角膜塑形镜属于隐形眼镜,理论上依然会有隐形眼镜的并发症。不过,只要正确规范验配OK镜、严格遵从科学佩戴方法、定期复查、出现问题及时就诊,就可以最大化地减少并发症发生,而且绝大多数问题都是可以通过暂停佩戴获得恢复的。目前发现的OK镜佩戴问题,主要是:适应证放得过宽、验配不规范、复诊不及时、镜片摘戴护理不当等。这些问题只要及时就医都是可以纠正的。
作者:陈岩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 阅读量: 94146
很多家长抱孩子来医院问诊,小儿眼斜,对眼的问题,这些孩子中大部分是没有问题的,属于假性内斜。 婴幼儿期的孩子双眼皮未形成,鼻梁发育迟缓,形成双眼内侧内眦赘皮遮盖了鼻侧球结膜部分,即眼白部分,形成只暴露黑眼仁的外观,如同“斗鸡眼”一样。其实孩子眼球本身位置是正常的,没有向内斜视。眼科医生做个遮盖试验,一分钟就能判定。 少部分孩子是确实有问题的,不必着急,因为婴幼儿无法 配合查体,无法进行一些仪器检测,视力更无法了解,所以即使孩子有问题,也要等到2岁半至3岁多的年龄再复诊。那个时候孩子可以完成所有必须的检查。如果孩子屈光有问题,应该先散瞳配镜矫正视力,许多孩子斜视随着弱视治疗,逐渐好转痊愈。还有部分孩子屈光没有问题,或者配镜矫正视力半年后不能缓解的,需要住院全麻手术治疗。家长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手术无法保证一次完成,就是说相当一部分孩子需要二次手术。 最后小结一下,孩子斜视需要2岁半至3岁时看诊就行,但有问题的尽早在8岁前解决,不然永远无法恢复正常视力。小儿斜视能治好,但要有信心和耐心,无论配镜还是手术,都需要医生和家长互相配合,长期共同奋斗才能战胜疾病恢复健康!
作者:石磊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阅读量: 75611
儿童眼病种类有: (1)不能注视眼前物体或不会追随灯光转动眼球,提示小儿双眼视力极差,甚至黑朦。 (2)平时喜欢眯眼视物、歪头看电视,看书看电视距离近,则可能视力不好,有屈光不正(远视眼、近视眼、散光眼等)。 (3)有些孩子歪头是由于斜视引起的,称为眼性斜颈,两眼相互位置不正常,如:斗鸡眼(内斜视),外斜视,上斜视等。眼球不自主晃动,医学上称为眼球震颤。 (4)畏光,儿童经常眯着眼睛看东西,或有频繁的眨眼症状。先天性青光眼、内翻倒睫、角膜炎症及损伤、无虹膜症、白化病、间歇性外斜视,上斜视等多种眼病都会怕光刺激。 (5)流泪、眼屎多:大眼角或眼睑有分泌物,不停的流泪症状。可能有结膜炎、内翻倒睫、先天性鼻泪管闭塞等疾病。 (6)红眼:白眼球发红症状。可因结膜炎、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等。 (7)白瞳症:即原应为黑色的瞳孔区显现白色、黄白色反光,俗称“猫眼”。可能为视网膜母细胞瘤、未成熟儿视网膜病变、先天性白内障等眼病。 (8)睑裂和眼球大小异常。如上睑下垂;小角膜;小眼球;虹膜缺损;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上睑下垂病人刚出生时,很多天不能睁开眼睛。
作者:侯立杰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 阅读量: 37299
全部 北京 上海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东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庆 陕西 甘肃 云南 新疆 内蒙古 海南 贵州 青海 宁夏 西藏